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种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方法是让学生知道他做某事具有较强的能力,
这种自我感觉是孩子积极性的源泉, 心理学理论叫perceived competence
motivation theory. 我们做为父母、教练、或老师在教育过程中,
通常以批评为主, 表扬为辅,这样的话结果都是相反的.
可是我们都没意识到鼓励从心理学上来讲的重要性. 我举个例子,几年前,
我想教我的女儿弹钢琴,但她说她不要弹钢琴, 然后我说: “Jennifer,
你不要弹钢琴可以,但是我想让你知道,
你在音乐方面是很有才华的,因为你继承了你妈妈这方面的才华(因我太太以前小提琴拉得很好).
我说你可以试试看,弹一个礼拜,如果你觉得还不喜欢弹钢琴,我不会再叫你弹了,就一个礼拜可以吗?她说可以。我们请了个家庭教师教她,第一天弹好后,我就鼓励她说,
你弹得技术一般人大概要学一个礼拜左右,你一天就学会了,你的天分非常好,
这种表扬使她感到非常高兴 (实际上是否是这样很难说,
但这是一种心理战术). 第二天回来,
她书包一放,又去弹琴,弹后我又鼓励她。我的这种表扬使她认为她在钢琴上和音乐上很有天赋,
很有才华,
这种自认为在这方面有能力的感觉是她弹钢琴积极性的源泉,她弹了整整一年后,
在整个州和同龄段的比赛中,她弹得非常好, 拿了州里的第二名.
用这种鼓励的方法,使她自己认为在这方面她很强,
积极性就会大增。如果用相反的方法, 我说, Jennifer你必须弹钢琴,
否者明不给你买玩具, 这样她会将弹钢琴做为一种任务, 没有内在的动力.
如果我骂她你怎么弹得那么差,人家小孩都弹得这么好,你真是太笨了.
她以后就不想碰钢琴了,
即使在弹,也是心不在焉这种学习己经失去了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