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日语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新米

[其他翻译] NHK纪录片--《故宫的至宝》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9-8-5 14:31:06 | 显示全部楼层
195# helladise


人家NHK拍的嘛~~设备大大地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5 15:24:56 | 显示全部楼层
195# helladise


人家NHK拍的嘛~~设备大大地好~~
新米 发表于 2009-8-5 14:31

我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8-7 11:04:11 | 显示全部楼层
(19)玉镂空龍紋盤

躍動(やくどう)する龍の紋様、そして、細密な透かし彫り(すかしぼり)、この玉器は中国の北方に起こった女真族(じょしんぞく)の国金で作られました。12世紀、金が北宋を征服して、連れ帰った職人の手になるものと考えられています。玉镂空龍紋盤(ぎょくろうくうりゅうもんばん)、直径26センチ、宋に代わって、中原を支配した金も漢民族を聖なるものとして玉器を尊びました、金は皇帝の象徴である、龍の紋様も取り入れました。中華の覇者たらん(はしゃたらん)とした金で作られた竜の玉器です。北方の異民族にも、玉の文化は中国の伝統として受け継がれていきました。
跃动着的龙形图案,加之,细密的透珑镂刻,这件玉器是兴起于北方的女真族所建立的国家--金国制作的玉器。一般认为这件玉器是,12世纪,金征服了北宋后让从北宋带回的匠人所制作的。玉镂空龙纹盘,直径26厘米。取代宋支配中原的金国也视玉器为圣物而尊崇之。金国也将龙纹作为皇帝的象征。这是想要成为中原霸主的金国所制作的龙的玉器。北方的少数民族也将玉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继承发展。

単語:
透かし彫り(すかしぼり):透珑镂刻
女真族(じょしんぞく):女真族
覇者たる(はしゃたる):霸主,霸王
異民族(異民族):异族,异民族

豆知識:
镂空 :镂空(lòu kōng)
  在物体上雕刻出穿透物体的花纹或文字:镂空的象牙球。 镂空是一种雕刻技术。外面看起来是完整的图案,但里面是空的或者里面又镶嵌小的镂空物件。陶瓷器的传统装饰技法之一。指在陶坯体上透雕花纹。距今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陶器已有透雕圆孔为饰,山东大汶口出土的薄胎黑陶把杯,把柄上就有多种镂空纹饰。汉代到魏晋时期的各式陶瓷香薰都有透雕纹饰;宋以后镂空装饰日益发展;清乾隆(1736-1795)时烧成镂空转心、转颈及镂空套瓶等作品,使这类工艺达到顶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7 11:06:45 | 显示全部楼层
198# 新米


灰常精致!灰常精致!
PS:这个玉镂空龍紋盤是派什么用场的?又是礼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8-7 11:17:33 | 显示全部楼层
199# helladise


大概不是礼器,是为皇帝而做的玉器吧。
发张近景给你看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7 11:32:14 | 显示全部楼层
199# helladise


大概不是礼器,是为皇帝而做的玉器吧。
发张近景给你看哈。。。

新米 发表于 2009-8-7 11:17

太赞了!(口水流了一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8-7 11:40:41 | 显示全部楼层
201# helladise


恩,恩,我也这么觉得,越到后面的玉器就越精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7 11:42:57 | 显示全部楼层
201# helladise


恩,恩,我也这么觉得,越到后面的玉器就越精致~~
新米 发表于 2009-8-7 11:40

欧叶!真想快点见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8-7 13:17:01 | 显示全部楼层
8过,玉器马上就要结束啦~~

第三集是唐三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7 13:21:56 | 显示全部楼层
8过,玉器马上就要结束啦~~

第三集是唐三彩~~
新米 发表于 2009-8-7 13:17

那第四集是什么?
第五集呢?
第六集呢?
第七集呢?
.
.
.
.
.
.
.
.
源源不断地问in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8-7 13:43:58 | 显示全部楼层
让我来回答你的问题
那第四集是什么?--白瓷
第五集呢?--青瓷
第六集呢?--宋瓷
第七集呢?--青花
偶正好看到第七集,所以可以回答你~~第八集我还没看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7 14:10:15 | 显示全部楼层
让我来回答你的问题
那第四集是什么?--白瓷
第五集呢?--青瓷
第六集呢?--宋瓷
第七集呢?--青花
偶正好看到第七集,所以可以回答你~~第八集我还没看捏~~
新米 发表于 2009-8-7 13:43

