咖啡日语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townking

[好书连载] 草根儿: 中国首部农民工子女生命备忘录小说(连载,未完)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6-9-11 02:44:06 | 显示全部楼层
《草根儿》 第一部分
第二章 路上(5)

    菊儿、蚂蚱、彩蛾,三个人一起,向街心花园走去。虽然从车站门口,到街心花园的路很短,但蚂蚱还是一路上紧紧拉住菊儿的手。
    街心花园里,蚂蚱妈妈早就等得着急了,还吓得不轻。因为她远远看见,蚂蚱爸爸和城管吵了起来,并且听到了蚂蚱的哭声。本来,她也想跑过去的,但行李有些多,她一个人拿不了。放在这里吧,又怕被人偷走,只好一个人在那里急得要哭。

    “菊儿!”看到菊儿和蚂蚱他们平安回来了,蚂蚱妈妈这才放心了,不过,她还是着急地问,“发生了什么事?我怎么看到蚂蚱爸和人吵架了?”

    “杏儿婶,没什么大事,是城管没收了彩蛾的鸡,又打了彩蛾。”菊儿说,“山子叔看不过,就和他们吵了起来。不过,现在他们已经走了,没事了。”

    “你山子叔呢?”因为没见到蚂蚱爸爸,蚂蚱妈妈有些不放心。

    “去替俺买票了。”彩蛾低着头,说“你们都是大好人。”

    “唉,快别说了。”菊儿又叹了口气,“什么好人不好人,大家都是出来打工的,谁也不容易。同村人还能不帮同村人吗?”

    “是呀,姑娘。大家出来都不容易,穷帮穷啊。”蚂蚱妈妈也说,“菊儿,要不咱们先拿着行李去车站吧,时间也差不多快到了。”蚂蚱妈妈还是不太放心蚂蚱爸爸,她想早一点儿见到他。

    “也好。”菊儿回答道。

    于是,她们三个人提起了行李,蚂蚱在后面跟着,大家一起走向车站。刚进车站,他们就看到了蚂蚱爸爸。

    “有票吗?”蚂蚱妈妈快走几步,来了蚂蚱爸爸跟前,上上下下细细看了他一遍,没发现伤到哪儿,这才彻底放了心,自言片语地说,“没伤着就好。”

    “没了,票早就卖完了。”蚂蚱爸爸回答。

    一听到没票,彩蛾的头又低了下去,一幅非常难过的样子。

    看到彩蛾难过的样子,菊儿连忙说:“彩蛾,你不用担心,上车再补票吧。没座位也没关系,反正咱们人多,座位轮流坐吧。你看这样行吗,山子叔?”

    “行,怎么不行?大家都是出门在外的。”蚂蚱爸爸干脆地说。

    当来到去省城的那趟公共汽车上时,他们发现,车上已经坐了不少人。在司机的帮助下,蚂蚱爸爸把行李搬到了车顶上,又用绳子牢牢地捆了捆。除了蚂蚱他们的行李,车顶上还有其人旅客的一些行李,大都是简单的、用蛇皮袋装着的棉被、草席之类。

    在车上坐下来以后,不约而同地,他们谁都没有再下车,哪怕是去车站旁边的小饭馆里买几个烧饼。也许他们是担心再遇到什么事?就这样坐了好一会儿,跟车走的售票员才上车。她数了数手中的票根,又点了点人数,然后向车里的所有人喊道:“还有谁没买票?”

    “我没有。”彩蛾答道,她的声音细细的、低低的,几乎让人听不见。

    “谁没有?”售票员又问了一句。

    “这儿。”蚂蚱爸爸大声说,“车站里的票卖完了,我们补一张吧。”

    “噢。”售票员说,“是你啊。你不就是刚才和城管吵架的人吗?”

    “是啊,怎么啦?”蚂蚱爸爸有些吃惊。

    “没什么。”售票员说,“我倒是挺佩服你的。那些城管,坏得很,没有人敢惹。今天没有没收这位小姑娘的鸡,真够她走运的。要是在平时,估计你们麻烦就大了。这样吧,我们这车是不准超员的,限额售票。等一会儿查车的人问起来,你就说是我表哥,搭个短途便车,出了城就下的。”

    “好吧。”蚂蚱爸爸这才如释重负。

    “就你一个人没票吗?”售票员又不放心地问。

    “是,就我一个。”蚂蚱爸爸回答。

    6

    很快,查票员就来了。

    本来,按照跟车售票员的安排,蚂蚱爸爸会顺利过关的,但不知道怎么回事,一听蚂蚱爸爸说自己没有票,是跟车售票员的表哥,那个查票员却对他格外感兴趣起来。

    “你不是他表哥吧。”查票员又一次问蚂蚱爸爸,“他表哥我认识的。”

    蚂蚱爸爸紧张地向售票员望去。

    “不错,是我表哥,我姨家的。”售票员连忙走过来,“回家去的,城边上的大王庄。”

    “大王庄的?”查票员好像更诧异了,“我对大王庄很熟的,怎么没见过你啊?”查票员更近地走到了蚂蚱爸爸面前。

    “是这样,我表哥经常在外面打工,不常回家。”售票员又说,

    “是吗?”查票员又问蚂蚱爸爸,“在外打什么工啊?”

    “这……”蚂蚱爸爸一时回答不上来,因为他还从来没有打过工。

    “我爸是盖大楼的。”谁也没想到,蚂蚱这时突然站起来说,“我爸在省城盖了好多大楼呢!”

    “那是搞建筑的啦。”查票员接着说,“泥工,瓦工,还是木工,电工啊?”

    “泥工。”蚂蚱爸爸干脆地说。

    “噢,是泥工。”查票员皱着眉头想了一会儿,忽然又说,“泥工的活挺苦吧。”

    “是苦,但苦有什么办法,只有工作挑咱,咱不能挑工作啊。”蚂蚱爸爸对查票员说,“你这不是也挺辛苦吗?还要长一双火眼金睛。”

    “哈哈哈……”蚂蚱爸爸最后的一句话,把全车的人都逗笑了,就连那个本来一脸严肃的查票员,也忍不住笑了起来。

    “没看出来,你还挺幽默。”查票员说。

    “是吗?”蚂蚱爸爸笑着说,“随便说说的。您抽烟?”说着,蚂蚱爸爸从口袋里掏出香烟,递了一只给查票的。

    “好了,老哥,你别演戏了,我一看就知道,你不是他表哥。”查票员指着售票员说,“这家伙,每天都会有这样那样的亲戚,也都是短途,不买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9-11 02:44:29 | 显示全部楼层
《草根儿》 第一部分
第二章 路上(5)

    菊儿、蚂蚱、彩蛾,三个人一起,向街心花园走去。虽然从车站门口,到街心花园的路很短,但蚂蚱还是一路上紧紧拉住菊儿的手。
    街心花园里,蚂蚱妈妈早就等得着急了,还吓得不轻。因为她远远看见,蚂蚱爸爸和城管吵了起来,并且听到了蚂蚱的哭声。本来,她也想跑过去的,但行李有些多,她一个人拿不了。放在这里吧,又怕被人偷走,只好一个人在那里急得要哭。

    “菊儿!”看到菊儿和蚂蚱他们平安回来了,蚂蚱妈妈这才放心了,不过,她还是着急地问,“发生了什么事?我怎么看到蚂蚱爸和人吵架了?”

    “杏儿婶,没什么大事,是城管没收了彩蛾的鸡,又打了彩蛾。”菊儿说,“山子叔看不过,就和他们吵了起来。不过,现在他们已经走了,没事了。”

    “你山子叔呢?”因为没见到蚂蚱爸爸,蚂蚱妈妈有些不放心。

    “去替俺买票了。”彩蛾低着头,说“你们都是大好人。”

    “唉,快别说了。”菊儿又叹了口气,“什么好人不好人,大家都是出来打工的,谁也不容易。同村人还能不帮同村人吗?”

    “是呀,姑娘。大家出来都不容易,穷帮穷啊。”蚂蚱妈妈也说,“菊儿,要不咱们先拿着行李去车站吧,时间也差不多快到了。”蚂蚱妈妈还是不太放心蚂蚱爸爸,她想早一点儿见到他。

    “也好。”菊儿回答道。

    于是,她们三个人提起了行李,蚂蚱在后面跟着,大家一起走向车站。刚进车站,他们就看到了蚂蚱爸爸。

    “有票吗?”蚂蚱妈妈快走几步,来了蚂蚱爸爸跟前,上上下下细细看了他一遍,没发现伤到哪儿,这才彻底放了心,自言片语地说,“没伤着就好。”

    “没了,票早就卖完了。”蚂蚱爸爸回答。

    一听到没票,彩蛾的头又低了下去,一幅非常难过的样子。

    看到彩蛾难过的样子,菊儿连忙说:“彩蛾,你不用担心,上车再补票吧。没座位也没关系,反正咱们人多,座位轮流坐吧。你看这样行吗,山子叔?”

    “行,怎么不行?大家都是出门在外的。”蚂蚱爸爸干脆地说。

    当来到去省城的那趟公共汽车上时,他们发现,车上已经坐了不少人。在司机的帮助下,蚂蚱爸爸把行李搬到了车顶上,又用绳子牢牢地捆了捆。除了蚂蚱他们的行李,车顶上还有其人旅客的一些行李,大都是简单的、用蛇皮袋装着的棉被、草席之类。

    在车上坐下来以后,不约而同地,他们谁都没有再下车,哪怕是去车站旁边的小饭馆里买几个烧饼。也许他们是担心再遇到什么事?就这样坐了好一会儿,跟车走的售票员才上车。她数了数手中的票根,又点了点人数,然后向车里的所有人喊道:“还有谁没买票?”

    “我没有。”彩蛾答道,她的声音细细的、低低的,几乎让人听不见。

    “谁没有?”售票员又问了一句。

    “这儿。”蚂蚱爸爸大声说,“车站里的票卖完了,我们补一张吧。”

    “噢。”售票员说,“是你啊。你不就是刚才和城管吵架的人吗?”

