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日语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小蝈蝈

转贴 《东瀛奇葩》日本历史上有名的女子的故事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8-3-6 13:33:10 | 显示全部楼层
春日局

在日本,自古以来提及“乳母”,多见于上流阶层及特殊富裕的家庭。在一般的家庭中,因某种原因失去了母亲的婴儿,不得不请乳母来喂养的现象也是存在的。“乳母”,顾名思义,给婴儿喂奶是她主要的任务。皇族、贵族、将军和诸侯家的妻妾们,生了孩子以后既不喂奶也不抚养孩子,雇“乳母”来哺乳抚养已成了常规。乳母之中也有断奶后仍不走,继续留在孩子身边终身照看的。奈良时代的橘三千代等就是这种乳母的典型。但如果对日本历史上的乳母们进行大评论,第一名无疑是德川第三代将军德川家光的乳母春日局(1579~1653年)
春日局本名阿福,父亲是在“本能寺之乱”中背叛了主君织田信长,把织田置于死地的明智光秀的重臣斋藤利三。父亲阵亡后,人们对于逆贼的家人冷眼相看,阿福一家抬不起头,生活十分贫困。阿福的青春时代是阴暗的,到了结婚年龄也找不到合适的对象。找不到对象还有另一个原因,她幼年时患天花,脸上留有麻子。叛徒的女儿加上丑女的双重不幸却使阿福成长为坚强的女性。后来她嫁给亲戚稻叶家的养子稻叶正成。然而这个婚姻对她来说离幸福相距很远。稻叶正成是再婚,先妻病死后留下了两个孩子,阿福和正成又生了三个孩子。还有一种说法是稻叶正成十分好色,调戏好几个女佣人,阿福为之十分烦恼。有一天,连做梦也没有想到的命运转机忽然降临到跟着风流丈夫,带着五个孩子,在琐碎的生活事务中过日子的阿福头上。
在阿福生下第三个孩子不久,江户城第二代将军德川秀忠和正室阿江之间也生了个儿子,正在物色乳母。阿福听到这消息后志愿去当乳母。经过了迂回曲折的过程,最后得到所司代板仓胜重的推荐,争取到了给德川家的嫡子家光当乳母这个光荣的位置。阿福的出身并不好,父亲是逆臣明智光秀的家臣,论容貌她连一般都赶不上,是个“次品”。她之所以能争得这个要职,并不只靠幸运,而是与她积极而周到的自荐有关。决定阿福当乳母后,将军令其丈夫稻叶正成作幕臣。稻叶正成拒绝了,并和阿福离婚。阿福把孩子留在丈夫家里,只身搬进江户城。
阿福投入全部精力,全心全意地抚养家光,她将本应给自己孩子的爱,疯狂地倾注在家光身上。有一次家光得了天花。阿福祈求神明,发誓自己一生不用药以换取家光的病愈。家光病好后,她果然恪守誓言,一生未服药。另外阿福性格豪爽,未当乳母前曾杀过两名闯进家里的强盗。
家光又有了个弟弟叫忠长,由母亲阿江抚养。家光则在阿福身边,与母亲阿江见面机会甚少。家光性格不稳定,好激动,举动有些怪异,使周围人感到不安。而忠长聪明,性格稳健,因此出现了拥立他为下届将军的动向。阿福对此甚为不安。即使家光再信任她,她也不过是一介乳母。阿江则是第二代将军德川秀忠的正室、家光和忠长的生母,论权限阿福远不是她的对手,但阿福无论如何也要让心爱的家光登上将军的宝座。她想来想去想出了一计,要想摆脱这种困境,只有得到比将军、比阿江更高一层的权威者的支持和许诺,除此以外别无其他。
她以参拜伊势神宫为名,秘密拜访引退后住在骏府的前一届将军、德川幕府的创始人德川家康,恳求让家光当将军继承人。听了她的诉说后,德川家康便前往江户城。德川家康的一句话,便决定了由家光继承将军之职。这一段插曲被称为“春日阿福的秘密参拜”而流传后世。家光之所以能够成为后来的第三代将军,全是阿福的功劳。
家光当了将军后,阿福对于他的爱和忠诚依然如故。从家光的健康、教育、修养和与女性的接触等琐事,到如何对付政敌等都由阿福关照。总之,一切对家光不利的事都有阿福来处理和排除。对于家光来说,最大的威胁是其弟弟忠长。后来忠长因谋反罪而被逼剖腹自杀。这事件的背后,阿福的干预起着重要的作用。家光对阿福的信任越来越深,他当了将军后,诸如大臣、将军夫人们的住处,德川家族的女性们,包括妻、妾等以及作为人质住在江户城宅第的诸侯们的子女的管理等等,全由阿福一手负责,阿福掌握了很大的实权。
阿福曾经进京拜见过后水尾天皇,“春日局”的称呼是当时朝廷赐给她的。她是奉幕府之命拜访朝廷的,其目的是劝告后水尾天皇让位给与德川家有血缘关系的内亲王。内亲王是后水尾天皇与他的妃子和子(即第二代将军秀忠的女儿)所生的女儿,于是第109明正女皇诞生了。由此可见阿福不仅是家光的乳母,她作为政治家,其力量也远超过了男人。
不久她把留在丈夫身边的三个儿子接到身边,为他们安排了一定的位置。
到了晚年,家光赐予她3000和白银100老金,她宏大的住宅与诸侯相比毫无逊色。从一名地方无名武士的妻子到将军的乳母,最后成为江户城的实权者的春日局无疑是名副其实的巾帼干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3-6 13:33:26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秀尼


