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日语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048|回复: 19

bug是什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6-17 13:50: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为什么叫bu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17 13:51:51 | 显示全部楼层
错误 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17 13:51:52 | 显示全部楼层
虫子是也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17 13:52:17 | 显示全部楼层
也可指电器、电脑方面的毛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6-17 13:53:5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么多意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17 13:56:27 | 显示全部楼层

BUG之母——美国海军首位女少将传奇

默里·霍柏,1906年12月9日生于纽约。她从小就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七岁的时候出于对小机械的浓厚兴趣,为了搞清楚闹钟的工作原理,她一连拆了7个。父母对她的这种好奇心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并激励霍柏接受更高程度的教育,不要将自己局限在传统女性的角色之中。
  
1934年,霍柏获得了耶鲁大学数学博士学位,并从讲师晋升为副教授。后来,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霍柏毅然作出了改变她一生的决定———加入海军,报效祖国。其实,霍柏父系家族中就有着悠久的从军传统,其先人曾参加过美国独立战争。不过,霍柏从军之路最初并非一帆风顺,当时她34岁,体重47公斤,军方认为她年龄过大,而体重过轻。另外作为数学教授,她又被列为战争中需要保护的人物。海军官员建议她保持平民的身份。但是这些并没有改变格雷斯·霍柏的决心。经过努力,她得到了政府特别批准,并向瓦萨学院请了长假。1943年12月,她终于成为美国海军预备役的一员,进入海军女子士官学校受训,并以全班第一的成绩毕业。


霍柏接受的第一项军事使命是进入设在哈佛大学的军械计算局,这使她成为世界上第一台大规模自动序列数字计算机Mark I的第三程序员。该计算机用于计算不同天气条件下海军舰炮的瞄准角度。由于这些数据事关重大,霍柏和同事们经常要24小时运行和监控计算机系统。他们花费了无数的时间为Mark I和其后的Mark Ⅱ和Mark Ⅲ转录和输入程序。那时计算机系统无比庞大,需要很大的空间存放。
  
一天,Mark Ⅱ突然失灵,系统死机。技术人员赶紧检查设备,结果发现有一只蛾子从窗户飞进了Mark Ⅱ的一台继电器,从而引起系统暂时停机。他们清除了那只蛾子并将它贴在了工作日志上。领导这个技术小组并找到这只蛾子的人,就是时任海军中尉的格雷斯·霍柏。从这次事件之后,霍柏创造了计算机术语"bug"一词来记录计算机系统的故障。当时,"bug"一词专指硬件问题。到了20世纪50年代中期,霍柏将"bug"扩展为"debug",将"消除程序错误"包括在内。这个词首先在哈佛流行起来,用以描述计算机故障,后来演变成了IT界的专业术语。 1946年,霍柏在40岁的时候被告知因年龄太大,不能继续留作海军现役人员。退役后,霍柏拒绝了瓦萨学院的新职位,选择留在哈佛,作为一个平民研究者研究工程科学和应用物理。1949年,霍柏做了一个冒险的转变。她离开了哈佛,以资深数学家的身份加入了一家计算机公司。此后,她开发了第一个编译器A-0和B-0编译器,帮助定制了基本语言设计的框架,为COBOL建立了标准手册和工具。
  
1966年,霍柏的年龄迫使她从海军预备役退役。然而,还不到7个月,当海军在计算机上尝试了823次后,依然无法开发出一个工资单计划时,于是又将霍柏重新召回,帮助完成高级海军计算机语言的标准化。这次复职使霍柏成为美军中第一位重返现役的海军预备役女性。原定让她工作6个月,但之后就无限期延长了。其后在海军服役的岁月里,霍柏帮助制造了通用可读取的COBOL检验器,以及可把非标准COBOL语言翻译成标准版本的翻译器。
  
1983年,由美国总统特别任命,霍柏升为海军准将。两年后,她成为第一位获得美国海军少将军衔的女性。1986年,服役43年后,海军少将格雷斯·霍柏在美国军舰"宪章"号上举行了退役典礼。她以80岁的高龄,成为当时美军年龄最大的现役军官。在余下的日子里,她一直为数字设备公司做高级顾问。
  
