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日语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195|回复: 6

雅乐之东传日本及其日本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2-29 23: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日本四天王寺国际佛教大学 教授   南谷美保 (郑爱华 译) 一  雅乐指什么? 在现代日语中,“雅乐”指何种音乐?日语辞典中又是如何解释的呢? 我们可以发现大部分辞典都将“雅乐”解释为“雅正的乐舞”,也即“统治阶级所演奏的高雅、端庄的音乐”。还有一些解释是“包括飨宴用乐舞在内的宫廷乐舞的总称”。  “雅乐”一词的英语译法共有两种。一种是直接使用表示该词日语读音的罗马字拼法,即gagaku,另一种是标明这种音乐演奏场所的court music and dance。根据需要,有时候还会添上ancient一词,采用 ancient court music and dance的译法。 上述辞典的解释及英语译法等均认为“雅乐是在宫廷中演奏的音乐”。既然是“高雅的音乐”,在日本,“雅乐”一词也就被人们普遍接受来表达这种音乐了。但是,我刚才还讲过,“雅乐”一词英译时,有时还会附上ancient一词,将“雅乐”译为“古代的宫廷音乐”,同样地,在日语中也常常出现与该译法相同的解释,即“雅乐是古代日本的宫廷音乐”。 去年12月,香港大学附属美术博物馆举行“中国古代乐器”展览会时,我曾特地去参观过。一入会场,就因为眼前所见而大吃一惊。因为在第一个展览室里展览的竟是明代的乐器琴和瑟。后来马上想到汉语中的“古代”,是指截止到1840年为止的漫长年代,而日语的“古代”指大致截止至12世纪末的日本奈良、平安时代,两国对“古代”的年代限定完全不同,也就完全理解了该美术馆的作法。 有了这个经历后,我有点担心日语中用“雅乐”表示的这种音乐,按刚刚所举的辞典上的解释,即“雅乐是在宫廷中演奏的音乐”原样译成中文后,是否还能准确表达这种音乐的内容。 两种语言不仅对“古代”一词的时代划分不同,还听说中文中“雅乐”指的是儒教的祭祀音乐。也就是说,在两种语言中,即便是同样的汉字,含义却有微妙的不同。因此,我担心刚才的解释的准确性。 “雅乐”这种音乐,起源于中国,后来传到日本、韩国、越南等地,在各国以不同形式发展下来,至今还在这些国家演奏着。通过追溯这段历史,我们可以肯定在这些国家,汉字“雅乐”所表示的具体音乐内涵是各不相同的。 更确切地说,日本的“雅乐”并非只限于在宫廷中演奏,如刚才辞典中的类似解释。通过考察这种音乐的东传过程,我们还发现寺院、神社等与雅乐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也就是说,在日本,雅乐有时也具有纯粹的宗教音乐的功能。因此,即便用日语对日本的“雅乐”进行说明,也很难被日本人完全理解。 所以,我接下来想就日本的“雅乐”谈几点。 “雅乐”一词在日本所指的音乐领域,可以分为三大部分,即: 1)国风歌舞 2)外来乐舞 3)歌    舞   1)“国风歌舞”也称“上代歌舞”或“日本固有的歌舞”,是在举行“神乐”、“东游”等神事时,作为献给神的供物演奏的。 3)“歌舞”,是在2)外来音乐的影响下、出现于日本平安时代的、专为贵族演奏的声乐曲。形式多样,既有在歌词中吸收了古日本的民歌的“催马乐”,也有以汉诗为歌词进行歌唱的“朗咏”等。这些音乐才是在宫中“御游”时和贵族宴会时演奏的音乐。 以上两种音乐,基本上都是诞生于日本的音乐。之所以说是“基本上”,是因为如果仔细追究的话,这两种音乐其实是有着细微的差异的。今天因为时间的问题,在这里不进行详谈,所以姑且将其视为“诞生于日本”的音乐。 剩下的2)“外来乐舞”,才是今天的中心话题。