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加深,出现了诸多文化冲突、差异等问题。对各民族文化差异没有正确的认识就容易导致不正确的理解或对待方式,从而引发各种不必要的误解,冲突。“怎样对待国外的东西?”“过度开放会导致本民族文化的丧失”,文化差异搞不清楚,直接导致社会意识的混乱,对于一个国家的安定,民族的凝聚产生消极的影响。本尼迪克特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日本民族的特性,帮助美国打破了日本人民的心底防线,取得了战争的决定性胜利。这充分说明了文化人类学的重要性,如果我们通过文化人类学研究,深刻理解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特性,也正确认识其他民族的文化特性,采取正确的方式对待两者的差异,会对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秩序有非常积极的作用。我们社会中存在的盲目崇拜或者盲目仇恨都是不理智的,也与现阶段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的。本文试着运用文化人类学知识来探究如何对待国内外文化差异的问题。
1.0文化
关于文化的定义,泰勒先生在1871年出版的《原始文化》中提到:“所谓文化或文明,是一种复合丛林,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个人所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中国古代最早对文化的解释出资《周易》:“观乎人文以化天下”,强调文化的教化人的作用,因而文化可以说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凝聚,文化的特性直接反映民族的特性。它具有超自然性、超个人性、族群性、功能性、象征性、规范性、传承性、变异性、相对性等特征。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实践活动的成果的总和。也就是指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的、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总和。就其本质而言,文化也就是人化,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人化的过程,也是文化的过程。一部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也可以说是文化积淀的历史。文化作为人在实践活动中所获得的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成果,就其构成形态而言,包括三个层次:一是物质层面的文化。二是制度层面的文化。三是精神层面的文化。上述三个层面的文化,彼此衔接,相互贯通,共同构成文化的统一整体。
狭义的文化范畴,指的是精神层面的文化,是人类的精神活动及其成果的总称,它包括意识形态和精神文明的内容。也就是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式,如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意识形态等。我们通常所说的文化主要指狭义的精神层面的文化。相对于政治、经济而言,叫文化;相对于物质文明、制度文明而言,叫精神文明。在本文中的文化差异指的是狭义的文化范畴的差异。
2.0民族性文化的特征导致文化差异
文化,以文化人,且超出个人范畴,波及社会整体,这就形成了一个民族的民族性文化。代表了一个民族的价值取向。民族性文化具有保守性、排它性、渐变性、相对性4个特征,这些特征的相互作用共同形成了一个民族的文化特点。比如中西方文化,在文化性质方面,中国文化是伦理型,道德型,而西方文化则是科学型,法理型;在文化性格方面,中国文化是保守型,内向型文化,而西方文化则属扩张型,外向型文化;在价值取向方面,中国是以个人•家庭为中心的社会,而西方是以个人•国家为中心的社会;在思维方式方面,中国人的思维是综合性,关联性或整体性思维,西方人是分析性思维。在宗教信仰方面,中国人重功利,故兼容,西方人重精神寄托,故专一。基于以上文化差异,我们在对待中西方文化差异时,就不能盲目肯定或者否定哪一方,或者轻易判断哪一方正确,对待问题应该在考虑其民族文化特点的基础上做出合理的,正确的论断。
3.0正确对待国内外文化差异
首先,要深刻理解本民族的文化特征。我们中华民族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这造就了今天我们56个民族的团结统一,但是在经济快速发展,世界经济一体化,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很多文化被我们遗忘甚至抛弃,盲目地崇拜外国文化,盲从国外的价值观念,从而迷失了自我。忘记民族的人将是无水的鱼,无根的草,对本民族文化都认识不清,也必定不能正确认识其他民族的文化,从而导致意念淡薄,盲目屈从。我国倡导“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立足中国文化的核心地位。首先,要积极发展中国文化中的好的部分,比如传统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尊师重教,爱国等思想,都是值得提倡和宏扬的。文化承接着过去又昭示着未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离不开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我们要立足于当代中国的现实,对历史文化传统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成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还应当以博大的胸怀,从中国实际出发,对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加以积极借鉴,做到洋为中用,博采众长。
其次,要理智、批判地对待国外的文化。正所谓“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在当今社会,国内外的经济文化交流日趋繁盛,我们固守本国文化,全盘否定国外文化也是不理智的。文化的保守性并不是指各国固守自己的文化不进行交流,而是指文化本身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具有抵制文化内部变革的动力,使相对固定的文化模式能够延续很长时间。且每一种文化体系都有排斥外来文化的机制,特别是对于那些差异较大的文化具有更强的排斥力,我们不能过于排斥,也不能过于保守。而应该尊重文化的选择性与整合性,辩证地选择外国文化的精华,并使其融合进我们的文化,成为一个整体。因此在面对外国文化时,应加强创新,革故鼎新,断为之注入新鲜的血液,增添富有时代气息的内容,使我国文化内容更加丰富,得到更大的发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在当代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根本任务。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坚持为人民服务和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继承和发扬优秀,利用、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
4.0结论
综上所述,文化人类学对于如何界定各国民族文化差异,为何产生差异及如何对待这些差异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要想正确的对待我国的文化和外国文化,就应该明确文化人类学的相关论述,对待我国传统文化,就要采取批判地继承的态度,批判和剔除其封建主义糟粕,吸取其精华。既要反对全盘否定传统文化的历史虚无主义,又要反对全盘肯定传统文化的复古主义。要时刻牢记文化的特性,对待外国文化,要采取有分析、有选择、有批判地借鉴和吸收的态度,博采各国文化之长,又要批判和抵制其中腐朽的东西。要反对盲目排外和全盘西化两种错误倾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