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日语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176|回复: 3

蒙古袭来——岛国日本的最大危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1-1 23: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上) 【世祖忽必烈的使者】 文永三年(1266)十一月,蒙古世祖皇帝忽必烈派遣兵部侍郎黑的、礼部侍郎殷弘来到了高丽国的都城。使者们随身带来了蒙古皇帝的两通国书,一通是希望高丽国王协助晓谕日本,使之臣服,另一通国书是准备递交给日本国王的,要求其遣使来朝,以求通好。此时忽必烈心中对于岛国日本的规划想必是传檄而定,诏谕臣服吧。 自成吉思汗征伐四方始,到世祖忽必烈即位时(1260)蒙古已经迅速发展成为一个称雄欧亚大陆的庞大帝国。忽必烈治下的蒙古帝国以农耕文明为基础,辅之以通商贸易,具备了征服世界的野心与实力。当是之时,高丽已归顺在蒙古的铁蹄下,南宋也是苟延残喘,惨淡不堪。如果能够以高丽为先导,成功诏谕与南宋有着紧密联系的日本,势必将彻底孤立南宋,寰宇一统的时日也就指日可待,世祖忽必烈心中的意图想必如此。 除了灭亡南宋,统一大陆的战略构想,现在也有人提出蒙古征伐日本的缘由是觊觎日本列岛丰富的贵金属产量,以缓解忽必烈因为和阿里不哥争夺汗位之内战而导致的严重财政危机。关于这一点,我是不以为然的。当时的东亚大陆,其富庶天下者,惟江南而已,日本列岛黄金、白银的产量在那个时候尚不显著,蒙古贵族如果为了解决经济问题,可以想见的唯一解决办法只有攻破南宋,应该不会想到浩淼海疆之外的区区岛国。忽必烈后来摒弃高丽使者和蒙古朝臣赵良弼的再三劝止,一意孤行地持续征服日本的计划,至死方休,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忽必烈攫取日本的野心绝没有掠夺财物那么简单。 经历了蒙古人三十余年铁蹄蹂躏,高丽国内骸骨盈野,凄惨万状。出于自身的考虑,高丽君臣无法承担再一次战争的沉重负担。同时,如果违抗蒙古的旨意,所能想象的下场只怕会比现状更加可怖。而今之际,对于高丽来说,只有千方百计打消蒙古的意图,这样或许会换得几天休养生息的和平时日。 基于上述的考虑,在护送蒙古使者到达巨济岛以后,高丽宰相李藏用便以"风涛险阻"的借口再三劝阻,终于说得蒙古使者黑的放弃诏谕日本的使命,返转大都去了。 很快高丽便收到了世祖忽必烈的严厉申斥:"卿先后食言多矣,宜直身焉。"没有达到目的的忽必烈一怒之下,严令高丽单独与日本交涉。文永五年正月,高丽被迫派遣使者潘阜携带两通国书前往日本。 不难注意到,忽必烈诏谕日本的外交努力之初便是构建在蒙古与高丽之间深刻的民族矛盾的基础上,这一点为之后事态的激烈发展投上了第一抹阴霾。 【沉默的回答】 从文永六年(1269)到文永九年(1272),蒙古、高丽的使者前后五次往返,但事实上早在文永六年,日本朝廷便已经送回了拒绝臣服乃至不予通交的回信。这以后的历次外交交涉日本朝廷对于蒙古刀兵相加的武力威胁完全漠视,秉持拒绝通交的强硬态度不再给予蒙古正面的回应。 自古以来,决定日本与大陆外交走向的一直是朝权贵族,但是这一次,冒着激发战争的危险而坚持强硬政策的却是镰仓幕府年轻的执权北条时宗。蒙古国书送达日本的时期,镰仓幕府凭借承久之乱的胜利扫肃了国内的朝权势力,然后通过对三浦之乱的镇压消灭了幕府内部反对得宗的势力,建立起了以北条氏为中心的执权政治。北条时宗就任执权的时候,北条氏嫡流得宗的专权达到了顶点,年轻的执权自信而专断,又怎么会在异国的威胁面前低头,更何况这种威胁的发端源自于当时日本人眼中的野蛮民族蒙古人那里。 另一方面,十三世纪后半前后,日本社会正处于一个欣欣向上的大变革时期,其显著的特点就是南宋钱币在经济领域的大量流通以及武士阶层、农民、工商业者、金融业者各方面之间经济活动的频繁发生。与当时社会的繁华气象相对应,幕府御家人为了负担奢侈的生活,不惜举债度日,甚至将自己的所领与庄园都予以抵押。而普通的农民则受到了领主更加残酷的剥削,正嘉的饥馑(1257)期间,各地强盗蜂起,恶党横行。