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日语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595|回复: 16

原创******隆重推出******日剧的魅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11-7 23: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很久以来,日本电器的口碑,日本料理的风味都让中国人“咀嚼”透了。而今“哈日”

的主要对象更多地体现在:日本的时尚、音乐、动漫、电视剧。在日本创下高收视率的日剧

,很快就会在中国热播,日剧被做成10集左右的光盘后,日剧fans就会通宵达旦一口气看完

。一切存在皆有它的合理性,那么日剧的魅力究竟在哪里?日剧所表现出的情调,或者说文

化内涵是如何迎合了异国青年的心?在饱食了几十部日剧大餐之后,我略有所得,期待与日

剧爱好者共同探讨。




                     一、       陌生的亲近


   日剧的观众群以大学校园里的学生为主,往前延伸至忙里偷闲的高中生,往后则是刚开始

工作不久的年轻白领。对眼前过于现实的生活满腹狐疑,对外界事物充满好奇,闲来时的“

拿来主义”者。无论情感、事业,这各年龄都是一个学着长大,学着成熟的年龄。
    以爱情为主题,用偶像照面已不是日剧的专利。然而,隔了一个太平洋,蓝眼睛、高鼻

梁的美国人上演的故事显得遥不可及,而且他们的故事太赤裸、太刺激、太缺少含蓄,可以

去看电影但不能像日剧一样细细品味。相比之下,隔了“一衣带水”的日本人在行动上会有

很多“似曾相识”的感觉,举手投足显出一些相似来。然而,比起本土电视剧,日剧又多了

几分陌生。日本的女人会走出温柔的步子,不停地点头说“是”;日本人回家时会大叫一声

“我回来了”;吃饭之前似乎也要先下一个口令,然后一起动筷;中国人只有看比赛时才说

的“加油啊”,他们会经常挂在嘴边,很现实地相互励志。不过这并不妨碍中国青年说,某

某长得像江口洋介,某某长得像反町隆史,偶尔将自己想象成剧中的主角也未为不可。日剧

中的故事常常小而悠远,在动人处一遍一遍地重复主题曲,使观众不禁沉浸其中。
     日剧还惯用小巧的道具,它们是爱情的见证物,不时出现在剧集中,让人念念不忘。《

恋爱世纪》中的水晶苹果,《通向婚纱之路》中的隐形眼镜,《美丽人生》中的红皮鞋,《

东京爱情故事》中的拼图……他们在爱情上的“伎俩”和中国人没有什么两样,只是他们比

中国人更细心,更用心,更能寓情于物,恋爱中的人看日剧最容易顾此而思己,不免想要为

自己的恋情增添几分情趣,几分亮色,在这个意义上,日剧的故事不亚于一本《爱情不完全

手册》。
    也许正是这种陌生的亲近,使日剧处在一个不远不近的位置,若即若离的吸引着中国的

观众。




                     二、      感情的涡流


     日剧贯穿始终的往往不是一件意义重大的事情,而是人与人在心灵上的平衡、失衡、再

平衡。日语中有一个词:“しみじみ”(si mi ji mi),形容感觉沁入身心,深入骨髓。“

しみじみ”是一个拟态词,而日本人的表情,神态的确可以将这种刻骨铭心的感觉形之于外

,又不显做作。这是日本人共有的“特长”,也是日剧吸引人的地方。
    在表演特色方面,动作表现不是主要的,即使打人,也总是高高地擎起手,轻轻地落下

,连“啪”的一声都不干脆利落。语言和表情更具特色。日本女性的发音很脆很轻灵,被称

为“舌尖上的舞蹈”。在日剧中,女性角色常常会有一段长长的台词,像是自言自语,又像

不断地反问,她们说得极快,而且总能在呼气的瞬间将词语倾吐出来,很是“しみじみ”。

无怪乎许多不懂日语的观众都宁肯看字幕也不愿听翻译后“变了味”的声音。
    在神情方面,男性角色轻易露出哭丧的脸,高兴的时候笨拙地抹一抹眼泪在日剧中也不

足为奇。在中国电视剧中恐怕是很少见的,男儿有泪不轻弹嘛。然而,在日本人看来,这种

表现是很自然的,他们不刻意塑造刚强英勇的男性形象。这和日本人对“人”的认识有很大

的联系。在日本人的观念中,人是卑微的,脆弱的东西,是受着自然的恩惠而内心藏着污秽

的东西。所以有这样一种说法,面对一座山,日本人决不会用“征服”两个字,即便登山,

也只是对自身的考验,对山的态度仍然是景仰和妥协的。因此,日剧表现的情感不是深沉博

大的,而是私人的。理想的状态是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不能说谁必须宽容谁。所以在《美丽

人生》中,坐轮椅的杏子遇到能够毫不礼让地与她争执的冬二时,她感到“去除了心与心之

间的一堵墙”。
    日剧中对内心感受的关照无与伦比,伴随着自身的危机与机遇,家庭的分裂与弥合以及

欢快与痛楚,困顿与富有,日剧里的感情“细纹”纵横交织,仿佛处处是旋转的涡流。不仅

剧中的男女主角,剧外的观众也会一不小心掉进涡流,并沉浸其间,不能自拔。当然,涡流

也并不一定就是痛苦的深渊,也有温馨浪漫的涡流让观众感到快乐,感到幸福,拥有一种绵

长隽永的感动。




                        三、      无英雄主义


   这个时代的艺术,不论是直接的或间接的,都与当时的社会情绪,道德标准,价值取向有

着密切的联系。这种联系的必然结果是:艺术作品中的英雄原型必然要与主要的社会角色相

重合。然而,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在高呼“这个时代没有英雄”(当然,英雄的定义仍然是

一种观念问题)。即使是中国观众,尤其是很少目睹“英雄”的青年人也不再期望电视剧中

出现一个“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英雄。
    从上面讲到的日本人对“人”的观念来看,日剧是不会提倡英雄主义的。因此,日剧的

