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高新日语能力考试读解成绩的策略
【摘要】读解部分是新日语能力测试中最重要的一项,也是分值较多的一部分。读解部分完成的质量关乎考试的成败。本文以提高学生能力考试的读解成绩为探讨目标,从出题倾向、平时的学习方法、应试时的技巧等方面来加以论述。
【关键词】读解成绩;出题倾向;学习方法;应试技巧
【正文】
读解部分是新日语能力测试中最重要的一项,也是分值较多的一部分,它的目的不是为了考察学生学习了多少日语知识(及语法,词汇),而是要测试学生具有的应用所学日语知识、技能,快速准确地阅读日语文献资料,获取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理解能力及对语言掌握的熟练程度。
一、 出题倾向:
2009年最新公布的日语能力测试新基准样题中给出以下五种长短不一、内容各异的读解题:
题型一:由5篇短文构成,每篇250字左右,各设1个问题。此类考题历来就有,通常出现的短文是有关生活工作的各种话题或短小的说明文,其中找出指示代词所指和概括短文大意等是常考内容。
题型二:由3~4篇中篇文章构成,每篇500字左右,共设9个问题。此题型亦同于往年。通常出现的文章有内容相对简单的评论、解说、随笔等,其中因果关系、理由、文章的主旨概要以及笔者的想法是常考内容。
题型三:由1篇“一问两答或多答”形式的读解构成,700字左右,共设两个问题。此题型是新基准样题中加入的全新题型,旨在考查学习者的综合理解能力。主要内容是一人提出疑问,两人对此给出不同的回答。要求考生全面、细致地把握三人的观点和思维方法。
题型四:由1篇长篇文章构成,900字左右,共设3个问题。此题型为原有题型,多为逻辑思维明快的评论性文章。抓住文章中的意见、把握作者主张等是常考内容。不过值得注意的变化是,历年长篇读解通常给出5个以上问题,而新基准样题中只设3个问题。
题型五:由1篇“说明书”形式的文章构成,700字左右,共设两个问题。此题型是新基准样题中加入的全新题型,考查学习者的信息检索能力。主要内容是广告、宣传手册、办公文书、使用指南等包含大量信息的各式说明性题材,如图书馆的利用方法,招聘打工人员的条件等。
二、注意学习方法
一)语言学习是一个细水长流的过程。我们学习外语的最终目的是能够跟该国的人交流,或者了解更多的知识。哪怕只是为了应试,也必须提高对外语的综合理解能力。那么,我们在平时阅读训练的时候,除了继续使用自己效果比较好的学习方法以外,还可以尝试以下的方法:
1.养成二次阅读习惯,培养逻辑推理能力
我们在解题时,客观上经常要求学生学会分析文章的结构,其实就是要求学生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在平时练习中,学生做完阅读,唯一可做就是对答案,事实上,纠正答案后对文章的再次阅读往往至关重要。第一遍读文章时,我们应当模拟考试的紧张气氛,尽量高质快速。但,对完答案后,我们有充足的时间再次阅读文章。第二次阅读文章,我们的目的不在是获取信息,而是把握文章的布局安排,分析作者的意图。我们必须带着思考再次阅读文章,问问自己以下问题:如果自己写同样题目或题材的文章,会采取何种文章布局?如我们自己设想的布局与作者不同,那么具体不同之处在何处?这篇文章与以前读过的同体裁文章相比,有何特点?也许有人会说,这样的训练不就成了精读了吗?如果时间允许,二次阅读成了精读,又有何不可?讲求速度的泛读是应试而用,要想真正培养逻辑推理能力,提高阅读水平,还非精读不可。
2.自己学写长句,克服长难句障碍
几乎每一篇阅读,总有一两句长难句。有许多学生这样分析那样分析,可就分析不出什么名堂。听力好的学生不一定发音好,可发音好的学生一定听力好。同样,能写出长难句的人当然不会怕长难句。
我们应当做的是找一本好的语法书,认认真真学习句子结构那部分。日语的句子主干往往并不复杂,只是其粘着修饰成分过多。我们一开始应当学会如何写出简单的基本句型,然后再通过附加各种插入成分,来逐步扩充句子结构。