这种现象并非是单纯一时的景象,而是日本在充满朝气的镰仓武家政权领导下急速前进的反应,处于巨大变革浪潮之中的日本,人们或者逐波逐流为潮流所裹挟,或者为争夺属于自己的未来而奋斗,全然没有意识到另外一个更加洪大的拍打世界的巨浪的到来。 但是,也并非没有清醒看世界的人。早在文应元年(1260),日莲宗的始祖日莲上人便敏锐地捕捉到了时代的变迁,在《立正安国论》一书中预言了他国入侵,日本内乱的前景,劝说幕府改弦更张,皈依正道。日莲上人的这些话对于已经完全专制化的镰仓幕府显然毫无用处。 针对当时的社会状况,幕府一边发布恶党镇压令来改善社会治安,一边凭借御家人所领回复令等德政令的手段,以牺牲工商业主和金融业者的利益为代价明确保护作为幕府支柱的御家人的利益。在这样动荡的社会环境下,镰仓幕府必须坚持武家政权的权威,才能继续维持北条执权的统治地位。正因为如此,镰仓幕府根本没有可能在对蒙古的交涉中轻易低头,否则幕府的威权顷刻间便会崩塌。 忽必烈自恃武威,对于岛国日本的强硬态度不能理解,再三地派出使者前往日本。但是很显然,他对于日本国内激荡昂扬的社会状况的了解是非常不够的,对于日本坚持抗战的决心也没有充足的体会。 就在最初的蒙古使者到达日本的文永五年(1268),接获蒙古国书以后,日本朝廷尚在进行繁冗讨论的时候,幕府便已经向西国的御家人下达了警戒令。1271年东国的御家人在幕府的动员下陆续前往九州戒备,第二年二月九州当地的御家人开始在筑前、肥前一带的沿海巡逻警备(异国警固番役)。与此同时,九州的御家人一方面强化武备,一方面也加强了对领内恶党的镇压。 1272年十月,幕府开始调查各地领主、守护的领地以及庄园公领的土地数目,以便掌握各地的军事动员力和经济力,为全面的抗战进行准备。调查的同时,也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御家人买卖领地的行为。 凭借与蒙古抗战的契机,北条执权不但攫取了朝廷在西国的行政权力,在幕府内部和社会文化领域也采取了强硬的统制政策。1272年北条时宗捕杀了有不稳迹象的异母兄弟北条时辅,并将对幕府持批判态度的日莲流放到了佐渡。 镇压恶党,控制守护,抑制、封杀异己分子,九州全面警戒,通过以上诸多手段,镰仓幕府从一开始就抱定了彻底抗战的决心。而一直无法得到日本正面回应的世祖忽必烈也终于认识到了外交压服之不可行。 【第一次远征--文永之役】 眼见战争无可避免,高丽国内部发生了严重的分裂。 1231年蒙古入侵高丽以来,高丽权臣崔氏家族裹胁王朝势力进行着不屈的抵抗,甚至在半岛全境沦陷的境遇下,高丽王朝依然移都江华岛以做最后的抗争。1259年高丽王朝终于不支,向蒙古侵略者降服。但是即便如此,作为崔氏家族私有的军事武装三别抄(原名夜别抄,为了镇压盗贼而设置的警察部队,后来分为左别抄和右别抄,加上自蒙古逃归的神义军,合为三别抄)的一部分仍然不愿意放弃对蒙古的武装抵抗。 至元六年(1269)高丽王室在蒙古的胁迫下离开江华岛,返回开京(即今开城),同时解散了江华岛的三别抄守备队。因为不满于高丽国王元宗对蒙古压迫的恭顺态度,三别抄首领林衍在江华岛掀起反乱,逼迫元宗退位,拥立安庆公继任高丽国王。正在归国途中的高丽世子忠烈王闻听此事以后,向蒙古乞兵三千,杀回高丽。十一月, 忠于元宗的高丽都统领崔坦等以林衍作乱,挈西京五十余城归附忠烈王,元宗复位。 以远征日本为目的,世祖忽必烈借镇压三别抄起事为由趁机在高丽大量屯军,并在当地强征兵员,迫使高丽王国负担造船的重任。至元十年(1273)四月,蒙古、高丽军队攻破了三别抄的根据地耽罗岛(济州岛),镇压了三别抄起义。此后远征日本的计划便顺理成章地继续进行了。 至元十一年(1274,日本文永十一年)蒙古向高丽下达了造舰九百艘的旨令,要求其中三百艘千石大船,三百艘快速战船,三百艘汲水小船,限期急迫,高丽国内深以之为苦,怨声载道。由于时间紧急,最后完成的海船是依照较为轻便的高丽船式而非坚固的南宋船式建造。 文永十一年(1274)十月三日,蒙古、高丽联军二万八千人乘坐九百艘海船自高丽合浦出发,航向日本。第一次远征日本的文永之役于焉开始。 十月五日,庞大的船队到达对马岛西面的海域。六日蒙古远征军蹂躏对马岛,日本幕府守护代宗助国率领八十余骑迎战,旋即全员战死。