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外:料2010年营业额达600亿港元
中国房地产业从现在开始,至少有一个持续30年左右的较长快速发展期。"中国海外集团副董事长总经理孔庆平称。基于对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展长期趋势的研究和判断,该公司预备在策略上将集中资源重点发展国内房地产业务。
30年到50年的地产繁荣期
"中国海外是通过对欧美、日本等房地产业长达百年的发展周期作比较研究,之后探寻房地产行业长期变动的规律,从而预测中国房地产业从现在开始,有一个持续30年左右的较快发展期。"孔庆平表示。
根据世界银行研究报告,人均GDP在1500美元时,房地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当房地产业增加值占GDP总量的6%到8%时,就可以确定为主导产业,而当占GDP总量的10%到12%时,之后增长便趋于平缓。基于上述判断,2004年,中国人均GDP已经达到1500美元,而中国房地产业增加值也逐步占到GDP总量的5%到6%。
"快速发展从那个时候开始。"孔庆平判断说。
高盛公司的研究报告则显示,从现在起,人均收入超过3000美元的中国中产阶层人口将快速增长,这种状况会持续到2035年左右,中产阶层人口将达到14亿左右,直到2050年。这可能转化为持续的购买力。
城市化进程与房地产业发展周期内部的逻辑关系也成为该公司判断地产快速发展期限的依据之一。
根据美国城市地理学家纳瑟姆所提出的"纳瑟姆曲线":发达国家城市化过程包括两个拐点,当城市化水平达到30%时,第一个拐点出现,代表城市化发展进入势头极为迅猛的高速阶段;之后,当城市化水平超过70%之后,出现第二个拐点,代表经济发展进入超于平缓的成熟阶段。
"当城市化率达到30%时,固定资产投资率和房地产投资率开始加速增长,当城市化率达到50%时,房地产投资率将达到峰值,其后一直到城市化率达到70%时都将保持者众高投资率。"孔庆平说。
孔庆平所收集的数据显示:中国的城市化率2004年已经达到39.6%,房地产投资率开始快速增长,2010年城市化率预计将达到45%左右,2050年后将达到70%之后。
"城市化发展对房地产发展的持续推动,会给房地产业带来30到50年的繁荣。"
内地成为主战场
"对房地产行业长期发展趋势以及主要驱动因素的研究表明,房地产业是有30年到50年持续发展和繁荣的行业。基于这一判断,集团在制定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时,要动员和集中资源重点发展内地房地产。"孔庆平称。
该公司在1996年成为香港20大市值地产上市公司中唯一的中资公司,2007年11月又成为恒生指数成份公司,是恒指成份股中唯一的内地地产股。目前,该公司建筑业务占香港建造业市场10%左右,地产业务市值最高的时候达到1626亿港元。
"集团发展战略目标是聚焦港澳、内地、国际三地市场,成为建筑和地产行业最具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国际化公司。"孔庆平透露,到2010年,集团的营业额将达到600亿港元,利润100亿港元,市场价值2500亿港元。
目前,该公司的主营业务分为两块。其中,香港承建是在1979年成立,成为中国海外起家的基础性核心业务;此外还有从香港承建业务中逐步分拆出的香港地产和内地地产业务。两种业务相互独立又关联。
"地产可以成为承建部分的业务,承建也可以成为地产发展的可依靠的力量。"孔庆平说,内地地产的地区公司经理中,大部分都出身于香港承建。
记者了解到,中国海外从1998年开始进入内地房地产市场,迄今为止已布局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东北和西部的19个城市,年开发面积400万平方米、销售面积则达到300万平方米。内地成为中海房地产业务的主战场。
"集团融资能力十分强大,外资银行、国内大银行给我们的融资不用项目抵押,只需要集团担保就可以,这种融资条件极少数企业能够得到。"孔庆平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