分析长难句与扩充句子正好是反其道而行之,我们必须一步步砍各种成分,来获得句子主干。所以,“欲简之必先扩之”,我们与其寻求各种长难句分析法,不如先学会自己写长句。
3.文章归类阅读,考前复习有奇效
阅读文章成千上万,如何从有限中把握规律才是关键。每次试卷的题型都是一定的,于是众多学生也就按部就班。可是如果我们把自己读过的所有文章按照主题分类,比如分为校园类、医学类、家庭类、环境类等等,到了考前,再按类别复习这些文章,我们不仅能系统掌握某一类别文章常用的词汇,也能把握该类文章的结构特点和出题规律。
最好的方法是,我们一开始就制定分类标准,每做完一篇文章就在其标题后或首句前注明文章的类别,这样到了考前,归纳起来就容易多了。
二)应试时的技巧:
在解答读解题时,经常会发生这样的情况:单词量掌握得还可以,语法也不错,文章中的每一句话几乎都能理解其大意。按理说应该得高分,可是对照答案,却发现错误连连。所以在做题时还必须注意技巧。判断指示代词所指代的内容、理解文章各部分的关系、解释个别词句在文章中的意思、归纳文章大意等是常考的内容。
1、指示代词
实行新基准的日语能力测试读解题和往年的读解题一样重视语言知识的运用,重视对文章细节部分的准确把握。准确判断指示代词所指内容是新基准的重要出题方式之一。
总的来说,判断指示代词所指代的内容需要我们通过对文章中句与句之间、甚至段与段之间的关系进行仔细分析,之后才有可能找出正确答案,指示代词所指代的内容长短各有不同。例如「これ」「それ」「あれ」有时指代某个词,有时指代某个短句,有时指代需要我们进行概况的一段话。
总之,不管是什么情况,既然文章的写作目的是让人们读懂其中的内容,那么对于指示代词,作者一定会给出充分的提示。其实答案就在眼前,并没有我们预想的那样难以判断。因此,解答此类题时不必慌张,只要静下心来一边用自己的语言来感受指示代词前后的内容,从整体把握句子含义,一边把自己的理解、概括、总结放入指示代词的位置,如果句意通顺便能顺理成章地找到答案。具体来看,
「コ」类指示代词:从距离上看,表示离说话人最近的事物。同样,如果在文章中,所指一般就在离这句话最近的前面句子或后面句子中,个别情况下甚至就在此句当中。尤其在一些文学作品中,经常使用「コ」类指示代词指代下文即将叙述的内容。
「ソ」类指示代词:从距离上看,它表示离说话人较远的事物。如果在文章中,这些指示代词与其所指代内容间有两种情况:一是指代前面句子中的某一词语或者整个句子。二是由于指示代词与其所指代内容间有句子插入,与所指内容相对离得较远。这种情况在考试中出现较多。尤其是在内容比较抽象的文章中,寻找指示代词的指示内容有时甚至需要我们对前面几个句子或前一段落进行抽象概括,归纳总结。因此,有关「ソ」类指示代词,必须仔细阅读前后的文章内容,同时对比各个选项与这些内容的上下关系,最后选取一个最确切的选项。
「ア」类指示代词:表示离说话人和听话人都较远的事物。在文章中出现时,如果是在会话里,指的是听话人和说话人两人皆知的事物。如果不是出现在会话中,则基本上表示普遍真理、人们的共识,或读者理应熟知的人物、事物、地点、情况等。
2、带着问题阅读
一般来说,要想弄懂一篇文章,通读全文是一个必要的前提,这样可以使我们了解文体、文风、文章的中心内容,从而对文章的整体结构有个大致的认识。一般的做法应该是先读文章,然后看问题,根据问题再到文章中寻找正确的答案。这样一来,基本上需要通读两遍文章。但是,在有限的考试时间内,根本没有充足的时间允许我们反复仔细阅读文章。那么,我们可以想办法简化通读全文的繁琐过程。这个技巧就是带着问题读文章。我们在通读全文之前,要做好一个事前准备工作,就是先仔细阅读有关这篇文章的问题,带着问题阅读。在只设一个问题的短读解中,先看问题再阅读文章是节省时间、提高解题率的不二法宝。这样的读解篇幅短小,唯一的提问通常都是概括短文内容。如选出作者想法、叙述短文大意、选择最佳题目等。另外,在设两个或两个以上题目的长篇读解中,一定要带着第一个问题开始阅读文章,第一个问题往往是针对文章的部分内容提出的,一般就在文章的前面出现,而不像最后一个问题通常是针对全文提出,需要综合理解文章内容。