霍柏一生获得了无数的荣誉。1973年,她被英国计算机协会评为杰出人物,成为第一个获此殊荣的美国人,也是第一位获得此项荣誉的女性。1991年9月,她获得了美国工程和技术最高荣誉———国家技术奖章。
  
海军少将格雷斯·霍柏逝于1992年1月1日,葬于阿林顿国家公墓,美国军方为她举行了最高规格的军葬。美国海军用她的名字命名了一艘排水量为8580吨的导弹驱逐舰。"霍柏"号舰的舰徽上盾形纹章中央的狂狮,象征着勇气和力量,同时也暗指霍柏祖先的苏格兰血统;菱形冠饰中央的海神三叉戟象征着海军力量,上方的一颗银星则代表着霍柏作为美国海军女性少将第一人的荣耀;白色饰带上的铭文"AUDE ET EFFICE"是一句拉丁语,这是霍柏的座右铭,意思是"挑战和实现",也可以说是霍柏一生的真实写照。

在她的科学生涯中,一直与计算机打交道,为计算机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1、 第一个编译器:早期的计算机操作相当的麻烦,人们要将程序和数据用穿孔的卡片输入计算机,运行的结果也是用相同的方法输出,为了几分钟的计算不得不准备相当长的时间。但格蕾丝意识到,计算机必将在未来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让其变的简单易用是非常重要的。于是她通过努力,推出了世界上第一个编译器,能够将类似英语的符号代码转换成计算机能够识别的机器指令。起初许多人都不屑一顾,难道计算机还能看懂英语?但她不服输的性格让她最终取得了成功,让计算机能够识别20多条类似英语的指令。1952年她发表了第一篇关于编译器的论文。让曾经怀疑过的人钦佩不已,尊称其为“编译器之母”。
2、 发现了第一个Bug:现在人们喜欢把计算机程序当中的错误叫作Bug(虫子),那么世界上第一只计算机Bug是什么样子的呢?1943年,格蕾丝正用MK2进行一项计算,突然机器停止了运行,她便和同事们查找起故障来,终于在一个继电器中发现了一只已经死掉的飞蛾,取出后机器恢复了运行,正是这个虫子造成了机器故障。格蕾丝将这个飞蛾照了相并在纸上记录下来。而后来的程序员们就用虫子(Bug)来表示引起一些莫名其秒故障的程序错误。
3、 开发高级语言:为了让计算机变的友好,让人人都能熟练的使用计算机,她一直在努力开发一种简单易用的计算机操作语言。在以前她负责的各种机器上她都作过尝试并取得了成功。后来在此基础上于1959年推出了著名的商用计算机高级语言COBOL,又被人们尊称为“COBOL之母”。
4、 重视计算机教育:格蕾丝深深的明白,自己的成功来自于刻苦的努力和自小受到的良好教育,所以也就特别重视对年青人的教育,她的课是学生们最喜欢听的,深入浅出,形象生动。比如有一次讲课,她用一英尺的铜丝对学生说:“这就是电在亿分之一秒走过的路程,叫纳秒。其一千倍就是微秒,而且决不允许出错”。她还经常的告诉青年人,要学会创新。她有一句名言:“有些人喜欢说我们一直都这么作,但这不是我们继续这么做的理由,要学会尝试另一种方法”。为了时刻提醒自己换一种方法思考,她的办公室墙上有一钟表,其指针是逆时针转动的。她的一生获得了众多的荣誉,但当有人问起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时,她回答说:“我一生最大的收获就是我培养的那些年轻人”。
5、 留下一道难题:由于历史的局限格蕾丝也给我们留下了一道限时解决的难题。当年的计算机存储器一字千金,人们不得不字字计较,为了节约,在表示年份的时候只用了后两位,当时人们谁也没有意识到在进入下个世纪的时候会造成麻烦,或许乐观的认为这不会成为问题。但可怕的是,这种乐观被众多的程序员和科技工作者所接受,当人们真正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时,问题已经无处不在了,这就是我们今天所必需面对的“千年虫”问题。让我们把这看作是格蕾丝留给我们的一道试题吧。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告诉我们这些开拓者们所走过的是一条多么艰辛的路程。
  
