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美联储主席伯南克(Ben Bernanke)好不容易平息了大型银行将收归国有的传闻影响后不久,质疑的声浪再次涌向美国当局。
经济学家和分析师警告,美国银行业拯救计划所需付出的代价可能远高于美联储或者奥巴马政府所承认的,而且甚至可能根本不会奏效。
伯南克本周早些时候向国会表示,修复金融部门是实现经济复苏的第一步,他重申,奥巴马政府新的经济扶助计划的效果将逐渐显现。
但分析师们对计划本身却毫不买账。美国企业协会(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的分析师Desmond Lachman指出:"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只会看见注入银行的资本越来越多。我们又将回到当局告诉美国民众:一切尽在掌控,但局势实际上已经失控的时期。"
研究机构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的专家Adam Posen认为,奥巴马新计划不过是颁布一系列"自作聪明"的"半吊子举措"。
大部分分析师同意,谈论国有化还为时尚早,但不少分析师也说,如果银行真的国有化了,他们不会提出异议。
Posen 认为,如果将陷入困境的银行改造成"有毒资产"接收点,最理想的选择应是政府接管这一场所,并将其问题肃清。然而财长盖特纳 (Timothy Geithner)方案的指导思想却好像是为投资者提供有问题的抵押贷款案例,并告诉他们,"等这里的问题解决后企业就能存活下去了"。
Posen还说,政府必须尽快决定"哪些公司该继续生存,哪些应该关门大吉"。他们质疑盖特纳的计划:"如果没能通过检验,那么为何还要再给银行6个月时间来筹资。"
德州大学(University of Texas)经济学教授James Galbraith认为奥巴马的银行救助计划是"昂贵而无用的演习"。他说:"没有理由相信借贷流动性将会重建,或指望长久以来不知谨慎和正常借贷为何物的银行会接受教训,并改变策略。"
Galbraith进而指出:方案只是将纳税人的财富转到掌控毒药资产的人的手下,"只能为银行内部人士和金融投资者的财富提供保障,但其他所有行业的民众却要为此承担破产的风险。我不认为美国公众对此能够容忍多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