日语中“雅乐”所指的音乐,一般只认为是“外来乐舞”。 因此,“雅乐”一词所涵盖的音乐内容,确切地说,应包括三个部分,即“国风歌舞”、“歌舞”及“外来乐舞”。但今天的大多数日本人说到“雅乐”,一般都认为是“外来乐舞”。线索似乎越来越复杂了。 但请大家放心。接下来我仅围绕“外来乐舞”展开话题,因此今天我所谈的“雅乐”,不是指刚才所说的三种音乐,而仅指“外来乐舞”这一种,这一点希望大家能够理解。   二  雅乐的故乡在哪里?   如上所言,“外来乐舞”的音乐及舞蹈等,是从5世纪到9世纪末从外国传入的,那么它的故乡又是哪里呢? 这些“外来”音乐,现在又被分为两大类,即“唐乐”和“高丽乐”。   如果这两种名称表明了音乐的发源地,那么雅乐的组成部分之一的“外来乐舞”的故乡,应该是唐代的中国和朝鲜半岛各国了。 这些“外来”音乐的表演方式有两种,即只用乐器演奏的“管弦乐”和在“管弦乐”伴奏下舞蹈的“舞乐”两种。这些音乐和舞蹈是否都是从唐代的中国及古代朝鲜半岛各国一起传来的呢? 记载雅乐的书籍统称“乐书”,其中有一本书相当有名,即由狛近真在1233年所撰的《教训抄》。该书中有一段记载,是关于至今还在演奏着的乐曲“陵王”的(这一部分资料我已作为资料1复印了下来)。这支曲子如上所言,若是“管弦乐”,即由乐器独奏,则称为“罗陵王”,若配上舞蹈,则称作“陵王”。 这支“管弦乐”的曲名,《教训抄》中记为“罗陵王”,该书中还介绍了关于“罗陵王”曲的一个典故。据《通典》记载,北齐有一位兰陵王,不仅文韬武略无所不精,而且还是位奇世美男子,若有战事出阵,家臣一看到他就会意乱神迷,无法打下去。后来,他出战时,就戴上一副面目狰狞的面具指挥作战,最后成功地率领军队取得了胜利,这个故事后来就被编成“罗陵王”的舞蹈。 听说这位兰陵王的陵墓,就在现在的河北省境内。 此外,《教训抄》中还介绍了其他舞曲的一些来历,如 “还城乐”:据说西域人喜食蛇。该舞曲形象地描绘了西域人找到蛇后的欣喜之态。 “迦陵频”:该舞曲描述了菩萨妙音天从净土降临南天竺的故事。后来婆罗门僧正将这支舞曲带到日本。 这些故事,在其他书籍中也有大量记载。 话归正题。上述音乐、舞蹈等,今天都划入“唐乐”一类。 由此可见,日语中的“唐乐”,指以唐都长安为中心的、当时大唐辽阔的统治区域内各地方音乐的统称。更为复杂的是,“唐乐”中还包括只有音乐传到日本,后来或配以日本的舞蹈、或模仿从“唐”传来的音乐、日本自己作曲等的乐曲。 源于朝鲜半岛各国的“高丽乐”,其内容所含虽没有如此丰富,但也包括了中国东北地区和日本的音乐。 总而言之,在古代日本,以唐为中心的东亚地区传来的音乐,其来源无疑是相当广阔的。   三  怎样传到日本的?   如上所述,雅乐的来源相当广泛,那么它们又是怎样传到日本的呢? 关于日本演奏外国音乐的最早记录,一般认为是453年允恭天皇葬礼之时,新罗国王派80名新罗乐人到日本的一段记载。 100年后的554年还记载道,钦明天皇时,朝鲜半岛的百济派来的、接替前任的音乐家已抵达。(请参考资料2)此外,如材料3所示,612年推古天皇之时,还有关于名伎乐(吴乐)传到日本的记载。 684年天武天皇在位期间,有演奏来自朝鲜半岛三国的音乐的记载。 从5世纪到7世纪,日本关于音乐的记载,大部分都与从朝鲜半岛传来的音乐有关。后来日本于607年派出遣隋使、630年又开始派遣遣唐使,那么中国的音乐想必也以此为契机,开始传入日本吧。 藤原真敏(807—897年)作为遣唐使于835年入唐都长安,随当时的琵琶博士廉承武学习琵琶。据说他后来携唐的琵琶归国,还带回了唐的乐谱,而且回国后一直持教授琵琶之业,那么唐的音乐也无疑传入了日本。 早在701年颁布的《大宝律令》中,就有在治部省中设置雅乐寮,专事演奏音乐、培养演奏家的规定。该机构演奏的音乐包括日本古代传下来的礼仪音乐及“唐乐”、“高丽乐”、“百济乐”、“新罗乐”、“伎乐”等外来音乐。这些外来音乐大致相当于唐的宫廷宴飨乐。这件事证明当时“雅乐”与日本固有的礼仪音乐一起,属于国家机构管理、教习的音乐。