神奈川县镰仓市有座寺院叫东庆寺,它是建在北镰仓车站附近小山的半山腰上一座不大的寺庙。寺庙的院子里种有梅树、桃树等,一年四季花开不断,是一座美丽的寺院。它在全国很有名,是到镰仓观光的旅客必到之处。
东庆寺的历史悠久,它是1285年由镰仓幕府第八代执政官北条时宗的妻子志道尼创建的尼庵。14世纪初,后醍醐天皇的皇女用堂尼当了主持以后,因该寺建在松冈山上,故叫作松冈宫殿,这座由代代名门的女子当主持的尼庵格调高雅。到了明治时代,尼庵改为僧寺,但它作为与女性有缘分的寺院,至今女性参拜者也源源不断。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这座庙的别名有分手寺、申冤寺等。在女性没有结婚自由和离婚自由的江户时代,受丈夫和婆婆虐待或苦于被强制结婚又不允许离婚的女性,只要进这个寺庙就可以得到保护。寺庙可以帮她们提出离婚要求、办理离婚手续,如果一时办不成手续,还有只要在寺里修行3年就可以承认离婚事实的制度。
江户时代初期,这个庙里有个叫天秀尼的年轻尼姑。东庆寺至今还收藏有她的木雕头像。雕像面带微笑,美丽、温柔。从表面上看是一位温柔的女性,实际不然。
下面的故事是天秀尼在30岁左右发生的事情。
会津若松40万石的领主加藤明成的家臣主水的妻子,找到天秀尼请求帮助。当时主水不满于领主加藤明成的胡作非为,为上告幕府秘密带领家族一班人逃出会津,不久被加藤明成察觉。主水等男人们逃进高野山。因高野山有女人禁入山内的规定,无奈女人们便逃到镰仓。加藤明成追到高野山后,强迫寺庙交出主水等人。高野山本来有保护和救助逃进山里的罪犯及其他人的治外法权式的特权,但这一次却屈服于加藤明成的恐吓,把主水交了出来。加藤明成把水主等人杀害后,又来到东庆寺,要求交出主水的妻子。按照武士社会的伦理,背叛主子属大罪。根据“武家诸法度”(当时的法律)加藤明成惩办主水理所当然,其家族被视为同罪予以处罚也属无可奈何。
蜂拥而至的加藤明成的手下们,无视东庆寺禁止男人入内的寺规,擅自闯入,在寺庙的院子里大喊大叫,逼迫交出主水的妻子。纤柔细巧的天秀尼来到暴跳狂吠的武士们面前,凛然地喝斥:“退下!这里是禁止男人出入的尼庵,不准男子闯进!只要是到这里求救的人,一个也不能交出!难道你们不知道这里的规矩吗?”
就这样,那些武士们只得退出,把寺庙团团围住,不分昼夜地大吵大嚷。有一天晚上,从小侍奉天秀尼的乳母来到天秀尼的房间对她说:“主持,寺里的人都恐惧万分,这里是分手寺,家妻女在这里不合适,还是将她们交出去吧。否则寺庙有危险。说不定很快那些武士们就会闯进来捣毁寺庙。”
“那绝对不行!”天秀尼静静地说。
“主持当时年幼也许不知道,主水原是丰臣秀吉的部下,他不顾曾得到秀吉的专顾和恩典。在大阪之战时反叛,投奔德川家康,是反过来攻打你父亲丰臣秀赖的敌人中的一员。对于主持来说是仇家。主持的哥哥国松在落城后不久被捕遭杀害,实在可怜。”乳母尼姑泣不成声。
天秀尼本是丰臣秀赖的遗孤。淀君是她的祖母。大阪城失守之前,逃出躲藏,被德川家康的部下抓获,哥哥国松被斩,只有她被救起,8岁时被送到这个寺庙。德川第二代将军德川秀忠的正室阿江是淀君最小的妹妹。阿江和她的姐姐阿初(淀君的另一个妹妹)一起为天秀尼向德川家康求情,希望饶她一命。德川家康答应了,并让她做了自己的孙女千姬的养女。千姬是德川秀忠和阿江之间所生的长女,曾经嫁过丰臣秀赖,但没有生育。所以千姬并非天秀尼的生母。
在天秀尼的幼小心灵里,深深体会到了战争的恐怖:与母亲别离的悲哀,哥哥国松的死,当孤儿的寂寞不安的日子等等。
“战争是残酷的,我不也是在灭了我全家的德川家的恩典下活到现在吗?无论敌方还是我方,拯救生命于危难才是佛赐给我的使命。我要给将军写信,明晨派急使送出。”
天秀尼似乎下定了决心,在她那温和的目光里有一种坚毅的光芒在黑暗中闪烁。
天秀尼向幕府强烈谴责了加藤明成无视寺院规定为所欲为的行径,并向幕府表示:请幕府在加藤明成和寺院之间作出取舍。
最后幕府采纳了她的请求,加藤明成受到了处罚,由40万石的诸侯降到了1万石的笑领主,只是免去了死刑,勉强维持家名而已。天秀尼取得了胜利,维护了寺庙的独立和完整,继续保护主水的妻子。
从此东庆寺以弱女子的堡垒而闻名全国。受到寺院恩惠的不幸女子不计其数。在那重男轻女的年代,以柔弱的女子之躯,不屈服于男人们的暴力恣雎,坚定贯彻自己的信念,从不嫌弃不幸的女人,天秀尼是个真正的人道主义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3-6 13:34:32 | 显示全部楼层
《才女篇》
额田王

额田王(7世纪左右)以“万叶”女诗人而极富盛名。但她被收录的诗并不算多。她在《万叶集》里留下了9首短诗和3首长诗。关于她的情况还有很多不详之处。首先是其出生年月日和去世年限不详。关于她的出身只知道她是镜王的女儿,并有叫镜王女的姐姐。她先嫁给了大海人皇子(后来的天武天皇),生下叫十市皇女的女儿。随后她得到天智天皇(大海人皇子之兄)的宠爱,并成为他的妃子。古代的婚姻制度和婚姻观与现代有很大不同。

茜色夕照紫草地
回眸遥见君挥袖
君知否
那里还有守卫人
(在紫草丛生的狩猎场上,你向我挥手致意。难道你不想想被那些守卫看见了怎么办?)

这是额田王赠给大海人皇子的一首诗。大海人也回赠了一首:

君如紫草芬芳无伦比
虽已做人妻
吾犹恋一生
情不自禁遂挥手
何所俱!
(你像紫草一样馥郁芬芳,假如我恨你怎能作出这种事情。如今你虽然嫁了别人,但我依然热恋你,所以我不顾一切表我一片情意。)
这首诗是额田王在天智天皇所主持的蒲生野(滋贺县)游猎的宴席上作的诗,即她在现在的丈夫天智天皇的面前,与先夫大海人皇子公然交换情诗。后来有的学者把它看作三角关系,也有的认为它是后来的“壬申之乱”的起因之一。还有的学者认为,这只不过是单纯为了助兴和作乐。究竟哪一方是真,不得而知。
她和大海人皇子之间所生的十市公主嫁给了天智天皇的皇子,即太政大臣大友皇子,并生了葛野王。
从古代历史书所记载的片断中,也可以看到额田王在宫廷内的地位较高,才华超人。
据推测她在“壬申之乱”后又进了天武天皇的后宫。她的诗歌创作活动时间比较长,公元687年,即持统女皇时代初期创作的作品也有。
额田王在诗歌中闪烁的文才,她横溢的才华和自由奔放的感受力,以及她与天智天皇和大海人皇子之间的浪漫史,她那充满神秘色彩的生涯等使她不仅在文学史上,而且在日本历史上都具有一定的地位,并焕发出绚烂的光彩。


除了额田王之外,在“万叶”女诗人中有名的还有石川郎女和坂上郎女。
石川郎女(8世纪)貌美,系才女。她因拥有天武天皇的两位皇子的爱而闻名。这两位皇子中一位是母亲为持统女皇的草壁皇子,另一位是母亲为持统女皇的姐姐大田皇女的大津皇子。她把讴歌恋爱故事的诗留在了《万叶集》中。大津皇子是容貌出众,才智过人的美男子,在后宫成为最引人注目的中心人物。因此,被视为草壁皇子强劲对手,持统女皇以谋反嫌疑罪而把他处决,成为悲剧性皇子。
在《万叶集》中收录了上自皇后、公主、妃子,下至尼姑、艺伎的众多女性的诗歌多篇,其中最多者为坂上女郎的诗(84首),不仅数量多,质量也好。“万叶”诗人大伴旅人是她的异母兄。在大伴旅人做太宰府长官去九州是,她陪同失去妻子的大伴旅人,在帮助旅人管理家族事务中发挥作用。《万叶集》的编者大伴家持系大伴旅人的儿子,坂上郎女即是大伴家持的姑母。
她的诗多为爱情诗,她的恋人又穗积皇子,藤原藤等,是个多情多恋的女性。她不仅是多才多艺的诗人,而且还是个能干的美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3-6 13:35:40 | 显示全部楼层
和泉式部

