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日语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真庸2006

学译《梦十夜》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6-5-24 10:16:09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86楼navi2006-05-22 20:02发表的“”: 思(おも)わず、遠(とお)い空(そら)を見(み)たら、暁(あかつき)の星(ほし)がたった一(ひと)つ瞬(またた)いていた。 在这里たったひとつ是双重强调星星的数量,而不是意思眨眼的次数.另外,瞬(またた)く是自动词,而真庸先生译成他动词去了.还有眨了一下眼睛这个译法,使用了瞬间动词<眨>并加上了数量词.和文中ていた矛盾.
たった + 数词:夸张地表示数量极少,略带贬义。 例句:彼女は大仕事をたった一人でやりとげた/那么重的工作,她一个人竟完成了。 表示的是“才一个女人,就完成了这么重的工作”之意。 所以,“たったひとつ”是夸张地表示启明星闪烁(眨眼)的次数太少了,才一下,并非强调星星的数量。如果要表述出来这种意境,我的译文可以修改为: 我把脸从百合花上移开的一刹那,无意中望了望遥远的天空,就见启明星才闪了那么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5-24 11:26:29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82楼克隆人2006-05-12 07:04发表的“”: 脸=男人的脸 男人的脸映在什么地方? 映在女子的眼睛里。没有第二个答案。 “そこに、写(うつ)ってるじゃありませんか”能翻译成“在那里”吗? “映”哪去了? 所谓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难道女子不能站在男人角度说话? 难道女子不能站在第三人角度说话? 更何况,这女子又能变百合,又能化星星的,本就有着通天本领。 更何况,这还是梦的世界。 我理解,大师用“そこに”的用意,就是告诉读者,床上女子不是人,乃幽灵之躯壳也。 从开始到结束,都是幽灵在同男子说话呢! 可以这么说,“そこに”没看懂,这【第一夜】的整篇散文就没懂。 李华2人都没懂,不然不会翻译出错。 如果不是出版印刷环节出的错,那就只能说李教授这个人是徒有虚名!
我仔细研究了你的说法,觉得不通。 1、从逻辑上说,女子自己不能看到自己的眼。 2、从语法上说,そこ指的是离农村主人公近的地点,而不是女子自己的眼睛。 3、仔细研究你会发现,原文用的是“写る”,而不是“映る”。这两个词是有区别的。 请看下面的例句,或许能帮助我们解惑。 (1)画面に彼の顔が写っている/画面上映着他的脸庞。 如果把“画面”替换成“障子”,就成了?(2)障子に彼の顔が写っている/拉门上映着他的脸庞。 再进一步,把“障子”替换成“そこ”就成了: (3)そこに彼の顔が写っている/那里映着他的脸庞。 你看,“そこ”难道不能是离男主人公近的拉门或者纸窗户吗?难道男主人公的脸庞,不能映在离他近的拉门上或者窗户上吗? 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词,可以佐证我的说法,那就是“そら”。 可以想象,女子听到问话以后,先是环顾了一下四周,蓦然发现在拉门上或者纸窗户上面映着他的脸,才先是冒出一句“そら”,提醒对方注意,然后才告诉对方,你的脸就映在你那边的拉门上或者纸窗户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5-24 23:28:56 | 显示全部楼层
远了,远了,真的太远了。 女人用的是反问的肯定式,它的前提条件就是——男人必须已经看到的——文中已经交代的——只有眼睛! 更重要的还有,必须同时也能证明女人自己也看得到——并且也是已经看到的——文中交代的————还是眼睛。 这说话的女人能灵魂出壳,证明她能的,就是作者赋予她站在第2人称角度说了这番话——“瞧,不是正在那里(那女人的眼里)照着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5-25 17: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92楼克隆人2006-05-24 23:28发表的“”: 远了,远了,真的太远了。 女人用的是反问的肯定式,它的前提条件就是——男人必须已经看到的——文中已经交代的——只有眼睛! 更重要的还有,必须同时也能证明女人自己也看得到——并且也是已经看到的——文中交代的————还是眼睛。 这说话的女人能灵魂出壳,证明她能的,就是作者赋予她站在第2人称角度说了这番话——“瞧,不是正在那里(那女人的眼里)照着呢!”。
不敢苟同。 好像没有这么复杂。 そこ说的就是离男主人公近,离女子远的某处,或许是纸窗户上,或许是拉门上,或许是墙上。 还有一种可能,女子说是那主人公的脑袋。 但是,不会像你说的那样。灵魂出窍。原文中没有这方面的意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5-26 20:37:16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93楼真庸20062006-05-25 17:28发表的“”: 不敢苟同。 好像没有这么复杂。 そこ说的就是离男主人公近,离女子远的某处,或许是纸窗户上,或许是拉门上,或许是墙上。 还有一种可能,女子说是那主人公的脑袋。 但是,不会像你说的那样。灵魂出窍。原文中没有这方面的意境。 .......