    “是啊,怎么啦?”蚂蚱爸爸有些吃惊。

    “没什么。”售票员说,“我倒是挺佩服你的。那些城管,坏得很,没有人敢惹。今天没有没收这位小姑娘的鸡,真够她走运的。要是在平时,估计你们麻烦就大了。这样吧,我们这车是不准超员的,限额售票。等一会儿查车的人问起来,你就说是我表哥,搭个短途便车,出了城就下的。”

    “好吧。”蚂蚱爸爸这才如释重负。

    “就你一个人没票吗?”售票员又不放心地问。

    “是,就我一个。”蚂蚱爸爸回答。

    6

    很快,查票员就来了。

    本来,按照跟车售票员的安排,蚂蚱爸爸会顺利过关的,但不知道怎么回事,一听蚂蚱爸爸说自己没有票,是跟车售票员的表哥,那个查票员却对他格外感兴趣起来。

    “你不是他表哥吧。”查票员又一次问蚂蚱爸爸,“他表哥我认识的。”

    蚂蚱爸爸紧张地向售票员望去。

    “不错,是我表哥,我姨家的。”售票员连忙走过来,“回家去的,城边上的大王庄。”

    “大王庄的?”查票员好像更诧异了,“我对大王庄很熟的,怎么没见过你啊?”查票员更近地走到了蚂蚱爸爸面前。

    “是这样,我表哥经常在外面打工,不常回家。”售票员又说,

    “是吗?”查票员又问蚂蚱爸爸,“在外打什么工啊?”

    “这……”蚂蚱爸爸一时回答不上来,因为他还从来没有打过工。

    “我爸是盖大楼的。”谁也没想到,蚂蚱这时突然站起来说,“我爸在省城盖了好多大楼呢!”

    “那是搞建筑的啦。”查票员接着说,“泥工,瓦工,还是木工,电工啊?”

    “泥工。”蚂蚱爸爸干脆地说。

    “噢,是泥工。”查票员皱着眉头想了一会儿,忽然又说,“泥工的活挺苦吧。”

    “是苦,但苦有什么办法,只有工作挑咱,咱不能挑工作啊。”蚂蚱爸爸对查票员说,“你这不是也挺辛苦吗?还要长一双火眼金睛。”

    “哈哈哈……”蚂蚱爸爸最后的一句话,把全车的人都逗笑了,就连那个本来一脸严肃的查票员,也忍不住笑了起来。

    “没看出来,你还挺幽默。”查票员说。

    “是吗?”蚂蚱爸爸笑着说,“随便说说的。您抽烟?”说着,蚂蚱爸爸从口袋里掏出香烟,递了一只给查票的。

    “好了,老哥,你别演戏了,我一看就知道,你不是他表哥。”查票员指着售票员说,“这家伙,每天都会有这样那样的亲戚,也都是短途,不买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9-24 22:14:51 | 显示全部楼层
《草根儿》 第一部分
第二章 路上(6)

    这下子,蚂蚱爸爸不笑了,他尴尬地看了看查票员,又看了看售票员。
    蚂蚱、蚂蚱妈妈、菊儿、彩蛾都紧张了起来。

    这时候,查票员也从口袋里掏出香烟,抽出了两支。蚂蚱看见,查票员掏出的那种香烟是很贵的,有一次给爸爸买烟时,他看到过价钱,好像是爸爸抽的那种烟的好几倍。

    “啪!”地一声,查票员用打火机点着了烟,用力地吸了一口。然后,他又紧紧盯住蚂蚱爸爸。

    车厢里的空气好像凝固了,大家谁也不敢说话,都齐齐地看着查票的。

    “呵呵呵……”猛地,查票员大声地笑了起来,随着这声大笑,他把手中的另一枝香烟,递给了蚂蚱爸爸,“老哥,别害怕!我故意逗你的。”

    “是吗?”蚂蚱爸爸想笑又不太敢笑。“为什么啊?”

    “其实,你在车站和城管吵架时,我就在旁边看着。现在,像你这样敢管闲事的人不多了。”查票员笑着说,“我佩服你的勇气。到底是在外面打过工的人,见过世面,敢据理力争。不像咱小城市的人,见啥怕啥,老是受他们欺负。”

    “也不是。”蚂蚱爸爸接过烟,憨厚地笑着,说,“穷帮穷啊。”

    “对,穷帮穷。”车厢里,其他一些人,也在附和着蚂蚱爸爸的话说。

    “好了,车也快走了。”查票员指着售票员,大声对蚂蚱爸爸说,“今天,不管你是不是他表哥,不管长途还是短途,这票都不用买了。”

    查票员的这句话,是全车人,包括售票员在内,都没想到的。

    蚂蚱爸爸正要对查票员说声“谢谢”,查票员却转身下了车,在车下,他又回过头对蚂蚱爸爸说,“老哥,出门小心些。省城可不比咱小县城。”

    “签字,签字。”售票员连忙追下车,朝正准备离开的查票员喊,“小张,你还没有在放行单上签字呢!”

    那个叫小张的查票员停下了脚步,在售票员递过去的一张放行单上签了字,然后,他又拍着售票员的肩膀,说:“小子,这老哥的票免了。”

    “好嘞!”售票员爽快地说完,又转身上了车,对司机说:“开车!”

    车很快启动了,慢慢地,又离开了车站,在县城的街道上行驶起来。

    等车就要出县城时,蚂蚱爸爸站起来,走到售票员面前,说:“补一张去省城的票。”

    “不,你不用买了。”售票员说,“小张已经说了,免你的票。”

    “说归说,免可不能免。”蚂蚱爸爸坚定地说,“你们跑车也不容易。”

    “那?……”售票员犹豫了。

    “你们的好意我心领了。”蚂蚱爸爸再一次说,“大家都不容易,票我是一定要买的,这样的便宜,我不能占。”

    “这……”售票员想了一会儿,终于说:“好吧!”

    当蚂蚱爸爸这样做的时候,全车的人,都静静地看着他。蚂蚱当然也看到了这一切。蚂蚱很替爸爸骄傲,不但因为他出手帮助了彩蛾姐,而且从来不想占人家的便宜。虽然那张车票,对爸爸来说,是一笔不小的钱。

    所以,等爸爸买完票,在座位上坐下时,蚂蚱悄悄向他伸出了一个大拇指。看到儿子这样夸自己,蚂蚱爸爸笑了,蚂蚱妈妈也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9-24 22:15:36 | 显示全部楼层
《草根儿》 第一部分
第三章 骗子(1)

    很快,公共汽车就离开了县城,在通往省城的公路上飞奔起来。
    蚂蚱紧靠车窗坐着,他看见,一排排高高的大杨树,迅速向后倒退着跑,也像长了腿似的。在大杨树的后面,则是一片片刚种上新庄稼的田野。虽然蚂蚱并没有见过真正的大海,但此时此刻,那一片片的田野,则像大海一样无边无际,壮观、温柔,而又美丽。

    偶尔,汽车会穿过一两个村庄。尽管那些村庄是完全陌生的,可在蚂蚱眼里,它们和秋后几乎完全一样,都是那么可亲、可爱,随时都敞开着温暖的家门。每每想到这里,蚂蚱的鼻子都忍不住酸酸的。

    是啊,躺在田野里的、带着浓浓泥土香味的家,正在离自己一步步远去。这一走,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再回来。

    就在蚂蚱一个人出神的时候,他的爸爸正和座位附近的几个人说着话。蚂蚱时断时续地听到,他们是在谈到城里什么工作好找的事。

    “蚂蚱,饿了吧。”是妈妈在叫蚂蚱。

    “不饿。”蚂蚱回答。

    “怎么会不饿呢?”妈妈又说,“自从一大早吃了点儿东西,到现在还滴水未进啊。来,拿着。”

    妈妈说完,递给了蚂蚱一个煮鸡蛋。

    接过煮鸡蛋,蚂蚱并没有立即就把它吃掉,他现在实在没有胃口。看着在眼前闪过的一棵又一棵高高的大杨树,和大杨树后面的田野,蚂蚱一直都想掉泪。这使他的胸口有些堵。

    “蚂蚱,拿着水。”菊儿姐递给他一瓶矿泉水。

    “谢谢菊儿姐。”蚂蚱接过水,也没有打开喝,眼睛还是直直望着车窗外的树、田野和正在穿过的又一个村庄。

    这时,有条大黄狗从村庄里跑出来,飞一样穿过公路。

    “‘兔子’!”蚂蚱突然惊叫道。

    “什么兔子?”妈妈问。

    “有条狗,和咱家的‘兔子’长得一模一样。”蚂蚱说,脸上全是惊喜。

    “傻孩子。”妈妈嗔怪道,“‘兔子’在家呢。”

    “我知道。”蚂蚱低下头,轻轻说。两行眼泪,不知不觉地流了下来。是啊,“兔子”已经留在了家里,是不可能来的。“只是,‘兔子’现在还好吗?”蚂蚱想。

    鸡蛋在蚂蚱手里不停地转着,水也在蚂蚱手里左右摇晃着,蚂蚱满怀着怎么也消解不去的重重的心事。尽管不知梦中到过多少次的省城,就在并不算十分遥远的前方,并且不到天黑就能到达,但是,蚂蚱还是高兴不起来。隐隐中,他对省城这个盖满高楼大厦的城市,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怕。

    “停车!”车窗外,有人高声喊。

    蚂蚱看见,一个和他差不多大的孩子,背着一个鼓鼓的大书包,在路边拦车。

    “停车,快停车!”那个孩子又高喊。

    车很快停了下来。那个孩子紧跑几步,跳上了已经打开的车门。

    “你要去哪里?”售票员问他。

    “百城。”孩子回答。

    百城是离省城很近的一个市,去省城的汽车都要路过那里。有一次,蚂蚱曾听爸爸说,因为开采煤矿,百城的有钱人特别多,不少人住的是两三层的小洋楼,开的是小汽车。

    “有钱吗?”售票员又问,“没钱可不能上车。”

    “当然有。”孩子骄傲地说,然后,用力拍了拍口袋。

    “有钱就好。”售票员说。说完,又关上了车门。

    “有座位吗?”车刚走,那个孩子就问售票员,“到百城还有好远呢。”

    “座位早就没有了,要不,你就坐在行李上吧。”售票员说着,向他指了指堆放在车厢过道上的几个蛇皮袋,里面装的都是被褥之类的东西。

    “这可是软座啊。”售票员开玩笑地说。

    “好吧。”那个孩子干脆地说。说着,就走到行李边,重重地坐了下去。因为他有些胖,一屁股坐下去,竟把行李压下去一个深深的坑。

    蚂蚱有些好奇地盯着他看。

    胖孩子坐下去以后,先是长长地伸了个懒腰,接着,就去起劲地翻书包。蚂蚱看见,他的书包里装了好多零食。翻了一会儿,好像终于拿定了主意似的,胖孩子掏出了其中的几包,然后,很熟练地一一撕开了。

    因为从来没有见过,蚂蚱不知道胖孩子吃的到底是什么零食,只是那些零食浓浓的香味,悄悄钻到了他的鼻孔里,使他忍不住吞了几次口水。

    蚂蚱竭力不去看胖孩子手中的零食,更不想听他很响的咂嘴声,眼睛使劲儿望着窗外。可是,不知道怎么回事,他眼角的余光,还是紧紧盯住了那些散发着浓浓香味的零食。

    好像感觉到了馋虫正在往蚂蚱肚子里钻,于是,胖孩子更加大声地咂嘴,还一连地说着:“真香,真甜,真好吃!”