和泉式部(987~1048年)是平安中期的女诗人。她不仅是天才的诗人,而且是具有多愁善感、热情奔放性格的绝代佳人。
父亲是中流贵族,叫做大江雅致。她少女期侍奉第63代冷泉天皇的皇后昌子。于橘道真结婚后,生有一女(诗人小式部)。后与三条天皇的皇子为亲亲王恋爱,为亲亲王突然死去后,又与为亲亲王的弟弟敦道亲王双双落入情网。她因为和这些亲王们的乱恋而与丈夫分手。但想不到这个敦道亲王也猝死,剩下她一人在寂寞中。周围人对她议论纷纷,当时的高官藤原道长以“轻浮女郎”来嘲笑她。“轻浮女郎”相当于现在的所谓“风流女子”。后来侍奉一条天皇的中宫彰子。在那里侍奉的还有紫式部。和泉式部同丹后地区的行政官藤原保昌再婚后,随夫到丹后。由于夫妻关系不和,遂分手。1025年,其女儿小式部先她而死,晚年过着孤寂的生活。
她的诗歌,收在《敕撰集》中有246首,加上家集和日记中的共有1500首,她的作品构思非凡,词汇的运用自由豁达,充满了新鲜的魅力。她的诗歌多数是充满炽热的爱情,倾诉悲切凄惋的心绪,具有优雅而艳丽的风格。
家集《和泉式部集》为她20~50岁左右创作的诗歌集。以她在爱情生涯中产生的热情奔放、华丽而带有忧愁的恋情诗歌为主。
《和泉式部日记》又称《和泉式部物语》,和泉式部将她与多情男子敦道亲王之间产生的具有艳丽的恋爱经历的爱情故事以小说和诗歌的形式交织起来加以描述。
和泉式部与敦道亲王之间的爱情萌芽是在她的情人为亲亲王突然去世后的第十天。
她是在失去为亲亲王的寂寞中,接近其弟弟敦道亲王的。两个人不久便陷入炽热的爱情深渊。他们相识8个月时,她被邀请入宫廷。因为这个原故敦道亲王和他的妃子分居。孤立的两个人在孤独和苦涩中更加强烈地互相求爱。但这种灼热的爱情也没有继续多久。这位敦道亲王也宛如是在她的爱情火焰燃烧下而早逝。这部作品描述了她和敦道亲王从相识至死别的爱情故事,以对激情和苦涩的爱的欢喜和悲哀等微秒的恋爱心理的巧妙描写而打动读者的心。是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的作品。
美貌而天才的诗人及多恋的女子和泉式部被后世传颂。关于她的传说和故事流创于日本全国各地。

[ 本帖最后由 小蝈蝈 于 2008-3-6 13:36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3-6 13:36:03 | 显示全部楼层
清少纳言~~~ [第72楼]   默认字体大字体  

清少纳言(965~1025年)的家族是文人学者辈出的中流贵族。她的父亲清原元辅为著名诗人,他的诗在《后撰和歌集》中被选入百余首,他诗该撰集的编者之一。头脑清晰而活泼的少女生活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自然具备了汉文和日本文学的才能。清少纳言的出生年代不详,据推测为公元965年左右。16岁左右结婚,生有一个男孩,不久与丈夫分手。
以后她当了第66代一条天皇的中宫定子的女官。时间是从990年左右开始,到1000年定子去世为止的十年间。其间,她接触过像摄政藤原道隆、左大臣藤原道长等高官,又和政治家兼诗人的上流贵族藤原公任、源俊贤、藤原齐信、藤原行成等人有过密切交往。
定子比清少纳言小11岁,貌美、具有文学素养,而且性情温柔。清少纳言怀着深深的敬爱之情侍奉她。
不久定子当了皇后,但由于难产,以24岁的华年离开了人间。之后,后宫完全成为关白藤原道长的女儿彰自中宫的天下。清少纳言离开宫廷后,和藤原栋世再婚,生了叫做小马命妇的女儿,但晚年遭遇不佳。
其代表作《枕草子》除了描写在侍奉定子时的宫廷生活和她自身的回忆外,还有对于自然界、风景、季节变化等的观察和感想,由大约350篇短文所构成。她的诗在《后拾遗集》以后的敕撰集中有14首,在《清少纳言集》中留下52首。


春天数黎明最美,天边渐渐显出鱼肚白,山脊上透出晨光,紫色薄云像一缕丝带飘忽缭绕。
夏天数夜晚最迷人,不用说月夜,就是在黑夜里,有那么多的萤火虫,飞来飞去。时有一只两只隐约放出微光而飞逝,多么风趣。下雨天更是别具风情。
秋天数黄昏,夕阳照山边,一会儿三只,一会儿四只,小鸟忙于飞回窝,真是招人疼爱。何况雁行,眼看虽小更是可爱。日落西山,飒飒的风声、昆虫的叫声就不必说了。
东天数清晨,不用说下雪。上了一层洁白的霜多么寒冷,急忙生火送炭,多么和谐的情景。而到了午间,火已不旺,火盆里的炭火已经变成了白灰,多么不雅观。


(以上是另一个版本对枕草子的翻译,但是樱却喜欢周作人先生的译本,比较如下:

第一段 四时的情趣
春天是破晓的时候最好。渐渐发白的山顶,有点亮了起来,紫色的云彩微细地飘横在那里,这是很有意思的。
夏天是夜里最好。有月亮的时候,不必说了,就是暗夜里,许多萤火虫到处飞着,或只有一两个发出微光点点,也是很有趣味的。飞着流萤的夜晚连下雨也有意思。
秋天是傍晚最好。夕阳辉煌地照着,到了很接近了山边的时候,乌鸦都要归巢去了,三四只一起,两三只一起急匆匆地飞去,这也是很有意思的。而且更有大雁排成行列飞去,随后看去变得越小了,也真是有趣。到了日没以后,风的神像以及虫类的鸣声,不消说也都是特别有意思的。
冬天是早晨最好。在下来雪的时候可以不必说了,有时只是雪白地下了霜,或者就是没有霜雪但也觉得很冷的天气,赶快生起火来,拿了炭到处分送,很有点冬天的模样。但是到了中午暖了起来,寒气减退了,所有地炉以及火盆里的火,都因为没有人管了,以至容易变成白色的灰,这是不大好看的。)




