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日语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171|回复: 3

转载:ストレスに悩む中国駐在員増加 日中関係悪化も影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31 05:55: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新加坡联合早报上看到报道,就把日文原文找出来了。供大家参考,不知是否犯版规了。
http://www.asahi.com/world/china/news/TKY200701130330.html
http://www.zaobao.com/special/ch ... sino_jp070123a.html

中国の在留邦人数の推移
 中国へ多くの日本企業が進出する中、現地滞在中に精神的なストレスに悩む日本人社員が増えている。想像以上に大きい異文化のギャップに加え、本社から求められる成果の重圧とともに、日中関係の悪化も背景にあると見られる。現地での医師不足から、精神科医のグループが会社を設立し、社員の相談や治療に乗り出すビジネスも現れた。

 北京にある国際クリニック「VISTAクリニック」の精神科には、毎日、うつ病や適応障害に悩む各国の患者が訪れる。一番多いのが日本人で、全体の4割を占める。特に30~40代の社員やその家族が目立ち、上海など、遠方からも受診に来るという。

 「不眠が続く」と昨年11月末、受診に来た30代の男性は中国に来て3カ月。中国人同僚との関係がうまくいかず、単身赴任で相談相手もいない。ストレスが原因と見られる。

 中国に詳しい精神科医らによると、要因として(1)同じアジアといっても、取引先と行うアルコール度の高い飲酒の習慣など、仕事の進め方や考え方が日本人と大きく異なる(2)現地の事情を知らない本社から、実現困難な業績を求められる(3)靖国問題など日中関係の悪化で経済活動が苦境に立たされた、などが挙げられるという。

 「以前なら、中国に配される社員は中国語ができる『中国専門家』だったが、今は現地にできた工場に派遣される『初心者』も多く、異文化のストレスで悩む人が増えているようだ」。北京を中心に約660の日系企業で組織する中国日本商会の五十嵐克也事務局長は、そう話す。 企業向けメンタルヘルスのコンサルティング会社「MDネット」(東京都中央区)は、海外に滞在する日本人社員に対し、精神科医がメールで定期診断や相談に応じるサービスを昨年10月から始めた。必要な場合は面談や治療を行い、現地の医師も紹介する。

 大手企業からの契約が相次ぎ、昨年12月現在で8社(駐在員とその家族約340人)。依頼の大半が中国からだという。精神科医でもある佐野秀典社長は「海外赴任のメンタルケアは、滞在期間だけでなく、渡航前と帰国後を含めた継続的なフォローが必要」と指摘する。

 海外在留邦人の心の問題に対して、医師間のネットワークづくりなどに取り組む「多文化間精神医学会」は、今年から中国での現地調査に乗りだし、現状や問題点を国に報告していく方針だ。

(01/15)

日本报章调查: 靖国神社问题压力大 居华日企人士‘神经兮兮’

(2007-01-23)

● 符祝慧(东京通讯员)

  《朝日新闻》日前对居住在中国的日本企业人士进行调查,发现因为精神压力而患上忧郁症者与日俱增。调查还进一步指出,引发中日政治关系恶化的“靖国神社问题”也是造成日企业人士有压力的原因之一。

  该报是通过采访外国企业人士常前往的北京“Vista 诊疗所”精神科,得知居住中国的日企人士面对无形的压力。该医疗中心指出,前来看病的忧郁症患者中,以日本企业的人士为最多,占全体的40%。发病者年龄都在30到40岁之间,有一些还特地从繁忙的商业都市上海北上求医。采访中,《朝日新闻》记者获悉,一名在去年11月派驻中国的30岁日本职员,就是因为与公司内的中国同事无法相处,而且缺乏谈心对象,正在接受精神治疗。

精神不稳三大原因

  日本的专科医生也对中国的日企现象进行了分析,结果列出三大引发日企业人士精神不稳定的原因:

  一、虽同样是亚洲,但在中国,日本企业人士要面对的是完全不同的企业文化。如,中国喝的尽是烈酒,许多派驻中国的日本职员就养成了喝高浓度酒的习惯,容易引起情绪不稳定。中国人的做事方式又与日本人不同,也让他们难以适应。