十四日远征军登陆壹岐岛,只一天便攻陷岛城,壹岐守备队崩溃,守护平景隆自刃。十六日联军逼近肥前,守护松浦一族崩溃。 获得急报的九州武士们在镇西奉行少弐经资和大友赖泰的指挥下,向元军可能登陆的沿海地带集结。十月十九日,蒙古、高丽联军的船队到达博多湾。第二天联军在今津、博多一带登陆,日本本土的陆上作战正式开始。 当天在大将少弐景资(经资之弟)的指挥下,日本武士们对联军阵地展开奋勇抗战,激烈的战斗持续到日落,蒙古军团的副将刘复亭在战斗中为箭矢所伤。另一方面,惯常一骑讨战术的日本武士在蒙古军团的集团作战打击下,伤亡惨重,博多、箱崎各地一一沦陷。稍后逐队赶来参战的九州各武士团体也在联军集中火力的打击下迅速溃败。日本武士们被迫向大宰府水城方向退却。 入夜以后,取得暂时胜利的蒙古、高丽联军各位将领对下一步的战斗安排发生了分歧。对日本颇有了解的高丽名将金方庆一力主张以破釜沉舟的气势对大宰府的抵抗者做彻底的决战,一鼓作气解决九州岛的战役,然后徐待大陆的援军。而蒙军将领忻都与洪荼丘对日本武士奋力抗争的气势颇有余悸,考虑到联军士卒疲敝,将帅负伤,而日本武士却仿佛蜂蝇云集,源源不绝,唯恐遭到敌方的夜袭,最终决定联军部队放弃已经取得的陆上阵地,全军撤回海船暂歇。 当天夜里,博多湾风高浪急,联军海船触礁沉没甚多,将士之中落水溺死者无数,军心极度动摇。在这样的状况下,继续征伐日本已经完全没有可能,残兵于是连夜退回高丽。文永之役,蒙古对日本的第一次远征以失败而告终了。 蒙古海船退去以后的半月间,九州岛一直处于紧张的战备防御状态。十一月一日,镰仓幕府向在山阴、山阳两道诸国拥有领地的东国御家人发布了所领下向的命令(要求御家人们前往领地上任)。这之前幕府如果向东国武士册封西国一带的领地,武士们往往会留在东国而不去赴任。幕府现在的这道指令显然是为了加强武家势力在西国的力量。 另外,幕府在蒙古可能登陆的长门一带也加强了警戒,并颁布指令要求"本所领家一元地的住人"(即非御家人的武士)也必须在幕府守护的指挥下参加防御战斗。 同时,幕府还颁布了一系列指令,命令西国一带的庄园原本作为年贡品上缴的米粮就地保存,充做军需,并征发了西国所有的船只。凭借着非常的事态,镰仓幕府的权限得到了超越以往的最大强化。 另一方面,日本朝权贵族们却在各地寺社疯狂进献,祈祷八百万天神与佛祖的垂怜,降下"神风"以降服敌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1 23: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 【警备的强化与御家人的不满】 危机稍逝,幕府执权北条时宗已经意识到了纵横大陆的蒙古帝国绝对不会善罢甘休,再度的来袭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而已。 建治元年(1275),镰仓幕府正式制定了异国警固番役的制度,将九州御家人对北九州沿海一带的警备加以组织化,任命胞弟北条宗赖为长门守护,动员山阳道诸国御家人警备长门沿海,而承久之乱以后诸国御家人轮流派驻京都监视、威慑朝廷的京都大番役则暂时被停止了。一时之间,日本全国都笼罩在抵御蒙古入侵的临战态势之下。 建治二年志气高昂的镰仓幕府制定了"异国征伐"的计划,准备以九州为中心,动员山阴、山阳和南海(即四国)诸道武士出兵高丽。计划筹措的同时,镰仓幕府还在北九州沿海修筑石垒,以抵抗异国船只的强行登陆。 筑造石垒的工程由九州各国的地头、领主和非御家人的在地武士依据其所拥有的领地的规模而分片负担。为了最终完成工程,幕府将动员起来准备征伐高丽的西国武士们也投入到了石垒的筑造中,"异国征伐"的计划因此也就自然终止。但是仍然有部分的武士开始自发地行动,骚扰、劫掠高丽沿海,甚至远达大陆,迁延日久,是为日后倭寇之祸的肇始。 1275年蒙古使者杜世忠出使日本,北条时宗不由分说,将之斩首于镰仓龙口,其强硬的态度一来表示幕府坚决抗战的决心,二来也是为了压制异国入侵以来武家政权所面对的尖锐矛盾。 文永之役时,九州的御家人武士固然是为了保卫自己的领地,但是许多西国,甚至东国的武士团体也奋勇争先,先后前往九州参战。对于这种积极的态度的解释当然不能肤浅地用所谓"保家卫国"的真理来搪塞,事实上这种现象与镰仓幕府的御家人制度有着深刻的关联。