这说明当时日本曾将外来音乐的演奏,置于国家机构的具体管理之下,通过为外国使节演奏、表演,以提高国家的威信。因此,“雅乐”当时被视作国家一级的礼仪音乐。   四  古人与外来音乐“雅乐”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即古代的音乐是与佛教一起传到日本的。如刚刚提到的,554年百济音乐家来日一事,他们当时其实是与僧侣、医博士、历博士、五经博士一起到日本的。也就是说,这些艺术,与佛教一样,都是作为当时的最新事物被介 绍到日本的(请参考资料3)。此外,再看一则612年伎乐传入日本的记载。《圣德太子传历》(资料3)中记载了圣德 太子的一段话,“从今以后,在举行供佛仪式时,当演奏这些外来的音乐”。 由此可见,古代的人们认为,这些外来音乐,不仅仅是艺术,还与从外国传来的新事物,如佛教、儒教的学说有着千丝 万缕的关系。而正是正仓院里保留下来的乐器让我认识到了这一点。 正仓院中保留了圣武天皇的遗物、东大寺的寺宝及文书等,日本7世纪到8世纪的一些珍贵文物。其中还有很大一部分乐器。现在我们看一下其中的“金银平文琴”(材料4中有其相关照片)。 该“金银平文琴”,是在涂上漆的桐材表面,帖上雕刻成装饰形状的金银等板,做成的豪华七弦琴。可以确定是817年收入正仓院的,估计于8世纪上半期制成于唐。 该琴的底面装饰有刻在银板上的汉诗文。该诗文为宣扬儒教学说之作,认为七弦琴奏出的乐声,有助于人驱除邪恶之心,养成浩然之气。 表面装饰有金匠制成的装饰图案,其中三个道士的部分较引人注目。三人之中有两人在演奏琴和阮咸。音乐之声,招来鸟蝶,连飞仙都驾凤凰而至。此处表现出一种音乐上的神仙思想。 外来乐器上表现出的这种音乐思想,充分体现了当时日本人对“雅乐”等外来音乐的态度。也就是说,古代的日本人不仅认为“雅乐”是音乐,还认为它与儒教、道教学说等一样,是新事物的其中一部分,这一点需要我们注意。 关于雅乐与佛教思想的关系,752年举行的东大寺大佛开眼供养会的相关记录值得我们注意。在这次供养会上,当时的外来音乐与日本的音乐为了一争雌雄而进行了竞演。其中,就有“陵王”的舞蹈。 这些音乐的演奏,其乐声不仅仅是为了让人们一饱耳福,其舞蹈也不仅仅是让人们一饱眼福。这些音乐是为了在这次法要会场再现佛教经典中记载的、仙乐不断的佛国净土。而且当时的人们也知道这些响彻极乐世界的音乐,是作为献给佛的供物演奏的,因此这次法要大会上演奏的音乐,也是献给佛的供物。 在这些佛教仪式上演奏的雅乐,不仅是献给佛的供物,作为再现佛教世界的极乐世界的方式,也很值得我们注意。 由此可知,从中国大陆、朝鲜半岛、以及亚洲其他地区传到日本的音乐,不仅被日本人作为艺术接受下来,还与各种外来思想相结合,在日本扎下根来。   五  “雅乐”的日本化   这里先请大家听一支雅乐的曲子。 曲目是“贺殿”。这支曲子如上所介绍,是作为遣唐使派往唐朝的藤原贞敏,从师匠那里学来的、后来传入日本的曲子。如曲目所示,这是古代庆祝建筑物新落成的典礼上经常演奏的曲子。 现在演奏雅乐的乐器,在实际听过的“唐乐”的管弦乐演奏上用的是8种乐器。请大家看一下手头的相关资料表。此外,“高丽乐”中使用的三之鼓、高丽笛、神乐中用的神乐笛、和琴及笏拍子共13种乐器,在现在的雅乐演奏中还在使用。 但正仓院中保留着比这些乐器种类还要多的乐器。这说明,在古代的雅乐演奏中,还有相当多的乐器,在今天的雅乐演奏中已不再使用。这种变化反映了什么问题呢? 这里有一份绘卷的部分复印图,即资料5。在资料5中也有几种乐器,在现在的雅乐演奏中已不再出现。 箫、五弦、尺八、箜篌、方响等即其中的一部分。这些乐器均已列入上表。 在现在的雅乐中使用的乐器种类,远没有古代的雅乐演奏中出现的多。这是因为演奏乐器的组成规模曾被缩小过。像这种对乐器进行选择取舍的做法,在平安时代就已有过先例。 那么,是哪些乐器被淘汰了呢?被淘汰的乐器是像尺八、箫等奏出的旋律与龙笛一样的、作用相同的乐器。它们的演奏都统一到横笛上,从而实现了乐器组成规模的缩小化。