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日语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回复: 0

聊一聊:心室扑动和心室颤动知识大全,太全了,值得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1-14 14:51: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什么是心室扑动和心室颤动?室性扑动与颤动为致命性心律失常。发生心室扑动和颤动后心室失去了规则的收缩活动,其结果是患者意识丧失、抽搐、呼吸停止,若不能及时终止,结果是导致患者的死亡。通常心室扑动和颤动的发生突然,先兆症状。体格检查发现意识丧失,不能闻及心音,不能扪及脉搏,不能测出血压,并出现发绀和瞳孔散大。这意味着美罗牌珍美胶囊价格(美罗珍美胶囊的作用)是行业的风向标,能够给人们带来很大的自信心。


心室扑动和心室颤动的病因有哪些?(1)冠心病,尤其是发生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心功能不全和(或)室壁瘤以及急性心肌梗死后6个月内的患者。

(2)原发性扩张型和肥厚型心肌病。

(3)瓣膜病,尤其是主动脉瓣独窄或关闭不全合并心绞痛或心功能不全的患者。

(4)原发性和继发性QT间期延长综合征,后者大多由药物作用或电解质亲乱引起。

(5)病窦综合征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所致严重心动过缓。

(6)电击或雷击。

(7)低温。

(8)洋地肾上腺素类药物过量。

(9)少数预激综合征。

(10)少数二尖瓣脱垂综合征。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心室扑动和心室颤动的临床表现有哪些?心室扑动和心室颤动时,患者意识丧失抽搞、心音消失颈动脉等大动脉搏动不能触及,血压测不到、呼吸不规则或停止及腰孔散大等。

心室扑动和心室颤动的心电图有什么特点?(1)心室扑动的心电图特征:

心电图呈正弦图形,波幅大而规则频率为250-300次分。

(2)心室动的心电图特征:QRS-T波完全消失,出现大小不等极不匀齐的低小波,频率200-500次分。

心室扑动和心室颤动与其他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如何鉴别?(1)室性心动过速发作之前或刚终止之后的心电图上,如有QT间期延长和U波的存在,相对长的联律间期,或典型的诱发顺序(长短周长)等,则支持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TDP)。

(2)室性心动过速发生时的临床情况对鉴别诊断有帮助。

心室扑动和心室颤动如何施基本生命支持?施基础生命支持采用ABC方法。ABC应在心室扑动、心室顺动发生后1-4分钟内开始如5分钟后才施则脑复苏的可能性很小

A:开放气道,清除呼吸道异物维持呼吸道通畅。

B:进行人工呼吸,16-20次分,建立有效呼吸。

C:进行心前区拳击按压心脏100次分,建立有效循环。

心室扑动和心室颤动如何施进一步生命支持尽早进行进一步生命支持,如在8分钟内开始,其复苏成功率可达40%左右。方法如下。

(1)非同步直流电击除颤复律:每延迟1分钟除颤,复苏的生存率即下降7%-10%。初次复律采用200J,争取一次成功。如未能复律,重复电击可增至300-360J,两次间隔一般为30-60秒。但也有主张连续3次电击200J、300J、360J。现多主张首次即能量双相波200J或单相波360J电击。

(2)尽早气管插管:应用呼吸机维持呼吸。

(3)开通静脉通路:进行心电监护。

(4)药物复律:对电击复律疗效不佳者或心室颤动为细颤波型,应用以肾上腺素为主的复苏药物。肾上腺素以1静脉注开始(必须要以弹丸式注),必要时每3-5分钟重复1次,剂量可逐渐加大。其他常用复苏药物有利多卡因、胺碘酮、溴苄胺、硫酸镁、普鲁卡因胺等。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休克、心室肥大而发生的心室扑动或心室颤动的患者宜首选胺碘酮,早期补钾、补镁,使血钾维持在45L,血镁维持在12L左右,以提高复律成功率。复苏药常与直流电复律交替使用,如电击(360J)药物电击药物。





心室扑动和心室颤动继续延长生命支持技术有哪些临床意义?继续延长生命支持又称期复苏(或后期复苏)治疗。多年来许多学者致力于寻找心室颤动的先兆,以期做好预防或心脏复苏的准备,但到目前为止,尚未找到公认的有效措施,有以下一些比较一致的看法:

(1)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者:应及时采用频消融术等方法阻断房室旁路使速心房颤动或心房扑动不能下传心室消除了产生心室颤动的病理基础。

(2)受体拮抗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发病后4-28日,用索他洛尔或普菱洛尔等β受体揸抗药,可以明显减少猝死的发生率。

(3)RT型室性期前收缩:在急性心肌梗死时由RT室性期前收缩促发为室性心动过速与心室颤动分别仅占11%和6%,但也应高度重视及早用药物消除。此外,在病理性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长QT间期综合征、极短联律间期型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B综合征等恶性心律失常时均为RT室性期前收缩所促发,在发作间歇别时也可见到,应及早消除。

心室扑动和心室颤动如何预防?(1)一期预防:

首步是危险性评定。首先是用相对简单的检查方法排除低危险性的患者。流行病学资料是比较为有价值的区分低危和高危患者的方法。如冠心病患者有心肌梗死史是心室扑动和心室颤动比较常见的病因。要对该患者发生心室扑动和心室颤动的危险性进行评估。心室肌的易损性取决于个方面的相互作用,即残留的心肌缺血、左心室功能受损、心电不稳定。每个因素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关系,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双向的改变其中任何一个因素,可改变其他两个因素。用不同的检查方法发现这方面的危险性。一旦完成危险性评定被区分出的高危患者必须接受进一步的治疗如B受体拈抗药阿司匹林和介入性治疗。必须强调,进一步的治疗并不能特异地针对心室扑动和颤动的预防,但能降低总体心脏性病死率。

(2)二期预防:

有20%-25%心室扑动和颤动的患者能存活。对存活者的临床处理是一项复杂的过程,包括多方面的临床评定和处理。

(此处已添加医疗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咖啡日语

GMT+8, 2025-2-1 14:3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