指“我”的头?且不说头能否照出头来,就算能照——那“我”自己能看到吗? 真庸你把自己都绕糊涂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5-27 07:34:54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94楼克隆人2006-05-26 20:37发表的“”: 指“我”的头?且不说头能否照出头来,就算能照——那“我”自己能看到吗? 真庸你把自己都绕糊涂了。
我没有糊涂。 1、我给出了不止一种选择,这个只是其中的一种。 2、そこ不一定非指双方都能看到的地方吧。只要是离说话者远,离听话者近的地方均可称为“そこ”,不是吗? 3、写る不仅有“映”的意思,还可以翻译成“印”。因为,女子是笑着说的,也有可能跟男主人公开一个小玩笑。男主人公一个劲儿地问,于是, (a)她露出微笑道:“能看到吗?咦,你的脸不就印在你脑袋上吗!” (这个“印”字,比较平面化) (b)她露出微笑道:“能看到吗?咦,你的脸不就刻在你脑袋上吗!” (这个“刻”字,有立体感) 这样的翻译,难道也不合情理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5-29 04:24:0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已经说不动你了。 早早晚晚你会有“觉悟”的那一天。我敢肯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6-3 09:53:4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还是讨论整篇文章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6-3 09:55:38 | 显示全部楼层
梦十夜(译文第二次修订稿) 作者:夏目漱石 翻译:真庸 第一夜   我做了这样一个梦。   我抱着胳膊坐在枕边,仰颏儿躺着的女子淡淡地说道:“我就要死了。”女子的长发铺展在枕头上,轮廓柔和的瓜子儿脸横在其间。白皙的脸蛋儿底层恰到好处地泛起暖暖血色,双唇当然是丹红的。无论如何也不像要死的。但是,女子却用沉静的声音清晰地说,我就要死了。 我也觉得,这个人真的要死了吧。于是,我低头凑到她脸前观察,问了问:“真的吗?真的要死了吗?”“当然要死了。”女子说着,睁大了双眼。这是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长长的睫毛围起来的只是一团漆黑。那双乌黑的眸子深处,鲜明地浮现出我的脸影。   我盯着这对清澈见底的黑眼珠子放出的光泽,心想:“就连这双眸子也一起死去吗?”我关切地把嘴贴近枕边,又一次反复问道:“你不会死吧?你没有事吧?”女子瞪大了惺忪的黑溜溜的双眸,依旧悠悠地说道:“唉,因为是死亡,所以无法抗拒呀。”   “那么,你能看到我的脸吗?”我一个劲儿地问。她露出微笑道:“能看到吗?瞧,你的脸不就映在你那儿吗!”我没有吭气,把脸从枕头上移开。我抱着胳膊暗忖:“一定要死吗?” 沉默了一会儿,女子接着说道:   “我死了以后,你就把我埋了吧。用大个儿的珍珠贝壳挖墓坑,再把陨落的星星碎片放到墓碑上。然后,在坟墓旁边等着我。因为我还要再回来见你。”   “什么时候能来见面呢?”我问道。   “太阳要出来吧。然后,太阳要落下去吧。然后还要出来再落下去吧。