以上是《枕草子》开头的文章。她用美丽的词藻描述了日本四季各式各样的美。在各个季节的美丽中还有更美的时刻。春天是黎明时刻最美,夏天是夜晚、秋天则傍晚、冬天则清晨最好,并称赞了严寒酿成的严峻的美。
她的散文横溢着细腻的观察力和精练的美学感受力,这些成为后来日本人传统的美学意识形成的基础。
平安朝的女性们所创造的物语小说、日记、随笔等等不仅具有辉煌的文学价值,也是一部了解宫廷生活内幕的珍贵资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3-6 13:37:11 | 显示全部楼层
紫式部(970~1014年)为平安中期的女性文学家,以她的名著《源氏物语》而闻名。《源氏物语》已被译成多国文字,得到世界各国文学界的高度评价。她的作品除了《源氏物语》外,还有《紫式部日记》、《紫式部家集》等。诗文在《后拾遗集》和《敕撰集》中有60首。
她的生卒年代及真实姓名不十分清楚,有记载为970年到1014年左右。她是当时颇具代表性的儒学家藤原为时的女儿,年幼时失去了母亲,少女时代失去了姐姐,在寂寞的家庭里度日。她是一个头脑清晰,十分聪明的少女。传说她在旁听父亲给弟弟教汉文时,因为比弟弟理解得快,使她的父亲藤原为时感慨道:“这个孩子没有生为男子真是件憾事。”
她结婚较晚。在漫长的独身年月里,她读过很多日文和汉文书,具备了丰富的文化素养。30岁左右时,和父亲的朋友藤原宣孝结婚,生一女孩,婚后仅两年便失去丈夫。《源氏物语》就是在这段寂寞的日子里开始动笔的。
1005年末,经当时的高官藤原道长的推荐,做了道长的女儿、一条天皇的中宫彰子的女官,在以后的八年间,以女房身份奉职。《源氏物语》和《紫式部日记》都是在这段宫廷生活的时间里写成的。1013年她结束了宫廷生活,回到娘家,写了《紫式部家集》。次年春,好像是因病去世。
紫式部的性格与清少纳言相反,内向而不善社交,表面看上去温和而文静,其实是一位严肃而冷静的观察家。加上她天才的气质和不幸的人生体验,使她创作出《源氏物语》这样规模浩大,色彩华丽而充满忧伤请调的物语文学的杰作。
“不知是哪一个朝代了,众多的后宫妃嫔中有一更衣,出身并不高贵却受皇上格外恩宠。”(第一卷 桐壶)
这位独占皇上宠爱于一身的典雅而美丽的女性桐壶更衣就是《源氏物语》的主人公光源氏的亲生母亲。但是桐壶更衣由于她的貌美和得到皇上宠爱、出生微寒等等原因,惹起后宫妃子们万般嫉恨与贬视,遂心劳成疾,留下了年幼的光源氏,年纪轻轻就离开人世。桐壶皇上心如刀绞、悲戚度日。
充满忧伤而华丽的平安王朝的故事就是这样开始叙述的。
光源氏的父亲桐壶皇上赐给了心爱的更衣的遗孤、英俊无比、聪慧过人的皇子以姓氏——源氏并把他作为臣下。这是皇上考虑到他的母亲出身低微,担心将来有灾祸,但愿能给皇子带来幸福所采取的措施。
源氏物语》描绘了主人公光源氏在爱情生活上的经历和烦恼,以及围绕在光源氏周围的人们的生死离别,悲欢离合等,带有浓厚的万般皆无常的佛教色彩。
《源氏物语》全书共54卷,分成三部分。第一部从第1卷桐壶开始到第33卷藤花末叶。第二部是从第34卷新菜到第41卷云隐,到此光源氏为书中主角。第三部是从第42卷到第54卷梦浮桥,这段是光源氏逝世后留下的人们的故事。
人们常将乾隆年间问世的中国长篇小说《红楼梦》与《源氏物语》相比。《红楼梦》作为中国古典长篇小说的杰作而闻名于世界。《源氏物语》的创作年代比《红楼梦》早了800年,而且出自女人之手。《源氏物语》不仅是日本古典文学的顶峰,而且在登场人物的个性和心理描写等方面,包含了所有小说应具备的要素,是一部优秀的写实性长篇小说,对以后日本文学的发展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影响。11世纪初奉职于宫廷的女性,独自一人创造了内容如此复杂深邃,结构如此宏大的长篇小说是足以让人惊叹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3-6 13:37: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阿佛尼

镰仓时代第一位有名的才女,首推《十六夜日记》的作者阿佛尼(1222~1283年)。阿佛尼因为丈夫死后,正室夫人的儿子同作为侧室的自己的孩子,围绕财产继承问题发生争执,她为了直接上诉镰仓幕府,不顾自己已过60岁,从京都千里迢迢踏上去镰仓的旅途。《十六夜日记》就是她当时的旅行纪实。
京都到镰仓的距离大约有500公里。根据古代的资料,在镰仓时代,骑马急送公文的信使也需要5到7天时间,如果徒步走,一般需要15天左右。阿佛尼以老迈之躯,坚持走完了近500公里的路程,而当时的路不像现在的平整、宽阔,其行路之艰难可想而知。根据她的日记记载,她于10月16日从京都出发,到达镰仓为当月29日,仅用了14天。这说明她不仅才貌兼备,而且还具有非凡的体力。
她年轻时的名字叫做安嘉门院四条。因在宫中奉职,所以她的文才早已闻名于宫中,被诗人藤原为家发现后,做了他的侧室夫人。藤原为家是继藤原俊成、藤原定家等诗人之后的诗歌名门的继承者。她和藤原为家之间生了为相、为守二子。但正室夫人已有为氏等三个男儿。为家死后,正室的儿子和侧室的儿子之间产生了争夺财产继承权的争斗。争夺的对象是细川领属地,即现在的兵库县三木市的庄园。最初该地是由正室夫人的长子为氏继承。但为家在生前,接受阿佛尼提出的请求,留下了把继承权转让给阿佛尼的儿子为相的遗书。为氏得知后大怒,父亲去世后立即霸占细川庄园。
阿佛尼带着为家留给她的遗书,向朝廷和幕府的京都办事处提起申诉,但在合法嗣子的继承权面前败诉。尽管如此,阿佛尼并没有灰心,她决心直接上诉于镰仓幕府。一口气走了500公里的路程,向幕府上诉,因为不能很快得出结论,她又在镰仓滞留了一段时间。但是阿佛尼上诉的正当性并没有得到当时幕府的承认。后来经过各种艰难曲折,为相终于胜诉,但那时阿佛尼已不在人世。
阿佛尼的诗歌有40首收在《续古今集》之后的敕撰集中。其他的作品还有诗歌评论《夜鹤》及叙述初恋的作品《打瞌睡》。《打瞌睡》描写的是失恋的彷徨漂泊,是一部打动人心的佳作。据传其丈夫为家甚爱她的诗歌才能。《十六夜日记》文章简洁,表现出高超的描写力,处处横溢着丰富的散文文才。
她是远在700年前,在向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转变的过渡期,抗拒历史的潮流,倾注全身精力表现自我,独立自主度过了一生为数不多的女性之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3-6 13:38:14 | 显示全部楼层
出云阿国


