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日语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53|回复: 5

献给圈子里爱喝酸奶的朋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9-23 17:06: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为什么至今国家卫检部门也不制定新的原奶卫生标准,道理就在于此。欧洲的标准是3-5万/毫升(菌群),我们是一级奶50万/毫升。二级100万。就这样也没有多少能够达到,许多原奶在上生产线时已经好几千万了,就是上亿也不稀奇。所以也就不用制定了!
  
   原奶质量这么差,企业无一例外的都是选择改进生产工艺来解决。牛奶的加工处理主要是一个灭菌(杀菌)并包装的过程,主要有两种方法:巴氏灭菌法和超高温灭菌法。
   巴氏灭菌法:将原奶加温到摄氏72-80度3-15分钟,这样就能尽可能的杀灭原奶中对人体有害的微生物并能最大限度的保存牛奶的口感和营养价值。
   超高温灭菌法(利乐包):使用特殊的设备,将原奶加温到摄氏135-140度,保持1-3秒,彻底消灭原奶中的一切微生物,不过由于温度越高,对牛奶的口感和蛋白质等营养成分的破坏就越大,因此超高温灭菌奶的口感和营养价值就比巴氏灭菌的牛奶差多了。
   不过由于原奶质量差,所以许多企业的巴氏灭菌法都采用85-90度
   不过超高温灭菌也不是万能的,为了杀菌,就需要采用更长的时间,4秒不行就10秒,或者15秒,总之杀到无菌为止!这也是为什么近年来许多消费者觉得牛奶不如以前好喝的原因。
  
   伊利,蒙牛,光明...一丘之貉,彼此彼此。我相信在他们的本部也是如此(听农垦集团——天*的控股公司一位专业人士说的,他好像去哪个公司考察过,各位也辜枉听之)!
  
   2003年中,我就没有在市场上再喝到过纯鲜奶制作的酸奶;
   由于还原奶比较稀释,难以形成酸奶的块状,光明开始向酸奶中投放增稠剂,这种胶状物,
   可以让还原奶凝结增稠,模拟天然牛奶发酵的酸奶;
   由于还原奶在口感上明显不如鲜奶,光明还向还原奶中投放了爽滑剂(一种类似滑石粉的研磨颗粒),用以模拟天然酸奶爽滑的口感;
   当然,这样的结果,就是今天市场充斥了用奶粉冲水,重新发酵,然后添加了各种增稠剂、爽滑剂。。的还原奶制品。
   这就是我们今天喝到的“奶”制品!!
  
   收奶要检测比重、蛋白质、脂肪、PH值这几个指标,但奶农们都有办法对付。牛奶兑水后比重变了,奶农就往里掺刷墙用的大白粉来增加固形物重量,用米汤、桐油增加蛋白、脂肪率含量。“还有往里掺牛尿的呢!”杜群军说。鲜奶容易变质发酸,而尿素是碱性物质,酸碱中和后,就可以延长鲜奶的保质期。    鲜奶中干物质只占12%,88%都是水,喝起来应该只有淡淡清香。为了解决牛奶易于吸收的问题,现在的加工工艺中都有高压均质这一工序,如此一来,牛奶就更显得质稀味淡。如果喝起来非常香浓,那牛奶中肯定添加了香精、增稠剂、脂肪等物质。
   业内人士都知道,浓香口味离不开添加剂。国家对奶制品中脂肪含量的规定有一个范围,为了让自己的产品更浓更香,现在不少企业往往取最大值。
   国家农业部颁发的“无公害原料奶标准”中,细菌菌落总数(TBC)指标是每毫升50万个,这个数量比欧盟的标准高了整整5倍,比德国和荷兰的国家标准高了10倍!
  
   由于制作工艺的限制,含抗生素的奶无法发酵作酸奶,因而有的企业从来不用自家的鲜奶生产酸奶,而是购进洋奶粉来调制。
   蛋白质粉:脱脂又去糖的奶粉
   市面上出现了叫“蛋白质粉”的东西,最早由美国安利公司推出,现在品种渐多,名称各有不同,本质都是脱脂去糖的奶粉,不过他们不会那么说,否则凭什么卖300元一斤?
  
   牛奶本身就是高钙食品,每百毫升牛奶含钙量高达120毫克,三倍牛奶中的钙含量就超过了国家制定的成人钙需要量的标准,能吸收就不错了,为什么还要加钙,外加的部分可能吸收吗?加钙还大大影响牛奶的口味,这是不符合食品加工的基本原则的。这些难道厂家不知道吗?因为有好处嘛,可以卖更高的价钱!
  
   最可恶的是一种叫做“特浓”型的牛奶,害人不浅,本来牛奶一般含3.3%的脂肪,“特浓”的讲脂肪含量提高的3.5%,这样的“高脂”牛奶竟然命名为“特浓”,强力地误导可怜的消费者(编者:考,我以前老买这种东西,光明的,以后不买了!!!)
  
   酸奶也是具有迷惑性的,事实上的酸奶和理论上酸奶已经大大不同了。按道理酸奶是在鲜奶中加入双歧杆菌等转化乳糖为乳酸,不应该影响其他营养成分,事实上加了不少蔗糖,降低蛋白质含量30%左右,营养价值远远低于普通牛奶。
  
   又是那家生产“特浓”鲜奶的厂家,在它的全脂奶粉的营养标签上大作手脚,上面标称含有蛋白质34%,吓了我一大跳,要知道一般的蛋白质比例是22-28%,除了脱脂奶粉,从来没有见过超过30%的奶粉,仔细一看,后面有注解标记,底下用小几号的文字解释:那个蛋白质的比例是去掉脂肪部分后计算的……
  
   中国预防医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调查发现,东方人中有乳糖不耐症的人较多,3~5岁时为22.1%,7~8岁时为39.0%,11~13岁时为36.8%。我国成年人饮用牛乳后乳糖吸收不良的发病率高达86.7%,不耐受指数为0.9,而且我国南方地区比北方地区的人不适宜症更多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23 17:08:5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长啊
不想看···
酸奶到底能不能喝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23 17:10:20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太多了就没劲了,饭还是要吃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23 17:20:14 | 显示全部楼层
嗯,,偶还是要喝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23 17:32:31 | 显示全部楼层
喜欢和酸奶,很早前就觉得伊利比光明稠,还以为伊利比较厚道呢,想不到都是假的呀。

PS:北方好像有自己做的酸奶(好像是用羊奶),很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23 17:41:3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就爱喝光明特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咖啡日语

GMT+8, 2025-8-8 17:2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