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在演变中国企业界的格局正迅速变化。因此,我们理解它的方式也应该相应转变。
高安德
2008年7月
目录
多年的快速经济增长和参与全球竞争正在重新界定中国企业的分类。过去,这个国家的大多数企业都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国有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中国企业界的新格局要求用新的方式来描述这一竞争舞台。
有些规模庞大的国有企业与过去一样,仍受到名目繁多的政府法规的保护,而无需竞争,继续控制着所在的行业。然而,另外一些国有企业目前已完全参与到全球竞争中,与数百家面向相同客户的国内外企业展开激烈的商业较量。
其他类型的企业近年来脱颖而出。全球型竞争对手正在走出中国国门,以自我发展的方式或通过收购在海外进行大规模业务扩张。活力型后起之秀正在大多数全球竞争者的关注视线之外经营,同时也在不事声张而又有条不紊地构建走向全球所需要的各种能力。创新型本土企业则通过开发新技术或探索新的商业模式,正在中国国内力辟蹊径。跨国公司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些活力型后起之秀与创新型本土企业的存在,以及它们将会带来的竞争。
毫无疑问,划分企业类别的界线正不断发生变化,有些企业不仅只属于一种类型:例如,许多中国最有活力、最具竞争力的企业仍然保留着国有制的印记。全球企业高管需要更好地理解中国的客户、竞争对手、供应商,甚至还有商业合作伙伴,无论它们属于哪一种所有制类型——从地道的民营到完全的国有(参见附文:“中国企业的首席执行官如何开展业务”)。
中国企业的首席执行官如何开展业务今天,中国的首席执行官们领导着许多发展迅速、日益自信的中国企业。他们的视野和职业经历与西方企业高管的视野和经历有不少差异。了解这些差异有助于更好地解释可能使许多跨国公司高管们困惑不解的行为,并可能会找到一些新的机遇。
中国国有企业的首席执行官们与西方企业领导人的差异比较明显。大多数国有企业首席执行官的职场生涯在国企与政府之间辗转变动。一位能干的领导人可能最初在一家国有企业里担任某省级公司的高管,然后又可能担任相应的党政机构领导职务,接着出任国有企业的首席执行官,随后又有可能回到党政机构,担任某个大城市的市长或某省的省长;其职业生涯的最后一站可能是在中央政府或党内担任非常高级的职务(如在国务院或政治局任职)。
由于典型的国有企业老总的职业生涯通常横跨企业界和政界,因此他们特别关注政治形势,特别是党内的形势发展。事实上,国有企业的老总们常常会将长期战略决策的时间与每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国的立法机构)制定的计划相互衔接,或者与其他重大政治事件(如中国元首出访海外,外国元首访问中国,或成立新的政府机构)相互衔接。此外,政企间的相互依存的关系使得国有企业的首席执行官们在最大化股东价值的同时,也赞同关注企业的社会和经济目标。
中国移动的农村扩张战略表明了一家大型国有企业是如何在支持国家发展目标的同时获得自身发展的。2004年以来,中国移动将移动通讯服务扩展到广大农村地区的数百万消费者,以支持政府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包括通过移动通讯网络将农村地区连接起来的举措)。政府目标(例如,通过保持大量劳动力就业和纠正经济和社会的不公平现象以维护社会稳定)也是很多国有企业首席执行官重视公司收入增长的部分原因。事实上,我们发现中国国有和民营企业的首席执行官谈得更多的是收入增长、市场领先和竞争优势,而不是过多地谈论短期财务目标。重视企业收入的增长以保持工厂开工和员工拥有工作,这通常意味着中国企业是涉足多个不同业务领域和市场的“多面手”。
跨国公司因此而有机会在快速增长但服务不足的细分行业里开辟利基市场。例如,一些跨国制药公司避免与中国同行在大宗产品类别(如目前占整个制药市场的30%,但重要性正日益下降的抗生素类产品)展开正面竞争。这些跨国公司另辟蹊径,瞄准一些规模较小、增长较快的治疗领域——例如,对肿瘤和高血压的治疗。
在一个快速扩张的市场上,中国企业的首席执行官们与发达市场的企业高管相比,较少依赖于严格的分析、市场调查或对客户偏好的详细了解,这也许并不令人奇怪。很多中国企业老总凭很强的直觉决策,习惯于对新的行业趋势和变化做出迅速而灵活的反应,并对通过控制成本来提高竞争力、保持企业持续增长表现出敏锐的兴趣。
中国的企业老总们现在也更加注重细节与客户服务的环节。例如,中国汽车制造商传统的经销商战略强调寻址,尽力获取位于容易吸引客户的良好地段的低成本场地。而企业对注重提供真正高质量的展厅体验的经验不充足。与此不同的是,通用汽车公司为所有经销商制定了严格的客户服务标准——甚至详细到经销商服务人员应该在客户进入展厅后几秒钟之内接待他们,以及经销商服务人员应该在电话铃响几声后接听电话。
不错,这些策略并不是跨国公司制胜的灵丹妙药:本地制药公司继续占据着中国70%的市场份额;通用汽车公司在中国市场正与其他外国汽车制造商和中国汽车制造商激烈竞争。但是,如果跨国公司不使用这些方法,成功将更加遥不可及。更好地了解中国企业及其高管是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上取得良好业绩的一个重要起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