“歌舞伎”是与“能”、“人形净琉璃”并列的日本三大古典戏剧之一。歌舞伎是在17世纪左右的安土桃山时代过渡到江户时代的时期,由一位叫作出云阿国的女性始创的,这种说法已成历史的定论。开拓了歌舞伎这种新的艺术领域的叫做出云阿国的女性,虽然她并不以卓著的文才而闻名,但从她崭新的构思,以及行动能力、组织能力、策划能力、跟上和超越时代潮流的预见性等方面判断,还是应该将她列入才女的范围。
关于阿国的生平还有许多不详之处。其生死年月也不详。虽然有很多传记,但多数源于民间传说而缺乏可信性。
根据一般的传说,阿国为出云(现在的岛根县)人,是在出云大社奉职的铁匠中村三右卫门的女儿,是在大社跳神乐舞的巫女。阿国不仅舞跳得好,还有一幅娇好的身材。
阿国还很年轻的时候,机遇便来临了。大社为了筹集修建工程的费用,让巫女变成舞女,把她们组织为一班人,送上京都。她们在集会场所演出神乐舞以赚钱集资。不久,阿国独立组织一个团开始演出。当然成员全部都是女人。初始跳一些童子舞、念佛舞等民间歌谣性质的舞,以后表演由阿国女扮男装,模仿男人访艺伎、冶游等色情故事的短剧。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反响,有此出了名,人们把它叫做“阿国歌舞伎”,博得了声望。在其成功的背后有著名艺人、富有的美男子名古屋三郎的帮助。歌舞伎一词的意思旧书能够做出与众不同的、新颖奇特、引人注目而独到的事情、“阿国歌舞伎”风靡一时。以后自称女歌舞伎的女人涌现出来。有记载,在京都丰国神社的祭典上,有五百多名女歌舞伎同时聚集。
阿国不断动脑子、换花样,团的名声长盛不衰。从她们到全国各地巡回演出,得到各大名、幕府将军,甚至宫廷的邀请进行演出来看,“阿国歌舞伎”的名声已达相当的程度。
传说阿国晚年回到出云,出家称智月尼,已87岁高龄殁世。但也有她于1613年以67岁去世的传说。还有的说她在骏河去世的,总之没有定论。一个既无名望、又无势力的少女,看准了时代的潮流,白手起家,靠着自己的双手和才智,开拓出新的艺术领域的事实,对于生活在现代社会的我们,仍有很大的启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3-6 13:38:31 | 显示全部楼层
加贺千代女(1703~1775年)是江户中期的女诗人。

牵牛花夺我水桶,向邻里讨水喝。

(早晨起来到古井打水,看到牵牛花的蔓爬到吊桶上,可爱的牵牛花正开在那里。我不忍心把蔓揪断,只好不动,去到邻居讨水用。)
牵牛花是蔓科花草,只在清晨开放可爱的花朵。吊桶在过去是从深井打水必要的工具。作者爱惜可爱的牵牛花的生命,不嫌麻烦,特地到邻居家去要水用。
这是一首俳句,在这短短几句里烘托出千代女温柔善良的人格。

捕蜻蜓,今日又到何处去了?

(小孩子们不顾一切捕捉蜻蜓玩,他们忘记了时光,今天又跑到什么地方去了,还没有回来。)
这一句里充满了温馨的母爱。
千代女出生在加贺国(现在的石川县)松任的裱褙匠的家里。到了江户时代,以财力为背景,兴起了以城市的商人为中心的平民文化。叫做町人的城市生活者们,可以到私塾教书,有钱的家里还可以雇教师,虽仍为数不多,但女子也可以受到教育。
千代女从小聪明,又读了书,能作俳句。她富于才气,她的俳句理智而风雅,合乎时代的潮流,年轻时即闻名于世。受到松尾芭蕉的高徒诗人各务支考、中川乙由的器重,并做了他们的门下。
据云,她和前田藩的武士结婚,但关于婚后的情况不详。丈夫死后她在51岁左右时剃发入佛门。她歌咏了很多怀念死去丈夫的优秀作品。在她生前出版了市诗集《松之声》。她的诗颇为细腻而充满女性的情感。当时受人们爱戴的程度几乎与芭蕉并列。
加贺千代女是江户时代以文才而闻名的为数不多的才女之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3-6 13:38:48 | 显示全部楼层
太田垣莲月

