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日语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278|回复: 0

[经验方法] 【闲聊日语(新增33)】罗嗦的双重否定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4-10 21:23: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闲聊日语(新增33)】罗嗦的双重否定句* c0 H& v4 z" l' J7 @

5 H( c, U6 D% p/ v) h/ `2 k1 c2 r作者:info@portuguese.org.cn. O( V( x1 Z5 d% B4 o

1 _- h' \5 |6 k+ B( N  X网友freecat8给我发邮件,说日语中有许多同时使用两个ない的双重否定句,比如“結果がないわけではない”(未必没有结果)。按照逻辑学“否定之否定等于肯定”的原理,这句话应当等于“結果がある”(有结果)。freecat8问我:明明有简短的肯定句,日本人为什么还要使用罗嗦的双重否定句呢?这里面有什么深层原因吗?所以今天这个帖子就简单聊聊这个话题。
$ k# S  M2 n7 k9 V6 ~4 `& }8 i$ j
7 K, X+ z, P* I; ~( m+ W这里面确实有深层原因。一般认为,日本人喜欢使用双重否定句有两大原因。一是委婉(euphemism)。日本人在谈话时,不愿使用明确肯定的表达方式,因为那样一来,就好像是将自己的看法强加给对方,让对方没有选择的余地,因而显得有一点生硬。以“結果がある”为例,你认为(某件事)有结果,那只是你自己的看法,对方不一定同意,而“結果がないわけではない”则显得比较委婉,对方能够接受。0 ?% W( C. r( p/ x: k( a5 E

: [6 D* U- o3 u& x3 A9 H! a二是慎重(prudence)。比如我说某个软件如果不付款,只能使用30天,但实际上只能使用15天,这就是我没有认真核实,说话不慎重的表现。日本人在谈话时,特别是与上级、长辈谈话时,通常是比较慎重的,一般不会说没有把握的话,以便给自己留出回旋的余地。还是以“結果がある”为例,如果你也不能断定(某件事)确实有结果,那么为了慎重起见,还是说“結果がないわけではない”比较好。
& t8 D) J/ \' R0 k9 ^& o7 G
9 d0 X+ H% X! @在日本商社工作的网友可以注意观察一下,日本人在与中国客户谈判时,在回答“产品报价能否适当降低”、“售后服务能否及时提供”、“易损部件能否定期运抵”等关键问题时,日本人往往使用双重否定句,这其中的原因,除了委婉与慎重之外,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避免承担责任,也就是避免承担因明确肯定回答而可能产生的责任,比如承诺易损部件6月30日之前运抵大连港,但因故没有运抵而产生的责任。. [4 r* i! M1 G! F& e; A8 C  p# }
9 n/ R0 I8 x# J& f3 b
由此可见,双重否定句虽然罗嗦,但却是日本人日常交往中最常用的表达方式之一,因此我们必须习惯它。事实上,双重否定句不仅给中国人学日语带来麻烦,也给日本人学英语带来麻烦。我曾看过日本中学生写的日英翻译练习题,比如这句话:日本には桜のないところはない(日本到处都有樱花),通顺的英语译文应当是下面第一句,而许多日本中学生由于受到双重否定句的影响,翻译成比较罗嗦的第二句。  A( h0 T1 M$ D
8 K$ {, T+ F( ]- i
There are cherry blossoms throughout Japan., j# x: ]! L+ m
日本到处都有樱花。, r5 U. a. E  {- p/ G

1 ]. K) Y5 S1 h& a/ l7 E1 |1 bIn Japan, there is no place without cherry blossoms.
+ A/ u% ^& E, v! G) m在日本,没有无樱花的地方。" w& Y7 K- p& x) z/ |

* D! }( T/ r1 c+ g0 j: b+ W/ M西方人经常抱怨说日本人写的英语太罗嗦,通过这个小例子,我想各位应当大致明白其中的原因了,那就是日本人把日语句子结构生搬硬套到英语句子结构中。抱歉,好像跑题了,从日语说到英语了,赶快停住。这个帖子就写到这里,希望它能够对您理解日语中的双重否定句有所帮助。) f) E8 {3 u& {
( q- y8 m& |" V3 U. l. e- m+ m
《闲聊日语》新增部分全文:blog.hjenglish.com/zhanghon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咖啡日语

GMT+8, 2025-11-2 02:0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