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拐点论——王石
(一)
2006年6月初,万科的一份报告中提出了预警——2006年四季度到2007年一季度,主要城市的房价可能出现较大幅度上涨。
导致这一上涨的原因有二:一、结构性的原因,市场对大户型住房未来供应减少的预期非常明确,导致对大户型住房的竞买,推高该部分房价,而当时市场供应以大户型为主,因此整体统计数字将出现上涨。二、阶段性的原因,90/70政策出台后有一个规划调整期,2006年6到9月,大部分城市都延缓甚至停止了住房开工许可,对应在2006年10月到2007年3月之间出现一个暂时性的断档期,加上我国二手房交易不活跃,价格对一手房供应量高度敏感,因而将出现一个阶段性的房价上涨。但是随着小户型住房的较大规模上市,以上两个因素到2008年年中将基本消除。
2006年四季度到2007年一、二季度的房价上涨,是可以找到真实原因的。但2007年二季度之后,房价继续以较高速度上涨,则带有一定过热因素。原因在于市场的参与者,无论是供应商还是购房者,都没有充分认识到以上因素的阶段性、暂时性,而产生了过高的上涨预期。因此不仅房价继续上涨,地价上涨更快,部分城市在土地拍卖市场出现“面粉比面包贵”的情况。万科管理层认为这种趋势是不可能长期持续下去的。
(二)
既然房价、地价的快速上涨不可持续,那么在本轮快速上涨阶段之后,市场必然需要一个调整阶段。另一方面,住房按揭政策的出台,对市场预期也产生了比较明显的降温作用。在这些因素的作用下,部分城市的房价已经开始调整,另一些城市的供应量也已经发生调整。万科认为,这是市场回归理性的表现,长期来看,有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
近期万科在广州等城市部分楼盘的价格,与开盘前周边同类楼盘标价相比,确实低出10%左右。考虑到之前市场存在一定过热因素,万科认为这个定价是合理的,这也符合万科快速开发、快速销售的高周转策略。从市场的反应来看,这些楼盘基本上在开盘当天全部销售完毕,甚至出现了较大规模的排队现象,这说明只要价格合理,购买力支撑还是坚实的,我们相信房价不会出现大起大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