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日语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47|回复: 0

[其他] 翻译质检书:林少华译《哥儿》(18)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4-15 09:28: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翻译质检书:林少华译《哥儿》(18)

52.林译:我又不是走乡混饭的刻字师,一口回绝说不要。(P198)

原文:田舎巡りのヘボ絵師じゃあるまいし、そんなものは入らないと云ったら……

说明:①“ヘボ絵師”是“蹩脚画师”或“三流画匠”的意思,不是“刻字师”。
      ②“我又不是走乡混饭的刻字师”本是间接引语的一部分(与
“不要”一样),可不加分别地与“一口回绝说不要”放在同一个句子里,就不是间接引语了。这是中文表达的问题。

刘振赢译本作:“俺又不是走乡串户买假画的,要这些印石干什么!”(虎评:“买假画的”是误译。)

陈德文译本作:我说:“我又不是巡游乡里的蹩脚画师,不要这些玩艺儿。”
竺家荣译本作:我说:“我又不是巡游乡间的蹩脚画师,不要这些玩意儿。”(虎评:跟陈德文译本一字不差!!)

胡董译本作:我说: “我又不是下乡的孬画师, 用不着这东西! ”

华南虎译:我说我又不是走乡窜村的蹩脚画师,要这种东西干吗?


53.林译:我一把推开:“有钱也不买!”(P199)

原文:金があつても買わないんだと、その時は追っ払っちまった。

说明:原文中的“追っ払っちまった”是“赶跑”的意思,但仅仅是以语言、态度将人赶走而已,但并没有“一把推开”这样的具体的动作。翻译不能过度发挥,否则就与原文脱离了。
            
刘振赢译本作:俺说:“俺就是有钱,也不买!”那次总算把他撵走了。

陈德文译本作:我又说:“有钱我也不买。”这才把他赶走

竺家荣译本作:我又说:“有钱也不买。”把他赶走了。

胡董译本作:我说:“有钱也不买。”这才把他撵走了。

华南虎译:我说了有钱也不买,当时才将他赶走。

54.林译:他说这是砚主从中国带回来的……(P199)

原文:持主が支那から持って帰って来て……

说明:本书写于1906年,当时咱们这儿还是“我大清”,“中国”这个称谓尚未出现,日本人嘴里怎么可能说出“中国”来呢?
       倒是日本早就有“中国”了,即日本本州的冈山、广岛、山口、岛根、鸟取这5个县。所以译作“从中国带回来的”还会产生从那儿带来的歧义。
      原文写的是“支那”。就当时来说,称我国为支那并无蔑视之意。梁启超、章太炎等人都提倡过“支那”,梁启超的笔名之一就是“支那少年”。

刘振赢译本作:原主是从中国带回来的……(虎评:同样的问题。)

陈德文译本作:物主是从中国带回来的……(虎评:同样的问题。)

竺家荣译本作:卖主是从支那(原译注:支那:古代天竺(印度)对中国的音译,也是近代日本侵略者对中国的蔑称。)带回来的……(虎评:译注应该说明在当时并不是蔑称。)

胡董译本作:物主是从中国带回来的……(虎评:同样的问题。)

华南虎译:本主是从支那(译注:“支那”起源于印度。印度古代人称中国为“chini”,据说是来自“秦”的音译,中国从印度引进梵文佛经以后,把佛经译为汉文,于是高僧按照音译把chini就翻译成“支那”。本书写于1906年,当时我国还是“大清”,作者称我国为支那并无蔑视之意。但1911年成立了中华民国之后,就有了“中国”这个简称,从这时起再称我国为支那就带有蔑视之意了。)带回来的……


                                华南虎于胥江一华庭
                                   2016-4-15

书店小广告:
丁香书屋:http://shop.kongfz.com/22127/
正规网店,专售日文原版二手书和店主译作签名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咖啡日语

GMT+8, 2024-6-9 19:5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