无英雄主义是不是正好暗合了这个时代的社会情绪?
    在日剧中往往有青春偶像闪亮登场,但这些光芒四射的偶像扮演的角色却总是那些商社

的小职员,失业的模特,过气的作家。甚至,《同一屋檐下》的兄弟姐妹们仅仅开了一家洗

衣店维持生计,《美丽人生》里的冬二有一个当医院院长的父亲,但他却在理发店里苦苦挣

扎着。主角们总是在各种窘迫里生活着,低薪、失业等各种问题困扰着他们。然而他们仍然

可以无怨无悔地进行着爱情,一举一动都很温馨。这对于现实生活中那些唱着“我想去桂林

,可是有时间的时候我却没有钱”的年轻人来说,无异于是在开导他们说“没有钱也可以享

受浪漫的爱情”。这样的日剧可以让校园中的“清贫族”或是薪水微薄的年轻职员们暂且忘

掉自己身上的压力,轻轻松松,心平气和地投入纯感情的剧情中,随心所欲地幻想一把,实

在是一种愉快的解脱。
    那么,无英雄主义的日剧的精髓在哪里?是对“爱”的不断诠释。日剧中不仅没有英雄

角色,主人公还常常是悲情人物。《同一屋檐下》里的小雪患了白血病,《神,再给我多一

点》里的真生得了艾滋,《美丽人生》里的杏子是坐轮椅的。作家并不是想借用悲情人物来

获得人们的同情,而是用悲情来加深对“爱”的理解。处于苦难中的人对于爱的特殊感受有

如伤口禁不住碰撞,是非常敏感的。但事实上,即便是一个健康的人,谁的心里又没有“伤

”?杏子对自己双腿的自卑也使身为院长儿子却去当理发师的冬二多多少少觉察到了自己身

上的悲屈(《美丽人生》作者北川悦史语)。或许看日剧观众也会禁不住去想如何医治自己

心里的伤,从而与剧中人物产生强烈的共感。


    日剧很少去塑造声势巨大的事件,也不会让某个角色表现得过于完美。《同一屋檐下》

的达也为了让遭受不幸的妹妹重新鼓起生活的勇气而去跑马拉松,但他还是因为阿基里斯腱

拉断从第一名跑成了倒数第一名。镜头里没有他很顽强很坚毅的样子,而是很痛苦的惨状。

他跑到终点时,没有我们想当然的安慰的掌声——观众全走了,裁判甚至撤走了终点处的牌

子。但是他的兄弟姐妹们来了,他因此严严实实地挽救了妹妹的心。日剧的魅力大约就在这

里,用略带低沉的氛围烘托出略显不起眼的角色,犹如一首乐曲,音调不高,却依然奏出了

积极向上的旋律,依然震撼了许多尚且平凡的年轻心灵。或许这就是日剧的魅力所在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11-8 23: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同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11-9 23: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每一部都有不一样的感觉,我喜欢日剧的感觉和氛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11-9 23: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好喜欢日剧啊 特别是里面的人物演出简直是太出色了   好过我们大陆的演员很多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11-11 23: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对“爱”的不断诠释

这句话写出了日剧的精髓,

okenkoさん对日剧的这些评说,再插嘴也是无聊,呵呵,好文章。

对于日剧的观众群,说实话,被介绍到中国的日剧偶像剧偏多,

我道是很少看这些偶像剧,今天才把GTO给看完了,呵呵



倒是觉的日剧的年龄层是没有锁定的,日剧给我一个感觉就是轻松,幽默。

不管是多严肃的主题,基本都不会让人反感。



英雄主义在日剧里是一个很重要的主题,但他们的英雄主义不是在表现一个完美的人物,

对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的进行很细腻的塑造,“爱”就被不断塑造。

呵呵,看看[金八先生]吧,典型的日式英雄主义。



