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6-3-28 09:27:49
|
显示全部楼层
从明治时期到昭和时代、奋笔于文明批評的長谷川如是閑曾有这样的一句名言。「生为刹那、死为永劫(「如是閑語」)。与死的永遠性相比、生不过是转瞬之间的事、此话充分说明了生的悲伤。
然而从刹那的生转为永劫的死的那一时刻、人是以怎样的一种状态面对的呢。自身的想法是怎样的、或者还有没有意识。每每想到死的时候、笔者都会沉于这些问题。
据说富山県射水市民医院、有7名患者因被摘下了人工呼吸器而离世。医院方面称、是在确认了患者已经没有意識、恢复健康无望的態下、作为治療責任人的外科部長在征得了患者家属的同意后摘掉了人工呼吸器。口口口口口被摘掉呼吸器的患者的家属称「(我们)既没有得到关于摘掉呼吸器的说明、也没有委托(院方)摘掉呼吸器」。在决定生与死的瞬间,两方的说法出现了差异。
医院方面称、外科部長的行為属于「延命治療中止措置」,「在倫理上、道義上都是有問題」。并就此事向相关人士谢罪。而关于延命中止的国家相关方针现在还没有出台。
据厚生労働省02年度的調査显示、在患者自身处于癌症晚期、伴有疼痛、且余生有限的时候、要求中止单纯的延命治療的市民大约占了7成多一点。赞成事前将拒绝有关延命治療的想法明确写在文件中形成「生命・愿望」的人第一次超过了半数、达到了6成。
死是难以直面的。然而、死总还是要来的。或许事前想好关于死的应对方式才是正确的吧。
红色部分属于想不通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