身为御家人的武士阶级与作为武家政权代表的镰仓幕府之间并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主仆关系, 幕府与武士之间的根本关系其实是建立在"御恩"和"奉公"之上。幕府根据武士在战场上的表现给予领地的封赏称为"御恩",武士为了获取"御恩"必须忠实地承担他的"奉公"义务。 然而对于文永之役来说,幕府虽然成功抵御了蒙古的入侵,却因为是纯粹的防御战争,不能象之前的源平战役和承久之乱那样没收战败者的领地来奖赏那些奋勇前驱的武士们。而那些冒着蒙古人如雨箭矢,轰天火炮,拍马向前,单凭手中的一柄短刀和一腔热血呼喝着慷慨赴死的武士们,取得了战斗的胜利却不能获得期望中的封赏,他们的失望情绪也是可想而知的。 在抗战中负伤的肥后国御家人竹崎季长因为不满于幕府对自己功劳的微薄封赏,不顾周围同族的劝阻,执意从九州肥后奔赴关东的相模镰仓,当面向负责御恩赏赐的幕府奉行秋田城介安达泰盛直接申诉自己的冤屈。安达泰盛颇为惊奇于竹崎的大胆举动,称之为"奇异的强者",然后赐予了竹崎与其功劳相当的封赏。 象竹崎季长这样有胆量前往镰仓直诉并有幸获得认可的武士毕竟只是极少数,大多数的九州武士们只能两手空空,满腹怨艾地返回自己的旧领地,自掏腰包抚慰伤者,体恤死者。 另外,镰仓时期起,武士家族为了家族的壮大,往往采取嫡长子继承的惣领制度,一族的领地只有嫡长子才能继承,其他家族子弟或者放弃武士身份参加农业劳动,或者作为嫡长子的家臣卑躬屈膝,再或者就只有出家为僧了。那些心有不甘的子弟要想出头,唯一的晋身途径就是为幕府效力,获取幕府御恩来换取自己的领地。但是战后幕府的混乱处分把这条唯一的途径也堵死了,武士阶层对幕府上层深深地失望了。 由于这种不满,武士们相互之间出现了对立,九州武士出现了为领地而争斗的现象。武士们对负责战场直接指挥的各地守护也有了不信任感。为此弘安元年(1278)幕府特别发布了要求守护与武士同心防御异国入侵的命令。 文永之役后,镰仓幕府以异国防御为借口,大幅更迭了各国的守护。肥前、肥后、筑后、长门、周防、石见、伯耆、播磨、越前、能登各国都被任命了新的守护,其中有六国守护是幕府执权北条一门,其他的新任守护也都是亲近北条氏的亲族。 自北条时赖以后,北条氏逐渐加强了在幕府中的专制支配的权力,发展到蒙古袭来时期,这种北条氏专权的集权统治已经到了露骨的地步,北条氏与身为镰仓幕府支柱的外样有力御家人之间的摩擦不断显现,这一不可调和的矛盾日益将镰仓幕府拖向了没落的泥沼。 【再度的来袭--弘安之役】 世祖忽必烈听闻败报以后,向高丽下达了再次征伐日本的命令。1274年高丽国王元宗亡故,世子忠烈王即位。此时的高丽累经战乱,已是百业凋零,国家衰亡了,然而迎娶了元朝公主为王妃的忠烈王唯知逢迎蒙古,对忽必烈的旨意不敢稍有违逆。另外文永战役以后,日本武士阶级愤恨高丽协助蒙古袭击日本,屡屡骚扰高丽沿海。忠烈王不胜其扰,惟希望和元朝一起攻落日本,彻底解决倭寇扰边的问题。 至元十六年(1279,弘安二年)世祖忽必烈终于取得了征服南宋的胜利。在攻取南宋期间一度被中止的再次征伐日本的准备工作继续进行,并且不单在高丽开始战舰的建造,南宋的降将范文虎得到世祖的赏识也在新征服的江南一带开始建造起了海船。 1280年,忽必烈确定了远征日本的计划,元将忻都、洪荼丘和高丽将领金方庆率领蒙古、高丽、汉(指原辽、金和蒙古统治下北中国的汉人)联合的四万远征军,号东路军,自高丽合浦出发;阿剌罕、范文虎率领十万被称为蛮子(原南宋领下的汉人)的新附军,号江南军,自浙江宁波出发,两军预计于壹岐岛会合,共同攻击日本。 如此庞大的远征部队大部分却是由心怀愤懑的被征服民族所组成,浮舟海外去征服另一个民族,如何调和远征军中严重的民族矛盾便成了一个关键的问题。至元十八年(1281,弘安四年)二月,征东诸将陛辞,世祖忽必烈特意叮嘱如下。 "始因彼国使来,故朝廷亦遣使往,彼遂留我使不还,故使卿辈为此行。朕闻汉人言,取人家国,欲得百姓土地,若尽杀百姓,徒得地何用。又有一事,朕实忧之,恐卿辈不和耳。假若彼国人至,与卿辈有所议,当同心协谋,如出一口答之。" 或许在此时,忽必烈就已经预见到了远征军将帅失和,士卒滥杀的前景吧。为了保证远征军持续作战的能力,忽必烈指示远征军携带锄头、铁锹等农具以备占领九州以后就地屯垦之用。 