格蕾丝的一生与计算机、海军紧紧的联系在一起,童年的梦想一一实现。她既是一名杰出的科学家、又是一名受人尊敬的将军、慈祥的老妈妈,是举世公认的“计算机之母”。她一生没有子女,但她热爱所有的孩子,经常对学生们说:“你还没有我一半年龄大呢,要好好学习啊”。她曾经为学生们作过近千场演讲,讲述计算机的未来,而且她的许多预言早已成为现实,她将在这些讲演中获得的价值几万美元的纪念品都无偿的捐献给了所热爱的海军。
  
1992年1月1日新年的早晨,朝霞美丽如初,这位慈祥的老奶奶、可敬的将军,却再也没有醒来。
让我们永远的记住她:格蕾丝将军,计算机之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6-17 14:01:50 | 显示全部楼层
厉害。我就是无聊说一句而已。楼上太强了。
原来这个词的由来这么传奇。看来无聊的问题多问问也是对的。
いい勉強になりまし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17 14:02:50 | 显示全部楼层
KAMO一直是很专业很详细回答别人的提问的
应该也颁个奖给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17 14:04:26 | 显示全部楼层
1944年2月,世界著名的大型电磁式自动计算机Mark-Ⅰ在美国哈佛大学启动。为这台长15米、高2.4米,自重30多吨的庞然大物编制程序的,是当时为数不多的女程序员之一、海军中尉格蕾丝·霍波(Grace Hopper ,1906-1992)博士。霍波天才的创造和发明,至今仍在广为流传的有两个:一个是计算机界通用的术语“臭虫”(Bug);另一个就是家喻户晓的“千年虫”(Y2K)。她更加辉煌的业绩并没有被公众所了解,事实上,她是计算机语言领域的开拓者,也有人把她称作“计算机软件之母”。

格蕾丝·霍波1906年出生于美国纽约一个中产家庭,父亲瓦特·莫利(W .Murray)是保险经纪人,祖父是纽约一位资深的工程师。母亲玛丽(H. Mary)虽然是家庭妇女,却很喜欢数学,这一点在当时是受社会舆论支持的,因为人们认为妇女喜欢数学,有利于管理家庭财务。母亲的数学爱好,自然给霍波的成长带来相当大的影响;但她最喜欢的人,却是慈祥的曾祖父亚力山大——美国海军的退休将军,小格蕾丝常常坐在他的腿上,抚摸军服上的各种装饰,瞪大眼睛,听老人讲惊险的战斗故事。这些,可能就是她选择海军作为自己终身职业的原因。

少年霍波是出了名的“假小子”。在家乡温特沃斯湖畔,树木茂盛,湖水清澈,她经常带着两个妹妹一起爬树、划船、游泳、捉迷藏。最像男孩性格的,是这个女孩对什么事情都爱寻根究底,只要发现不了解的东西,总想把它们拆开看个究竟。她母亲清楚地记得,格蕾丝七岁那年,为了弄懂“钟为什么朝一个方向转”的奇怪问题,她把家里的七台钟——从小号的台式钟直到大号的座钟,全部给拆了个七零八落,零件摆满了房间,却无法把它们还原。类似的事情经常发生,也常因此受到母亲的惩罚——罚她在家里挑花刺绣。

一天,她又被关在家中,心烦意乱,泪眼蒙蒙。不知什么时候,父亲已坐在她的身旁。父亲慈爱地摸着她的头说:“孩子,想要做成任何事都必须有耐心,有毅力,还要细心。你妈妈让你学绣花,其实是想培养你的这些品质。”格蕾丝点点头,认为父亲说得在理,从此后,她竭力做到既能“动”又能“静”,并喜欢上了看书和弹钢琴。