***我都是在说什么来的,都是废话。

一句话,日剧里很多是有看头的,港剧总是差一点点板筋,台剧/韩剧典型的精神垃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3-11-11 23: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版主的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11-11 23: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道楼主有没有看过草剪刚 深田恭子 宫泽里惠主演的经典日剧<大胃王>,看过以后不爱日剧也难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3-11-11 23: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机会一定要搜来看看,谢谢推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11-12 23: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哪里有哇?我也想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11-12 23: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日剧很注重感情方面的渲染,所以这次东京电影节,中国的几部文艺片才得以大放光彩。这与日本人紧张快节奏的工作后寻求安静也有关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8-13 19:54:15 | 显示全部楼层
《3年b班金八老师》不知有什么吸引人的地方?本人买了碟,可是看了一集就再也看不下去了。不是很经典的日剧吗?看来还得研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8-13 22:55:24 | 显示全部楼层
日剧比较重视对个人的刻画,我们国内的电视剧政治色彩都比较浓,对主角个人的个性往往会忽略。最近国内有人批评说日剧剧情简单,偶就是喜欢这种简单,比如<大搜查线>、<麻辣教师>,让人在看的时候特别放松。国内的电视剧现在偶基本上很少看了,只看<大明宫词>这类比较美的电视剧,正剧偶看不下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8-14 11: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是引用mac于2003-11-12 12:00 AM发表的 :
是对“爱”的不断诠释

这句话写出了日剧的精髓,

okenkoさん对日剧的这些评说,再插嘴也是无聊,呵呵,好文章。

对于日剧的观众群,说实话,被介绍到中国的日剧偶像剧偏多,

我道是很少看这些偶像剧,今天才把GTO给看完了,呵呵

.......


MAC     我想看[金八先生]
GTO里面老是说这部片子    很好奇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8-14 12:06:09 | 显示全部楼层
[金八先生]是不同于GTO的热血电视剧,里面的主角在《通向婚纱之路》中演女主角的爸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0-21 16:27:46 | 显示全部楼层
日剧太唯美了
很多经典日剧主角都是悲情角色
如<<君の手がささやいている>>
体现出强烈的人文关怀和日本人的不屈向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咖啡日语

GMT+8, 2025-2-5 16:2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