五月三日,东路军提前从合浦出发。五月二十一日船队占领对马岛、壹岐岛,大肆抄略,岛民几为之空。本来按照忽必烈的计划,东路军应该在壹岐岛就地修整,等待江南军会合以后再攻击日本本土。但是或许是唯恐江南军与之争功,或许是不屑与新附军并肩作战,东路军在壹岐岛并没有停留太长时间便扬长东行。六月六日东路军到达博多湾,为沿海石垒所阻,未能立即登陆,于是船队在博多湾中志贺岛、能古岛下锚。 自东路军驻扎博多湾后,当天夜间便有日本武士乘坐小船夜袭蒙古海船,连夜骚扰,终不能息,直到元军改变策略,以日本小船难以接近的大船围列四周护卫,方才减低了日本武士的偷袭频率。 由于石垒的阻碍,远征军自始至终无法成功登陆博多,只有海水退潮的时候,志贺岛有狭长海滩通往陆地,远征军于是和日本武士们在这一海中通道间进行了殊死的拼杀。由于通道狭窄,元军无法发挥其集团作战的能力,又因为是在海上,蒙古人所擅长的骑射与火器战术也没有办法施展,是以战斗持续到六月十三日,元军伤亡甚众却一无所获。 眼见东路军已不可能独力登陆博多,并且事先和江南军约定的壹岐会合的日期也已经临近,东路军将领计议之后,率军退出博多湾,前往壹岐岛。 但是到达壹岐以后,东路军却发现江南军失约未至,欠缺食水、疫病肆虐的东路军上下军心动摇,惶惶不安。忻都、洪荼丘提出撤回高丽,徐图后策,金方庆对此表示反对,诸位将领之间出现了对立的情绪。 正当东路军处于焦虑之中不知所措的时候,江南军的先遣队到达了壹岐,带来的消息是由于江南军统帅阿剌罕急病,忽必烈已经任命了阿塔海取而代之。然而阿塔海迟迟不能到任,范文虎于是派出先遣队通知东路军,江南军的本队稍后即会赶赴壹岐。六月二十九日和七月二日,尾随先遣队而来的日本武士先后两次攻击壹岐,激战不支,旋即退走。 久等统帅阿塔海不至的江南军在范文虎的率领下于六月十八日离开浙江,七月上旬和东路军在平户岛附近会合。巨大的船队整整修整了将近一个月,期间远征军各个民族互有争执,将领间倾轧不断,种种乱象皆为一旁窥视的日本武士所尽知。 七月二十七日,远征军东进,占据鹰岛,开始为登陆日本本土而准备。七月三十日至闰七月一日远征军遭到台风袭击,海船相互撞击,泰半沉没。台风过后,元军将士溺死甚众,东路军与江南军统帅落魄丧胆,遂率领残存的船只退往大陆。元军退去之时,尚有不少士卒漂流海上,被远征军占领的平户诸岛上也有许多士卒,这些军士嗷嗷呼号,皆被其将领弃之不顾。 日本武士们趁此良机,浮小船出海,逐岛捕杀元军,元军被遗弃者约三万人,除部分被俘,余皆战死。俘虏之中来自南宋的新附军被留做部民(奴隶),其余蒙汉丽人尽皆杀死,弃尸于海。 弘安之役,庞大帝国元朝对岛国日本的第二次征伐就此落幕,十四万大军十丧六、七,惟三万数千人归还。 【战后的问题】 凭借与元军对峙的契机,镰仓幕府再次强化了自己的权力。六月二十八日,幕府命令九州、因幡、伯耆、出云、石见各国原本上贡朝廷的国衙领和本所一元领出产的米粮就地充当战争军需。战斗结束后的闰七月九日,幕府早先颁布的关于寺社本所一元地效忠朝廷的官兵必须在武家的指挥下参与抗元战争的命令也被朝廷所正式承认。 蒙古来袭期间,原本由朝廷任命的国司所掌握的抗战权力彻底为武家政权的守护所取代,朝廷唯一可以做的就只剩下在诸国的神社、国分寺举行敌国降伏的祈祷。武家幕府的权力从此超越了公家朝廷,成为日本列岛的唯一统治者。 但是如何回应在抗元战争中作出巨大贡献的九州武士们一再膨胀的恩赏要求,就成了摆在镰仓幕府面前的一道难题。 幕府唯恐九州武士象竹崎季长一样一一脱离本领,赶赴京都和镰仓直诉,从而导致九州警备的弱化。因此镰仓方面禁止九州武士讨要封赏,并且宣称击退元朝远征军的并非武士们的殊死拼杀,而是八百万天神降下"神风"的缘故。幕府为了强调神风祈祷的效果,尽量满足了寺社的恩赏要求。 弘安七年(1284),幕府发布了九州神社的所领回复令,要求九州的武士返还侵占的寺社领地。这一旨意令付出战功却没有拿到封赏的九州武士大为不满,幕府逐渐走到了武士阶层的对立面。 在镰仓幕府内部,变故也在日渐孕育。身为北条氏得宗家臣的御内人的权力不断扩大,和作为幕府支柱的外样有力御家人之间的矛盾也在不断加大。 时宗死后一年的弘安八年(1285)镰仓幕府的霜月骚动爆发,御家人的首领安达泰盛在镰仓因为谋反的罪名被杀,九州御家人的首领少弐景资也在九州的岩门战役中战死,而这两人都在文永、弘安两役中立下了卓著的功勋。