——就在红日东升西落、东升西落期间回来——你能等我吗?”   我默默无语,点了点头。女子用更加沉静的口吻,毅然决然地说道:   “等我一百年!”   “在我的坟墓旁边坐守一百年,我一定来见你。”   我只应了声:“我等着你。”接着,在黑溜溜的双眸当中清晰可见的我的脸影,宛若静谧的碧水泛起涟漪搅乱了映出的倒影一般,朦朦胧胧地变了形,随后流了出来。我刚一察觉到这个情景,女子就“吧嗒”闭上了双眸。眼泪从长长的睫毛之间流出,顺着脸颊淌下。——她溘然长逝了。   我来到院子里,用珍珠贝壳挖墓坑。珍珠贝壳很大,表面光滑,边缘锋利。每舀一下土,月光就会在贝壳的内壁闪烁一下,还伴有一股子湿润泥土味儿。墓坑不一会儿就挖好了。我把女子搬进墓坑,然后缓缓地撒下松土。每撒一下土,月光就会在珍珠贝壳的内壁闪烁一下。   我拣来陨落的星星碎片,轻轻地放到泥土上。星星碎片是圆滑的。或许在长时间从天空坠落过程中,磨掉了棱角才变得光滑吧,我想。抱起它放到泥土上的时候,我的前胸和双手也稍稍暖和了一些。   “从现在开始,要这样等待一百年的呢。” 我坐在苔藓上,一边想着,一边抱着胳膊注视着圆形墓碑。望着望着,太阳就从东方升起来了,那是硕大的红太阳,正像女子说的那样。不久,又如女子所言,它就落到西边去了,就这么红着倏然落下。“一次。”我数着数。   良久,血红的太阳又慢腾腾地升起来,然后默默地落下去。“两次。”我又数道。 “一次,两次……”我这样数着,也不知道见过几次红日。数了又数,红日依然越过头顶而去,怎么数也数不完。尽管如此,还是未到一百年。最后,我望着长满苔藓的圆石头,心想:“我不会是被那女子骗了吧!”   这时,从石头下面探出了一根青茎,斜着冲我伸展过来,眼瞅着越长越长,正好长到我的胸前止住。紧接着,婆娑舞动的茎端上,花颈微斜的一朵修长花蕾, “扑”一下蓬松地绽开花瓣。雪白的百合花在我鼻尖处弥漫出沁人心脾的芳香。一滴露珠从遥远的天空“吧嗒”滴落在花瓣上,百合花便借自重婀娜地扭动。我往前探出头,吻了一下滴落冰冷露水的洁白的花瓣。我把脸从百合花上移开的一刹那,无意中望了望遥远的天空,只见启明星就闪了那么一下。   “已经一百年了呀!”   此时,我才开始注意到。 2006年6月3日第一次修订 2006年6月6日第二次修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6-19 17:19:18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98楼真庸20062006-06-03 09:55发表的“梦十夜(译文第二次修订稿)”: 我盯着这对清澈见底的黑眼珠子放出的光泽,心想:“就连这双眸子也一起死去吗?”我关切地把嘴贴近枕边,又一次反复问道:“你不会死吧?你没有事吧?”女子瞪大了惺忪的黑溜溜的双眸,依旧悠悠地说道:“唉,因为是死亡,所以无法抗拒呀。” .......
这句的“就连这双眸子也一起死去吗?”,似乎还是不对。 仔细研究结果,应该是你先前翻译的对。 ——难道这样的也会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6-22 07:47:11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99楼克隆人2006-06-19 17:19发表的“Re:梦十夜(译文第二次修订稿)”: 这句的“就连这双眸子也一起死去吗?”,似乎还是不对。 仔细研究结果,应该是你先前翻译的对。 ——难道这样的也会死?
