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日语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846|回复: 0

[其他] 大学语文2008年4月真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2-2 09:02: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xumh0916 于 2015-8-28 07:41 编辑

 考试内容:课文、考试大纲、课文提示、语文知识
  大学语文要求掌握的知识有:议论文的三要素、七种修辞方法、描写人物的五种方法、叙述的顺序、诗词的抒情方法、表现手法等。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庄子《秋水》(节选)的主旨是(   )
  A.阐发为政以德的政治道理     B.阐述清静无为的人生哲学  C.阐析人的认识有限的思想     D.阐明实行王道的根本措施
  解析:考试大纲中的考点。考试大纲明确:理解本文“宇宙无限,人的认识有限”的中心论点。  答案:C
  2.《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中,蔡元培强调大学宗旨时所批评的不良风气是(   )
  A.不正当娱乐泛滥     B.求学为升官发财  C.不尊重师长学友     D.不注重购置书籍
  解析:蔡元培强调大学宗旨时所批评的不良风气是求学为升官发财。  答案:B
  3.《吃饭》中,用音乐与烹调来阐发“和而不同”的治国道理,这种联想方式是(   )
  A.时间统一性联想     B.对比联想  C.地点统一性联想     D.相似联想
  解析:在教材提示中有明确交待。  答案:D
  4.《冯谖客孟尝君》中写到冯谖“弹铗”,孟尝君“左右”“皆笑之”“皆恶之”,这对刻画冯谖形象的作用是(   )
  A.对比反托     B.侧面映衬  C.类比显现     D.象征暗示
  解析:C、D肯定错误,A、B都有道理。孟尝君“左右”不理解冯谖“弹铗”是为了巧于试探,反而嘲笑他,讨厌他,这对冯谖起到对比反衬的作用有道理。但用侧面映衬也有一定道理。  答案:建议选A
  5.《前赤壁赋》“主客对话”中,“客”的主要情感倾向是(   )
  A.功名难就     B.乐观旷达  C.人生无常     D.适意自然  答案:C
  6.《马伶传》的中心意旨是(   )
  A.反映当时金陵梨园的激烈竞争   B.讽刺当朝宰相顾秉谦  C.叙述名演员马伶一生经历   D.赞扬马伶深入生活、精益求精的精神
  解析:教材提示。  答案:D
  7.《香市》的主要特点是(   )
  A.层层深入     B.夹叙夹议  C.即小见大     D.因人见我  解析:教材提示。  答案:C
  8.《纪念傅雷》:“我的照相册中有一张我的照片,是一九七九年四月十六日在傅雷追悼会上,在赵超构送的花圈底下,沈仲章给我照的,衣襟上还有一朵黄花。”这里使用的人物描写方法是(   )
  A.肖像描写     B.行为描写  C.心理描写     D.细节描写
  解析:B、C是错误的,A、D都有道理。肖像描写写人的服饰,有一张我的照片,衣襟上有一朵黄花,这是肖像描写。细节描写通过这个细节来刻画出我对傅雷去世的悲痛,所以细节描写也有道理。  答案:建议选D
  9.《哭小弟》中使主题升华的关键转折句是(   )
  A.他虽无可以彪炳史册的丰功伟绩,却有一个普通人的认真的、勤奋的一生
  B.他那颗丹心,那颗让祖国飞起来的丹心,顽强地跳动,不肯停息
  C.这样壮志未酬的人,不只他一个呵  D.历史正是由这些人写成的
  解析:B、D是错误的,没有转折的意思。A、C都有转折、升华的意思。C由小弟一个人升华到一批人。  答案:建议选C
  10.下列作品,属于楚辞体的是(   )
  A.《蒹葭》     B.《湘夫人》  C.《饮酒》(其五)     D.《行路难》(其一)  答案:B
  11.《陌上桑》中,拒绝使君“共载”所表现的罗敷性格特征是(   )
  A.机智     B.坚贞  C.善良     D.温柔  答案:B
  12.“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的情景交融方式属于(   )
  A.自然天成     B.融情入景  C.移情于景     D.因情造景  解析:教材提示。  答案:B
  13.《长恨歌》的诗句中,描绘杨玉环“闻道汉家天子使”时情态的是(   )
  A.回眸一笑百媚生     B.梨花一枝春带雨  C.雪肤花貌参差是     D.芙蓉如面柳如眉
  解析:考点是课文。  答案:B
  14.下列作品,属于托物言志的是(   )
  A.《蒹葭》     B.《陌上桑》  C.《饮酒》(其五)     D.《早雁》  解析:教材提示。  答案:D
  15.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中,“红衰翠减”的修辞手法是(   )
