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日语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962|回复: 7

[工作经验交流] 向乞丐学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2-1 22:58: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偶然间发现一个很牛的乞丐,拿出来晾凉

我拎着刚买的levi’s从茂业出来,站在门口等一个朋友。一个职业乞丐发现了我,非常专业的、径直的停在我面前。这一停,于是就有了后面这个让我深感震撼的故事,就象上了一堂生动的市场调查案例课。为了忠实于这个乞丐的原意,我凭记忆尽量重复他原来的话。
  
    “先生……行行好,给点吧。”我一时无聊便在口袋里找出一个硬币扔给他并同他攀谈起来。
  
    乞丐很健谈。“……我只在华强北一带乞讨,你知道吗?我一扫眼就见到你。在茂业买levi’s,一定舍得花钱……”
  
    “哦?你懂的蛮多嘛!”我很惊讶。
  
    “做乞丐,也要用科学的方法。”他说。
  
    我一愣,饶有兴趣地问“什么科学的方法?”
  
    “你看看我和其他乞丐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先?”我仔细打量他,头发很乱、衣服很破、手很瘦,但都不脏。
  
    他打断我的思考,说:“人们对乞丐都很反感,但我相信你并没有反感我,这点我看的出来。这就是我与其他乞丐的不同之处。”
  
    我点头默认,确实不反感,要不我怎么同一个乞丐攀谈起来。
  
    “我懂得swot分析,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对于我的竞争对手,我的优势是我不令人反感。机会和威胁都是外在因素,无非是深圳人口多和深圳将要市容整改等。”
  
    “我做过精确的计算。这里每天人流上万,穷人多,有钱人更多。理论上讲,我若是每天向每人讨1块钱,那我每月就能挣30万。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会给,而且每天也讨不了这么多人。所以,我得分析,哪些是目标客户,哪些是潜在客户。”他润润嗓子继续说,“在华强北区域,我的目标客户是总人流量的3成,成功几率70%。潜在客户占2成,成功几率50%;剩下5成,我选择放弃,因为我没有足够的时间在他们身上碰运气。”
  
    “那你是怎样定义你的客户呢?”我追问。
  
    “首先,目标客户。就像你这样的年轻先生,有经济基础,出手大方。另外还有那些情侣也属于我的目标客户,他们为了在异性面前不丢面子也会大方施舍。其次,我把独自一人的漂亮女孩看作潜在客户,因为她们害怕纠缠,所以多数会花钱免灾。这两类群体,年龄都控制在20~30岁。年龄太小,没什么经济基础;年龄太大,可能已结婚,财政大权掌握在老婆手中。这类人,根本没戏,恨不得反过来找我要钱。”
  
    “那你每天能讨多少钱。”我继续问。
  
    “周一到周五,生意差点,两百块左右吧。周末,甚至可以讨到四、五百。”
  
    “这么多?”
  
    见我有些怀疑,他给我算了一笔帐。“和你们一样,我也是每天工作8小时,上午11点到晚上7点,周末正常上班。我每乞讨1次的时间大概为5秒钟,扣除来回走动和搜索目标的时间,大概1分钟乞讨1次得1块钱,8个小时就是480块,再乘以成功几率60%[(70%+50%)÷2],得到将近300块。”
  
    “千万不能黏着客户满街跑。如果乞讨不成,我决不死缠滥打。因为他若肯给钱的话早就给了,所以就算腆着脸纠缠,成功的机会还是很小。不能将有限的时间浪费在无施舍欲望的客户身上,不如转而寻找下一个目标。”
  
    强!这个乞丐听上去真不可貌相,倒像是一位资深的市场营销总监。
  
    “你接着说。”我更感兴趣了,看来今天能学到新的东西了。
  
    “有人说做乞丐是靠运气吃饭,我不以然。给你举个例子,女人世界门口,一个帅气的男生,一个漂亮的女孩,你选哪一个乞讨?”
  
    我想了想,说不知道。
  
    “你应该去男的那儿。身边就是美女,他不好意思不给。但你要去了女的那边,她大可假装害怕你远远地躲开。”
  
    “再给你举个例子。那天cocopark门口,一个年轻女孩,拿着一个购物袋,刚买完东西;还有一对青年男女,吃着冰淇淋;第三个是衣着考究的年轻男子,拿着笔记本包。我看一个人只要3秒钟,我毫不犹豫地走到女孩面前乞讨。女孩在袋子里掏出两个硬币扔给我,并奇怪我为什么只找她乞讨。我回答说,那对情侣,在吃东西,不方便掏钱;那个男的是高级白领,身上可能没有零钱;你刚从超市买东西出来,身上肯定有零钱。”
  