有道理。 我也仔细研究了,那个“これ”依然是我前面经过“科研”找出来的解释:“这个人”。 所以,修正为: 就连她这样子的也要死吗? 关于修订的说明 我找到一个日本人翻译的英文版《梦十夜》,可惜只有前三夜。我觉得,日本人对于夏目漱石句子的理解,应该比我们更深刻一些吧,极具参考价值。前面的那个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论证出来的“これ = 这个人”的结论,在英文版《梦十夜》里得到了印证。 下面是原文中二处出现これ的日英文对照。 自分も確(たしか)にこれは死ぬなと思った。/That makes me think that she is about to die. これでも死ぬのかと思った。/I wonder if she really is going to di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6-22 08:11:21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那张脸到底映在何处,我亦有新的发现,根据也是上面提到的英文版《梦十夜》。 英文版写的是: じゃ、私(わたし)の顔が見えるかいと一心(いっしん)に聞くと、見えるかいって、そら、そこに、写ってるじゃありませんかと、にこりと笑って見せた。 "Can you see me?" I wholeheartedly ask her. She smiles at me, saying " Can I see you? Say, I can see me in your eyes". 你看,女子微笑着说的是“我的脸映在你眼里”。显然,是在跟男主人公开一个小小的玩笑,要不然怎么笑呢。 据此,我把译文做了第三次修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6-22 08:14:48 | 显示全部楼层
梦十夜(译文第三次修订稿) 作者:夏目漱石 翻译:真庸 第一夜   我做了这样一个梦。   我抱着胳膊坐在枕边,仰颏儿躺着的女子淡淡地说道:“我就要死了。”女子的长发铺展在枕头上,轮廓柔和的瓜子儿脸横在其间。白皙的脸蛋儿底层恰到好处地泛起暖暖血色,双唇当然是丹红的。无论如何也不像要死的。但是,女子却用沉静的声音清晰地说,我就要死了。 我也觉得,这个人真的要死了吧。于是,我低头凑到她脸前观察,问了问:“真的吗?真的要死了吗?”“当然要死了。”女子说着,睁大了双眼。这是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长长的睫毛围起来的只是一团漆黑。那双乌黑的眸子深处,鲜明地浮现出我的脸影。   我盯着这对清澈见底的黑眼珠子放出的光泽,心想:“就连她这样子的也要死吗?”我关切地把嘴贴近枕边,又一次反复问道:“你不会死吧?你没有事吧?”女子瞪大了惺忪的黑溜溜的双眸,依旧悠悠地说道:“唉,因为是死亡,所以无法抗拒呀。”   “那么,你能看到我的脸吗?”我一个劲儿地问。她露出微笑道:“能看到吗?瞧,我的脸不就映在你眼里吗!”我没有吭气,把脸从枕头上移开。我抱着胳膊暗忖:“一定要死吗?” 沉默了一会儿,女子接着说道:   “我死了以后,你就把我埋了吧。用大个儿的珍珠贝壳挖墓坑,再把陨落的星星碎片放到墓碑上。然后,在坟墓旁边等着我。因为我还要再回来见你。”   “什么时候能来见面呢?”我问道。   “太阳要出来吧。然后,太阳要落下去吧。然后还要出来再落下去吧。——就在红日东升西落、东升西落期间回来——你能等我吗?”   我默默无语,点了点头。女子用更加沉静的口吻,毅然决然地说道:   “等我一百年!”   “在我的坟墓旁边坐守一百年,我一定来见你。”   我只应了声:“我等着你。”接着,在黑溜溜的双眸当中清晰可见的我的脸影,宛若静谧的碧水泛起涟漪搅乱了映出的倒影一般,朦朦胧胧地变了形,随后流了出来。我刚一察觉到这个情景,女子就“吧嗒”闭上了双眸。眼泪从长长的睫毛之间流出,顺着脸颊淌下。——她溘然长逝了。   我来到院子里,用珍珠贝壳挖墓坑。珍珠贝壳很大,表面光滑,边缘锋利。每舀一下土,月光就会在贝壳的内壁闪烁一下,还伴有一股子湿润泥土味儿。