    蚂蚱只好暗暗地一次次吞口水。

    突然,胖孩子从行李上站起来,朝蚂蚱走去。等到了蚂蚱面前时,他又从书包里掏出一大袋零食,大大放放地递给蚂蚱,说:“给你,吃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9-24 22:17:46 | 显示全部楼层
《草根儿》 第一部分
第三章 骗子(2)

    这下子,反倒把蚂蚱弄得不知所措了。
    “不,不,不,我不吃。”蚂蚱赶紧说。

    “怎么不吃,好吃着呢。”胖孩子高声说,“今天是我生日,我爷爷专门从国外回来给我带的。我书包里还有好多呢。”

    说“国外”这两个字时,胖孩子本来就高的嗓门,又特意提高了许多。

    2

    看着胖孩子硬递过来的零食,蚂蚱想接,又不敢接。因为从蚂蚱刚记事时起,爸爸妈妈就不让他轻易要别人的东西。这倒不是爸爸妈妈怕别人存心害蚂蚱,而是觉得这样容易欠别人的情。

    “吃吧,交个朋友。”胖孩子又走近了一步,一副蚂蚱不接就不罢休的样子。

    “小朋友,你自己吃吧。”见蚂蚱很尴尬,妈妈连忙对胖孩子说。

    “阿姨,我吃不完的。”胖孩子认真地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我想和他交个朋友。行吗?”

    “行,交朋友好。”听胖孩子这么一说,妈妈也不好意思说“不行”,都是孩子啊,路上多个说话的伴儿,没什么不好。再说,带蚂蚱一起出来,不就是也想让他多长点儿见识吗?

    不过,蚂蚱妈并不知道,她说完这一句“行”后,就再也没有办法拒绝胖孩子了。这时,胖孩子又一次塞过来的零食了。

    “给,吃吧。”胖孩子脸上满是笑,“你妈妈都同意咱们做朋友了。既然是朋友,那就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了!我叫小胖子,你叫什么?”

    “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这八个字,不要说从嘴里说出来,就是听到耳朵里,都让人感觉到男子汉气十足,还十分江湖。所以,几乎就是在听到这八个字的一瞬间,蚂蚱就决定接过小胖子塞过来的零食了。

    “谢谢!”在接过零食时,蚂蚱对小胖子说:“我叫蚂蚱。”

    “蚂蚱?这个名字真好玩。”小胖子很高兴,“蚂蚱,回头,我请你到我家去玩。我家还有好多好吃的,好玩的,都是我爷爷从国外给我买的。”

    “国外”这两个字,不要说对蚂蚱,就是对车上几乎所有人,都非常具有诱惑力。在大家的印象里,国外就是遍地黄金,遍地牛奶的地方,而且人人都长着黄金般的头发,猫一样蓝蓝的眼睛。所以,一听到小胖子和蚂蚱说国外的东西,大家都不约而同地安静了下来,把谈得正热闹的话题也放下了。

    “你爷爷在国外是干什么的呀?”既然成了朋友,蚂蚱也就胆子大了起来,“国外和咱们这里一样吗?”

    “当然不一样。国外富得很,人人开小汽车,住大别墅,顿顿吃牛肉、喝牛奶。”说起这些,小胖子很是得意,但却好像掩饰不住地,也流露出一种不易察觉的向往。只是大家只顾听他讲,没有注意到罢了。

    “你爷爷也是这样吗?”蚂蚱问。

    “当然是。”小胖子一下子把头抬得高高的。

    “也开小汽车,住大别墅?”蚂蚱只在县城里见过小汽车,但大别墅是什么样子,还真是听说都没听说过。

    “我爷爷有好多辆小汽车呢!”小胖子骄傲地说,头抬得似乎更高了,“有索纳塔、桑塔那、红旗、奔驰、宝马,还有劳斯莱斯!”

    “你爷爷真有钱啊!”虽然不知道小胖子说的这些车都是什么样子,但一听到这么多好听的车名,蚂蚱还是忍不住惊叹道。

    “我爷爷开着大公司,当然有钱啦。”说着,小胖子得意地拍了拍鼓鼓的上衣口袋,“每天过生日,爷爷都会给我一大把零花钱。”

    “小孩,红旗可不是外国车啊。”车里,忽然有人说,“那可是咱中国的,我见过,车头上别着一面小红旗。”

    “是吗?”小胖子的脸猛地红了,不过,他很快又恢复到刚才骄傲的神情,“我知道红旗是咱中国产的,但我爷爷偏偏喜欢。去年,我爷爷回来时,专门用飞机运了一辆到国外,说是开着玩儿。”

    “开着玩?”刚才那个说话的人,禁不住吐了吐舌头,“那种车可是大干部才能坐的。你爷爷可真有钱啊,买辆红旗车开着玩儿。”

    “那当然。”小胖子高高地昂着头,后脑勺几乎都要贴住后背了。

    就在这时,路边上又有几个人在招手,示意汽车停下来。

    “看来,今天要发笔小财了。”售票员很是高兴,“没想到,路上还能再拾几个人。今天的酒钱不缺了。”说着,车便停了下来。

    “去哪里?”售票员问。

    “百城。”路边上的人回答。

    透过车窗,蚂蚱看到他们是四个人,有的提着简单的行李,有的夹着高级公文包,有的背着一个沉甸甸的黑皮包,还有一个虽然什么也没有拿,但从穿着打扮看,一眼就能认出是有钱人。

    “没位了呀?”售票员说。

    “没事,反正路也不太远。”夹着高级公文包的人回答,“站一会儿就行了。”

    “那好。”说着,售票员就让他们上了车。

    因为没有座位,上来的这四个人只好各找各的地方。

    他们有的站在车门口,有的坐在了小胖子刚坐过的行李上,有的则跑到了车后面站着,那个背着沉甸甸的黑皮包的,还变戏法似的拿出了一个小马扎,顺势就在过道中间坐下了。

    3

    也许是离百城真的不太远了,新上来的四个人刚找好位置安顿下来,售票员就准备向他们和小胖子收票钱了。

    “小孩,你该买票了。”售票员冲着小胖子喊。

    “知道,知道。”小胖子显得有些不耐烦,“你还怕我不给你钱呀!”说着,小胖子就把手伸向了上衣口袋,很快,他掏出了一大把花花绿绿的钞票。

    “给你!”小胖子从那把钞票里抽出了一张,“不用找了!”

    “不用找了?”这下子,售票员有些愣了。不过,他一接过小胖子递过来的钞票,又“扑哧”一声笑了,“小孩,你这是外国钱,我不收,给我中国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9-24 22:18:39 | 显示全部楼层
《草根儿》 第一部分
第三章 骗子(3)

    “外国钱也是钱啊。”听售票员这么一说,小胖子也有些愣了,“我口袋里就只有这样的钱。”
    “那不行。”售票员不依不饶,“没钱干嘛还要坐车。”

    “我不是没钱,是有钱你不要啊。”小胖子急红了脸,眼睛里仿佛有泪水要流出来,“要不,我把这些没吃完的零食给你吧。”

    “我要你的零食干什么呀!”售票员哭笑不得,“我又不是小孩子,何况,那又是你吃剩下来的。”

    “那,那……”小胖子有些口吃了,“那我就没办法了。”

    正在这时,夹高级公文包的人走了过来,对售票员说:“小孩子嘛,没钱就算了,你总不能让钱给迷了心窍,连小孩子也不放过吧。”

    售票员听了这话,自然很不高兴,他生气地对那个人叫嚷道:“你说的好听,要都是这样,我们跑车的还不都要喝西北风了。”

    “人家不是给你钱了吗,你干什么不要啊?”夹高级公文包的人,似乎也有些生气。

    “哼!那是外国钱。”售票员的气生得更大了,“给我有什么用,又不能花。”

    “不能花?”夹高级公文包的人好像有些疑惑,“谁说外国钱不能花?这要看是哪国的钱,要是美国的、英国的钱,不但全世界都能花,而且比人民币还值钱呢!”转过头去,他又对小胖子说,“孩子,让我看看你的钱是哪国的。”

    “好吧。”小胖子把那张花花绿绿的钞票递给了他,“这是我爷爷给的。”

    刚接过钞票,夹高级公文包的人的眼睛一下子就睁大了。他反过来转过去,把它仔仔细细、认认真真地来回看了几遍,仿佛自言自语,又好像要告诉全车人似的,大声说:“这是美元!标标准准的美元!”刚喊完,他又激动地问小胖子,“小朋友,你爷爷是从哪国回来的啊?”

    “美国!”小胖子非常肯定地大声说。

    “这就对了。”夹高级公文包的人,眼睛似乎睁得更大了,接着,他用看不起的语气对售票员说,“你真傻,这可是美元啊,一美元可不止一块人民币呢!”回过头,他又对小胖子说,“小朋友,你把这张钞票给我,我替你买票,行吗?”

    “还是你识货。”小胖子很高兴,又很感激地说,:行啊!谢谢你,叔叔。”

    “谢谢我?”夹高级公文包的人自言自语地低声说:“傻瓜!那可是十美元。”说完,就掏出二十块钱,对售票员说,“买两张票。”

    这一幕,都被蚂蚱看在了眼里。

    刚开始,蚂蚱很为小胖子着急,甚至想让爸爸掏钱替他买票。毕竟,自己也吃了人家给的零食。如果替他买了票,这不就算是回报了吗?等到那个夹高级公文包的人,说要给小胖子买票,蚂蚱这才放下心来,而且觉得那个夹高级公文包的人,真是像雷锋叔叔一样的热心人。

    不过,当蚂蚱突然听到夹高级公文包的人自言自语地说“傻瓜”时,不知道怎么一回事儿,他的心又“咯噔”了一下子。但是,很快,这种感觉就消失了,因为蚂蚱不知道“傻瓜”到底指谁,是售票员,还是小胖子?