至此,日本列岛激荡的社会矛盾已经超越了幕府所能够掌控的程度。 元朝方面,世祖忽必烈不能容忍两度征伐日本的失败,第三回远征日本的准备工作一直到永仁二年(1294,至元三十一年)忽必烈去世才被中止。而此时,由于江南人民的起义反抗和交趾战事的胶着,庞大帝国的内部矛盾因为远征日本的两次失败一一显现,再度讨伐日本的计划也就无人再提起了。 元世祖去世前一年的永仁元年(1293),日本镰仓幕府在九州设置了镇西探题,以期迅速解决九州大量积压的诉讼请求。四年后的永仁德政令失败以后,镰仓幕府步上了灭亡之道。 蒙古两次远征日本的失败,为东亚诸民族的发展揭开了一个新的时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1 23: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下) 【并非结束语的一些话】 关于蒙古来袭的命题,我是倾心已久的,所以迟迟不能动笔,是因为心中还有一些难解的问题。然则真正动起笔来,却在几天之内完成了一稿,速度之快,出乎了我自己的意料之外。写完以后,再徐徐看来,感觉还是有一些感慨未能得到表达,是以有了这一节并非结束语的一些话。 一 蒙古对日本两次劳师动众的远征是否能够避免 这篇文字花费了大量的文字叙述战前蒙古、日本两方的战备工作以及外交努力,对于战场上的血肉搏杀涉及甚少,或许有些读者会感觉不能解渴。这样的安排,一方面因为我不是一个描摹战争场面的能者,另一方面也是基于我对战争这一人类解决争端的终极方式的个人认识。正如我在另外一篇文字里面曾经说过的"决定战争结果的常常并非战场上将士的武勇以及指挥个人的智慧,很多时候,在战前迷雾重重的阴影下不同势力自身利益的选择与转让之间,便已经决定最后的结局了。那些在相互厮杀中抛洒血肉的士卒无非是在演出一场已然完成剧本的演出罢了。" 所谓上兵伐交,战前蒙古与日本之间一系列的外交交涉,双方只要有一点点的智慧与勇气,就完全能够达成在战场上无法达成的双赢的结果。 假设,仅仅是假设,蒙古贵族能够了解日本在与大陆的长期交往中对于独立平等的对等地位的一贯追求,放弃以武力相威胁,要求日本臣服的目标,仅仅要求日本与南宋断绝来往,并与蒙古通好,或许日本不会因此而坚持彻底的抗战。 同样是假设,日本能够了解到蒙古在大陆上超乎想象的优势地位,委曲求全,像后来室町幕府的足利义满一样,送蒙古贵族们一个称臣纳贡的虚名,从而获取与大陆通商的巨大贸易利益,或许忽必烈会因此而心满意足,不再有吞并日本的意图。 第三个假设,世祖忽必烈在日本斩杀使者以后,能够克制一些,像后来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一样,立日本为"不征之国",同时全面断绝与日本的经济往来。这样或许孤悬海外的日本会因为谋求大陆的物产而主动与蒙古联系。 然而,过分迷信武力的蒙古贵族与拘泥于双方名分的日本幕府互不退让,最终的战争终于还是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嗜血的武者信仰战争的力量,惟有智者才能明了外交、经济与政治诸般手段齐下时的力量。 二 蒙古对日本的两次远征是否能够被称为中日之间的第二次大规模的战争 这个问题原本并不能成其为问题,大陆与日本列岛之间的交往起自东汉末年,历女王时期和倭五王而至隋唐。唐初为了争夺朝鲜半岛的权益,大唐军团扶持新罗王朝,灭亡高勾丽,击溃百济。期间唐将刘仁轨率领唐、罗水师于白江口水域大破与百济结盟的倭国海军,"四战皆克,焚四百船,海水为丹"。白江口一战彻底改变了整个东亚地区的政治格局,倭国势力为之丧胆,退出朝鲜半岛,经九百年不敢染指。 历史前进至蒙古帝国时期,忽必烈两度征伐日本,是为中日之间第二次的大规模战争,这一观点本来已经成为定论。但是现在社会上却很有一些大汉族主义者认为蒙古取代南宋乃是异族入侵的结果,中华文化至此出现了一个断层,因此蒙古对日本的两次远征在这些人看来是当时仍然是属于异族的草原民族与日本列岛的弱小和族的互斗,与中华民族是没有多少关联的。自然这场战争也是不能被称为中日间的一次对抗的。 上面的观点我是不能完全同意的。