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经济大势及其经营意味 文/王明夫
未来20年是中国的经济腾飞阶段,将会是一个全球资本和经济资源涌流到中国的历史阶段。在这个历史阶段,各种商业种群跑马圈地、逐鹿中原,全社会范围内的投资性资产将全面升值,资本市场将高度繁荣,产业竞争的游戏规则正在被改写……
(一)转型经济:结构变迁比盈利水平,对企业更致命 认识中国经济大势,最重要的一个关键词是“转型经济”。在欧美发达国家,大多数产业经历了长期淘洗的过程,都已经形成了寡头垄断格局,形成了竞争均衡条件下的稳态经济。比如汽车行业里的美国三分天下格局,软饮料行业和飞机制造行业里的双寡头格局等等。在竞争均衡格局下,产业和商业是相对稳态的,商业模式、产业秩序、竞争策略和竞争方式都稳定了下来,产业内的商家大多处在“运营”状态,谁也很难打破和重构产业格局。这是成熟市场经济体的商家环境。
中国商家的经营环境则很不同。中国经济大势的核心特征是:转型加转轨背景下的结构变迁经济。中国大多数产业都还处在“春秋战国”阶段,没有完成足够的淘洗过程,没有进入竞争均衡的产业状态,产业内的商家面临的关键命题是:结构变迁、格局动荡下如何维持当前格局下生存同时又占领未来格局的先机。
中国的转型经济特征,对商家的经营意味是什么呢?
第一,中国呈现出一种商业景象是“跑马圈地,逐鹿中原”。中国经济过去20年和未来20年,总体呈现出的景象是“跑马圈地、逐鹿中原”。在此过程中,雅的和俗的,荤的和素的,文明的与野蛮的,知识的与武力的,老实厚道的和胡作非为的,理性的和疯狂的,共同构成我们这个时代商场风云的庞杂叙事和宏大交响。你会发现各种人都在以他的方式获得了成功,当然也有可能获得很大的失败。
第二个经营意味是厂商的命运。在转型经济下的结构变迁这种大势背景下,决定中国大多数厂商命运的是结构变迁和资源占领,而不是盈利水平。盈利、利润,在很多时候,对中国企业来讲,没有长远意义上的战略价值,真正有价值是你在产业变迁的潮流里边扮演的是什么角色,处在什么地位,是结构变迁中的被边缘化者和被淘汰者,还是领导这场结构变迁的自觉者和推手。这是公司生存的关键命题。正是从这个角度上看,我们和君咨询在为大企业思考战略问题的时候多是基于产业的,中国志存高远企业家的首选战略应该是产业整合和产业领袖战略,而不是产品层面上的经营战略。
[ 本帖最后由 KAIDO 于 2007-8-28 16:14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