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日语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476|回复: 0

[天声人语] 080219“食器”之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2-21 21:14: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080219“食器”之争

無地の食器は料理を引き立てる。自らの個性を封じ、背景に徹することで、食材の色が一つ前に出るのだろう。白い皿は何かを盛ることで生かされ、逆に、何も載せなければ物悲しいものだ。

素底的食器,会使食物更有诱人。正因为它收敛起了自己的个性,甘作陪忖,食物的色彩才得以章显的吧。白色的碟子因其有所盛而灵动,反之,若无所盛便显得失落而凄凉了。
器と料理は、媒体(ばいたい)と情報の関係に似ている。古くは紙と文字。白地に黒い情報を盛られて、紙は新聞や本になる。CDと音楽、DVDと映画の関係もしかり。媒体や、それを動かす機械は「伝える中身」がなければ価値を生まない。

食器和食物,其关系如同媒体和信息。从前来说就是纸和文字了。在其白底上盛了“黑色”的信息,纸就成了报纸或书本了。CD和音乐,DVD和电影的关系也是如此。媒体以及使其运作的机器若失去了“需传播的内容”也就一文不值了。
かれこれ6年となる次世代DVDの規格争いで、ソニーや松下電器が主導する「ブルーレイ」の勝ちがどうやら見えてきた。競う東芝は、事業からの撤退を発表するようだ。

风风雨雨地过了6年,以索尼及松下为主导的“蓝光”终于在下一代DVD的指式之争中取得了胜利。竞争对手东芝发表声明,退出该领域。
世界標準の「皿」を目指した戦いは、「料理」を握るハリウッドの大勢と、米最大のスーパーを味方にした側が優位を固めた。巨費を投じ、技術を尽くした機器も、伝えるべき情報を元から断たれ、売り場を失えば倉庫で眠るしかない。まさに「美器を作らんとする者は美食に通ずべし」(北大路魯山人)である。

在这场为世界标准之“碟”的争夺中,与掌握着“食物”的好莱坞大厨和美国最大的零售商为伍的一方保住了自己的优势。投巨资,并精益求精地制造出来的机器,要是从根上被断了所要传递的信息的来源,就失去了市场,只好在仓库里睡大觉了。如此说来,正应了那句名言了,“欲作美器者须精美食”(北大路鲁山人)。
家庭用ビデオの「VHS/ベータ戦争」は決着に13年かかり、多くの消費者が泣かされた。「負け皿」をつかめば料理に不自由するという教訓から、今回は買う側も慎重だった。東芝が早めに見切れば、混乱はそれだけ小さくなる

想当年,家用录象机的“VHS/贝塔之争”化了13年才分出胜负,让众多的消费者欲哭无泪。端着个“败军之碟”有碍进食,有了这个教训,这回买方也小心了。东芝若早点认输,混乱应该还能缩小一点。
「勝ち皿」も安泰ではないらしい。インターネットからパソコンに、映像をじかに取り込む手法が広まれば、皿の価値は薄れていく。鍋から口へとはしを運ぶことを、礼儀作法では下品と言い、映像ビジネスの世界では進化と呼ぶ。

“胜者之碟”似乎也不是稳如泰山。将电影从网上直接弄到电脑上的手法要是流传开了,则“碟子”也就越来越不值钱了。筷子来回于锅与嘴之间的吃法,从教养来说是下作,可在电影行业来说是称之为进步的。

相关链接:

一 东芝退出下一代高清DVD标准之争
  
  【《财经》网专稿/记者 何华峰】2月19日下午,日本东芝公司举行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撤出HD DVD业务。至此,一场历时数年的下一代高清DVD标准之争,终于落幕——索尼的蓝光DVD标准一统江湖。
  在新闻发布会上,东芝总裁兼CEO西田厚聪说,东芝将立即停止生产HD DVD机,并于3月底前撤出有关的全部业务。
  目前,一张DVD光盘的容量是4.7GB,而下一代高清DVD的光盘容量可以达到15GB-25GB,播放效果更加清晰。下一代高清DVD预计将可能取代DVD技术,主导规模达到120亿美元的家庭影视市场。
  有专家指出,虽然蓝光DVD胜出,但在网络下载大行其道的今天,蓝光DVD的未来究竟如何,目前还很难预料。
  