  A.比喻     B.拟人  C.借代     D.拟物  答案:C
  16.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中,隐含家破人亡之痛的词句是(   )
  A.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B.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C.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D.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解析:教材提示。  答案:C
  17.下列诗篇,表达诗人重游故地时眷恋、珍惜而又略带忧郁情怀的是(   )
  A.闻一多《一句话》     B.徐志摩《再别康桥》  C.裴多菲《我愿是一条急流》     D.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解析:考点是课文。  答案:B
  18.戴望舒《雨巷》的主要表现方法是(   )
  A.象征     B.烘托  C.对比     D.类比  答案:A
  19.《宝黛吵架》中,宝玉“后悔:‘方才不该和他较证,这会子他这样光景,我又替不了他。’”属于(   )
  A.语言描写     B.行为描写  C.肖像描写     D.心理描写
  解析:这属于内心读白,是心理描写。  答案:D
  20.下列作品,体现“含泪的微笑”独特风格的是(   )
  A.《苦恼》    B.《麦琪的礼物》  C.《婴宁》    D.《哦,香雪》
  解析:课文、考试大纲、考试提示都有明确说明。  答案:B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下列议论文,善于运用类比论证方法的有(     )
  A.庄子《秋水》(节选)   B.梁启超《论毅力》  C.胡适《容忍与自由》   D.钱钟书《吃饭》  E.爱因斯坦《我的世界观》
  解析:考点是语文知识和课文。  答案:A、B、D
  22.《冯谖客孟尝君》中,冯谖的性格特征有(     )
  A.不甘屈居人下     B.衷心报效知己  C.深谋远虑     D.礼贤下士  E.宽容大度
  解析:考点是课文。  答案:A、B、C
  23.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中,象征南宋国势衰微的景物有(     )
  A.落红     B.芳草  C.蛛网     D.飞絮  E.斜阳  答案:A、E
  24.《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具有(     )
  A.深厚的情感蕴涵     B.鲜明的对比色彩  C.新颖的意象群落     D.清晰的情感逻辑  E.古朴的语言风格
  解析:教材提示和课文。  答案:A、B、C、D
  25.下列《断魂枪》的语句中,属于孙老者肖像描写的有(     )
  A.两眼明得像霜夜的大星     B.一脸横肉,努着对大黑眼珠
  C.眼珠可黑得像两口小井     D.黑眼珠更深更小了,像两个香火头  E.嘴上几根细黄胡
  解析:考点是课文。选项A是沙子龙,选项B是王三胜。  答案:C、D、E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26.邻国之民不加少
  加:更。
  27.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
  闻:第一个“闻”是听说,第二个“闻”是学问。
  28.以为是殆幸运儿
  殆:大概、可能。
  29.使人属孟尝君
  属:请求。
  30.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卒:最终。
  31.城中居人户,亦且数万
  且:将近。
  32.从政有经,令行为上
  有经:有一定的原则。
  33.遍征金陵之贵客文人
  征:招请。
  34.宛在水中坻
  坻:水中小洲,小岛。
  35.可是皇室的余荫,也还给她带来了许多幸运
  余荫:前辈对后辈的保护、庇护。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6.阅读《寡人之于国也》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A.“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两句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
  B.这里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
  C.这段话的中心旨意是什么?