接下来的工作是,当我们把第一个问题的答案找到之后,不要急于看下面的文章,再回到提问部分,仔细阅读第二个问题是什么,同样带着第二个问题回到文章中,接着阅读下面的文章部分,以此类推,直到最后一个问题。这样能大大提高阅读的效率。
并且,如果按照上述的技巧阅读并大致掌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的话,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就可以采用略读和跳读等方法。因此我们没有必要集中注意力看那些跟问题无关的内容,这样可以避免在个别词句上纠缠过多,浪费时间的现象。一般来说,除了最后一道题需要读懂全文大意才能准确解答出来,其他问题都是在文章中的固定位置设问,就此处的某一句或某几句提问,答案就在其左右,因此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
3、解释词语及句子在文中的含义:
解释词语及句子在文中的含义题的提问的词语或语句都是在特定语境下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或者句子。此类题一般有两种,一种是询问文章中的某个词的特定含义,一种是判断短语或者短句在文章中的特定意思。多数用于询问抽象的意义。
除个别试题外,大部分有关词语和句子解释的试题所给出的选项都不会原封不动地列出原文,而是用其他语言加以表述,以检验考生是否理解作者写作意图。通常有一下几种情况:
a.使用同义词语解释。这种情况下,只要达到一定的词汇量,解题可以说轻而易举。
b.进行总结性叙述。这种情况下,排除其中扩大或缩小原文意思以及把原文意思绝对化的极端选项,最后会剩下一个比较合理的正确选项。
c.给出具体事例详细解释。这种情况下,首先联系前后文理解原句所使用的具体场合,然后比较四个选项,一一排除其中和文章无关或关联不大的选项,最后筛选出与原文比较贴切的正确选项。
总之,万变不离其宗的首要前提是,在文章中快速找出问题要求解释的词句,然后仔细阅读这个词语的前后文,即对这个词句进行解释的文章内容。
4、站在作者的立场考虑问题
有关文章主旨和作者主张的读解题通常是一些短读解所设的唯一问题,或是大部分长读解所设的最后一个问题,考查读者对文章的整体理解和把握。由于不同的国家和民族对问题的看法和思考方式不同,所以读解中很可能会出现与我们的想法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内容。那么,解答此类题型就要求我们不以自己或本民族的想法为中心,要站在作者的立场上,透过文章中的对话、事例以及评论等抓住作者所要表达的观点。
学生还可以利用以下技巧:
a.短篇文章,注意第一句话和最后一句话。
b.中篇文章和长篇文章,首先大致了解一下第一段大意,然后重点阅读最后一段。而最后一段中的最后一句或几句则是重中之重。
C.另外,无论是长篇读解还是短篇读解,在阅读和寻找正确答案的过程中,要善于捕捉文章中多次重复出现的相同或者相关语句和句子,并按照自己的习惯,在这些内容上画出醒目的标记。因为这些一般就是文章的大意或要点。这样才能尽快找出文章关键词句,进而联系全篇内容,把握文章概要,抓住作者主张。
以上只是本人关于如何提高学生新日语能力考试读解成绩的一点浅陋见解,供大家参考。
参考文献:
1.《日语能力考试改革后教学与学习方法探讨 》陈莉莉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Jul.2010第29卷 第六期 第2页
2.《新日本语能力测试35天巅峰特训 》外文出版社 2010年1月版 柴红梅、邵蕾主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