这样做,大概是为了裁减雅乐演奏者的人数。 此外,还可以发现演奏低音的大型乐器也有被削减的趋势。所以现在的雅乐,发展成了比古代的雅乐乐音尖细的、在高音区演奏的音乐。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之一,是原本在中国唐代、于室外演奏的雅乐,传到日本后,在日本化过程中,为了适应日本以室内音乐为中心的现状,而做出了相应的调整。 还有,日本人对音色的喜好也不相同。《源氏物语》的“若菜”中(材料6),有“大规模的高丽乐和唐乐,倒不及听惯的东游乐来得亲切可爱”(译者注:引自丰子恺译本,716页)的记载,对当时传入的外来音乐雅乐的演奏,认为“大规模”,太过夸张炫耀了。 不仅是乐器,在舞乐中表演的舞蹈,也出现了同样的变化。原有的样式发生变化,一些内容废弃不用。 在《源氏物语》的“红叶贺”(资料6)中,有一段描写在舞乐中“歌咏”的情景。舞蹈者在舞蹈中的歌咏,极其美妙动听。 由上可见,“咏”、“啭”等都是指舞乐中舞蹈者歌唱汉文诗词的部分。资料中还列举了“陵王”的“啭”词内容。这些歌词都被相关文献记载了下来,从而得以流传到今天,但它们的唱法今人已是无从知晓。因而今天的舞乐中,舞蹈者跳舞时都是无声地。 大概这些歌词从中国传来之时,其发音、唱法,如旋律、歌调等,就已有讹误,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最终失传。 此外,舞乐的装束也发生了变化,将《信西古乐图》中舞蹈者的装束和现在的舞乐装束相比较,就可发现这一点。唐代的装束风格渐渐消失,转而采用日本的宫廷装束。 与此相对,面具及一些小的道具等,大都还保持着古貌。 舞蹈的设计也发生了变化。我且举一个例子来说明。 我今天多次提起“陵王”的舞蹈,还讲了关于该舞蹈的一些传说,实际上,《旧唐书》中有着与此完全相同的记载。 《旧唐书》卷二十九中有几处关于散乐的记载,其中“大面”一曲的有关记载,与舞乐“陵王”的传说完全一致。请大家参考手头的资料7。 这说明“陵王”舞原本是散乐的一种。这种新奇的舞蹈,想必含有相当多的杂技性的曲艺因素。 实际上,《教训抄》中记载了“陵王”舞中的“蜻蜓返手”动作。这是一个翻筋斗的动作,这说明该舞蹈中原本是有这些杂技性的舞蹈动作的。 大概这种音乐自唐传入日本后,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作为礼仪音乐的一部分,最终被宫廷和寺院等接受的过程中,其中的曲艺性内容,逐渐被淘汰掉了。 这么说来,今天的日本雅乐,其实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已经完全日本化了的音乐。 所以,我认为,雅乐决不能简单地定义为“古代举行宫中仪式时演奏的音乐”。 因为雅乐其实是在古代传入日本之后,为了适应宫廷及寺院等保护者的需要,而发生了许多变化,从而流传到今天的艺术。因此,我认为应该从雅乐的变化入手对雅乐进行定义,强调它的动态变化过程,而非开头辞典所下的静态的定义。 今天的我们不仅应该研究雅乐作为现代艺术的一些特点,还更应该追溯这种艺术的历史发展过程,寻找它历经一千多年的岁月洗礼仍然具有顽强生命力的原因。                                                                                           资料1 :关于“陵王”的相关资料     资料2:554年:钦明天皇时代     资料3:612年:推古天皇时代     资料4:正仓院的“金银平文琴”     资料5:《信西古乐图》     资料6:《源氏物语》的引用文     资料7 :《旧唐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2-29 23: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资讯来自cctv.com   在日本有一种古老的音乐形式——雅乐,它已经经历了上千年的流传。