    接过夹高级公文包的人递过来的车票后,小胖子又像任何事情都没有发生过似的,埋着头大口大口地吃着零食。在蚂蚱看来,小胖子那种贪恋的吃相,就像“兔子”小时候啃肉骨头的样子。

    “既然他这么喜欢吃零食,为什么又要那么大方地,把零食给我呢?”蚂蚱想,“看来,他是真希望和我交朋友。有这样一个有福同享的朋友,真是好运气。”想到这里,蚂蚱又忍不住看了小胖子几眼。无意中,蚂蚱看见小胖子的上衣口袋没有扣住,有几张“美元”露出了头。

    “你的钱露出来了。”蚂蚱赶紧提醒小胖子,“小心别被小偷偷。”

    “噢,是吗?”小胖子抬起头,看了看口袋,果然有几张“美元”炫耀似的露出了头。“你先给我拿着。”说着,小胖子把手中的零食递给了蚂蚱。

    接着,小胖子从口袋里把所有的“美元”都掏了出来,认认真真整理齐了,然后,响亮地在手上拍了几下,又把它们装进了口袋里,扣上了扣子。

    这一切,都被大家牢牢看在了眼里。

    4

    从小胖子手里拿过“美元”后,夹高级公文包的人,并没有立即把它放进口袋里,而是捏在手里,非常高兴地把玩着,嘴里还不断发出“啧啧啧啧”的赞叹声,好像那张“美元”不是钱,而是一幅精美的艺术品似的。

    “那张钱是真的吗?”背黑皮包、坐在过道上的人,忽然像想起来什么似的,对夹高级公文包的人说,“你可别被小孩子给骗了。”

    不可能,夹高级公文包的人非常自信,甚至对这个人的话表示得很不屑:“我是做进出口生意的,美元啦,英磅啊,日元呀什么的,见多了。我一个大人,还能被小孩子给骗了?呵,真是的!”

    “人民币有假的,美元就没有假的?”背黑皮包的人又说,“现在,拿假钱骗人的多了,而且听说很多是小孩子。”说完,这个人就意味深长地看了看小胖子,好像小胖子就是用假钱骗人的骗子似的。

    “没凭没据的,别血口喷人。”小胖子一听这个人的话,马上就火了,“我的钱怎么假了?哼,净欺负我们小孩子。”

    “假不假我上网查查就知道了。”说着,背黑皮包的人,把包从肩上摘下来,抱在了怀里。

    “网能查钱?”这一下子,不但蚂蚱,车上所有出来打工的人都感到吃惊。是啊,只听说网能捕鱼,还没听说网能查钱的。那是什么样的“网”呢?线织的,还是铁打的?

    “查就查。”小胖子气嘟嘟的,“要是查出来是真的,你怎么说?”

    “你有多少这种钱?”背黑皮包的问小胖子。

    “好多呢。”小胖子得意地指着上衣口袋,“我这一口袋全是。”

    “那好,如果我查出来是真的。”背黑皮包的人顿了顿,从屁股口袋里掏出一个特别大的钱包来,“这里面的钱全用来换你的钱,怎么样?”

    “说话算数?”小胖子再一次变得气嘟嘟的。

    “当然算数。”背黑皮包的斩钉截铁地说,“我这么大人了,还能骗小孩子?”

    蚂蚱怕小胖子上了背黑皮包的当,悄悄从背后用手指捅了捅他。然而,不知道是小胖子没有注意到蚂蚱的提醒,还是他真的有些生气了,蚂蚱只是听见他大声地喊道:“那行,你查吧!”

    这么一来,全车人的眼睛,都被背黑皮包的人吸引了过来,有些人是想看看,到底什么是这个人所说的、可以查钱的“网”,有些人则是想看看小胖子的外国钱,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9-24 22:19:34 | 显示全部楼层
《草根儿》 第一部分
第三章 骗子(4)

    只见背黑皮包的人,把皮包放在腿上,“刷”地一声拉开了拉链。接着,一个黑面镶银边的“铁盒子”被拿了出来。
    “这是笔记本。”背黑皮包的人,对着所有看过来的人大声说,“我上网查查就知道了。”

    “笔记本?”蚂蚱又被说蒙了,“笔记本”哪有铁的?都是纸的啊。自己的行李里就装着好几个“笔记本”呢,里面抄着自己喜欢的作文。直到很久以后,蚂蚱才知道,这个铁“笔记本”和他的“笔记本”不是一回事,那是“笔记本计算机”,城里人都简称它叫“笔记本”。

    虽然一时之间,蚂蚱被“笔记本”给闹糊涂了,不过,那个可以查钱的“网”,还是很快就把他的疑惑给赶跑了。

    “笔记本”很快被打开了,一个像电视那样的屏幕,一下子出现在了大家的目光中,屏幕上还有一幅特别好看的蓝天白云风景画。

    “看好了。”背黑皮包的人边说,边用手指触摸着一个小小的四方块,接着,屏幕上出现了一个小箭头;很快,屏幕上的图像变了,几张花花绿绿的钞票跳了出来,周围全是密密麻麻的英语单词。

    “把你的美元借我用一下。”背黑皮包的人对那个夹高级公文包的人说,“我和网上的美元比较一下。”

    啊!原来那个跳着小箭头,一会儿是蓝天白云的图像,一会儿又是花花绿绿的钞票图像的屏幕,就是可以查钱的“网”啊。

    看到这里,有几个私底下认为“网”就是那种可以捕鱼的网的人,忍不住偷偷笑了起来“呵呵呵……”这时,蚂蚱也忍不住笑了,这也是他第一次知道,在捕鱼的网之外,还有另外一种“网”。

    拿着那张“美元”,背黑皮包的人认真比较着,一会儿看看正面,一会儿又看看背面,一边还“英哥雷驶,英哥雷驶”(English)地轻声读着英语单词。

    突然,背黑皮包的人冲着全车人大声喊起来:“没错,是美元!是真美元!和网上的一模一样,一模一样!”

    看到这一切,小胖子更加得意了,他几乎使尽了全身力气,冲着背黑皮包的人大声叫道:“怎么样?怎么样?说我的钱是假的,这下子,你服了吧!”

    “服了,服了。”背黑皮包的人,不假思索地又一次掏出了那个特别大的钱包,把里面厚厚的一叠钱全拿了出来,“小朋友,你有多少外国钱,我换多少。你说吧,怎么换?”

    这一下,全车人的眼睛,又都转到了小胖子身上。

    5

    望着背黑皮包的人递过来的厚厚一叠钱,小胖子兴奋得两只眼睛直放光,脸变得通红通红的,连说话都有些喘了:“你……你……你说吧,怎么换都行。”

    “我用两块钱,换你的一块钱,怎么样?”背黑皮包的人说,“你放心,我不会让你吃亏的。”

    “我想想。”虽然很想接过那叠钱,可小胖子似乎又不想换了。

    “小孩,别换!”就在小胖子有些犹豫的时候,突然,分别从车前门和车后门,传来异口同声的一声喊。“刷”地一下,全车人的目光被分成了两个方向,一个方向望着车前门,一个方向望着车后门。

    喊话的声音刚落,那两个人就挤到了小胖子面前,其中一个就是站在车后面的那个“有钱人”。蚂蚱看见,这个“有钱人”的脖子上,戴着一个又粗又长的金项链,十个手指头上,又戴了差不多五六个镶着各种颜色宝石的戒指。

    “为什么不让我换?”小胖子看了看这个,又望了望那个。

    “怕你吃亏。”“有钱人”抢先一步说道,“来,让我看看你的美元。”

    “不给。”小胖子说,“你给我抢走了,怎么办?”

    “抢?哈哈哈……”从门口过来的人大笑起来,“这么多人,他敢抢吗?”

    看到这里,蚂蚱和车上的不少人忍不住笑了:是啊,车上这么多人,谁敢轻易抢人家的钱啊。

    “好吧。”小胖子解开口袋,从里面抽出了一张“美元”,递给了“有钱人”,“看完了可得给我。”

    “你放心。”“有钱人”接过“美元”,马上就认真鉴别开了:先是用手捏住“美元”的一角,在耳边“刷刷刷”连甩了几下;接着,又把“美元”朝着窗外的亮光看,似乎想从钞票里找到什么;随后,他又用牙齿轻轻咬了咬“美元一角……等一套在蚂蚱看来十分繁杂的检查程序完成后,“有钱人”终于如释重负似的吐了口气,“是美元,真的。”

    “真的?”从门口走过来的人大声说,似乎对“有钱人”的判断表示怀疑,“小朋友,也给我一张看看,好吗?”

    “行!”小胖子很大放地,又从口袋里抽出一张“美元”。

    接过小胖子的“美元”后,从门口走过来的人,从口袋里掏出一枝和钢笔差不多大小的手电筒,“我在银行工作,这是微型验钞机。”他似乎是对小胖子,又似乎是对所有眼睛看过来的人说。

    又经过一番仔仔细细的“照射”,这个人也像“有钱人”一样,长长吐了口气,大声说:“真的,是美元!”接着,他又对背黑皮包的人说,“老弟,这么好的事儿,你总不能一个人独占吧?你知道美元和人民币的比率吗?你用两块钱就想换人家一块钱,亏你说得出口!”

    “那你说,怎么换?”背黑皮包的人很生气,一副要打架的样子,“这是我和这个孩子之间的事情,关你什么事了?”