太田垣莲月(1791~1875年)是江户末期的自由排女诗人,名叫诚,莲月原是她的法名。她生长在京都,父亲是因幡(现在的鸟取县)的大地主太田垣伴左卫门光古。她是父亲当京都知恩院的寺侍时出生的,小时失去母亲,是父亲把她养大。还有一种说法是,她的生父是加贺上野(现在的三重县)的藩主藤堂金七郎。在只有父女二人的寂寞日子里,她从幼年开始就喜爱诗歌。以后拜师于当时有名的诗人千种有功。
她的婚姻并不幸福,第一个丈夫年轻早逝。其后不幸接踵而来,上门女婿在留下六个子女后死去。丈夫死后,六个子女全部夭折。她终于出家为莲月尼。出家后,她边照顾体弱多病的父亲,同时,为了谋生,在知恩院开始了陶瓷工艺的制作。她在瓷器上点缀自作的诗歌和书画,前来寺院购买的人络绎不绝。加上她非常漂亮削发为尼后仍有不少男子向她求婚。
当时,在国外,美国、英国等西欧各国要求日本门户开放。在国内,幕府的势力日益衰败,要求恢复天皇执政的勤王派的势力明显抬头。维持幕府政权的佐幕派和勤王派展开了血腥的暗斗。她虽然避开了动荡的政治风云,过着闲静的生活,但她不能完全不关心时事。
遥闻遭杀戮,心悲泪湿衫。
哀哀谁家子,遗尸在路旁。
(只是听说就足以难过的流泪,被弃在路旁的尸体到底是谁家的孩子。)
这首诗是她听到京都伏见有很多人被杀害,尸体被抛在路旁无人收敛时所作的。经历过陆续失去丈夫和孩子不幸体验的莲月尼,不能不同情他人的不幸遭遇。从这首诗歌中能够看出她对于动荡社会的忧虑和痛心。
虽然处在封建社会向近代社会过渡的乱世和封建制度的重压下,但她并没有因为失去心爱的丈夫和孩子的不幸而气馁,而是在经济上和精神上自立,不断完善和表现自我。这一点时仍值得生活在当今社会的妇女们学习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3-6 13:39:12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条
《源氏物语》的主人公光源氏是天皇的儿子,他博学而擅长文艺,性格温柔,容姿端庄,是世上少有的英俊贵公子。这部古典小说是以华丽的宫廷生活为舞台,描写光源氏和众多女人的爱情“旅途”的故事。光源氏一次次和各式各样的女子接近并相恋,然后又分手,如此反复多次。最后他亲自把少女紫姬培养成为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女性,并取她为妻子。这一部长篇小说是1000年前由叫紫式部的女作家写成,后来被译成各国文字,闻名世界。
《源氏物语》之后又过了300年,到了镰仓时代,同样由女作家写成的可称为“女源氏物语”的故事问世了。和《源氏物语》所不同的是,书中的主人公不是男子,体裁也不是小说,而是日记,是叙述作者本人的爱欲经历的赤裸裸的报告文学。因而日记的作者和主人公是同一人。
作者的名字叫二条(1257~?),她所写的日记题目为《自语》。意思是既无人问我也无人听我,我便自己独语。日记是表现这种心境的代表性文学形式。
镰仓时代的女性文学家有写了《十六夜日记》的阿佛尼,她的日记的主题为表达母爱。而二条的主题是性爱,也就是她描述自己与丈夫,以及丈夫以为的男人的性行为、情爱、怀孕、流浪等情欲经历和放荡不羁的生活,并且散发着讴歌性自由的现代女性远不及的强烈的乱伦气息。尽管是使现代女性也相形见绌的、十分无聊的性行为观,却还是把它记录下来并大胆地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使读着再一次感到惊讶。
这部日记共5卷,前3卷描写了1271年(文永八年)二条14岁时得到后深草上皇的宠爱和以后在宫廷内很多爱欲经历,后两卷是她受到后深草上皇的皇后憎恨被赶出皇宫,出家后周游。巡礼各国的流浪生活,以及后深草上皇死后她的生活和心态。
下面介绍二条恋爱冒险的片断。
二条的父亲是一位叫大纳言久我雅忠的中流贵族,母亲叫大纳言典侍,是第89代后深草天皇的乳母。二条在2岁时失去母亲。后深草天皇可怜失去母亲的二条,把她放在自己的身边,像对待自己的女儿一样怜爱养育。她也同样把后深草天皇当作自己的父亲来尊重。
到了二条14岁的初春,有一天突然被后深草上皇开启了性爱的窗扉。最初后深草上皇对剧烈挣扎的二条反复不断地安抚:“我绝不是因一时的欢乐起了外心,我一直等你到14岁。”甜美的细语逐渐使她失去了抵抗能力。
“……我的第一次同房是与你的母亲,那时候我还是少年,很不好意思,不知如何是好。加上你的母亲有丈夫,还有好几个恋人。当我知道你的母亲怀了你,我就想,如果是女孩一定要做我的妻子。”
这些情节很像《源氏物语》中光源氏悄悄地把很像自己所喜欢的皇后,即他的义母藤壶的少女紫姬放在自己身边,后来娶她为妻。作者二条可能读过这一段,但她的作品并不是受《源氏物语》的影响而构思和虚构的。
这样,她在14岁就成了后深草上皇的爱妾之一,即以养女的身份变成人妻。可是早熟的二条已经有了恋人。在日记中她没有使用该恋人的本名,而叫他“雪之曙”。据学者们的推论,可能是宫中的实权者西园寺实兼。她当了后深草上皇的妃子后,与“雪之曙”的关系并没有断。15岁时她怀了后深草上皇的孩子。当年因为父亲去世,她回到娘家。“雪之曙”悄悄来看她,她又委身于他,生下后深草上皇的孩子以后两人仍保持关系,后来她怀了“雪之曙”的孩子。这可是一件大事,如果让后深草上皇知道后果不可想象。二条面不改色,镇定自若,向上皇说她又怀了后深草上皇的孩子,然后回到娘家分娩。孩子生下后立刻叫“雪之曙”带走,然后告诉后深草上皇说孩子死了。
次年,除“雪之曙”外她又接受了另外一个男人的求爱。这也是在宫廷内发生的事情。在日记中给他取了“有明之月”这样罗曼蒂克的名字,他的真实姓名不详。根据情节中所描述的他是一个身份较高的僧侣,为祈祷后深草上皇病愈而被请进宫内。后世的学者们推论,有可能时后深草上皇的弟弟既、性助法亲王。长期保持了禁欲生活的“有明之月”,向二条不倦地燃烧起爱的烈火。
她在和后深草上皇、“雪之曙”、“有明之月”三位男性继续保持关系的同时,又出现了第四个男人,名字叫白鹰司兼平。他在伏见离宫宴会后拉着二条的袖子,紧紧地拥抱她。她在日记中解释为“因为两个人都醉了”等原故。但从对方的身份和她如此听从他摆弄来看,事情不会是像她解释的那样偶然。
二条生了“有明之月”的儿子,生下孩子以后继续和“有明之月”发生关系。和他幽会的结果是又怀孕了。以后不久,“有明之月”患瘟疫而死,她为蒙蔽后深草上皇,编造适当理由,隐匿在东山附近将“有明之月”的孩子生了下来。
以上四个男人再加上同后深草上皇的对手龟山太上皇的关系,二条的桃色新闻传遍宫廷。她在日记里并没有具体描写和龟山上皇的关系。她和男性的性体验全写在日记里。
同样是描写爱情经历,二条的《自语》和《源氏物语》等有根本的区别。《源氏物语》描写恶灵爱的迷惘和爱情与罪恶等,是以佛教思想的人生无常为基础,向读着倾诉人间的悲哀和痛苦等人类共性的命题。但二条的文章里没有这种意识。虽然不能完全否认她的罪恶意识,但她的罪恶意识仅限于怕后深草上皇知道,怕暴露秘密。她和三个男人生下五个孩子,但她从未提及对子女的母爱。固然当时宫廷内有生子后交给乳母的习惯,但对于孩子的毫不顾及和极其冷淡,正表现了二条这个女性的特质。
当今世界不仅自语恋爱,就连个人的自由性爱以及婚外恋都不是什么稀罕的事了。在现代社会里像二条这种女人多得很,因此读着中也许有人不同意把她列为出色的女性。我之所以把她列为杰出女性的理由有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她生活的时代和现在的情况完全不同。生活在男性统治的封闭式的宫廷社会中的女性是男人的附属品。在女性的人权和尊严得不到承认、得不到尊重的时代,像二条那样能无所顾及、自由奔放地活下去,绝非一件容易的事情。
不管多么痛苦,女人若失去男人的庇护就等于断绝活路,事实上二条最后是因得罪了后深草上皇的皇后而被皇后驱逐出皇宫的。
在二条的生活方式中所表现的矫饰和颓废反映了丧失政治权力、毫无生气、虚无飘渺的贵族社会生活的实质。
其次是,她敢于写出事实,而且是既不掩饰,也不美化,如实地描绘出自己赤裸裸的真实面目,这不能不使人感到她的诚实、坦率和勇气。这些都使我确信她也是点缀日本历史的杰出女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3-6 13:39:42 | 显示全部楼层
日本神话中的女性