太巧了,俺正好只问到第七集啊。新米浆咱们真是心有灵犀啊
PS:青花瓷,本大人喜欢的干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7 18:46:06 | 显示全部楼层
LZ的片子 全在电驴下的嘛 ?  貌似很大  很慢 很无奈地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8 16:16:13 | 显示全部楼层
休息日穿件马甲,过来踩一脚以示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8-10 10:05:59 | 显示全部楼层
(20)玉鷹紋圭

最後の王朝、清の皇帝が君臨(くんりん)した紫禁城(しきんじょう)、清は、中国の東北地方の少数民族、満州族が打ち立てた王朝です。清の皇帝は王朝の正統性(せいとうせい)を示すため、歴代王朝が受け継いだきた文物の収集に取り組みました。玉鷹紋圭(ぎょくようもんけい)、長さ31センチ、清の第6代、乾隆帝が収集した玉器の一つです。古稀(こき)天子の文字は古希を迎えた乾隆帝が刻ませたものです。乾隆帝は古より歴代の王朝に尊ばれてきた玉器の収集に取分け情熱を注ぎました。

乾隆帝のそうした思いが、この玉器には刻まれています、文物を受け継ぐのは古の王朝、殷、周以来の定めである、この玉器を手にするとき、私は古の王に思いを馳せる、乾隆帝はこの古の玉器を持つことで、王朝の永遠の繁栄を祈りました、玉器、それは6000年の昔から、綿綿(めんめん)と受け継がれてきた神聖なる造形なのです。
这是最后的王朝清朝皇帝统治管辖的(皇宫)紫禁城,清朝是中国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满洲族建立的王朝。清朝皇帝为了显示其王朝的正统性,积极致力于收集历代王朝所继承的文物。玉鹰纹圭,长31厘米,清朝第六代皇帝乾隆帝收集的玉器之一。古稀天子的文字是迎来古稀之年的乾隆帝所刻之字。乾隆帝对历代帝王所尊崇的玉器收集注入了极大的热情。乾隆帝将自己的愿望雕刻于这件玉器之上,继承古代文物是远古时代的王朝殷,周以来所定下的惯例。得到这件玉器时,我缅怀先朝之君,乾隆皇帝用这件远古玉器,来祈祷王朝的永世繁荣。玉器,是从6000年前的远古开始,连绵不绝继承发展下来的神圣造型。

