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无论何时,保护投资者利益都是证券市场监管的第一位的任务,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投资者的利益。而在对投资者的保护中,尤其要保护中小投资者。因为他们虽然人数众多,但在资金数量、信息渠道、投资技巧等方面处于相对弱势,在股市搏杀中易受伤害。华尔街一个公认的守则就是:保护最弱小的投资者,也就是保护整个华尔街。道理很简单,如果最弱小的投资者都得到了保护,那么就会有足够多的投资者愿意承担这个风险,去促进这个市场的发展,才可能有活跃的融资活动。
可惜,对于保护投资者的重要性,包括监管部门和上市公司在内,我们在大多数时候并未认识清楚,或者虽然有所认识,可宥于利益的限制,要落实起来却很难。至今,像扩大股东的知情权和提案权,建立关联股东的回避表决制度、代位诉讼制度以及分类表决制度等一系列股东合法权益保护机制远未到位。相反,我们看到的,是上市公司持续地、严重地通过侵蚀投资者的利益来支持所谓的融资功能。
要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关键是要建立起公平合理的市场环境,规范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并进行严格监管,为投资者提供平等的交易机会和获取信息的机会,从而使投资者能够在理性的基础上,自主地决定交易行为。为此,需要我们制定和完善相关证券法律法规。而当务之急,则必须尽快出台再融资的管理条例。
中国股市通过十几年的发展,目前市值高达20多万亿元,超过了去年的国内生产总值,按市值排名已位居全球第四,沪深A股上市的企业也有近2000家,开户数已经超过1亿户。无论从规模和影响来说,中国股市都已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全球股市。这一成就来之不易,它是数以亿记的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支持和支撑的结果。中外资本市场的实践证明,要真正成为一个全球大国,必须有一个相匹配的强大的资本市场。中国要成为一个有影响力的大国,提高国际竞争力,同样需要进一步发展和壮大资本市场,而能否发展和壮大资本市场,端赖于我们如何对待广大的投资者。所以,对于这样一个涉及到几亿人利益和中国发展大局的市场,监管部门不能仅从上市公司的利益出发,不能把股市和投资者当做上市公司的“提款机”,不能被上市公司眼前的融资遮蔽了双眼。如果放任上市公司恶意圈钱,必将损害资本市场长远发展的根基,是一种自毁长城的行为。也就是说,不论股市怎样发展,任何时候都必须把保护投资者利益放在监管的第一位。什么是大局,这就是大局;什么是大思维,这就是大思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