    “别吵,别吵,有话好好说。”“有钱人”边劝架,边拉着小胖子的胳膊,“走,咱们到后面说去,他们要是真打起来,说不定你也要吃亏了。”

    听“有钱人”这么一说,小胖子似乎也有点害怕了,于是,他很听话地跟着“有钱人”朝车后面走去了。

    看小胖子走远了,背黑皮包的人说话的口气变软了,他诡秘地一笑,对着从门口走过来的人说:“两块换一块当然不行,要不,五块钱换一美元,怎么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9-24 22:20:28 | 显示全部楼层
《草根儿》 第一部分
第三章 骗子(5)

    “五块换一美元?”从门口走过来的人还是有些吃惊,“银行里可是八块钱换一美元呢!”
    “我知道。”背黑皮包的人说,“这不是那个孩子傻吗?多好的发财机会啊!”在说“多好的发财机会”这句话时,背黑皮包的人特意加重了语气,仿佛他已经抓到了这个机会似的。

    当然,车上所有一直注意这件事的人,也听到了这句话,他们中不少人的眼睛,也都忽然之间放出光来。

    “要换,大家都换一点儿。”这时候,夹高级公文包的人大声说,“谁也不能独占这份便宜。这可是转转手就钱赚钱的好事。”

    “嘘……”背黑皮包的人紧张地把手指放在嘴上,“你小声点儿,被那个孩子听见了,他就不肯换了。”

    就在他们商量着怎么换小胖子的“美元”时,“有钱人”又从后面挤了过来,他神秘兮兮地对背黑皮包的人说,“小胖子手上有两千多美元呢,你也别独吞了,咱们每人都换一点吧。”

    “行。”背黑皮包的人说,“你问问,还有谁愿意换,咱们一块儿给他换。”

    “有谁想换美元吗?”“有钱人”小声地冲着看过来的人问,生怕被小胖子听到了,“五块钱换一美元,这可是钱赚钱的买卖,拿到银行,一美元就顶咱们的八块钱!”

    蚂蚱也听到了“有钱人”的话,他紧张地看了看正站在车后面猛吃零食的小胖子,觉得作为朋友,自己有义务提醒他,不要去拿“美元”换别人的钱。于是,借口站起来走走,蚂蚱离开座位,朝小胖子走去。

    6

    车窗外,一排排高大的杨树,还是像从前一样,飞快地朝后面跑着;虽然田野更加陌生了一些,但也还是一样的让人留恋。不过,蚂蚱仅仅只是有意无意地看了看它们,并没有做任何停留。所以,很快,他就挤到了小胖子身边。

    “他们要换你的钱。”蚂蚱轻声对小胖子说,“你可别给他换。

    小胖子没想到,蚂蚱会突然走过来,对自己说这样的话,他马上停止吃零食,大张着还沾着零食碎屑的嘴,有些惊讶地望着蚂蚱,好一会儿不说话。

    “他们要换你的钱。”蚂蚱又重复了一句。

    “换就换?”小胖子似乎没明白蚂蚱的意思,“反正我的钱也花不出去。”

    “怎么花不出去?”因为听到了刚才那些人说的话,蚂蚱连忙提醒小胖子,“你可以去银行换啊,他们说你的一块外国钱,顶咱们的八块钱呢!”

    “是吗?”小胖子挠了挠脑袋,低头想了一会儿,又突然抬高嗓门,“可是,银行不给我换,他们说我是小孩子。”

    小胖子的这句话,车上所有人都听得清清楚楚。

    “有没有人想换美元?”车前面,“有钱人”还在悄悄问着出来打工的人,“这可是个钱赚钱的好机会。”

    “我换。”坐在过道边上的一个人轻声说。虽然他的声音很小,蚂蚱还是听到了,那是三虫儿的叔叔。

    “我也换。”接着,和三虫儿的叔叔坐在一起的二蛋儿的爸爸,也说了话。

    “来,这是我的。”猫眼儿的大伯直接就把钱递了过去。

    “给我也换一点儿。”这是一个陌生人,蚂蚱不认识。

    很快,又有几个人表示要换“美元”,性子急的都已经把钱掏了出来。

    “他们真要换了。”蚂蚱着急地捅了捅小胖子。

    “换就换呗。”小胖子说着,就撇开蚂蚱,一个人朝车前边走过来。尽管蚂蚱着急得出了一身汗,但终究没有办法,毕竟,钱是小胖子的,他非要换,谁也没有办法。蚂蚱只能非常无奈地,看着小胖子自己向“陷阱”走去。

    走到车前边以后,小胖子把口袋里所有的“美元”都掏了出来,豪爽地说道:“都是谁想换啊?反正我家里还多着呢,换了钱,我就能打游戏机了。”

    “来,我帮你换。”这时候,“有钱人”靠近小胖子,顺势接过他手里所有的“美元”,“我帮你换,你可得给我多换点儿啊。”

    “那当然。”小胖子很高兴地答应了。

    就这样,“小胖子”的“美元”,不一会儿就被人们给换光了。望着这一切,蚂蚱很伤心,他不明白“小胖子”为什么那样傻,竟然甘心情愿被别人骗。而自己虽然劝说了他,可却没能够阻止了他,蚂蚱觉得自己真是不够朋友。

    “亏得自己还吃了他的零食。”蚂蚱暗暗责备自己。

    此时的车窗外,一块写着“距百城市五公里”的公路牌悄悄闪了过去。

    “停车。”小胖子喊道,“我到了。”

    “到了?”售票员好像不太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你不是到百城吗?”

    “是啊,我家住郊区。”小胖子说,“从这里下车最近。”

    “好吧。”售票员说着,让司机停了车。车门刚一打开,“小胖子”就跳下去了。等车再次开动时,“小胖子”还朝蚂蚱摆了摆手,笑着喊道:“再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9-24 22:22:22 | 显示全部楼层
《草根儿》 第一部分
第三章 骗子(6)

    “唉。”蚂蚱重重地叹了口气,“亏你还能笑得出来!”
    “小胖子”刚一下车,车上的气氛马上就热闹起来了。那些换了“美元”的人,把刚装进口袋里的“美元”又掏出来,爱抚地把玩着,好像那些“美元”就是可以钱生钱的“聚宝盆”似的。

    三虫儿的叔叔和二蛋儿的爸爸,更是对手中的“美元”爱不释手。

    “没想到,还没到省城,这可就开始赚钱了,而且赚的是外国钱!”三虫儿的叔叔高兴得合不拢嘴,反过来,倒过去,一遍又一遍欣赏着手中的“美元”。

    可是,蚂蚱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很快,“距百城市三公里”的公路牌,又悄悄出现在了车前。蚂蚱看见,公路牌下停着一辆白色的面包车。

    “师傅,停车。”背黑皮包的人喊道,“我要下车。”

    车停了下来,背黑皮包的人马上跳了下去。

    等车刚一启动,“有钱人”忽然对夹高级公文包的人说,“那个小胖子身上带了那多钱,可别有什么危险。我看,背黑包的人可能要害那个孩子。”

    “我看也像。”夹高级公文包的人说,“咱们可不能见死不救,得下去看看。”

    这些话全被蚂蚱听到了,一下子,蚂蚱被吓傻了。

    “停车,停车。”夹高级公文包的人喊道,“我得下去看看。”

    “我也去。”说着,“有钱人”也跟着夹高级公文包的人下了车。

    “还有我。”那个站在车前面,自称是在银行工作的人,也急急地跟了下去,边走边说,“可不能让人抢了这个孩子。”

    这几个人下去之后,车又很快启动了。回头看看那几个一下车就往回走的人,车上有人不禁担心起来:“现在,什么人都有,那个小胖子可别被人害了。”

    一听这话,蚂蚱的心一下子紧张了起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9-24 22:22:37 | 显示全部楼层
《草根儿》 第一部分
第四章 找工(1)

    很快,百城就到了。
    这是一个靠煤矿开采,慢慢兴起的城市。所以,尽管路两边有不少样式漂亮的楼房,也种了很多蚂蚱从来没有见过的风景树,但它们给人的感觉都是灰扑扑的,一点儿生机也没有。

    蚂蚱感到很失望,索性不再看这些陌生的街景。

    他闭上眼睛,准备睡一觉。一连坐了好多个小时,再加上后来又为小胖子担心,蚂蚱也确实有些累了。没想到,蚂蚱这一睡,就睡到了省城。所以,当被菊儿姐叫醒时,蚂蚱还以为汽车又是临时停车上人呢。

    “蚂蚱,醒醒,咱们到了。”

    “到了?”蚂蚱有些迷糊。

    不过,当他看到周围满是密密麻麻的高楼大厦,以及闪着各种颜色的霓虹灯时,蚂蚱终于相信,省城的确到了,而自己和爸爸、妈妈、菊儿姐等好多一起来的人,就要在这里开始新的生活了。

    只是不知道为什么,蚂蚱对即将开始的新生活,不但没有丝毫的喜悦,相反,却总是有一种不祥的预感。也正是这种预感,使他不怎么愿意下车。

    然而,车上的人,还是很快就下完了。

    从秋后来的一帮人,把行李从车上拿下来后,并没有立即出站。

    他们和蚂蚱一样,做梦似的张望着这个陌生,而且似乎有些可怕的城市。一时间,大家都没有说话。就这样过了好久,才有人像说梦话一样,慢悠悠地说:“咱们总不能一直待在车站里啊,总得想办法先安顿下来。”

    “不在车站里待,我们还能去哪儿啊。”有人回应道,“要找工作,也得天亮了才行。”

    “不管去哪儿,先出站再说。”说着,蚂蚱爸爸就提起了行李。

    于是,大家像忽然找到了主心骨似的,都像蚂蚱爸爸那样,提起了各自的行李,慢慢地向站外走去。

    细心的蚂蚱看到,大家走路的姿式好像变了:在秋后,走路时都是跺着地,“咚咚咚”响,仿佛有用不完的劲儿;而现在,却似乎被抽掉了什么,不要说跺地,就是踩着地都好像怕把地踩塌了,很小心、很小心的样子。

    蚂蚱也是这样,走路小心翼翼的,这使他感到很别扭。如果在城市里,只能这样走路,那非把人憋坏了不可。

    大家刚走到站门口,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忽然跑出一群妇女。

    “住店吗?一晚上二十块,有空调,有彩电,还能洗澡。”她们大声嚷嚷着。其中有一个,还跑上去拉住了菊儿的胳膊:“大妹子,住我们那里吧,安全、便宜,又卫生。”

    “二十块?”三虫儿的叔叔说,“太贵了。”

    “二十块还嫌贵?”一个瘦瘦的妇女一撇嘴,“呸”地一声吐出了一个瓜子壳儿,“臭打工的,嫌贵你就别住。广场上便宜,不要钱,你去住啊!”

