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日语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回复: 0

新闻提要青春期孩子比较讨厌的聊天方式大集合,看看家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1-14 17:54: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很多妈妈抱怨:孩子越长越大,跟家人说话却越来越少。在行业专家看来,一样是放疗,为何有些人反映大,有的像不要紧人一样的确有着很大的发展潜力,这更是让很多投资者趋势若骛。


有时候大人问一句“今天过得怎么样”得到的答案往往是“还行、挺好的”,就再也没了下文。

孩子表面上看起来挺听话的,但其他内心里有自己的小九九,就是不跟家长说。

那么作为家长,我们究竟该如何与孩子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进行有效沟通呢







孩子比较讨厌,也是比较用的的聊天方式

一、目的性太强



很多家长跟孩子聊天时,比较后往往变成了说教。比如:



家长:“今天在学校呆的怎么样啊”

孩子:“今天学了好多新知识呢。”

家长:“学新知识就对了,要多学知识,不然以后就只能搬砖。”

孩子:……



家长:“今天过得开心吗”

孩子:“恩,今天认识了一个新朋友,我们特别聊得来。”

家长:“交朋友可以,但不能经常一起玩啊,先把学习搞好了再说。"

孩子:……



看吧,聊什么都能聊到学习上,本来孩子还想跟你分享一下的,到比较后往往语的收场了。



其,家长这种带有目的性的聊天,只是他们单方面的一种灌输罢了,告诉孩子要好好学习,这种方式往往不需要花费家长太多时间去思考和组织语言,是比较简单省事的。但这种聊天方式所达到的效果是微乎其微的。



二、审问似的让孩子汇报



很多家长在去学校接孩子放学时,一路上不断地询问孩子今天在学校的情况。



每天都这样问,似乎形成了一个模式,而长此以往,孩子的回答也开始模式化:“恩,不错,还可以,挺好的……”这样应付的回答,家长是得不到任何有效信息的。



如果家长一个劲儿地不停问,那孩子恐怕早就烦的忍不住发脾气了吧,更别提好好聊天了。



、别以为自己会聊天,家长是这样把天聊死的



别以为聊天多简单,尤其对象是孩子时,面对一个完全不按套路出牌的对手,家长们是很容易把天聊死的。比如:



孩子:“妈妈,我想跟你说个事儿。”(孩子主动发起了聊天信号)

妈妈:“说。”(有点不耐烦)

孩子:“妈,我想买一双球鞋。”

妈妈:“买什么买不是有那么多鞋吗。”

孩子:“就给我买一双吧。”

妈妈:“不买,赶紧做作业去!”

孩子:“哼!你不买我就不做作业!”



这样不仅把天聊死了,还激起了孩子和家长之间的矛盾。何苦呢如果妈妈能在孩子提出要求时,进一步询问孩子原因:



妈妈:“为什么突然要买球鞋呢”

孩子:“因为我们学校要举办运动会了,我要参加比赛。”

妈妈:“那你准备参加什么比赛呢”

孩子:“我想参加…………还有你知道吗妈妈,今天老师还夸我跑步跑得,建议我加入校田径队呢…………”



看,如果你能静下心来接受孩子沟通的信号,孩子能跟你说的还有好多好多……



所以,如果孩子找你沟通时,你刚好在忙着,那么宁愿让孩子等一下,也不要着急应付孩子。



保护孩子沟通的意愿很重要!







不要为了聊天而聊天,聊天也讲究方法一、学会倾听



倾听不是说家长闭着嘴巴、坐在那里光听就好了,比较好的倾听是要有互动,哪怕你一个肯定的眼神,孩子才会有兴趣和你聊下去。



二、不要表现得什么都懂



有位朋友以机智善辩、见解不凡享誉朋友圈,可是青春期的儿子跟他非常对立,要么不说话,要么开口就吵架。



后来他意识到,问题根源在自己:儿子一开口,往往就被他批得体完肤……



他把自己的这种沟通方式称为“大树底下不长草”,不是他的看法不对、不好,儿子才不要听,恰恰因为他太对了、太能了,让儿子显得很“瓜”,结果,儿子就懒得在他面前说什么了。



、挑好时间



聊天也不是随时随地就能聊的,比如孩子正在专心致志地看电视、玩手机时,家长突然凑过来要聊天,换位思考一下,谁都不愿意被打扰啊,那结果肯定是敷衍了事啊。



所以,聊天时尽量在大家都心平气和,而且没有什么要紧事的时候。如果家长真的有很重要的事要找孩子谈,那就让孩子先停止手头的事情,认认真真地聊天。



四、抓住重点



俗话说“牵牛要牵牛鼻子,打蛇要打七寸”。



如果家长谈话抓不到点子,整天泛泛地要求他应该这样,应该那样,一见面就反复叮嘱“要好好学习”,成天将陈词滥调挂在嘴边,孩子不烦才怪!



反之,如果家长平时多观察,积极与老师沟通,多到学校走一走,了解一些真的具体情况,那么一旦谈话,“某月某日某时某地某事”内容确凿具体,孩子一下子被点中穴位,知道你在真正关注他,也不会狡辩托词了,再继续谈下去效果会截然不同。



五、适当示弱



家长和孩子的沟通过程中要提醒自己:亲子关系是首位的。



孩子,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比较敏感,家长在沟通中应该训练自己的觉察能力。感受到关系紧张时要收敛并且想办法修复,青春期的孩子情绪爆发时,不能硬来,家长可以适度示弱并进行安抚,等孩子情绪缓和了,再继续讨论有争议的话题。



青春期的孩子遇到问题时,会有自己的主张,即使家长知道比较佳解决方式,也不要直接告诉孩子,更不要强迫孩子听取采纳,建议使用发问式沟通。比如



你觉得这个事情怎样处理比较好

需要爸爸妈妈为你做些什么

你想听听我们对这件事情的看法吗





尊重孩子,相信孩子

纪伯伦在诗歌《你的孩子其不是你的孩子》中这样写道:



你的孩子,其不是你的孩子。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他们通过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他们在你身边,却并不属于你。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因为他们自己有自己的思想。



近些年,大家越来越意识到“说话之道”的重要性,作为家长,也要学学与孩子沟通时的“说话之道”。



与孩子沟通的前提,是要认识到孩子的单独性,站在孩子角度理解他,以平等的身份尊重他,以理谈事说服他;既指出问题又给足面子,既找到不足又善于肯定。



文章来源于自媒体【今日教育传媒】本号只作公益性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咖啡日语

GMT+8, 2025-2-1 14:3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