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日语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214|回复: 5

[其他] 翻译批评:关于《沉默》中译本的商榷(十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5-9 15:31: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翻译批评:关于《沉默》中译本的商榷(十三)


36. 林译:而且,也有过传教士们对抗严禁日本信徒和英国人及荷兰人接触的时代。(P142)

原文:そして宣教師たちも対抗上、日本人信徒が英人やオランダ人に接触することを厳禁した時代もあったのだ。

说明:这句译文显然是个病句,不要去管他了。

华南虎译:甚至还有过这么个时期,不仅传教士们相互敌对,还严禁其日本人信徒与英国人或荷兰人接触。(译注:葡萄牙是天主教,也即旧教国教,而英国、荷兰是基督教,也即新教国家,旧教与新教之间的争端也同样体现在海外传教方面。因此,严禁日本人信徒与英国人、荷兰人接触的估计是旧教(在日本,主要就是葡萄牙来的)传教士)


37. 林译:独眼龙的尸体趴着倒在艳阳高照的地面上,看守随便抓起他的一只脚拖到洞里。(P144)
说明:光看译文似乎没有问题。但其中的“洞”字或许怎么也不会让你想到就是埋死人的“坑”吧。“洞”字所对应的原文是“穴”,这个“穴”有时是可以翻译成“洞”的,但在这里还是译成“坑”比较符合中文习惯吧。再说,前面也提到过,这些坑其实就是信徒们在看守的逼迫下自己挖的。


38. 林译:在彼拉多的公馆里,那个人被绑在两尺多长的柱子上,被涂了铅的皮鞭抽打,手被铁钉钉上。(P146)

说明:实在想象不出金属铅是怎么“涂”到皮鞭上去的。原文写的是“鉛のついた皮鞭”,相应的动词用的是“つく”,这是个比较笼统的多义词,并没有讲清楚是用何种工艺将铅弄到皮鞭上去的,只说明这条皮鞭上是有铅的。
翻译的一个毛病是强作解人,将原文里并未明确的事物、状态等自作聪明地加以明确。
那么,遇到这种词该怎么译呢?当然是“同等处理”了。难道偶们的中文里就没有能与之相匹敌的词语了吗?
具体到这句话,就可译成“带铅的皮鞭”,管他是怎么将铅弄上去的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9 17:05:1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ursa 于 2014-5-9 17:43 编辑

带铅砣的鞭子或绑铅球的鞭子
根据:
1、古罗马鞭刑
古罗马致死的鞭刑往往在鞭子上捆绑铅球或骨头,而欧州往往鞭子是中空的,里面灌铅。
传说耶稣死前就是用绑着两个小球的鞭子打的。那些小铅球打在身上,起先是造成皮肤深层大块的瘀血,后来再继续打就使打到的地方破裂了。最后背上的皮肤好像被撕裂般,变为一长条—长条,挂在模模糊糊、烂成一片的肌肉脂肪和鲜血中。在负责监督的百夫长判断犯人已经差不多会死的时候才停止。
2、严歌苓的《雌性的草地》第8章中这样写道:"偷马人一定用最残酷最卑劣的手段掳走了它。或是用带铅砣的鞭子抽,或是用匹漂亮的母马引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9 20:07: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ursa 于 2014-5-9 20:10 编辑
zyp1234380 发表于 2014-5-9 15:46
皮鞭上编入铅丝抽打起来很带劲这点应该理解的。
二尺多长的柱子也有问题,三尺才1米,怎么捆绑人啊。不知原 ...


笔误?或是公制单位”公尺“,即2米多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5-10 14:16:2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文是:二尺あまりの責め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24 09:37:29 | 显示全部楼层
接受。

改译:甚至还有过这样的时期——传教士们为了与别的教派相抗衡,严禁日本人信徒与英国人或荷兰人接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咖啡日语

GMT+8, 2025-5-7 01:4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