霍波的父亲是个很开明的人,他没有男孩,只有三个可爱的女儿,但他希望女儿们也像男孩那样获得受教育的机会,要求她们摆脱传统观念束缚,树立远大的志向,不要依赖父母。不久,他就把大女儿霍波送进了一所私立女子中学。
虽然学校要求女学生保持文静的“淑女”形象,可霍波仍坚持体育运动,不仅打篮球,还学会了曲棍球和水球。
就在上中学期间,霍波的家庭发生了变故:她父亲患了动脉硬化症,双腿被切除,家庭的经济骤然紧张起来。母亲勇敢地承担起养家的责任,凭着出色的几何学才能,谋到了一份工作。霍波则一边学习,一边照顾父亲,尽量减轻家庭负担。16岁那年,霍波中学毕业,拉丁文考试没有及格,不能进入大学。父母都没有责备她,他们认为女儿年龄还小,多读一年书没有坏处。于是,她被送进新泽西州一所寄宿学校补习功课,直到第二年秋天才如愿以偿考进韦莎(Vassar)学院就读。

霍波的才华到了大学终于得到充分的展示。她很快就在自然科学,特别是数学和物理方面表现出超群的能力。1928年她获得美国优等生的荣誉。同年,取得数学物理学士学位,留校担任了教师,被聘为韦莎学院的副教授。利用所获得的奖学金,霍波再次考进著名的耶鲁大学深造。1930年,她获得耶鲁大学数学硕士学位;1934年成为耶鲁大学历史上第一位女数学博士。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是霍波生命中的一个转折点。1943年,满怀着爱国热情,她义无反顾地加入妇女自愿救护组织,放弃了多年奋斗才得到的优裕生活。这时的霍波已是30多岁的中年人,而且有了自己的家庭,但是她坚决要求加入海军,成为一名正式的军人。参军是要经过考试的,无论是身高还是体重,她没有一项合格。霍波才不管这些,死磨硬缠说服了考官,让她进入海军学校学习,并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

刚佩上海军中尉肩章,她幸运地被任命为著名计算机专家霍德·艾肯(H.Aiken)博士的助手,参与Mark Ⅰ计算机的研制。她后来回忆说:“我成了世界上第一台大型数字计算机的第三名程序员。”从此,格蕾丝·霍波走上了软件大师的成功之路。

霍波的主要任务是编写程序,她为MarkⅠ,以及后续机器MarkⅡ、Mark Ⅲ编写出大量软件。有趣的是,霍波在软件设计领域的第一项重大“发明”,竟是创造出一个著名的计算机术语——“bug”。1946年,她在发生故障的MarkⅡ计算机的继电器触点里,找到了一只被夹扁的小飞蛾,正是这只小虫子“卡”住了机器的运行。霍波顺手将飞蛾夹在工作笔记里,并诙谐地把程序故障称为“bug”。bug的意思是“臭虫”,而这一奇怪的称呼,后来演变成计算机行业的专业术语。虽然现代电脑再也不可能夹扁任何飞蛾,大家还是习惯地把排除程序故障叫做Debug(除虫)。

在为Mark系列计算机工作期间,霍波也表现出她独有的机智,有一件小事很能说明这一点。那一次,正当她在机器前工作时,突然闯进来一群检查工作的将军。MarkⅠ计算机早不坏晚不坏,偏偏在这时又有“臭虫”作怪,带领将军们参观的艾肯博士,急的顿时变了脸色。只见霍波不慌不忙,斜靠在机器上,用手按着电钮不放,以便让机器能够继续运行。这些将军们离开时一致认为,他们是这台机器没有任何故障的目击者。

