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端午节是在其平安时代以后由中国传入的。日文是以中文为基础的,但大部分字都变了样,并且字意、词意、发音也不相同了。端午节本来应该是阴历五月初五,而到日本后就变成阳历5月5日了。到现在,日本的端午节与中国的端午节在形式上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在意义上却已经完全不同了。
国际在线消息:在中国,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这一天,人们为纪念屈原而吃粽子和举行赛龙舟活动,同时,在这一天有插艾蒿避邪的风俗。而在日本,端午节主要是为了避邪而吃粽子和柏叶饼。并且要插菖蒲避邪(因为菖蒲叶子的形状像剑,所以用来避邪)。客观地说,日本过端午节的时间正是万物生长的时期,同时也是百病可能发生的季节。菖蒲是中药,能够消除病魔。
有机会在日本过了一个别有风味的端午节,感受到了中日两国过端午节的异同之处。
一进餐厅,门口挂上了鲜艳的鲤鱼旗,餐桌上也早已摆好了一种用当地栎树叶包的豆馅糯米糕——粽子,吃时蘸些白绵糖,又甜又可口,此外,餐桌上还有冲好的咖啡。
日本的端午节又是男孩子的节日。这是因为在日语中“菖蒲”和“尚武”是谐音,因此渐渐地变成了男孩子的节日。人们希望男孩子茁壮成长和事业有成,于是竖起鲤鱼旗,摆上武士偶像、盔甲和战帽。我们走在街上,看到一些家庭的院子里竖起了鲤鱼旗,据说,此举是希望孩子像鲤鱼那样健康地成长,有中国望子成龙的意思。从下面看鲤鱼旗,浮现在蓝天下的鲤鱼很像在水中游动着。另外,为了避邪,人们将菖蒲插在屋檐下,或将其放入洗澡水中洗澡。
说到避邪,还有一段传说:从前有个叫平舒王的君主诛杀了一个不忠之臣,这个奸臣死后的魂化成一条毒蛇不断地加害于人。有个有智谋的大臣头戴红色的蛇头帽身上洒满菖蒲酒与之激战,最终制服了毒蛇。从此日本在端午节时插菖蒲、薰艾叶、喝菖蒲酒就流传开来成为传统的风俗日本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艾旗招百福蒲剑斩千邪”。
虽说中日两国的端午节意义已不相同了,但中日两国的文化还是源远流长。就说端午节吧,中国有,日本也有。从中国传去的端午节已经演变成一种具有日本特色的节日。
[ 本帖最后由 zqhai 于 2008-6-8 15:28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