    有道理!我越听越有意思。
  
    “所以我说,知识决定一切!”我听十几个总裁讲过这句话,第一次听乞丐也这么说。
  
    “要用科学的方法来乞讨。天天躺在天桥上,怎么能讨到钱?走天桥的都是行色匆匆的路人,谁没事走天桥玩,爬上爬下的多累。要用知识武装自己,学习知识可以把一个人变得很聪明,聪明的人不断学习知识就可以变成人才。21世纪最需要的是什么?就是人才。”
  
    “有一次,一人给我50块钱,让我替他在楼下喊‘安红,我想你’,喊100声。我一合计,喊一声得花5秒钟,跟我乞讨一次花费的时间相当,所得的酬劳才5毛钱,于是我拒绝了他。”
  
    “在深圳,一般一个乞丐每月能讨个千儿八百。运气好时的大概两千多点。全深圳十万个乞丐,大概只有十个乞丐,每月能讨到一万以上。我就是这万里挑一中的一个。而且很稳定,基本不会有很大的波动。”
  
    太强了!我越发佩服这个乞丐了。
  
    “我常说我是一个快乐的乞丐。其他乞丐说是因为我讨的钱多,所以快乐。我对他们说,你们正好错了。正是因为我有快乐、积极的心态,所以讨的钱多。”
  
    说的多好啊!
  
    “乞讨就是我的工作,要懂得体味工作带来的乐趣。雨天人流稀少的时候,其他乞丐都在抱怨或者睡觉。千万不要这样,用心感受一下这坐城市的美。晚上下班后带着老婆孩子逛街玩耍看夜景,一家三口其乐融融,也不枉此生了。若是碰到同行,有时也会扔个硬币,看着他们高兴的道谢走开,就仿佛看见自己的身影。”
  
    “你还有老婆孩子?”我不禁大声赞叹,引来路人侧目。
  
    “我老婆在家做全职太太,孩子念小学。我在福田区按揭了一套房,十年分期,还差六年就还清了。我要努力挣钱,供我儿子读大学念市场营销专业,然后子承父业当一个比我更出色的乞丐。”
  
    “我5年前在微硬中华大区做市场策划,2年前升为营销经理,月薪5千。那时按揭了一台1万多的三星笔记本,每个月还款2千,要死要活的。后来我想这样永远也出不了头,就辞职不干了,下海来做乞丐,我愿意做一个高素质的乞丐。”
  
    叫化子的成功其实背后蕴藏着深刻的道理:现在是眼球经济,注意力经济,谁有个性,谁有特色,谁能吸引大家的目光,谁就能把哗哗的人民币吸引来。宣忠的创意工作室开办了半年多,正经的生意没几个,可竟来一些莫名其妙,甚至是啼笑皆非的业务。这不,刚一上班,一位衣冠不整,蓬头垢面的乞丐就堵上门来,要求帮他策划策划。
  
    “宣经理你好,我以前是个老板,但做生意赔了,房子也抵了,老婆也跑了,干老板多年,除了有点脾气,什么本事也没有,现在只好乞讨为生,不过现在乞讨这个行业,门槛太低,竞争太激烈。想让您帮我出出主意,提高一下我的乞讨业绩”。
  
    “你都混成叫化子了,还讲究什么业绩。”
  
    “人即使再落魄,也得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吧。”
  
    “那好吧,就冲你这精神,我也接你这活了。”
  
    那人很高兴“我现在没钱付给您咨询费,等我挣了钱,我再给你,您看我现在应该怎么办?”
  
    走差异化乞讨路线
  
    宣忠思考了一下“您看,您要在乞讨业有所建树。就得先有个品牌。您贵姓?”
  
    “姓李。”
  
    “叫化李,你看这个名字还可以吧?”
  
    “不错不错,挺好听。”
  
    “你有没有固定经营场所?也就是你有没有固定乞讨的地方?”
  
    “有啊,我一般在人民广场,那人多。”
  
    “你呢,以后每天就在人民广场守着,手里拿个碗,碗里先放上个一块八毛的,在你前面,立个牌子,上面写上“叫化李”。这样你就与其他乞讨人员不一样了,你已经有了自己的品牌。”
  
    宣忠喝了口水,接着说:“有了自己的品牌,这还不够,你必须在乞讨方式与竞争者区别开来,你必须差异化经营。让别人觉得你有个性,有特色,就是和别人不同。”“以后不管什么人给你钱,你只许收人家五毛。你还像过去一样,面对熙熙攘攘的人流,拿个碗,伸向人群,嘴里做着广告:行行好吧!行行好吧!”我估计大多数人连看你一眼都不看,躲着就过去了。你别泄气,这是正常现象,不要奢望把所有的人都变成你的客户。记住了,我们只为一部分人服务,要找到我们的目标客户群。叫化李有点不明白。“我岂不是要的更少了?不行不行。”
  