战争结束后,带着美国海军的嘉奖令,霍波博士在电脑软件领域建立一系列丰功伟绩:
1949年,她加盟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发明人莫契利和埃克特创办的公司,为世界上第一台储存程序的商业电脑UNIVAC编写了许多软件,开始第一次使用所谓“简短指令代码”。
1952年,在斯佩里·兰德公司兼任系统工程师,她率先研制出世界上第一个编译程序A-O,能够将类似英语的符号代码转换成计算机能够识别的机器指令,并发表了第一篇关于编译器的论文。到了50年代中期,她又开发出Flow-Matic语言,为COBOL高级语言诞生创造了基础。
1959年5月,在五角大楼支持下,她领导着一个工作委员会,成功地研制出第一个商用编程语言COBOL。COBOL语言最重要的特征是语法与英文很接近,可以让不懂电脑的人也能看懂程序;编译器软件只需做少许修改,就能运行于任何类型的电脑。委员会一个成员害怕这种语言的命运不会太长久,特地为它制作了一块小小的墓碑。然而,COBOL语言却幸存下来。1963年,美国国家标准局将它进行了标准化。用COBOL写作的软件,要比其他语言多得多,霍波博士也因此被誉为计算机语言领域的先驱人物。

50年代计算机存储器非常昂贵,为了节省内存空间,霍波开始采用6位数字来储存日期, 即年、月、日各两位。随着COBOL语言的影响日愈扩大,这一习惯做法被人们沿用下来,到2000年前,居然变成了危害巨大的“千年虫”,这当然是霍波始料不及的事。

霍波一生没有子女,但她非常热爱孩子。由于自己的成功来自于刻苦的努力和自小受到的良好教育,所以她特别重视对年青人的教育。她曾经为青年学生作过近千场演讲,讲述计算机的未来,她将在讲演中获得的纪念品和酬金都无偿捐献给了她热爱的海军。她常常对人说:“我一生最大的收获就是我培养的那些年轻人。”

霍波生活在一个充满变化的时代,为了时刻激励自己创新意识,她在办公室墙上挂了一个逆时针转动的大钟。她也经常告诫青年人,不必害怕变化,必须勇于创新。她坚信,现在的青年会比他们这辈人更勇敢地面对问题。美国海军部门为了照顾她的身体,曾多次动员她退休,但每次都不得不将她重新请回来,因为离开了这位博学多才的软件大师,许多事情根本无法运转。
直到1986年,已获得海军少将军衔的霍波,才以80岁高龄从海军退休,继续担任DEC公司资深顾问。在波士顿,以美国军队的最高规格为她举行了退休仪式。在告别演说中,霍波将军仍然关注着未来:“我们年青的人民是属于未来的,我们必须为他们创造未来。”

为表彰她对美国海军的贡献,有一艘驱逐舰被命名为“格蕾丝号”;加利福尼亚海军数据处理中心也改称“霍波服务中心”。霍波一生还获得许多殊荣,如计算机科学年度人物奖、国家技术奖等、海军功勋服务奖、国防部卓越服务奖等等。1971年,为了纪念现代数字计算机诞生25周年,美国计算机学会特别设立了“格蕾丝·霍波奖”,颁发给当年最优秀的30岁以下的青年计算机工作者。因此,“霍波奖”正是全球电脑界“少年英雄”的标志。

格蕾丝·霍波珍惜生命,她希望能够活到94岁,即新世纪来临的那一天。然而,1992年1月1日,女将军在睡梦中再也没有醒来,离她的愿望还差8年。在阿灵顿美国国家公墓,霍波的身边放满了勋章和鲜花,她是世界妇女的楷模,也是计算机界崇拜的软件大师。
这一切成就的起点,却是在她少年时代一连拆散七台钟的那一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6-17 14:05:13 | 显示全部楼层
プロの解答者であ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17 14:22:1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ayumi162 于 2008-6-17 14:02 发表
KAMO一直是很专业很详细回答别人的提问的
应该也颁个奖给她!

确定是她不是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6-17 14:24:37 | 显示全部楼层
厉害,我都把这个给忘了。这个很关键。我还以为一定是女的。看楼上说,我才想起来这还没证实过。
又掉网络陷阱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17 14:25:39 | 显示全部楼层
恩恩,kamo的性别是个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6-17 14:26:44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猜它是男是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17 14:31:05 | 显示全部楼层
它就是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咖啡日语

GMT+8, 2025-8-10 22:4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