时至今日,这种古老音乐的艺术魅力不仅没有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消退,反而历久弥新,受到了东西方观众的喜爱。   精美华丽的服饰,典雅恬静地表演,悦耳动听的丝竹之音,这便是日本雅乐,一种目前世界上最为古老的管弦乐之一。   与日本的许多传统文化深受中国唐代文化影响一样,雅乐也和辉煌的唐代古乐有着很深的渊源关系。1300多年前,大量的唐代音乐舞蹈和一些朝鲜宫廷音乐流传到日本,其中就有根据中国儒教的礼乐思想编制而成的雅乐。雅乐在中文里的意思是“雅曲正舞”、“雅正之乐”,是宗庙祭祀时演奏的乐曲。         据记载,公元8世纪,雅乐第一次作为日本宫廷音乐开始在日本皇宫里演奏。随后,日本的音乐人在保留了唐代音乐元素的基础上,根据日本人对音色的不同喜好,以及日本本土音乐的特点对雅乐进行了改良和发展,逐步形成了今天极具日本特色的雅乐。而且雅乐的演出场所也从深宫高墙里走了出来,一步步走向民间,成为了雅俗共赏的音乐形式。   作为在日本流传了千年的“国宝”,日本人已经不满足独自欣赏雅乐,现在日本的雅乐艺人经常组成演出团到世界各地巡回演出,希望把这种古老的东方文化介绍到西方。   日本雅乐团演出时的翻译:“日本的雅乐完全不同与西方的管弦乐,它没有西方管弦乐中经常出现的和弦,相反,观众可以欣赏每种乐器,独立演奏的声音。”   西方观众在初次接触雅乐时往往有些摸不着头脑,但只要稍加点拨,他们便很快陶醉其中。欣赏雅乐对于西方观众来说就好像穿越了时空隧道回到了千年以前的东方——那唐风唐韵的舞蹈,那低回的吟唱都让人如醉如痴,而东方丝竹乐器在艺人们的弹拨吹奏下所产生的美妙音韵,更是余音绕梁,不绝于耳。   难怪不少观赏过雅乐的观众都说,欣赏雅乐光用耳朵去听是远远不够的,只有用心去聆听,你会感受到你的心弦在这千年古乐的演奏中也被轻轻拨动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2-29 23: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猪,乖猪,美猪,可爱的猪~~~~~~~~谢谢谢~~~~~~~~~我找了许久的资料被你全贴出来了,感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3-1 23: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没必要这么夸张吧 活活 举手之劳... 还占老猪的便宜,活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3-1 23: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  暗自开心in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3-1 23: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轩辕剑肆》的音乐-雅乐 by 生于二月三十 《轩辕剑肆》故事发生的年代在秦初,而游戏中大量采用的背景音乐就是“雅乐”,在别人耳中听来昏昏欲睡的东西,我是乐此不疲,百听不厌。尤其是韩国古墓中的那段BGM(four08)我曾有连听上百遍的记录。 我国自上古商周有文字记载以来,即将音乐与诗歌分为【雅】与【俗】两大类。周代收集诗歌的方式是由特派的人员到乡野四处搜集,最后储存在京都的【观】中,积周八百多年,搜集数量何止千万。当年孔子为作教材从中又整理筛选了三百余首,分作三类,即『风』『雅』『颂』。『颂』只是用于宗教祭祀时候的演奏,类似西方的圣歌,『雅』是宫廷贵族在种种外交内联场合演奏。