    “老李,不,叫化李,你听我说,你要想在乞讨业有所突破,你必须按我的话去做,刚开始是有点损失,但你和其他乞讨的不同了。你想想,当你找五毛钱给人的时候,那人是什么感觉,估计那人手里拿着那五毛钱,站在那得愣一会,“怎么回事,要钱的还带找钱的”你相信不相信,回家他就把这事宣扬出去。
  
    那个给你两毛的家伙就更惊诧了,估计当时他就得跟你翻脸“什么,你有没有搞错,你这还有最低消费?我问问你,你还是叫化子吗?”回去,他也要为你宣传宣传的。
  
    这些人都免费为你宣传,免费为你做口碑广告,你想想,你的知名度增加了,无形资产就增加了,现在这个年代,是注意力经济年代。你只要聚集了人气,就不愁不来钱。
  
    “真的?那我就试试。”
  
    乞讨事业蒸蒸日上过了两个星期,宣忠来到人民广场找叫化李。一进广场,老远就看到在广场一角围了一群人,挤进去一看,中间果真是叫化李。在他面前,立着一个牌子,上书:著名职业乞讨师———叫化李。旁边还放着一本无家可归人员登记证。叫化李正忙着收钱,找钱。人群中有位中年妇女说“嘿,我们家那位回来跟我一说,我还不相信,天底下还有这样的叫化子,只收五毛,多了还不要,到这来一看,还真是,您看人家这个乞讨,还真够职业。”旁边一个小伙子气不过了,“我还不相信,有人会见钱不眼开的。”说着,走上前去,拿出一张100元的大票来,递给叫化李,“看你挺辛苦的,别找了。”叫化李忙把他拉住,一边数出一堆毛票来塞给他,一边说:“谢谢大哥的好意,您也不容易,我就收您五毛,多了不收,欢迎您下次再来。”围观的人看到这场景,竟然鼓起掌来。宣忠看到这里,觉得很满意,也没和叫化李打招呼,便从人群中钻了出来。简单现象有深刻道理
  
    过了两三天,一个雨天,叫化李来了。“宣经理,多谢您的策划,我现在的乞讨事业蒸蒸日上,要不是下雨,我都抽不出空过来看你。”
  
    “宣经理,你说也怪了,那几个和我一同在人民广场乞讨的,长的比我惨,可他们一天却要不来几个钱。”
  
    “这你就不懂了,麦当劳的老板曾经说过,不要以为麦当劳是经营快餐的,其实麦当劳是经营房地产的,通过做餐饮,把一个个好地方,都给占了。你也一样,不要以为,你是经营乞讨业的,你是经营娱乐业的。你在乞讨的同时,给大家带来新奇,带来快乐。”
  
    “真的?没想到我的工作这么崇高。”
  
    “对”宣忠见有人能听明白,说得就更来劲了“现在是眼球经济,注意力经济,谁有个性,谁有特色,谁能吸引大家的目光,谁就能把哗哗的人民币吸引来。简单的现象其实背后都蕴藏着深刻的道理!”
  
    “好,我回去继续搞我的眼球经济,娱乐产业。”
  
    过了几天,宣忠在当地的一个地方性小报看到了一篇报道,题目是《一个具有职业道德的叫化子》,宣忠看完之后,心想,这个叫化李,现在已经出名了,我应该找他收点策划费。于是宣忠就来到人民广场去找他,老远就看到广场一角围了很多人,比上回人更多了。宣忠走上前去,挤进去一看,虽然地上放的牌子还是叫化李,可人已经换了一个人,“叫化李呢?”宣忠问那人。
  
    “你问我老板啊?你去百货大楼门口找他吧。”
  
    “他去那儿干嘛?”
  