天照大神是伊邪那歧命和伊邪那美命所生的最小的女儿,是神代日本的太阳女神。
有一天,天照大神因为弟弟须佐之男命为非作歹,感到束手无策,遂躲进“天之岩户”的岩石缝里。顿时世界一片昏暗。困惑到极点的诸神们策划如何将天照大神引诱出岩石外。于是,他们在“天之岩户”前举行盛大宴会。当宴会达到高潮时,善舞的女神天钿女命跳起充满性感的裸体舞,男神们报以狂热的喝采,其热闹非凡无可比拟。天照大神被好奇心驱使,悄悄打开一点“岩户”窥视外面的世界。正在等待的大力士男神们趁机把岩户打开,将天照大神请出岩石外,外面的世界立即光辉灿烂。
这段神化中还有许多女神们登台,如天孙琼琼杵尊的妃子木花姬、日本武尊的妃子弟桔媛等。在神化的世界里,日本女神们的活跃程度比起以希腊神化为首的西方神化、传说中的女神们来只有胜过而无逊色。
在由日本神化时期过渡到史实的这一时期里,出现过一位杰出的女性,她的名字叫神功皇后。神功皇后是传说中的人物而非历史人物,但她所生的皇子以后成为天皇,而他在历史上却确有其人。说起来比较复杂,也许神功皇后一半是人、一半是神。
在天皇家谱中,神功皇后相当于第14代仲哀天皇的皇后。比起神化时代的女神们来她更接近于人,但她却做了很多非人力所能及的事情。当时九州有叫熊袭的土民,不服从中央集权。神功皇后随同丈夫仲哀天皇去九州讨伐熊袭。在九州,有一天,她听见了神的旨意:“西方有一宝国,天将赋予汝。”但天皇不信,也许是因受到神的惩罚,仲哀天皇猝死。神功皇后虽然当时身怀有孕,仍接受神的旨意,率大军横渡大海,攻打新罗,并取得了胜利,使新罗服从于她的麾下。她身穿铠甲亲自参加了战斗。她的存在与其说是神,不如说是女巫。但无论如何,人所莫及的事情,在她身边发生了许多。如在讨伐新罗的途中,海鱼成群簇拥着她的船只推进,其势凶猛,促使海啸吞没了新罗的土地,这也是她的军队取得胜利的原因之一。同时,在战斗中出现分娩先兆,她将石头抱在衣内,拖延临产,回到日本才生下皇子,即后来的第15代天皇应神天皇。应神天皇在历史上存在的事实已成定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3-6 13:40:07 | 显示全部楼层
邪马台国女王卑弥呼

中国的史书《汉书·地理志》记载:“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倭”指日本。这是日本在史书里首次出现。公元57年,倭国王派使臣向东汉光武帝朝贡,被授予金印紫绶。由此可知,公元1世纪日本和中国大陆之间已经有了外交往来。中国也派使者赴日,从此两国一直保持互相往来。
关于邪马台国女王卑弥呼的首次记载出现于《三国志》的《魏志·倭人传》中,晋人陈寿为此书作者。
据《魏志·倭人传》记载,进入2世纪,倭国内大小国纷争,形成大规模战争;内乱不息,征伐无已时;国土荒芜、百姓疲敝。男王接连更替,而无一人能够平息内乱。人们只好拥立卑弥呼登上王位。于是内乱平息,恢复了和平。据说卑弥呼登基年代为公元189年左右。根据该书描述,她是善于从事“鬼道”的,似乎具有占卜知晓神的意志的神秘能力,即属于巫女性的人物。她按照神的旨意治理国家,也就是说卑弥呼的话是神的话,卑弥呼的意志代表神的意志,无论是谁都不能反对。她在民众的信赖和支持下,征服了三十多个国家,以女王身份对其实行统治。
卑弥呼考虑国内外形势,致力于与中国的交流。她派使者携生口——奴隶10人及真丝等供品向魏王朝贡。魏王喜,授予她“亲魏倭王”的“”金印紫绶,这意味这魏王只承认卑弥呼一人是倭国国王。可见卑弥呼具有相当的外交手段。
公元240年,魏派使者到邪马台国。243年,邪马台国派8名使者访魏,如此两国之间的友好往来日益加深。
后来邪马台国与其对手——狗奴国的关系恶化。公元247年,战争再次爆发。卑弥呼派使者向魏求援,但援军未到。战争持续了数年,卑弥呼死在战争中。后来男王继位,邪马台国重新陷入内战状态。其后由卑弥呼家族的一位少女壹与继承王位,内战终于平息。据云,壹与虽然只有13岁,却已善通鬼神之道。她也向魏和后来的西晋派过使者。但266年后,邪马台国从中国的史书中突然消失。
邪马台国及其女王卑弥呼在日本的历史书中公开露面是在太平洋战争以后。战前谈论她是要触犯禁令的。因为从神州日本为万世一系的皇家统治的皇家史观看,怎么可能允许不知是哪来的女人当皇上,而且还向中国朝贡臣服呢?
很多事实绝对不能公开也不能承认。当然学者们早已清楚这些史实,但公开谈论却被禁止。卑弥呼在1700年漫长岁月中,从日本历史上被抹掉了。
当然也有卑弥呼在历史舞台上出现的时间不算太长的缘故。关于邪马台国及卑弥呼留有很多未解之谜。首先是邪马台国究竟位于日本何方。有的认为在大和地方,有的认为在九州,各有不同说法,尚无定论。
卑弥呼本身尚有许多不明之处,年龄,容貌,家族等一概不清。有一件比较清楚的是,她有一个弟弟,辅佐她的统治。她登基后深居宏大的宫殿里,从不在人们面前亮相。虽有一千多名女奴在宫殿里侍奉,但能够接近卑弥呼的只有她的弟弟一人。从转达命令,传递报告和情报,到搬运食物、料理日常起居,全由她弟弟来承担。
卑弥呼去世时有一百余名女奴殉葬,据云:为此而修建了巨大的坟墓,但其地址尚不明。既然邪马台国在什么地方尚未弄清楚,墓址不明也是理所当然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3-6 13:40:49 | 显示全部楼层
女皇篇

推古女皇 日本历史上的第一个女皇,第33代天皇

推古女皇(554?-628年),是第29代钦明天皇的女儿,也是第30代敏达天皇的皇后。第31代用明天皇是她的哥哥,第32代崇峻天皇是她的异母弟。可见她在天皇家族中的地位是很高的。尽管当时皇位继承的候选人不止她一人,还有其他男性皇位继承候选人,但最终还是她继承了皇位。这当然还受非她不可的形势所迫。

当时,豪门苏我马子倚仗他的势力凌驾于朝廷之上。第32代崇峻天皇是苏我一族的傀儡,由苏我马子推举即位。但后来与苏我马子的关系恶化。即位仅5年时间,苏我马子就暗杀了不服从他旨意的天皇。当时政界混乱,大家都惧怕苏我氏的权势,无人敢继承皇位。

在大和朝廷时代,如果一时男性天皇就位困难,可临时由皇后执政。根据这一传统,大臣就推举敏达天皇的皇后即位。她即位的另一个理由是,她的母亲是苏我马子的同父异母妹,这样,她融天皇家族和苏我家族的血统于一身,为了维持双方势力的平衡,他们认为她是天皇最合适的人选。她于592年登基,时年38岁,其丈夫敏达天皇已过世。即位次年,她立了哥哥用明天皇的儿子,厩户皇子为皇太子,即后来的圣德太子,令他执政,自己幕后听政。

但是推古女皇不能被视为傀儡或机器人。圣德太子在女皇的威望和保护下,陆续实现了讨伐新罗、制定“十二阶冠位”,发布《十七条宪法》,与中国(隋)建立外交关系等。同时对德太子重视佛教,为普及和振兴佛教。在全国建造很多寺庙并进行佛经的研究和编写等,文化史上的推古时期开创了新的纪元。这一时期又叫做飞鸟时期,产生了许多优秀的佛教艺术。

在把佛教当做国政之本的背景中,既有圣德太子的高尚品德和预见性,也不能忽视推古女皇的因素,即孕育生命的母爱式的良心在起作用这一事实。

推古时期是日本历史上从苏我氏为首的原始氏族社会脱胎出来,过度到以天皇为中心的律令制国家的大变革时期。这一历史性的大变革不是靠武力,而是以和平方式解决的。其成功的原因,并不全在圣德太子一人的善政。推古女皇的女性温柔和母性的胸怀,以及对方方面面的周密关照,维持了各派政治势力的平衡,是政局稳定,保持和平的主要原因。