    “你怎么骂人啊?”三虫儿的叔叔很生气,涨红了脸说。

    “骂你怎么啦?”瘦妇女的指头差点儿指到了他脸上,“臭打工的。”

    “好了,好了。”蚂蚱妈妈赶紧走上去,“三虫儿他叔,出门少惹事。”

    “呸!”转过头,瘦妇女又吐出了一个瓜子壳,然后,昂着头走开了。

    接着,这群妇女又好像黑夜里的幽灵似的,不一会儿就消失了。

    很快,他们就来到了车站广场上。

    这是一个很大的广场,足有蚂蚱家的院子十几倍。蚂蚱看见,在汽车站对面,就是火车站。还是在上学时,蚂蚱从书上看到过火车,但火车到底是什么样子,他并没有见到过。

    “说不定还能看火车呢!”蚂蚱忽然想,但很快,他就沮丧地低下了头。因为他知道,要看火车,肯定要去火车站里面,在火车站外无论如何也看不到。

    “还别说,在广场上睡也不错。”二蛋儿的爸爸幽默地说,“天当被,地当床,又通透,又凉爽。”

    “是啊,再说,天也不冷。”蚂蚱爸爸附和道。

    “你真打算睡在广场上?”蚂蚱妈妈似乎有些疑惑,“蚂蚱怎么办?”

    “没事,给他多穿件衣服就行了。”蚂蚱爸爸向四周看了看,“这么多人都睡在广场上呢。”

    的确,广场上睡着很多人:有的摊几张报纸,有的铺一张草席,还有的和衣卧在行李卷上。在这些人中,真有不少像蚂蚱那样大的孩子。显然,这些孩子也都像蚂蚱差不多,是跟着爸爸妈妈出来打工的。

    “就这样了?”三虫儿的叔叔问。

    “就这样了!”猫眼儿大伯答,“多省钱啊,还凉快。”

    “菊儿,你也在广场上熬一夜吗?”蚂蚱妈妈望着菊儿。

    “是啊,婶。”菊儿说,“和大家伙儿在一块儿,会更安全。再说,明天还要去找工作,大家在一起,也会更方便。”

    于是,行李纷纷被放在了地上,每个人都开始准备着自己的“床”。

    蚂蚱妈妈从行李里掏出一张大花布单子,和菊儿一起,把它铺到了地上。接着,又从蛇皮袋里把薄薄的被子拿了出来。

    就在大家忙着准备自己的“床”时,一胖一瘦,两个穿着白衬衣,打着花领带的人,不知什么时候,出现在了他们面前。这两个人静静地打量了他们好一会儿,终于开口说:“你们是出来打工的吧?”

    “是啊,是啊。”蚂蚱爸爸回答,“刚下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9-24 22:23:38 | 显示全部楼层
《草根儿》 第一部分
第四章 找工(2)

    “噢。”胖子说,“想找什么活儿干啊。”
    “农村人,干什么活儿都行啊。”蚂蚱爸爸赶紧抽出烟来,一一递给了他们,“咱们有的是力气。”

    听蚂蚱爸爸这么一说,胖子似乎有些高兴,“愿意跟我走吗?我有个工地正缺人手呢!”

    胖子的话音刚落,还没有准备好“床”的人一下子围了过来,有人甚至已经大声喊:“愿意!”

    2

    刚到省城,还没安下脚,就有工作主动找上门来,这样的好运气,真是大家没有想到的。

    所以,包括蚂蚱爸爸、菊儿、彩蛾等在内的所有人,都很高兴,也很激动。他们不由自主地想,谁说城里的工作不好找?这不挺轻松吗?看来,在大城市,遍地都可以捡钱,真是一点儿也不假。

    看着大家高兴的样子,那两个人开心地笑了。不过,细心的蚂蚱却觉得,他们的笑似乎有些不自然,仿佛是从肉里硬挤出来的。

    “你们工地上都缺什么人手?”蚂蚱爸爸问。

    “噢。”胖子爽快地回答,“你们都会干什么呀?我们的工地很大,也刚开始干活,需要的人手比较多。”

    “我会瓦工。”这是三虫儿的叔叔。

    “我会木工,做得一手好活儿。”二蛋儿的爸爸说,“在家里时,常给人打家具。还不是吹,我的家具,在我们家方圆十几里,都是有名的。谁家娶媳妇、嫁姑娘,都愿意找我做家具。”

    “我会电工。”猫眼儿的大伯回答,“我在村里干过几天。”

    “泥工。”狗剩儿的爷爷,犹犹豫豫举了举手。不过,举完手,狗剩儿的爷爷脸就红了。像他这么大年纪的人,干泥工这种出力活,是不太合适的。这个他自己也知道。可是,不干泥工,又能干什么呢?自己也没有其他技术呀!

    ……

    “你会什么,姑娘?”胖子上上下下打量了彩蛾一番。

    “我……我……”彩蛾不知道该怎么回答,紧张得脸都涨红了,“我会做饭,编篮子。”

    “做饭?”胖子很高兴,“好,会做饭好。”

    “你们一共有多少人?”瘦子问。

    “我们村有七八个吧。”蚂蚱爸爸掏出火来,给胖子和瘦子点着了烟,“彩蛾是邻村的。对了,带着孩子不妨事吧。”

    “带孩子不行。”瘦子干脆地说。

    “工钱怎么说?”猫眼儿的大伯问。

    “管吃管住,分工种算钱。”胖子深吸了一口烟,“瓦工、木工、电工钱多些,泥工、厨房钱少。不过,再少,一个月也有千儿八百。”

    “怎么样,去不去?”瘦子说,“这可是打着灯笼,也难找的好事。过了这个村,可就没有这个店了。”

    “签正规合同吗?”在旁边一直看着,却始终没有说话的菊儿忽然说。

    “合同?”胖子抬起头来,好像很迷惑的样子,“啊……啊……”

    “签!”瘦子给胖子使了个眼色,“怎么不签,当然签,而且都是正规的。”

    “签就好。”菊儿松了一口气。

    “那你会干什么?”瘦子指着菊儿,带着点儿挑衅的味道,“看你这样子,好像不是出来打工的。”

    “怎么不是?”菊儿反问道。

    “不像,不像。”瘦子围着菊儿转了几个圈,左看看,右看看,不紧不慢地说,“我怎么越看,你越像个教书的老师。”

    “菊儿姐就是我老师。”蚂蚱大声说。

    “怎么样?我说对了吧。”瘦子很是有些得意,“不过,老师我们可不要。”

    就在大家和这两个人说得正热闹的时候,眼尖的蚂蚱忽然看到了一个非常熟悉的背影,但他到底是不是自己认为的那个人,蚂蚱却不敢轻易下结论。

    然而,究竟挡不住好奇心,于是,蚂蚱悄悄离开大家,慢慢跟上了那个人。跟了一会儿,蚂蚱终于下了结论:没错,就是他!

    既然下了结论,蚂蚱就不再害怕了,他一下子就冲到了那个人面前,大声地、亲亲热热地喊:“柳桩叔!”

    “蚂蚱?!”那个人果然是在省城打工的柳桩,他激动地拉住蚂蚱,说,“怎么是你啊,你爸妈呢?”

    “我爸妈在那边。”蚂蚱向大家铺“床”的地方指了指,“有人想让他们去打工呢!可他们不要菊儿姐,说她是当老师的。”

    “菊儿也来了?她不是在学校当老师吗?”柳桩叹了口气,“唉!菊儿一来,咱村就更没有好老师了。对了,蚂蚱,你是说,有人在车站招工吗?”

    “是。”蚂蚱点了点头。

    “快领我去看看。”柳桩说完,拉住蚂蚱的手就走。

    等柳桩拉着蚂蚱出现在大家面前时,包括那两个招工的在内的所有人,都愣住了。蚂蚱的爸们他们怎么也想不到,会在省城的车站里碰到同村的人。

    更让大家惊讶的是,那两个招工的一看柳桩来了,马上扭头就走,就好像老鼠看到了猫似的。

    “哎!”见他们走了,猫眼儿的大伯连忙着急地喊,“别走啊,咱们还没谈好呢。咱农村人啥苦啥累都不怕啊。”

    “别喊了,让他们走吧。”柳桩轻声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9-24 22:24:55 | 显示全部楼层
《草根儿》 第一部分
第四章 找工(3)

    “柳桩,你怎么来了?”蚂蚱爸爸问。
    “是你们家蚂蚱把我领来的。”柳桩摸了摸蚂蚱的头,“要不是他,我还真不知道大伙儿都在这儿呢。”

    “蚂蚱在哪儿碰到的你啊?”蚂蚱爸爸更迷惑了,“这小子一直和我们在一起的,我们怎么没看见你?”

    “这可就要问蚂蚱了。”柳桩说,“我是来火车站接人的,被蚂蚱认出来了。呵,你们家蚂蚱真是好眼力,这么大的广场,竟能认出我来。看来,我们爷儿俩是有缘呐。是不是,蚂蚱?”

    听柳桩叔这么一说,蚂蚱不好意思地笑了。

    望着已经匆匆走开的那两个招工的人,柳桩本来很高兴的脸,又变得很忧郁。“那两个人是不是说要招工?”柳桩问大家。

    “正是。”三虫儿的叔叔说,“不知道怎么回事,见你一来,他们就走了。”

    “多亏我来了,要不然……”柳桩深深吸了口气,“要不然……”

    “要不然会怎么样,柳桩?”二蛋儿的爸爸问,“你可别吓着了大伙儿。”

    “唉。还真不是吓你们。那两个人是招黑窑工的,我认识。”柳桩说,“被他们招去的人,别说工资了,能保住命就不错了。火车站这样的人很多,你们可得小心,万一上了当,就麻烦了。”

    大家这才知道,从天上掉下来的馅饼,轻易吃不得。

    3

    柳桩说的,一点儿也不假。

    由于火车站是人口流动最快,也最密集的地方,所以,这里就聚集了三教九流,各种各样的人。尤其是在秋后这段时间,大批从农村来的人,通过火车站、汽车站,赶往全国各地寻找打工机会。

    在骗子、小偷们眼里,尽管这些出来打工的农民,并没有多少钱,甚至钱少得可怜,但是,由于他们天性纯朴,防备心不强,容易相信人,因而就成了最好的“猎物”。而一旦这些“猎物”被骗子、小偷们盯上,除非一些偶然的原因,农民们十有八九会被“捕获”,经常是连路费和吃饭的钱,都被骗光、偷净,有的甚至连命都保不住。

    柳桩说的“黑窑工”,就是其中最可怕的一种。

    招这种工的人,个个都是油嘴滑舌,能说会道,察颜观色的本领很强。他们专门骗出来打工的农民,对农民说工作多么好,工资多么高。而一旦农民真的相信了他们,跟他们走了,从此,真的就像柳桩说的,能保住命就不错了。

    为什么呢?