成吉思汗消灭花剌子模时,对咸海的河间地带、阿富汗和呼罗珊进行了大规模的破坏,接二连三的屠城策略使得这一地区被"大漠化"。此时的蒙古人仍然是处于一种游牧性质的边疆文化。窝阔台于1234年灭亡金朝以后,曾经打算继续成吉思汗的做法,铲除华北地区的农耕文化,将整个北方平原变成蒙古民族驰骋游猎的巨大牧场。但是这一打算有幸被契丹贵族耶律楚材劝止。最终蒙古部落放弃游牧,开始了定居的生活,并在政治制度上仿效农耕文明设立中书省来作为中央的政府机构。从此,蒙古开始逐渐接受中原文化,一举蜕变成为与南宋对立的"北朝"势力,最终成为继承农耕文化正朔的"元朝"。 从上述角度来说,蒙古对日本的两次远征确实可以被认为是继承农耕文化的大陆皇朝与日本列岛第二次的大规模战争。 三 蒙古两度失利的决定性因素真的是所谓"神风"吗 历史是没有假设的,但是蒙古对日本的两次远征却有其令人扼腕之处。作为大陆新兴皇朝代表的蒙古帝国无论是从其军事力、经济力等诸多方面考察,无一不是远远超越日本所能够仰及的范围。但是两次渡海远征,却一再大败亏输,其中的原因值得我们细细体味。 蒙古失利的最大决定因素并非世人容易想见的"神风"的原故,也不是射中刘复亭那所谓"决定历史的一箭"。其最终决定的因素在于蒙古对日本的远征是一场不折不扣的侵略战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蒙古的失利从战争的一开始就是已经被注定的了。 正因为蒙古在高丽、华北和江南地区奉行的是民族压迫的政策,远征军数量虽庞大,其中真正发挥战力的只有蒙古人而已,大多数被裹胁参与远征的高丽人与汉人对于战争的欲望并不强烈,至于第二次远征中的十万江南新附军,更是未接一仗,丧师而还。而反观日本武士,虽然在武器装备、战术运用上皆处劣势,但是他们不畏箭石,奋勇抗战的勇气却是颇叫人感慨。 其次,蒙古与日本在看待这场战争的方针目的上也有很大的差异。忽必烈起初对待日本的意图是希望能够迫使日本臣服,至少也是断绝日本与南宋之间的联系,彻底孤立南宋,以完成吞并江南的战略构想。但是在遭到日本拒绝以后,忽必烈又低估了日本抗战的决心,以为凭精骑出击,稍加惩戒,日本便会接受教训,拜服在蒙古帝国脚下。及至文永之役失利,忽必烈却又恼羞成怒,在已经完成了灭亡南宋的战略目的以后,执意出兵日本予以吞并。帝国上层对待日本的态度一再变迁,导致了整场战争的战事准备工作受到了决定性的影响。与之对应的,日本镰仓幕府在接获蒙古国书的那一刻起便抱定了全面抗战的决心。幕府随后一系列的战备工作无一不是为了整体抗战这一目标而行事,尤其是对御家人的总动员和筑造石垒抵御蒙古远征军登陆这两点在抗击蒙古入侵的战争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再次,蒙古远征军将领之间的相互倾轧也对战争失利有着不小的影响。文永之役中蒙军将领忻都、洪荼丘与高丽将领金方庆的争执,弘安之役中东路军与江南军的失和,凡此种种,都极大地抵消了蒙古方面的战略优势。 最后,蒙古方面不明天时,不通地利,两次毁于台风,也只能说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支稻草了。 四 如果蒙古占领日本以后,东亚整体的政治走势又会如何 历史的发展看似充满了偶然性,然而重重迷雾的背后却总是存在着深刻的必然性。对历史进行假设的结果,所能唯一得到的往往是对假设本身的否定。 蒙古远征军两次讨伐日本,虽然有其必败的因素,但是如果舍弃这些因素不论,远征军也并非没有险中取胜的可能。 第一次远征初战虽受挫,蒙古军团其实已经占据博多一带大片阵地,如果忻都和洪荼丘能够采纳金方庆之决战大宰府的意见,一举解决九州战事,然后固守待援,徐图后进,蒙古征服日本的野心也不是没有实现的可能。 第二次远征即使在遭受台风侵袭以后,远征军仍然有精壮六万,江南军将领张僖向范文虎建议利用残军置死地而后生的哀兵心理,强行登陆,因粮于敌,或可一鼓作气攻陷博多。倘若范文虎能够听从,未尝不能一战。然而被吓破了胆的范文虎居然对张僖说道:"还师之罪,我辈当之,公不与也。"将半数兵将遗弃敌手,仓惶逃回,着实叫人可恨。 但是即便所有一切指引胜利的天神都奇迹般地向蒙古远征军绽放眷顾的微笑,而蒙古军团竟能够奋勇突前,最终占据日本列岛,整个东亚的政治格局是否真的能够就此有所改变?