墓坑不一会儿就挖好了。我把女子搬进墓坑,然后缓缓地撒下松土。每撒一下土,月光就会在珍珠贝壳的内壁闪烁一下。   我拣来陨落的星星碎片,轻轻地放到泥土上。星星碎片是圆滑的。或许在长时间从天空坠落过程中,磨掉了棱角才变得光滑吧,我想。抱起它放到泥土上的时候,我的前胸和双手也稍稍暖和了一些。   “从现在开始,要这样等待一百年的呢。” 我坐在苔藓上,一边想着,一边抱着胳膊注视着圆形墓碑。望着望着,太阳就从东方升起来了,那是硕大的红太阳,正像女子说的那样。不久,又如女子所言,它就落到西边去了,就这么红着倏然落下。“一次。”我数着数。   良久,血红的太阳又慢腾腾地升起来,然后默默地落下去。“两次。”我又数道。   “一次,两次……”我这样数着,也不知道见过几次红日。数了又数,红日依然越过头顶而去,怎么数也数不完。尽管如此,还是未到一百年。最后,我望着长满苔藓的圆石头,心想:“我不会是被那女子骗了吧!”   这时,从石头下面探出了一根青茎,斜着冲我伸展过来,眼瞅着越长越长,正好长到我的胸前止住。紧接着,婆娑舞动的茎端上,花颈微斜的一朵修长花蕾, “扑”一下蓬松地绽开花瓣。雪白的百合花在我鼻尖处弥漫出沁人心脾的芳香。一滴露珠从遥远的天空“吧嗒”滴落在花瓣上,百合花便借自重婀娜地扭动。我往前探出头,吻了一下滴落冰冷露水的洁白的花瓣。我把脸从百合花上移开的一刹那,无意中望了望遥远的天空,只见启明星就闪了那么一下。   “已经一百年了呀!”   此时,我才开始注意到。 2006年6月3日第一次修订 2006年6月6日第二次修订 2006年6月22日第三次修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6-25 22:07:18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01楼真庸20062006-06-22 08:11发表的“”: 关于那张脸到底映在何处,我亦有新的发现,根据也是上面提到的英文版《梦十夜》。 关于那张脸到底映在何处,我亦有新的发现,根据也是上面提到的英文版《梦十夜》。 英文版写的是: じゃ、私(わたし)の顔が見えるかいと一心(いっしん)に聞くと、見えるかいって、そら、そこに、写ってるじゃありませんかと、にこりと笑って見せた。 "Can you see me?" I wholeheartedly ask her. She smiles at me, saying " Can I see you? Say, I can see me in your eyes". 你看,女子微笑着说的是“我的脸映在你眼里”。显然,是在跟男主人公开一个小小的玩笑,要不然怎么笑呢。 据此,我把译文做了第三次修订。 .......
“我的脸映在你眼里”正好证明:——你的脸映在我的眼里 因为问的是男人的脸。 英文翻译的是逻辑推理的意译,你按照英文直译,汉语上就变成“所答非所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7-2 11:30:59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03楼克隆人2006-06-25 22:07发表的“”: 英文翻译的是逻辑推理的意译,你按照英文直译,汉语上就变成“所答非所问”。
并非如此。 这是女子跟男主人公开玩笑呢,她不是笑着说的嘛。 说相声的有时也用这种方法逗听众乐: 甲:(唱)好似一把钢刀扎进……。(佯装忘词,问乙)后面什么词儿? 乙:我的心。 甲:(又唱)好似一把钢刀扎进你的心。 乙:错了,是“我的心”。 甲:对呀,就是“你的心”。 乙:我说的是“我的心”,不是我的心,是你的心。 甲:对呀,我唱的就是“你的心”。 乙:没法跟你说了。这么说吧,谁唱扎谁心。 …… 故意用偷梁换柱的手法,达到逗笑的目的。 相信女子此时的回答,也是使用的这种手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咖啡日语

GMT+8, 2025-8-24 03:3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