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华援助考虑的因素
国际环境变化.中日邦交正常华,60年代中苏关系破裂,70年代中美关系正常化,中美贸易摩擦加剧.进入60年代以后日美经济摩擦不断增加,其中以1965年日本对美国贸易由赤字变为黑字为界,日美关系紧张起来.其表现是日美经济贸易委员会由加强经济合作的纽带变成了互相争吵的场所.日美经济关系发生了逆转的主要原因是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与此相对,美国则因为连年对外战争而使其经济实力相对下降.日本由于经济大发展不愿再屈服于美国的领导下,希望寻求与美国平起平坐的合作关系.在此背景下日本更希望和中国发展友好合作关系.由此为日本对华ODA创造了有利条件.
民间经济往来促进了政府间的经济合作.
中日两国有2000多年的交往历史.新中国刚成立不久,日本经济界就强烈要求与中国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发展经济往来.1949年5月4日日中贸易促进会成立,同年5月24日促进日中贸易议员联盟成立,1952年5月22日中日贸易促进会成立.这些贸易团体的成立大大促进了中日间经济交往.中日经济关系日益密切.这也促使日本政府下决心加强与中国的友好合作.中日邦交正常华以后经济交流人员往来更加频繁.在两国相互作用下孕育了ODA的诞生.1979年日本对华ODA是中日从民间经济合作向政府间合作的重要表现,是中日经济关系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中日经济的相互需要.
日美摩擦的加剧,促使日本更加关注中国广阔的市场和丰富的资源,而中国为加快现代化建设,需要国际上的援助.日本和中国的这种相互需要是日本对华ODA形成的重要因素.
70年代后期中国进口规模急速增加.1978年前半期中国外汇储备20亿美圆,从日本进口成套设备以现金结算同年年末降为12.8亿美圆,同年中国贸易赤字达12.9亿美圆.1978年以来中日经济关系迅速扩大,日本长期,低息贷款正好满足了中国的需要.与中国在经济上的合作对日本来说也大有好处.这是日本看重中国的一个重要原因.
日本ODA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要求接受向日本企业购买机械设备或技术,这也带动了日本企业的发展.2001年度日圆贷款的15个项目,有10个项目限定两国采购.
日本给中国提供了大量资金和技术.随着中日经济关系的不断扩大,以及日本在合作中得到的实惠,成为对华ODA的直接原因.
促进中日间民间经济往来.
日本对华ODA促进了中日间民间经济往来
中日民间资金合作形式,主要是中国的金融机构在日本发行日圆和美圆债券.自1982年1月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在日本发行第一笔日圆债券以来,到1987年8月中国在日本资金市场上共发行了债券计3650亿日圆,美圆8.5亿.在日本发行债券的机构除了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以外还有中国银行和地方金融机构,上述机构通过发行债券在日本筹措的资金主要是转借给中国的出口企业.
促进了日本企业对华直接投资. 日本企业对华直接投资始于1979年,截止到1987年中国批准的日商投资企业951家,日方协议投资金额26.33亿美圆,列香港,美国之后,居第三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