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或许可以拿百余年以后明初平定交趾的历史事件来做参考。 永乐三年(1405)明朝藩属安南内乱,权臣黎氏将陈氏王族屠戮殆尽。明成祖派使节前去调解,却被黎氏设伏袭杀。成祖大怒,一战而平安南。因为遍索陈王后裔而不得,遂改安南为交趾,设交趾布政使统辖之。"自唐以来,安南入蛮服人手四百余年,今再列版图矣!"天朝威严,为之再盛。 然而明朝派驻交趾的官员除了少数爱惜名声的,皆贪佞卑鄙,其中以监军中涓马骐为最甚,鱼肉百姓,草菅人命,到三年后的永乐六年便逼得交趾全境尽反。大明朝历经二征、三征,劳师远征,终不能平,于是自弃之,从此交趾不臣。 读罢这段历史,叹息之余,或可有所比较。 交趾与中原皇朝之间的藩属与宗主国的地位长久以来一直延续,明成祖出兵交趾,师出有名。灭黎氏而立交趾布政使,也有其不得已的理由。但是仅仅因为大小官员不知体恤,十余万将士用血汗性命换来的花花世界便轻易捐弃。 相比较而言,日本与大陆之间自圣德太子送隋炀帝书曰:"日出处天子致书日没处天子"时起,日本便一直非常谨慎地在两国的交往中保持一种对等的关系。元世祖与日本交涉之初就以武力压制相威胁,要求日本明确臣服蒙古,遭到拒绝以后悍然兴兵,远征军师出无名,军心萎靡。倘若蒙古平定日本,以蒙古帝国一贯施行的民族压迫的政策,逼迫日本背反简直是百分百肯定的事情了。 蒙古平高丽,历三十年而小定,朝鲜半岛成为蒙古一个"永远淌血的伤口"。江南一带的南宋孑民抗争不断,交趾的丛林又埋葬了纵横大陆的蒙古铁骑。日本如果背反,帝国是否有自信能够再派出一支浩浩荡荡的远征军以剿灭之,实在是难以想象。 所以说,即便蒙古占领了日本,整个东亚的政治走势并不会有分毫的改变。无须数年,日本必然首先背弃蒙古而自立,蒙古受江南起义与交趾抗战的拖累,也没有可能再次对日本兴兵。 【结语】 滔滔东海无情水,皇朝霸业转眼空。镰仓幕府两度击退蒙古来袭,虽然惨胜,却淘空了根基,北条高时江山一掷,日本列岛四野汹汹。元弘三年(1333)五月二十二日,新田义贞攻破镰仓,平氏北条八百七十余人在东胜寺切腹自尽,九代繁华一时尽灭。日本从此走上了南北对峙的修罗乱世,此后更有室町末年群雄割据,八方逐鹿,庶几无间地狱矣。元和元年(1615)五月大阪夏之阵,德川家康消灭丰臣一族,天下偃武,方才开创江户时代三百年之平和岁月。 蒙古军团铩羽而归,又在安南屡受挫折,从此停歇了它在全世界扩张的步伐。帝国残暴的民族政策遭到了中原人民的激烈抵抗,十四世纪元朝崩溃的时候,蒙古人几乎完全被驱逐出中原大地。取代蒙古的朱明王朝一改宋、元以来的全球化进程,日渐闭关锁国,关上门来重温自己中央大国的荣光。 明太祖时期朱明王朝的劲敌方国珍、张士诚余部逃归海上,不服王化。元初以来的扰边倭寇愈演愈烈,甚至出现与明朝重臣相勾结图谋行刺皇帝的"胡惟庸案"。明太祖因而颁布海禁令,禁绝民间出海。明宣宗征服交趾最终失利以后,海军被大批裁减。1449年的土木之役,明朝的注意力彻底转向北疆,开始重修长城。1500年明王朝下令禁止修建多桅海船,1525年又在各地捣毁远洋船只,拘禁船主。中国从此自动放弃海洋大国的地位,万里海疆,随即被破浪而来的葡萄牙人所掌握。 噫,追古抚今,无言以对,惟浮一大白。 【参考文献】 ●上横手雅敬等著《镰仓人物群像》 ●吴廷璆主编《南开日本史》,南开大学出版社,1994 ●张声振《中日关系史》卷一,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 ●孙隆基所著《中国千年回顾——一个全球史的鸟瞰 》 ●前田绯雨所著《明初的平定交趾之战及其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1 23: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谢谢。。。。知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咖啡日语

GMT+8, 2024-4-27 17:3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