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于EVA中一处音乐的想法
作者:Thalassa
在看的时候我就想,如果EVA中欢乐颂同哈利路亚的位置换一下是否更好。而需先行说明的是:这只是个人主观想法,且由于先入为主的关系,更改后可能并不如前。
哈利路亚是以明日香为主题出现的,而欢乐颂是渚薰。
一般对于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的演绎,多按“通过斗争同思索,最后取得胜利,赢得了欢乐”的模式。而欢乐颂就体现了这种胜利的喜悦。但我总觉得其更象是一位追求自由的英雄失败、再战直至丧失生命最终得到自由的欢乐,是一种精神摆脱肉体束缚的欢乐。无论是权威解释还是我个人的歪曲,重点都在于斗争。由此而言,欢乐颂似乎更适合明日香。
明日香是个坚毅的战斗者,也是三人中唯一目标明确,为己而战的人,是否可视作渴望挣脱自己心结以获得精神上自由的一种表现呢。无论如何这种坚强不退缩的精神令人印象深刻。二号机被啃食同初号机的暴走是我在EVA中心脏最受刺激的两场。明日香那时凄厉叫声后的平静很符合我对于欢乐颂的感觉,那种最终的解脱,终极的欢乐。当然并非指欢乐颂要放在那时,只需换到哈利路亚原先的地方就行了。
哈利路亚大合唱是亨德尔在神剧《弥塞亚》中的第二部分。据说在完成后,亨德尔曾对仆人道:我看到天国的门打开了,上帝出现在我的面前。也许是受了这个为许多人怀疑其真实性的故事的影响,的确有种天使出来迎接基督入天国的感觉。
而渚薰身为最后的使徒,是降落世间执行任务最终仍要回归天堂的。那么他立于初号机掌中时的心情如何呢?与其说是对生、对某人的眷恋,不如说是于死的平静。他不是说过生与死对他是同等价值的吗,其实对他而言生也许是一次旅行而死方是最后的回归。有时要想当渚薰从容赴死的一刻见到了什么呢,不要告诉我是碇真嗣(我吐。。。),我想也许是同亨德尔一般的天国之门的打开。曾经听过好多报道,很多人死而复生后说感觉象穿过一条漆黑的隧道,前端是光亮处。如果这一情况在动画中出现,前面八成是扇打开的门,然后有人等你。。。。。。
其实一直觉得贝多芬的音乐是关照尘世的,即使欢乐颂引到及至也是全人类的欢乐。而象弥塞亚这种神剧关照的已是尘世之外了(即使它是旨在写来供爱尔兰都柏林总督“消遣”的,即使首先是作为商业娱乐目的而作的,但很少有人会否认这是部最伟大的神剧,给人以无比崇高的感受)。如同明日香关注的是自身,而渚薰则已超越了出去。
尼采在其美学思想也就是他的人生哲学中提到两种精神。一是酒神精神,其潜台词是:就算人生是幕悲剧,我们也要有声有色的演这幕悲剧,不要失掉了悲剧的壮丽和快慰。二是日神精神,其潜台词是:就算人生是个梦,我们也要有滋有味的做这个梦,不要失掉了梦的情致和乐趣。实在是很适合这两个人。明日香的人生是幕悲剧,却仍发奋不懈;而渚薰是把人生作梦也就是前所指的旅行来看的吧。
也许有人说其实渚薰也很惨的,但我倒觉得他未尝不觉幸福。(拜托不要用子非鱼这种观点来难我,这事。。。说不清的啦。)
最后假公济私的提一下。真是不太喜欢贝多芬,吵吵嚷嚷好象全世界就他最悲惨。难怪马克思先生说指导革命的必是知识分子。因为这不是比谁最苦,而是谁最会渲染。我喜欢尽管悲哀仍不失乐观精神的人。其实个人的痛苦还是个人忍受吧,何必人尽皆知。当然不可否认的是他这种精神化作音乐给许多人已鼓舞。但就我个人而言,低落时还是听巴赫,何必让贝多芬来雪上加霜。这又涉及到宗教信仰同悲剧的快感问题了。好象大大的偏题了。
虽然这并不是第一部或唯一一部运用古典乐作BGM的动画,但却予我最深刻的印象。因为欣赏所以质疑,这只是我个人的一个小小怪癖。
PS。文中如果对乐圣先生有何不敬之言,在此致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