  二、日本总部对中国不了解,以日本的水准要求业绩,造成压力。

  三、靖国神社等影响中日关系的问题,让日企人士在中国生活多了一层压力。

日本一医疗中心

在华设心理辅导热线

  中国的日本商会事务局长五十岚克向媒体介绍了在华日企人士的苦境,他说:“以往,日本公司派驻中国的都是了解中国,会讲华语的职员,主要是要减轻人生地不熟的压力。可是,随着中国分公司剧增,近期有很多都是第一次到中国。因此,无法适应的人越来越多。”

  据悉,为解决日本职员在中国的精神压力问题,日本的一家心理医疗中心已在去年10月为居住在中国的日企人士开设心理辅导热线。它的业务是在听取日本职员在外的烦恼后,根据病情给他们介绍当地的医生。不少在中国有分公司的日企业已和这家医疗中心签合约,热线开通2个月,已经为8家公司的职员以及其家人,共340人进行辅导。

  该医院强调:“派驻海外深受的压力,不仅是在派驻期间产生,回国后也可能产生后遗症,是一个必须关注的心理健康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2-7 04:55:0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yukiman611 于 2007-2-6 10:55 发表
那在日的中国人又是什么状况呢?

看看下面这个中国人在日本的“幸福生活”
  1989年,上海,35岁的丁尚彪面临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他偶然在街头买了一份日语学校的招生简章:首付入学费和半年学费共42万日元(约合人民币3万元)。丁尚彪是“上山下乡知识青年”,连初中学历都没有,他决定赴日留学,改变自己没有文化的人生。为凑足学费,他到处借钱。当年6月,他挥泪告别妻子女儿,只身来到日本。

  丁尚彪报名的日语学校名叫“飞鸟学院·阿寒校”,位于日本北海道的阿寒町布伏内地区,过去是一所中学。这一带曾经是煤矿,1970年煤矿关闭后经济萧条,建立吸引中国学生的日语学校成为当地刺激经济的举措。看着眼前偏僻简陋的学校,丁尚彪哑然无语。他本来打算边学习、边打工还债,可这一带连便利店都没有,到哪里去打工,怎么还债?

  丁尚彪选择了离开阿寒町,前往东京打工。但是入国管理局(相当于中国的出入境管理局)认为他擅自离开阿寒町,没有批准他延长居留的申请,丁尚彪成了非法居留者,打黑工的生活从此开始了。

  欠债还清后,丁尚彪依然没有回上海,继续留在东京打工。他调整了自己的生活目标,不再考虑改变自己没有文化的人生,他把希望寄托在女儿身上──送女儿去国外一流大学留学,为她留学挣学费,成为丁尚彪新的人生目标。

  1996年春天,中国留学生张丽玲认识了丁尚彪,那时他已经在日本生活了7年。《含泪活着》从此开始了跟踪拍摄。作为非法居留者,丁尚彪生活在随时可能被发现、被追究法律责任的恐惧中。但他仍然每天打3份工,乘坐最后一班地铁回家。回家之后的固定程序是做饭(包括第二天的早饭和午饭)、吃饭、洗澡,睡觉都是在后半夜。

  丁尚彪住在东京丰岛区一个破旧木板楼的二层。做饭、吃饭、睡觉、洗澡、如厕,都在这不到10平方米的空间内。洗澡设施是丁尚彪特制的:一个澡盆大小的塑料袋,“花洒”就是洗碗用的热水喷头。洗澡时,人必须站在塑料袋里,水才不会流到地上。洗完澡,再把塑料袋拎起来,从洗碗的下水口把水倒出去。墙上挂着一幅照片,是女儿小学四年级时候照的。回家后看女儿的照片,是丁尚彪最幸福的时刻。

