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9-7-11 23:50:1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属于1901年清政府实行的“新政”内容是()
A.派遣留学生
B.编练新军
C.奖励实业
2.1903年6月,(章炳麟)在上海《苏报》发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批驳康有为所谓“中国之可立宪,不可革命”的谬论
3.1903年邹容写的(《革命军》)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宣传革命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思想的著作
4.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同盟会)
5.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是(《民报》)
6.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的核心是(创立民国)
7.1905年11月,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中国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概括为(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8.武昌起义前同盟会领导的影响最大的武装起义是(黄花岗起义)
9.辛亥革命爆发前,长期深入湖北新军做宣传组织工作的是(文学社和共进会)
10.武昌起义的导火线是(保路运动)
11.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
12.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3.中华民国元年是(1911年)
14.辛亥革命取得的最大成就是(推翻了封建帝制)
15.下列关于辛亥革命历史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使其难以在中国建立稳定的统治秩序)
16.南京临时政府的局限性表现为(没有提出任何可以满足农民土地要求的政策和措施)
17.1912年8月,宋教仁为推行政党政治和建立责任内阁制,以同盟会为基础,联合其他党派在北京组成(国民党)
18.二次革命失败的最重要原因是(国民党力量涣散)
19.1914年7月孙中山在东京成立了(中华革命党),组织武装反袁
20.1915年,(蔡锷)在云南率先举起反袁护国的旗帜,发动护国战争
21.资产阶级革命派开展护国运动的主要原因是(袁世凯复辟帝制)
22.在1840年至1919年期间,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辛亥革命)
23.袁世凯为复辟帝制不惜出卖主权,与日本签订了卖国的(“二十一条”)
24.袁世凯死后,中国出现军阀割据局面的社会根源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25.袁世凯死后,英美帝国主义扶植的军阀主要有(①直系②滇系③桂系
)
26.“府院之争”中,美国支持黎元洪反对中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目的是(防止日本独霸中国)
27.1917年孙中山针对(段祺瑞)指出“以假共和之面孔,行真专制之手段”,并举起“护法”旗帜
28.标志着整个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终结的是(护法运动的失败)
29.辛亥革命爆发以后,英国乘机策动叛乱,企图分裂我国的(西藏)
30.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最快的是(纺织和面粉)
31.20世纪初主张“实业救国”的著名实业家楷模是(张謇)
二、多项选择题
1.《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
A.清政府政府彻底放弃了抵抗外国侵略者的念头
B.清政府政府甘当“洋人的朝廷”
C.国人对清政府更为失望
D.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格局基本形成
2.清末“新政”的内容包括()
A.设立商部、学部、巡警部等中央行政机构
B.裁撤绿营,建立新军
C.颁布商法商律,奖励工商
D.颁布新的学制
3.20世纪初,在民主革命思想传播过程中建立的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有()
A.华兴会
B.光复会
4.20世纪初,传播民主革命思想的书籍纷纷涌现,其中包括()
A.《革命军》
B.《猛回头》《警世钟》
C.《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5.20世纪初,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主要人物有()
A.章炳麟
B.邹容
C.陈天华
6.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是()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B.民族主义
C.民权主义
D.民生主义
7.中国同盟会纲领中涉及到的问题有()
A.推翻满洲贵族的统治
B.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C.提出了资本主义的土地纲领
8.1905年至1907年间,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的主要议题是()
A.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
B.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
C.要不要社会革命
9.策划武昌起义的革命党领导人是()
A.蒋翊武
B.孙武
10.《临时约法》的内容包括()
A.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B.人民享有各项权利
C.国家体制实行内阁制
11.南京临时政府的局限性表现为()
A.承认清政府与列强所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和一切外债有效
B.没有提出任何可以满足农民土地要求的政策和措施
C.维护封建土地制度以及官僚、地主所占有的土地财产
12.为了防范袁世凯的独裁野心,1912年2月14日,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在给临时参议院的辞职咨文中提出辞职的附加条件是()
A.临时政府设在南京
B.新总统到南京就职
C.新总统要遵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3.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帝国主义列强对它采取的孤立和敌视政策是()
A.不承认南京临时政府
B.增派军队进行武力威胁
C.扣留中国海关税收
14.辛亥革命失败后,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挽救革命成果而进行的斗争主要有()
A.二次革命
B.护国运动
C.护法运动
15.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胜利果实的主要原因是()
A.帝国主义和国内封建势力的支持
B.袁世凯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
C.袁世凯假意赞成共和
D.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16.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投靠帝国主义的表现为()
A.出卖路权、矿权,大肆借款,并签订众多不平等条约
B.与列强签订“善后大借款”合同,使列强控制和监督中国财政
C.基本接受日本提出的严重损害中国权益的“二十一条”
D.以各种手段兼并土地,对农民征收苛捐杂税
17.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为()
A.皖系
B.直系
C.奉系
18.得到日本支持的军阀有()
A.段祺瑞
B.张作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