単語:
君臨(くんりん):君临,统治
紫禁城(しきんじょう):紫禁城

豆知識:
玉器辨别六要素:
从玉料材质去判断
  (1)要温润,不粗砺,且半透明;(2)硬度。今天玉的硬度要求是6.5,比如和田玉。不同时期由于制玉工具的不同,对玉器的硬度规定也不同,因为玉器还有一个通俗的定义——“刻不动的石头”。所以可以这样说,依据这个定义,“玉雕”这个词都是不准确的,能“雕”的则是石头,准确地说应该称为“琢玉”、“磨玉”。古代玉的硬度是4.5-6,比如分布于全国各地的蛇纹石,(如辽宁一带的岫岩玉硬度为4.5左右,)曾经作为原始时代和青铜时代的玉器材料存在了很久。随着汉代铁制工具的诞生,对玉器硬度的要求提高,这个时候就需要硬度在6以上的品种来做玉器的材料,和田玉也因此成为2000多年来长盛不衰的玉种。(3)比重需要达到3-3.5,感觉坠手。(4)作为玉,颜色只能有5种,分别是白色、青色、黄色、碧色、墨色等,颜色越纯越好。那些透明的、蓝色的、红色的等等都不能称为玉,即使比重够了、硬度够高也不是玉。(5)玉器的材料必须是天然的矿石。从战国开始就有用玻璃冒充玉器的历史,到了今天,经常用价格低廉的国外近似和田玉料(产地俄罗斯、韩国、加拿大等)或合成材料冒充。
从玉器的颜色去辨伪
  (1)玉器自身的颜色(前面提到过的5种颜色)。(2)由于地质运动,玉石从山上滚到河里,经过几千年甚至几万年浸泡后的皮色。和田玉经过滚动剩下的仔玉的玉质是最好的,除了得益于昆仑山对玉温润的作用,也得益于河水的长期浸泡。乾隆时就喜欢用保留皮色的仔玉做的小器(山料玉往往用来做大器)。除了乾隆时期,历史上,汉代也故意选择保留一部分皮色来证明是仔玉,其后的辽宋夏金元都选择保留仔玉的部分皮色,由此可以判定,如果出现其他朝代的仔玉保留有皮色,则有可能是仿的。(3)四五百年前玉器一般都有浸蚀的颜色,称为“沁色”。以和田玉为例,自然的绺纹(玉中间的杂质裂缝,属于材料的毛病)和刻玉时刻坏(或使用中损坏)的部分在墓里就容易变色。(4)人为原因造成的颜色。分为两类情况,一类是原始社会个别墓葬采用火烧的仪式(也有自然火灾的情况),比如良渚文化的玉器就有这样的情况。另一类是人为通过蒸、炸、煮、烤、涝等手段去仿古玉的沁色。根据文献记载,甚至有将新玉塞进羊肚,放入地下掩埋几年,用血长久浸泡后再取出的方式来仿“血玉”的情况。今天还有人采用涂胶后经微波炉低温慢烤的方式来仿制。人为做旧是可以辨别的,一般颜色都比较浓,容易掉色。比如通过水碱、硫酸等煮过的玉往往留下小的坑点,用烤、煮的方式则会出现非自然裂纹。
从工艺痕迹去断代
  人们往往用金属、金刚砂(又名解玉砂)等工具将玉器穿孔、镂雕,在古代还使用牛筋等工具。玉上的孔和线条往往留下历史上制作的痕迹。比如孔,春秋战国以前由于转孔工具较软,所以往往是进口大腹身小的喇叭孔,且时代越早喇叭孔越明显,这一点,现代仿的与原始工艺的痕迹(效果)是不一样的。战国以后的玉器一般只见直径相同的垂直孔。至于线条,良渚玉器上面的线条往往是用硬物刮出来的,比较细,沟底有小道;而红山玉器的线条很可能是用牛筋带砂去蹭,线条比较粗;夏朝开始,人们采用金属砣子去磨,线条沟底平滑有弧度,两端细、浅,中段粗、深,用放大镜观察可以发现长线条并不直,中间有用砣衔接的痕迹。这也是鉴别的要点。
通过玉器的造型去断代
  每个朝代都有自己的时代风格,往往我们可以从一件器物的造型特点去判定其年代。不论是青铜器、瓷器、木器还是玉器等等,都是如此。
通过玉器的纹饰去断代
  玉器上面的动物纹饰、植物纹饰以及文字等内容的不同都能反映出不同时代的特征,尤其以人物纹饰最为复杂,涉及人物的面孔、发型、服饰、体态等多方面细节特征。对于“光素无纹”的玉器(比如手镯),鉴别起来很有难度。如果说无款的瓷器还可以通过窑址、胎土、釉色等方面去分析,那么鉴别素玉则有更多的困难,只能从浸蚀程度的深浅和材料去初步判断其年代。
根据综合资料去分析
  除了上述5个方面的要求,还需要我们结合历史文献、考古资料,综合其他各方面的知识去补充自己在玉器鉴别上的认识,这需要长期的积累和沉淀,不是朝夕而成的。就如同“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一点点地去接近中心并最终获得真理。一件玉器的最终鉴别,也只有材料、颜色、工艺、造型、纹饰这5个方面的要点统一后才能成立,前提就是掌握综合的理论和知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咖啡日语

GMT+8, 2025-8-24 04:5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