根据《日本书纪》所记载,推古女皇姿容端丽,举止端庄大方,是一位优雅聪慧的女性。她于628年去世,享年70多岁。她的陵墓在大阪府南河内郡太子町,叫做矶长山田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3-6 13:41:07 | 显示全部楼层
皇极、齐明女皇 “大化革新”风暴中的第35、37代天皇 [第102楼]   默认字体大字体  

推古女皇死后,根据她的遗言,敏达天皇的孙子田村皇子继承皇位,即第34代舒明天皇。舒明天皇有一弟弟叫茅淳王,茅淳王的独生女叫做天丰财重日足姬。舒明天皇娶他弟弟的女儿天丰财重日足姬为皇后。在那个时代里为了保持血统纯正,异母所生的兄弟姐妹间、叔侄之间的近亲结婚是理所当然的。舒明天皇在位13年,于642年48岁时去世。当时的大臣苏我虾夷提出由皇后继位,这就是第35代皇极女皇。当时并不是没有合适的男性皇位继承者,为什么立女皇,是有其原因的。其中之一是苏我虾夷有企图在朝廷维持自己势力的野心。如果谁要阻碍他的野心,他就不择手段地消灭他们。有皇位继随权的男子们战战兢兢,或装疯卖傻,或出家遁出家保全性命,无人敢继承皇位。

人们对苏我氏的反感情绪也日益高涨,反苏我氏的势力在朝廷内外悄然形成,等待时机打倒苏我氏。此时又出现了男子无法维持统治的局面,女皇上台成为必然。

舒明天皇和皇极女皇育有两男一女。他们是葛城皇子、间人皇女和大海人皇子。葛城皇子又名中大兄皇子,因为他上面还有异母兄古人兄皇子,所以他的名前冠以“中”字的称呼。就是这位中大兄皇子成为“大化革新”的中心人物,即后来的第38代天智天皇。其弟弟大海人皇子在“壬申之乱”之后称为第40代天武天皇。

以中大兄皇子为中心,中臣镰足、苏我石川麻吕第人策划政变,遂于645年6月12日发动了政变,在皇宫宏大的太极殿,皇极女皇面前杀了苏我入鹿,并进一频袭击苏我氏住宅,逼迫苏我虾夷自杀身亡。就这样,苏我家族灭亡了。皇极女皇亲眼目睹了血淋淋的历史瞬间。

苏我氏本是女皇的推荐人,也是其政治下、经济上的保护人,而灭了对女皇有恩德的苏我氏的却是她自己的儿子。无论从政治上,还是从私人感情人,女皇所承受的冲击之大是可想而知的。

女皇在政变后让位给弟弟轻皇子。这就是第36代孝德天皇。孝德天皇改年号为大化,迁都于难波长柄丰石奇(左石右奇)宫,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革新政府。日本从此有了年号。在此之前日本没有年号,以天皇即位开始纪年,如推古一年、推古二年……推古十年等。

中大兄皇子当上了皇太子,成为掌握革新政府政治的中心人物。孝德天皇即位后,娶皇极女皇的女儿、中大兄皇子的妹妹间人皇女为皇后。

“大化革新”和其后的政治革新的动力来自于由中国回国的留学生。他们带回来唐朝中央集权制国家的情况,按照唐朝的政治制度,坚决实行新政。但由于革新政府的阻力强大,政局一直不稳定,相继发生了中大兄皇子的异母兄古人兄皇子的谋反和政变的中心人物之一苏我石川麻吕的叛乱,以及为讨伐虾夷,向北部地区大规模出兵和为救援百济而出兵等事件。

653年,朝廷由难波长柄丰石奇(左石右奇)宫迁都至飞鸟。此次迁都决定了原皇极女皇的命运。这次迁都的主要原因是中大兄皇子和孝德天皇的矛盾,中大兄皇子把孝德天皇留在难波,自己带领皇祖母、皇后等家族成员及公卿、文武百官司等几乎朝廷所有人迁都至飞鸟。不及孝德天皇在悲愤和孤寂中死去。在这种异常情况下,皇极女皇再次登基。朝廷中的实权人物中大兄皇子在这期间并未能即位,这也许是考虑到男子对于政局稳定不利的缘故。
皇极女皇重机关报即位后改名为齐明,成为日历第37代天皇,时年61岁。再度即位后内外形势动荡,难题堆积。658年,中大兄皇子以谋反嫌疑罪处死了德才兼备、容姿英俊而闻名于世的孝德天皇的儿子有间皇子。这是他为了巩固自己权力而设的计策。有间皇子相当于齐明女皇的外甥。

660年,唐和新罗联合起来攻打百济,朝廷为了救援百济,决定派军队到百济。661年,齐明女皇不顾身为女人和68岁高龄,亲自挂帅率军赴北九州。在北九州,军中发生瘟疫,女皇周围的人相继死去。齐明女皇最终于染病身亡。

在她当政的第35代皇极女皇时期,正值“大化革新”这一大变革。重机关报即位成为第37代齐明女皇的7年间又是动荡的年代,虽然有中大兄皇子的扶持,但作为女性,以最高统治者身份,在日本历史的大变革时期,竟然两次登上天皇的宝座,可以持得上是一位具有相当强的活动能力和和生命力的杰出政治家。

据《日本书纪》记载,她性格刚强、独来独往,办事讲排场讲阔气、铺张浪费,热衷于建造,尤其到飞鸟后,陆续修建了豪华宫殿、庭园。为了水上游乐,修筑运河,尽情享受奢华生活。还有人认为,在北九州,宫内瘟疫流行使她染疾身亡的原因,因她为了修筑自己的住所,不顾禁令,砍伐了神社院内的树木,触怒了神,受到神的惩罚而死的。

齐明女皇死后,中大兄皇子并没有即位,也没有别人即位。中大兄皇子采取叫做“称制”的太子执政形式,致力于收拾百济灭亡后的残局,实施安抚豪族不满情绪的和睦政策,进行政治革新等。667年,他从飞鸟迁都于近江大津宫。次年,(668年)中大兄皇太子正式即位,成为第38代天智天皇。同年,编写并公布日本最初的法典《近江令》,迈出了律令国家的第一步。

天智天皇在位仅仅4年,于671年12月以46岁的年华结束了他的雄大华丽而波澜壮阔的生涯。

天智天皇死后,大友皇太子和天智天皇的弟弟大海人皇子围绕皇位继承问题形成对立,欣起了不仅在朝廷,而且席卷全国的两派斗争。这就是日本古代史上的最大内战“壬申之乱”。结果是大海人皇子获胜,于672年在飞鸟净御原宫即位,成为第40代天武天皇。由此,近江王朝灭亡,确立了天武天皇的绝对权威。

在天皇世袭图中出现的第39代弘文天皇,实际是对壬申之乱”中失败的大友皇子的追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咖啡日语

GMT+8, 2025-7-18 09:5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