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日语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23|回复: 1

啤酒花样的年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5-29 18:23: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以一个影迷和啤酒迷的眼光看来,一些啤酒品牌意味着如下一些镜头和情节:《金眼睛》(“Golden Eyes")里,一卡车 "喜力”(Heineken)全部倾倒在异域的的街道。《马丁和爱丽丝》(“ Martin &Alice")里,茱丽娅.比洛什在巴黎的中国餐馆浅酌“ 青岛”(TsingTao)。

  《喋血双雄》( "TheKiller")里,周润发把一罐“嘉士伯”(Carlsberg)抛给右手残疾的杀手经纪人,啤酒罐从对方手中滑落的特写。《强迫入境》(“Broken-down Palace")里,沙滩派对中AYUTTHYABEER瓶贴上的椰树图案使克莱尔.丹妮丝和尼芙.坎贝尔对热带风光顿生神往,于是相约踏上往泰国的旅程。

  在我看来,王家卫的电影里,啤酒也经常作为极具暗示性的符号出现:

  《重庆森林》里,梁朝伟的寓所扔有喜力的空酒罐。而当他在加洲餐厅等着王菲(那时还叫王靖雯)赴约时,喝的却是“科罗娜”(Corona),并且在无聊之中开始对着啤酒瓶说话。

  《堕落天使》里,黎明的寓所扔有喜力的空酒罐。但是他在“五味岛”日本料理店却递给金城武麒麟(Kirin)啤酒。同样,老板从满载着生力(SanMigue)和健尼士(Guinness)的冰箱里给他取出麒麟。最后,当他执行最后一次刺杀前他又喝的是大瓶装的喜力。

  我个人认为,无论他们怎样犹疑,把握不定,但是在自我的空间里,终究还是有自己的选择。

  这么多的好男好女在电影里与啤酒结下缘分。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不管是自愿为品牌代言还是只随手拣了个道具,对一个影迷兼啤酒迷而言,都值得花上半个小时执着而徒劳地在这中间寻觅着可能的隐寓或象征。这过程有些象饮啤酒,充满醇香的记忆,而留下微苦回甜的余味。

  连续剧《永不瞑目》的片尾鸣谢名单里既然有“海南亚洲太平洋酿酒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那么软广告的出现是情理之中的。只是这成了一个剪辑错了的故事:上一个镜头明明是虎牌啤酒放在桌上,下一个镜头又成了陆毅刚刚把虎啤从冰箱里取出来,打开,喝一口,放在空桌子上。

  好在《特务迷城》对这个尴尬的细节进行了有效的补救:成龙拿起一小瓶装虎啤,一看空了,转身去冰箱里再拿,打开,喝一口,放在桌上。——这样才对了嘛。

  还有一部电视电影值得推荐,那就是张元的《海南,海南》,从channel[V]里播放的片段看,“力加”啤酒的每一次出现都不突兀,不肉麻。整个基调充满一种纯粹的感伤,令人心碎的优美。有人告诉我,“Anchor"这个品牌在新加坡几乎就是五六十年代的象征,那是叛逆的年代,小革命的年代,wood-stock的年代。也许这正切近于“力加”赞助《海南,海南》一片的定位:摇滚的激情和颓废,灵魂的拷问与放逐,都浓缩在几个年轻生命的花样年华之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5-29 21:10:35 | 显示全部楼层
连续剧《永不瞑目》的片尾鸣谢名单里既然有“海南亚洲太平洋酿酒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那么软广告的出现是情理之中的。只是这成了一个剪辑错了的故事:上一个镜头明明是虎牌啤酒放在桌上,下一个镜头又成了陆毅刚刚把虎啤从冰箱里取出来,打开,喝一口,放在空桌子上。

没有注意到呢。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咖啡日语

GMT+8, 2024-6-3 18:1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