  1997年2月,上海,摄制组把在东京拍摄的丁尚彪生活打工场景的录像播放给他的妻子和女儿看,时隔8年看到久别的亲人,母女二人失声痛哭。当年夏天,女儿收到纽约州立大学的入学通知书。前往美国途中需要在日本转机,可以停留24小时,女儿决定去看望父亲。

  从机场出来,女儿坐了一个多小时的电车,到了与父亲约好的日暮里车站。虽然8年没有见面,但女儿还是一眼看到在站台上等候的父亲。父亲为掩饰激动的心情,故意找一些轻松的话题,说女儿长了双眼皮,还说她应该减肥了……

  父亲带女儿先来到自己在东京打工的一家餐馆,告诉女儿自己曾在这里刷盘子。入夜,父亲带女儿回到那个10平方米的家中。看着父亲艰苦的生活环境,看到墙上挂着自己上小学时的照片,女儿泪流满面。

  次日早晨,父女同乘电车前往成田机场。但父亲不能把女儿送到机场,因为如果机场安检要求出示身份证明,丁尚彪非法滞留的身份就会暴露。在机场前一站,父亲默默地走出车厢,站在站台上,目送女儿离开。

  女儿去美国后,一家三口分在中、日、美3个国家。母亲在上海一家服装加工厂上班,她多次申请去美国看女儿都被拒签。直到5年后,母亲的第12次申请签证终获批准。2002年春天的一个早晨,母亲穿上新做的衣服,到美容店吹了头发,从上海出发前往美国。与5年前女儿的行程一样,在日本转机。这次母亲可以停留 72个小时。她也从成田机场乘电车到日暮里车站,13年未见的丈夫丁尚彪在那里等着她。

  来到丈夫的住处,妻子看着丈夫在窄小的房屋内张罗晚饭,看着他花白的头发,看着墙上女儿的照片,看着床上他们结婚时买的枕套,妻子的心里有说不出的酸楚悲凉。接下来的两天多时间里,夫妻按照丈夫精心设计的路线旅游,在明媚的春光里品味着久别重逢的温馨和喜悦。妻子离开日本时,丁尚彪与5年前送女儿时一样,在成田机场前一站下车,目送妻子远去。

  成田机场,丁尚彪的妻子对着摄像机镜头说:“过去我怀疑他有外遇,现在看是我错怪了他。”纽约肯尼迪机场,女儿扑进母亲怀中。女儿说,报答父母养育之恩最好的办法就是成为一个好医生,为更多的人减轻痛苦,带来幸福。

  2004年6月,女儿即将学成回国,丁尚彪认为自己的使命已经完成,决定返回上海。屈指算来,他已经在日本度过了15年。回国前,丁尚彪再次来到阿寒町,那个日语学校早已停办,校舍成为一片废墟。丁尚彪登上飞机离开了日本,担惊受怕的非法打工经历终于成为历史。庆幸的是,有心人把这个普通中国人的生活用摄像机记录了下来。

  该纪录片导演兼制片人、摄像张丽玲向《环球时报》记者透露,丁尚彪回国前,曾表明自己不想隐瞒非法居留身份,请律师为他申请合法的回国签证。律师了解了他15年非法滞留的经历后说,按日本法律至少要服刑3年,劝他不要自找麻烦。

  在办理登机手续时,海关人员看到丁尚彪的护照,先是大惊失色,但很快平静下来,然后迅速做出决定──盖章放行,还以举手礼向他表示敬意。也许是海关人员在电脑检索中,没有发现丁尚彪有其他非法行为的记录。15年,不容易,高抬贵手两方便。丁尚彪终于回到上海,据说上海昆山有家企业即将聘用他。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2-6 18:55:39 | 显示全部楼层
那在日的中国人又是什么状况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2-25 02:04:35 | 显示全部楼层
こんなことを聞くのは初めてですよ。わが社の日本人の皆さんは中国での生活に満足そうだよ。給料は国内のよりなになに倍になって、こっちの衣食住等の面倒は会社から見られるから。誰かが中国に駐在することになったら、必ず大喜びで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咖啡日语

GMT+8, 2025-8-23 22:4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