    “他说要在百货大楼门口开个分店。我是他雇来的,在这看着老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1 23:01:38 | 显示全部楼层
乞食(乞丐)
  印象深刻的乞丐  那是很早以前我还在老家辞职后呆在家里重新恶补日语口语。有天上街遇到年轻的一对男女面带羞色向我要钱,说的原因我忘了但看见他们自己有种感觉:如果自己在异地孤立无援时是多么可怜,所以我将袋子里的唯一10元钱递过去。两人吃了一惊。我也没说什么径直离开。虽然有些舍不得钞票但觉得心里舒服。后来想起来中国周边泰国老挝等小乘佛教的和尚他们需要接受施舍才能生存。而清晨信徒总是等在路边将最好吃的送给这些和尚。因为这些人中一部分的儿子一旦到年纪都要去寺庙做一段和尚,也许布施就是希望别人也能很好的照顾自己的亲人吧。
  感恩的乞丐  即使乞丐也是有尊严,即使施舍钱币我也尽可能的悄悄的轻轻的放进他们的碗中。在最早的公司我做过3个月窗边族,我也十分乐意接受。上班到公司报到接着摇摇晃晃的去自己负责的门市部,之后回家睡觉然后在下班前继续回公司报到。那时有个乞丐一直在门市部门前乞讨,我阻止同事的驱赶。之后仅仅是偶尔点点头的程度。平时有什么不用的或者有吃不完的都送给他。后来这位乞丐送了家乡的麻油,之后他决定回老家托同事告诉我,他离开我们这座城市。现在能有感恩的心的真的很少。虽然他衣衫褴褛但他的品格比穿着华丽的人更加值得钦佩。
高素质的乞丐 上海是国际大都市,自然在上海的乞丐具有一定程度的职业化。你如果去万人体育馆等地方经常碰到手拿公文包衣装整齐的人拦住你的去路,先客气说声抱歉自己的钱被偷问能不能借钱?有意思既然说来上海办事为什么不向上海的熟人借何必丢脸问路人借。上过几次当自己就聪明了头也不回直接走开。最搞笑的就是在福州路或者陕西路,会有穿风衣的人突然拦住你猛然掀开自己的风衣,这姿势不熟悉的人还以为遇到暴露狂。其实他衣服左右藏着笔记本电脑向你直销呢。想想绝对有意思。
    不知足的乞丐 通常我一般施舍给那些卖艺的人,因为至少他们还在劳动。一次遇到抱着小孩的男人告诉我:没钱了,娃要吃饭。我看他们可怜送给他五元准备就走,男人说了一番话让我愤怒。现在一碗面也要3,4元,两个人5元不够你再给些吧。可能无论我怎么伪装自己像个商业精英,但这些会读心术的乞丐或者叫骗子总能看出我柔弱的一面。这次我毫不客气回答,这钱是让你孩子吃饭的,你的那顿我没想过。有些乞丐就是骗子说自己没吃饭,我就把刚买没吃的食物给他,他马上说想要钱买面包。好奢侈的要求。我认真思考总算找到修理乞丐的办法。如果还有人再问我要钱,我就让他们做俯卧撑。一个一块钱。这样即让他们锻炼身体又能获得收入。因为不劳而获是想当可耻的行为。后来我再也碰到乞丐也就没有实施的机会。可惜。
     我曾经也是乞丐   每次找工作面试我觉得自己是个乞丐。就算自己认为是怀才不遇但你依然要低下尊贵的头颅去回答自己不知道说了多少遍的辞职理由以及就职理由。看到一些心不在焉的面试官看着年纪比自己小什么都不知道的面试官,自己为了一碗饭不得不陪着笑脸斟酌字句生怕丢了这一碗饭的机会。面试就是屡败屡战。经历多了知道为了吃饭找到工作往往这饭很难吃。而真正的好的公司即使面试总不会让你有不舒服的感觉,一般有点相识恨晚的感觉。如同爱情,如果你低头向别人称臣,对方往往对你呼之即来挥之即去。其实工作也好爱情也好彼此平等独立。失去平衡的天秤最终结果只有失败。做过乞丐经历失败我不觉得丢人关键是总结避免做的白领乞丐。相信很少有人愿意把我日志认真看过并且学习。仅仅看过就会忘记。听别人的失败往往一笑而当自己再次经历同样失败才会真正烙在记忆中。我自己的名言:做事如同做人。所以我对工作总结可以说包括经历所有事的反省只有8个字:总经经验预防问题。用句比较有哲理的话总结就是同样的问题不能发生。

[ 本帖最后由 神农子 于 2009-2-1 23:08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1 23:06:41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什么都职业化了。


职业经理人、职业精算师、职业会计师、职业忍者(笑)、职业模特
职业乞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1 23:09:06 | 显示全部楼层
要向乞丐学习,至少你的面皮没他的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1 23:09:12 | 显示全部楼层
ye我就是忍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1 23:10:1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向自己学习向天地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1 23:10:3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神农子 于 2009-2-1 23:09 发表
ye我就是忍者。




而今叫做“职业忍者”!  (^o^)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1 23:31:35 | 显示全部楼层
  收藏起来先,睡觉去明天继续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咖啡日语

GMT+8, 2025-2-1 21:2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