  参考答案:
  A.战国时社会不平、不公,阶级对立。
  B.对比论证: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类比论证: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C.中心意思是治理国家要检讨主观原因,不要推卸责任,不要强调客观原因。
  37.阅读《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赵武灵王北略中山之地,至房子,遂至代,北至无穷,西至河,登黄华之上。与肥义谋胡服骑射以教百姓,曰:“愚者所笑,贤者察焉。虽驱世以笑我,胡地、中山,吾必有之!”遂胡服。
  A.赵武灵王为什么要“胡服骑射”?
  B.说明“愚者所笑,贤者察焉”的表现作用。
  C.这里运用了怎样的人物描写方法?
  参考答案:
  A.背四境之难,报中山之怨。
  B.表现作用是表现赵武灵王对自己改革措施的正确性充满信心。
  C.用语言对赵武灵王进行描写。
  38.阅读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回答问题: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A.“春花秋月何时了”所蕴含的深层情感是什么?
  B.“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C.为什么说以“一江春水”喻“愁”意境深远?
  参考答案:
  A.深层情感是物是人非。
  B.言外之意是江山易主。
  C.抽象的愁化为具体可感的春水,以春水之大、之多来形容自己的愁苦,无边无际。
  39.阅读《都江堰》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脚下的江流,从那么遥远的地方奔来,一派义无返顾的决绝势头,挟着寒风,吐着白沫,凌厉锐进。我站得这么高还感觉到了它的砭肤冷气,估计它是从雪山赶来的罢。但是,再看桥的另一边,它硬是化作许多亮闪闪的河渠,改恶从善。人对自然力的驯服,干得多么爽利。如果人类干什么事都这么爽利,地球早已是另一副模样。
  A.概括这段文字两个层次的大意。
  B.这段文字使用了何种写作方法?
  C.指出文中同时使用了两种修辞手法的语句。
  参考答案:
  A.以“改恶从善”后面为分界线,前面是写都江堰的水势,后面是进行议论。
  B.运用类比方法。
  C.脚下的江流,从那么遥远的地方奔来,一派义无返顾的决绝势头,挟着寒风,吐着白沫,凌厉锐进。拟人:“义无返顾”、“凌厉锐进”。对偶:“挟着寒风,吐着白沫”。
  40.阅读《哦,香雪》中的下列文字,回答问题:
  她打算以最快的速度跑进车厢,以最快的速度用鸡蛋换回铅笔盒。也许,她所以能够在几秒钟内就决定上车,正是因为她拥有那么多鸡蛋吧,那是四十个。
  香雪终于站在火车上了。她挽紧篮子,小心地朝车厢迈出了第一步。这时,车身忽然悸动了一下,接着,车门被人关上了。当她意识到眼前发生了什么事时,列车已经缓缓地向台儿沟告别了。
  A.概括这两段文字的大意。
  B.指出这里运用心理描写方法的语句。
  C.文中哪两个地方运用了拟人手法?
  参考答案:
  A.文字大意是香雪为了换铅笔盒,义无返顾的跑上了火车。
  B.心理描写的语句:她打算以最快的速度跑进车厢,以最快的速度用鸡蛋换回铅笔盒。
  C.“车身忽然悸动了一下”和“列车已经缓缓地向台儿沟告别了”这两句话采用了拟人手法。
  五、作文(30分)
  41.以“好事多磨”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提示:
  建议写成记叙文。要注意记叙的这件事情是非常有意义的,是好的、正面的事情。
  还可写成议论文。办一件好事,肯定会遇到困难,我们只有克服它,才能把好事做完。我们可以参考《论毅力》这篇课文,再结合自己的体会进行写作。(作者:自考365网校名师韩旺辰教授)

真人游戏|足球篮球|时时⺋彩| 六合投⺋注| 网络赚钱:顶级信用⺋提现百分百即时到账SO.CC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咖啡日语

GMT+8, 2025-2-8 01:0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