    因为凡是进了“黑窑场”做工的人,都会被黑心的场主像关押犯人一样关起来,有的甚至还会被锁上铁链,防止逃跑。在“黑窑场”里,即使你想逃跑,也很难逃得成。

    当柳桩把这些都告诉了大家之后,大家才明白,原来自己刚才是在地狱边上转了一趟。而听完柳桩说的这些事,狗剩儿的爷爷不禁气愤地说:“就是过去的土匪、恶霸,也没这么坏啊!”

    “柳桩叔,他们这么坏,警察为什么不管?”蚂蚱的泪流了一脸。

    “有时候,警察也管。可是,他们管不过来呀。”柳桩掏出手绢,给蚂蚱擦了擦泪,“再说,这些人脸上也没写字,警察也认不出来。”

    “长大了,我一定要当警察。”蚂蚱恨恨地说,“把这些坏蛋都抓起来。”

    “好。”柳桩高兴地说,“咱蚂蚱肯定有这出息,长着火眼金睛呢!”

    说完这些,柳桩抬起手来,看了看表,“我要接的人该到了。你们先在这儿等着,等我一会儿接住了人,再来找你们。记住,不要相信那些主动跑过来,说要招工的人。”

    柳桩走后,大家好一阵子没有说话,不知道是被柳桩的话吓住了,还是忽然感觉到了城市的可怕:不是遍地钞票,而是遍地陷阱。

    沉默了一会儿,蚂蚱爸爸开了口:“我看,一会儿还是再听听柳桩的意见,他在城里呆的时间长,知道找工作的路数。咱们两眼一抹黑地出来打工,就是被人家骗卖了,可能还在傻乎乎地数卖命钱呢。”

    对蚂蚱爸爸的意见,大家都表示同意。是啊,对一个陌生的城市,大家的确什么都不知道。要是真被人骗了,那可真是连哭的地方都不好找。

    过了一会儿,柳桩回来了。

    “客人坐的火车晚点两个小时,我先送你们走吧。”柳桩说。

    “送我们?”蚂蚱爸爸有些疑惑,“去哪儿?”

    “还能去哪儿,先去我承包的工地吧,那儿有工棚,总比待在广场上好些。再说,工作也不是一两天就能找到的,你们总得先安下身来。”说着,柳桩就又拉住了蚂蚱的手,“走,蚂蚱!”

    一股暖意,瞬间流遍了蚂蚱全身。

    蚂蚱觉得,柳桩叔还像从前在秋后时那样豪爽,那样乐于助人。

    既然是这样,大家再没什么好说的。

    于是,他们都提起行李,跟在柳桩身后,慢慢走出了广场。很快,他们就来到了离广场很近的一个停车场边。

    蚂蚱看见,这里停满了自己从来也没有见过的、各种各样漂亮的汽车。

    “你们先等我一下,我去把车开出来。”柳桩说完,就向停车场里走去。不一会儿,蚂蚱就听到了汽车发动的声音,接着,一辆黄色的面包车开了出来,司机座上坐着的正是柳桩。

    “柳桩,你什么时候学会的开车啊?这车是你的吗?”一上车,三虫儿的叔叔就问,声音里满是羡慕。

    “噢,开车啊。”柳桩笑着说,“那还不是原来在家开过拖拉机嘛,道理差不多。这车是二手的,值不了多少钱。”

    面包车很快融进了车流中。

    因为坐在柳桩叔身边,所以,蚂蚱的视野非常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9-24 22:25:28 | 显示全部楼层
《草根儿》 第一部分
第四章 找工(4)

    他看见,路两边长长的路灯,就像一串美丽的、闪光的项链,骄傲地戴在城市的脖子上。高楼大厦上的霓虹灯,更仿佛给城市披上了高贵的、华美的盛装。这一切,比在梦里看到的城市,都让蚂蚱心醉。
    “城市这么美丽,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可怕的东西?”蚂蚱默默地想。

    4

    也就是走了三四十分钟的样子,面包车就停下了。

    透过隐隐约约的路灯光,蚂蚱看见,停车的地方,是一个到处都堆满了沙子、石子儿、砖头、水泥、钢筋等建筑材料的地方。在一大堆水泥后面,是一排用砖头和石棉瓦搭成的简易的房子,可能这就是柳桩叔说的工棚了。

    在工棚的前面,或蹲,或坐,或站着十几个人,好像在随意闲聊着什么。

    “笛,笛笛……”柳桩按了按车喇叭。

    听到喇叭声,那十几个人都朝面包车看,其中有一个人还喊道:“是柳桩吗?”

    “是。”柳桩回答道,“来了几个乡亲,大家帮着拿一下行李。”

    “好咧。”那十几个人马上快步走过来。当他们看到从车上下来的人之后,都“哈哈”地笑起来。

    “这不是二蛋儿他爸吗。”

    “呵,三虫儿他叔也来了。”

    “狗剩儿他爷爷!”

    ……

    原来,大家都认识。后来,等和工地上的人都混熟了,蚂蚱才知道,他们大多是邻村的,也是在蚂蚱他们来之前不久,才招工到这个工地的。

    “你们先帮着安置一下,我还得去火车站接人。”说着,面包车又开走了。

    蚂蚱他们到工地时,已经是晚上十一点多了。

    坐了整整一天的车,蚂蚱感到很累,所以,在妈妈整理床铺时,他什么也不想吃,什么也不想喝,迷迷糊糊坐在一块砖头上睡着了。天明醒来后,蚂蚱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被妈妈抱到床上去的。

    平常在家时,蚂蚱就习惯早起。到了省城的第一个早晨,他还是早早醒来了。

    不过,蚂蚱发现,他起的还不算早,爸爸、妈妈、菊儿姐、彩蛾姐他们,早就坐在工棚门口和柳桩叔聊天了。那些昨天晚上帮助大家拿行李的叔叔们,都已经在工地上干起活了:有的搬砖,有的筛沙子,有的拌水泥,有的拉直钢筋,有的砌墙,还有几个人一起用粗粗的绳子抬水泥板。

    看见蚂蚱,柳桩笑着说:“呵,咱们的小火眼金睛醒了!”

    “柳桩叔!”蚂蚱亲亲热热地喊了一声。

    “哎。”柳桩答应着,“这样吧,今天早上我请客,大家到门口吃早饭去。吃完饭,好早点儿去劳务市场看看,现在活儿不好找。”

    虽然早饭很简单,只有豆浆、油条和一点儿咸菜,可大家吃得却很香。

    蚂蚱吃得更香,因为柳桩叔专门给他买了两个茶叶蛋。

    饭很快就吃完了,柳桩付了钱,对大家说:“我要去工地上忙了,你们也抓紧时间去劳务市场吧。如果找不到活儿,没地方住,就还先在这儿迁就一下。”说完,柳桩就匆匆忙忙地走了。

    按照柳桩对大家说的路线,劳务市场很快就找到了。

    蚂蚱看见,在劳务市场门口的路两边,或蹲或站着很多人,大多数都像他们一样,穿着十分朴素。显然,他们也是和自己的爸爸妈妈一样,出来打工的农民。只要有穿着讲究些的城里人从这里路过,不少人就会跟上去,拦住他们的路问。

    “要保姆吗?”

    “厨师要不要?”

    “用不用小工?”

    ……

    可是,绝大多数城里人没有理他们,而是自顾自地板着脸走了。还有的城里人好像对他们这种拦路找活儿干的行为很不耐烦——

    “有规矩没有?讨厌!”

    “不在家里好好种地,跑到城里瞎混什么!”

    “城市都被你们这些人搞乱了,真是的!”

    ……

    听到这些,虽然蚂蚱没有完全明白它们的意思,可他还是觉得心里很难受,甚至忽然想哭。不过,蚂蚱并没有哭,他只是低着头,紧紧拉住妈妈的手,默默地朝着劳务市场里面走去。

    进了劳务市场,蚂蚱才发现,这里的人多得就像在家里过年赶庙会。只是,庙会里有很多好吃、好玩、好看的东西,冰糖葫芦呀,泥人儿啦,年画啦什么的,这里却到处是一张张、一块块花花绿绿的纸和牌子,上面都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字。在这些纸和牌子前面,总是围着好多人在看。

    在劳务市场两边的房间里,摆着一些桌子,桌子上摆满了招生表格,不少人从房间里进进出出。手里拿着表格的人,脸上堆满了笑;没有拿着表格的人,总是一脸的沮丧,有的眼里还含着泪水。

    终于,在一张写着“饭店招聘优秀服务员”的纸牌前,菊儿第一个长时间站住了。她认真地看着纸牌上写的招聘条件,脸上慢慢有了笑容。“我先试试这个吧。”菊儿自言自语地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9-24 22:26:26 | 显示全部楼层
《草根儿》 第一部分
第四章 找工(5)

    在菊儿旁边,站着一位穿戴非常好看的城里女人。在菊儿认真看纸牌上的字时,这个女人就反反复复打量了她好几遍。就在菊儿自言自语时,这个女人首先对菊儿说话了:“姑娘,你想应聘服务员?”
    “我想试试。”菊儿回答。

    “原来干过吗?”城里女人又问。

    “没有。”菊儿说,“我原来是当老师的。”

    “你当过老师?”城里女人似乎有些吃惊,“那为什么要出来打工呢?”

    “学校发不下工资。”说这句话时,菊儿的眼泪落下来了。

    5

    菊儿说的这句话,被蚂蚱听得清清楚楚。

    蚂蚱现在才明白,为什么菊儿姐不再当老师了。不过,明白虽然明白,蚂蚱却为菊儿姐难过,她是多么好的一个老师啊,秋后小学少了菊儿姐,班里的同学又该老是考不及格了。

    正想着这些,蚂蚱又听见城里女人问菊儿姐:“你什么学历啊?”

    “中专,我读的是师范。”

    “师范?”城里女人更惊讶了,“我女儿就是师范毕业的,也在小学当老师,她们的工资是国家统一发的啊。你的工资不是这样吗?”

    “我是代课老师。”菊儿低下了头,很有些难过的样子。

    “怎么会是代课老师呢?”城里女人更加疑惑了,“听我女儿说,农村很缺正规师范专业毕业的老师啊?”

