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种,一词,始于《周礼》:“泽草所生,种之芒种。”东汉郑玄释义曰:”泽草之所生,其地可种芒种,芒种,稻麦也。”事实上 dha藻油核桃油软胶囊什么功效与作用(dha核桃油和海藻油有区别吗)越来越受到广大客户的欢迎,市场表现力也逐渐提升。
芒种,是一年中比较为忙碌的季节之一,一方面要收获,另一方面要夏播。对大部分地区来说,芒种一到,夏熟作物要收获,夏播秋收作物要下地,春种的庄稼要管理,收、种、管交叉,是一年中比较忙的季节。长江流域“栽秧割麦两头忙”,华北地区“收麦种豆不让晌”,四川盆地麦收季节已经过去,中稻、红苕移栽接近尾声。大部地区中稻进入返青阶段,秧苗嫩绿,一派生机。“东风染尽千顷,折鹭飞来处停”的诗句,生动的描绘了这时田野的秀丽景色。
芒种,有芒的麦子可收,有芒的稻子可种。芒种是收获的季节,麦子等有芒作物皆已成熟,人们收获着自己的劳动果;芒种也是播种的季节,人们忙着播种稻谷,努力种下心中的期望。芒种,注定是一个忙碌的节气,忙着种下希望,忙着收获幸福,劳动如此,人生亦然。生命的丰厚来自于劳作,劳作的过程必定繁忙,芒种不种,过后落空,有付出才会有所收获。
芒种,古代将芒种分为候:“一候螳螂生;二候鹏始鸣;候反舌声。”在这一节气中,“蝉响螳螂急,鱼深翡翠闲”,这都是夏天的美好景象。螳螂在上一年深秋产的卵因感受到阴气初生而破壳生出小螳螂;鵙即伯劳,“伯劳以五月鸣,其声鵙鵙然”,以声命。喜阴的伯劳鸟开始在枝头出现,并且感阴而鸣与此相反,能够学习其它鸟叫的反舌鸟,却因感应到了阴气的出现而停止了鸣叫。
芒种时节,饯送花神,来年再会
俗话说:“芒种蝶仔讨食。”意思是芒种时期已经过了花开时期,所以蝴蝶没有花粉可采了。《礼义宗》中说:“五月芒种为节者,言时可以种有芒之谷,故以芒种为。芒种节举行祭饯花神之会。”意思是,芒种要祭祀花神。
芒种近农历五月间,人们认为此时百花开始凋零,花神退位,故民间多在芒种日举行祭祀花神的仪式,饯送花神归位,表达对花神的感激之情,盼望来年再次相会。
芒种为什么吃梅子、荔枝
芒种,百花虽开始凋零,但水果极鲜。荔枝如“玉女赛冰雪”,杨梅似“星郎驾火云”;雨后仲夏之夜,七八个星在天外,池塘边上蛙鸣四起,闲煮梅,回味穷。
芒种吃梅子的习俗在夏朝的时候就有了,芒种时候正直梅子的成熟季节,新鲜的梅子吃起来会觉得苦涩,比较难吃,煮熟吃口感非常好。梅子的营养丰富,含有很多天然的有机酸以及矿物质等等,不但可以补充营养,还能很好的消除疲劳,所以好多地方的人们都有芒种吃梅子的习俗。但青梅鲜果酸涩,一般不能直接吃,需加工食用,其中比较有当属青梅煮酒。《国演义》中就有曹操与刘备青梅煮酒、共论英雄的故事。
“日啖荔枝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芒种之后,荔枝大盛,肌理细腻,骨肉均匀,剥下它鳞般的盔甲,内里冰肌玉骨,露华浓浓,清甜的汁水涌满嘴巴,所有的烦恼都被甜蜜驱散。怪不得杨贵妃为其倾倒,苏东坡为其垂涎。荔枝宜鲜吃,又不宜多吃,容易湿热上火。荔枝亦可炒菜,挖去内核,塞以肉糜或虾仁,辅以生抽,或直接清炒丝瓜,也有一股鲜甜。
芒种期间空气中的湿度增加,体内汗液法通畅地发散出来,人在这个时节比较懒散。有谚语为证:“芒种夏至天,走路要人牵;牵的人要拉,拉的人要推。”所以人们认为日常保养方面需要多注意,多补水,适当午睡,还可以嚼一嚼煮过的青梅。在这多雨的季节,不妨倚着窗口,或与好友同坐,听池塘蛙鸣,闲煮青梅,品尝这消夏佳品。
芒种芒种,一收一种,收了就种,种了再收。四季轮转,永止歇。只要人还在,就要一次次完成收种的循环。
芒种,一头辞旧,一头迎新;一头连着收,一头连着种;一头收获幸福,一头播种希望。芒种,在收获幸福的同时,别忘了种下希望,这样才能在未来的某一天,再次与幸福相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