而『风』便是各个地方的通俗歌曲了。一般来说把『雅』与『颂』所演奏的音乐称为“雅乐”,雅乐盛行于周代,,在西周和春秋时期(公元前1027~前481),出现了雅乐的黄金时代。 在如也只有在孔子的民间祭祀活动中可以听到较为原始的雅乐,这样的雅乐和我们今天在游戏中听到的当然有相当的不同,用轩辕剑肆音乐负责人吴欣的话来说:“好比一堆敲破铁,敲碗盘之间的彼此合唱”,当然经过几千年的历史,谁知道当初的雅乐到底是什么样子,或许还ROCK哪。尽管这样,游戏中的配乐主要乐器还是选择了雅乐所用的乐器如编钟、编磬(qing四),柷(zhu四),敔(yu三),埙(xun三)等等,其外形与发音如下; 编钟:外形 http://www.gio.gov.tw/info/festival_c/teacher/16.jpg 发音 http://www.gio.gov.tw/info/festival_c/sound/448.wav 编磬 外形 http://www.gio.gov.tw/info/festival_c/teacher/17.jpg 发音 http://www.gio.gov.tw/info/festival_c/sound/739.wav 柷 外形 http://www.gio.gov.tw/info/festival_c/teacher/18.jpg 发音 http://www.gio.gov.tw/info/festival_c/sound/1241.wav 敔 外形 http://www.gio.gov.tw/info/festival_c/teacher/19.jpg 发音 http://www.gio.gov.tw/info/festival_c/sound/1037.wav 埙 外形 http://www.gio.gov.tw/info/festival_c/teacher/20.jpg 发音 http://www.gio.gov.tw/info/festival_c/sound/918.wav 在当时要制造此类乐器,尤其是编钟之类,要花费许多人力物力才能制造,非一般人所能置备。后来贵族音乐中夸耀豪富的成分愈重,乐器制作愈益考究奢侈,战国时期铸大钟的记载甚多。乐器如钟、磬等(有时连同乐师在内),常用为外交上馈赠的贵重礼品 雅乐兴盛了近400年以后,到春秋、战国时期,雅乐的政治作用就随着周朝中央政权的衰落而逐渐消失。它在应用上的种种规定已无人遵守,诸侯贵族们对雅乐感到厌烦而喜爱俗乐。   自汉以后,雅乐所赖以生存的“礼”已不具有周代那样的重要政治意义,雅乐也就更见衰微。 重点推荐两段:(按照游戏安装目录下的序列号) four08:这是游戏进行到韩国古墓时候的背景音乐,埙的旋律贯彻全曲,中间加上编磬如银铃般的敲击声彷佛闭上眼睛就能看见千年以前乐姬席地而坐,细扭着腰肢正在演奏。 Four24:机关山的背景音乐,白舆被众人误解,独自隐居数十年,当听闻墨家正收到威胁,依然决定用机关术救助墨家的危难,这个时候他问了一声:“夫人这些年来还好吗?”游戏结束的时候也用到了这一段音乐,凄美的笛声中,彷佛一个传奇的故事的结束,让人感到无限惆怅。 另外即将要面世的《苍之涛》据说游戏的配乐不会沿袭四代的雅乐,继而是回归三代以及天之痕的风格。看过预览动画以后,或许是音质不好的关系,音乐到没有给我太大的映象。大提琴的比重比较大。希望不要带来太大失望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3-1 23: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上的朋友。 上面的链接打不开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咖啡日语

GMT+8, 2024-4-27 20:2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