    “我交不起上岗费。”菊儿回答,“在我们那里,要想当正式老师,都要给镇里交好几千块钱,名义上说是自愿捐助农村教育,其实,是镇里想办法从我们身上强迫收钱。我们就把被迫交的这种钱叫上岗费。”

    “噢,是这样。”城里女人叹了口气,“唉,有时候,在下面当官的那些人,就是无法无天,可老百姓又拿他们没办法。对了,姑娘,带毕业证书了吗?”

    “带了。”说完,菊儿从挎包里掏出一个红本子,递给了城里女人。

    城里女人仔细看了看那个红本子,然后,又一次把菊儿打量了一番。

    “姑娘,你刚才看的招聘信息,就是我们饭店的。”城里女人说,“我是饭店经理,这样吧,你先到我们饭店试用几天,行了话,就留下来。工资待遇就是上面写的这些,将来干好了的话,还可以再涨。”

    菊儿一时不敢相信城里女人的话:难道工作真的这么好找?可是,劳务市场里那么多人啊,为什么这个自称是饭店经理的城里人,惟独看中了自己?

    看到菊儿非常犹豫的样子,城里女人笑了:“姑娘,你放心,我不骗你的。我看你当过老师,又是师范生,长的又好看,才决定录用你的。现在,像你这样的条件好的农村姑娘很少。我们饭店在劳务市场的管理处是有登记的,而且,我们也要和你签正式合同。”

    “是吗?”菊儿也笑了,“那我就放心了。”

    就在菊儿和城里女人谈话时,蚂蚱看见,爸爸、三虫儿的叔叔、二蛋儿的爸爸他们,也在一张纸牌前轻声议论着什么。

    “难道爸爸他们,也找到工作了?”蚂蚱忍不住满心的欢喜,赶紧拉着妈妈朝他们走去。边走,蚂蚱边对妈妈说,“妈,菊儿姐好像找到工作了,怎么那么快呀!柳桩叔不是说活儿不好找吗?”

    “你菊儿姐是师范毕业,有学问,又当过老师,见多识广,当然好找活儿。”蚂蚱妈妈摸着他的头,满怀爱怜地说,“所以,你一定要好好学习,如果能将来能考上大学,那就会比你菊儿姐还好找工作。”

    “我知道。”蚂蚱用力地点点头。

    当蚂蚱和妈妈来到爸爸他们身边时,他们正议论得热烈。

    “不管怎么样,咱们都应该试试。”这是三虫儿的叔叔说。

    “不行吧,咱们几个谁都没有文凭,人家上面可清清楚楚写着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呢。”二蛋儿的爸爸显得信心不足。

    “没文凭怎么啦,在家里盖房子时,咱们的手艺不差啊。”蚂蚱爸爸似乎有些不服气。

    “要不,咱就试试?”猫眼儿的大伯抹了下嘴巴,“行不行,问问又没啥。”

    “是啊,就是问问。”狗剩儿的爷爷说。

    “问问就问问。”蚂蚱爸爸说完,就朝纸牌旁边的一间房子走去,那里坐着一位穿蓝衬衣,打红领带的人,正对围着他的一大堆人解释着什么。在他的桌子上,也堆着一些招工表格。

    蚂蚱松开妈妈的手,跟在爸爸后面走了过去。蚂蚱爸爸费了好大的劲儿,才挤到了那个人面前,喘着气说,“同志,咱们这里不是需要瓦工、木工、电工什么的吗?”

    “是啊。”那个人头也不抬地说,“你有技术等级证书吗?”

    “什么证书?”蚂蚱爸爸没怎么听明白,“找活儿干还要证书?”

    “看来,你是没有啦。”那个人显得很生气,“没有证书瞎问什么,没看招聘条件啊?我们不招农民工的。”

    “那,咱这劳务市场里,哪儿招农民工?”蚂蚱爸爸又问。

    “自己不会看?没长眼睛啊!”那个人更生气了,“去去去,别耽误事儿!”

    蚂蚱看见,爸爸的脸涨得通红,好像被人打了两耳光似的。

    在家里,爸爸可从来没受过这样的气。想到这里,蚂蚱很为爸爸难过。可是,这毕竟不是在家里,就是难过,又有什么办法呢?

    “没戏。”爸爸挤出人堆后,有气无声地对三虫儿的叔叔他们说,“人家要有技术证书的。咱们这些老师傅教出来的小本事,不行。”

    “那可怎么办呢?”二蛋儿的爸爸说。

    “唉!再四处看看吧,兴许能碰到别的活儿。”猫眼儿的大伯重重地叹了口气。于是,大家又在越来越挤的人群里,漫无目的地四处张望起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9-24 22:35:58 | 显示全部楼层
《草根儿》 第一部分
第四章 找工(6)

    然而,一直转到下午,蚂蚱爸爸他们,也没找到合适的活儿。尽管在转的时候,他们又到几个房间里去问,结果还是和第一次一样,都被人家冷冰冰拒绝了。看着劳务市场里丝毫没有减少的人群,大家的心有些凉了。
    “老这么转来转去的,也不是事儿呀!”蚂蚱爸爸又着急,又生气,“要不,咱们先去吃点儿东西吧。”

    可是,没有人回答他的话。

    是啊,大家从农村出来,就是想在城里找点儿活儿干,补贴一下家用,挣点儿过年钱和开春的化肥钱。可如果找不到活儿干,不但路费白贴进去了,说不定,还会损失更大。要知道,包括路费在内的那些钱,每一分每一角,都是血汗钱呐。

    “要不,再转转吧。”过了好一会儿,三虫儿的叔叔才说,“蚂蚱还小,先去买个饼垫垫肚子。咱们就再忍一忍,等晚上一块儿吃算了。”

    “好吧。”蚂蚱爸爸也只能这样说了,回过头,他又对蚂蚱妈妈说,“你去领蚂蚱到门口买个饼吃,我们就再转转。”

    蚂蚱和妈妈一起,挤出人群,又来到了劳务市场门口。

    令蚂蚱吃惊的是,虽然已经是下午了,可还是不断有背着行李卷的农民,朝劳务市场里走。而劳务市场门口的路两旁,依然有不少人拦住城里人,重复着早上的那些话。

    “要保姆吗?”

    “厨师要不要?”

    “用不用小工?”

    ……

    当然,也和早上一样,绝大多数城里人没有理他们。看到这些,蚂蚱又想起了爸爸他们,不禁又难过起来。等买完了饼回来,蚂蚱看见三虫儿的叔叔又进了一个房间。可是,很快,三虫儿的叔叔又垂头丧气地出来了。

    “还是没戏。”他说。

    于是,蚂蚱听到了大家异口同声的叹气:“唉!”

    就这样,一直转到天快黑了,大家也没有找到活儿。

    虽然大家还是有些不死心,可劳务市场里的喇叭里,却传来了关门的通知。万般无奈,大家只好随着出门的人流,再一次站到了劳务市场门口。在回去的路上,谁也没有提晚饭的事,好像大家都不饿似的。

    等到了工棚,蚂蚱才看见菊儿姐早就在那里等着了。

    “菊儿,听蚂蚱说,你找到工作了?”蚂蚱爸爸问。

    “是啊。”菊儿脸上微微一笑,“去饭店当服务员。”

    “有活儿干就好。”蚂蚱爸爸说,“我们转了一天,什么活儿都没找到。唉,看来,还是多读点儿书好。”

    “山子叔,我要走了。”菊儿对蚂蚱爸爸说,“经理让今天晚上就过去,明天好准备上班。我估计你们都还没有吃饭,就随便买了些馒头和凉菜,凑合着先吃点儿吧。工作今天找不到,明天再找。”

    看菊儿要走了,蚂蚱忍了差不多一天的泪,终于“哗哗哗”地流了出来:“菊儿姐,你走了以后,还来看我们吗?”

    “来,一定来。”菊儿抱着蚂蚱的头,也忍不住流下了眼泪,“好弟弟,以后一定要听爸爸妈妈的话,好好学习。等菊儿姐有空了,会去找你们的。”

    “蚂蚱。”爸爸走过来,“快让菊儿姐走吧,天黑了,路上不安全。”

    “菊儿姐,你可一定要找我们啊。”蚂蚱哭着说。

    “一定。”菊儿说完,往蚂蚱口袋里塞了两个茶叶蛋,又把一大包方便面放在了蚂蚱手上。然后,菊儿擦了擦蚂蚱的泪水,就一步一回头地走了。

    “还是上过学好啊。”

    望着菊儿慢慢远去的背影,大家几乎是同时说出了这句话。

    第二天,蚂蚱天不亮醒来了。

    可是,他发现,工棚里一个人也没有了。

    在他的枕头上,放着一张爸爸留的纸条:

    “蚂蚱:爸妈去劳务市场了,你自己一个人先在工地等着,饿了自己泡方便面吃。爸爸。”

    看完纸条,蚂蚱的眼泪又不知不觉地流了出来,他不知道,等晚上回来时,爸妈他们是不是已经找到了工作。

    尽管这一天过得十分漫长,可等晚上到来时,蚂蚱还是从爸妈他们脸上,看到了悲哀。不用问,这一天,又没有找到工作。

    接下来,连着三天,爸妈他们都没有找到工作。每天晚上,在简陋的工棚里,悲哀的气氛都压得人有些喘不过气来。

    到了第六天晚上,工棚里才算多少有了点儿喜气。

    原来,蚂蚱妈妈找到了一份保洁员的工作,狗剩儿的爷爷找到了一份看大门的活儿,彩蛾也要去给人家当保姆了。只是,蚂蚱爸爸、三虫儿的叔叔、猫眼儿的大伯、二蛋儿的爸爸,还是什么活儿都没有找到。

    “这可怎么办呢?”二蛋儿的爸爸说,“我带的钱都快花完了。”

    “我也差不多了。”三虫儿的叔叔叹了口气,“再待下去,就要喝西北风了。”

    “是啊,老这样可不行。”猫眼儿的大伯从地上捡起一个烟头,重新点着了,深深吸了一口,“我的钱也只剩十来块了。”

    “你们不是都换美元了吗?”蚂蚱爸爸忽然想起了在来时的汽车上,他们换美元的事,“明天去银行再把美元换成钱,不就可以再撑几天吗?”

    “那也顶不了多少天啊。”二蛋儿的爸爸苦恼地说,“要是这些钱也花完了,可是连回家的路费都没有了。”

    “顶一天算一天吧。”三虫儿的叔叔的泪难过地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咖啡日语

GMT+8, 2024-6-9 09:4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