两大阵营
  2002年,索尼和松下等九家厂商共同发布了蓝光DVD标准,“蓝光”因其用波长更短的蓝色激光读取光盘的文件而得名。一张蓝光DVD光盘的容量是25GB,为普通DVD光盘的5倍多,可录制13小时的普通电视节目或者两小时的高清电视节目。
  2003年,东芝针锋相对地推出了HD DVD标准。一张HD DVD光盘的容量是15GB,为普通DVD光盘的3倍。虽然容量比蓝光DVD小,但HD DVD与DVD兼容,DVD厂商转换技术的成本较小。
  标准之争的意义在于,谁成为标准,谁就可以向下一代高清DVD生产厂商收取专利费。而成为标准取决于,谁能得到更多DVD生产厂商、PC机、游戏机以及电影公司的支持。
  蓝光光盘联盟(Blue-ray disc association)网站显示,支持蓝光DVD的共有176家会员,主导者是索尼、松下和飞利浦,同时还得到先锋、日立、三星和LG等消费电子巨头的支持,戴尔、联想、宏碁等主要PC厂商也是其拥护者。在好莱坞,蓝光获得了大部分电影公司的支持,包括环球音乐、迪斯尼、新闻集团的福克斯和米高梅等。
  HD DVD相对而言一直处于下风,支持者主要包括微软的Xbox游戏机和好莱坞的环球影业。一些电影公司对两家标准都表示支持,如派拉蒙和华纳兄弟。
  在百思买的网站上,一台蓝光DVD机的售价是399.99美元,而一台HD DVD机仅卖149.99美元,蓝光DVD机不仅价格高,而且不与DVD机兼容。但是蓝光光盘的防盗版功能明显强于HD DVD光盘,这是好莱坞的电影公司极为看重的。另外,索尼的畅销产品PlayStation3内置了蓝光DVD光驱,也对其销量有极大的促进。
  
胜出
  2008年1月,华纳兄弟决定放弃HD DVD,转投向蓝光。华纳兄弟称,将会在5月底取消发行HD DVD的影片。
  由于绝大多数电影公司支持蓝光DVD。2月15日,零售商百思买和沃尔玛均称,由于客户的喜好,将支持蓝光,停售HD DVD标准的电影光盘。
  至此,东芝大势已去。在2月19日下午的新闻发布会上,东芝指责了华纳兄弟,称直到2007年12月和2008年1月,“东芝都明显处于有利地位”。因此,其对华纳的声明非常吃惊。
  2月17日,东芝可能终结HD DVD业务的消息已经传出,东芝的股价不跌反涨5.7%,至829日元,为七周来的高位。投行报告称,此举可以减少500亿日元(约合4.64亿美元)的亏损。如果东芝不退出,在这项业务上的亏损会继续扩大。
  东芝在新闻发布会上透露,全球大约售出73万台HD DVD机,包括在美国售出60万台,其中30万台是微软的Xbox 360的外置高清播放器,在欧洲售出10万台,在日本售出大约1万台播放机和2万台刻录机。
  而据蓝光光盘联盟的网站,蓝光DVD机已经售出630万台,处于绝对优势。
  1976年,东芝在家用录像机市场引入了VHS格式,在一场大战后,击败了索尼的Betamax格式,成为家庭录像机的惟一格式。而在新一场竞赛中,索尼成了胜者。

挑战
  蓝光DVD标准胜出,对于消费者会是好事。在两个标准竞争中,消费者不知道自已应该选择哪一种标准,因而可能选择观望。在标准明确后,蓝光DVD机的销售会增加,而这反过来可以促进成本降低,进一步刺激消费。
  外电引述索尼发言人的话说,2008财年,蓝光DVD机的出货会达到600万台。
  但蓝光DVD标准在胜出后,并非前景一派光明。最大的挑战在于,消费者在家中观看电影的习惯在改变,DVD光盘不再是惟一的载体,未来越来越多的消费会通过互联网下载和有线电视的视频点播收看节目。
  美国《连线》杂志(Wired)评论,因为互联网下载和有线电视的视频点播,蓝光DVD机存在未进入黄金时代,就面临衰退的风险。
  DVD光盘有可能成为历史的另一个证据,是苹果公司新推出的笔记本电脑MacBook Air并没有内置光驱。苹果CEO乔布斯在发布时称,由于互联网下载,未来可能不再需要光盘驱动器

二 北大路鲁山人(1883- 1959),本名房次郎。拥有篆刻家、画家、陶匠、书法家、漆艺家、烹调师,美食家等各种不同的面孔。出生于京都。25岁的时候,在中国北部旅行学习书法和篆刻。38岁起,开始建筑的顶棚画和隔扇画设计,在当地留下了篆刻等许多杰作。来年辗转各地生活,加深了对美食的造诣,46岁时创设“美食俱乐部”。71岁时受著名的洛克菲勒财团的招聘,在欧美各地开办展览会和讲演会。72岁时被指定为“重要无形文化财保持者(国宝级人物)”,却予以辞退。76岁时因为寄生虫型肝硬化逝世。

  去世48年后,再度成为传说中的名人鲁山人。不久前,东京的日本桥特地举办了有关他的展览。鲁山人的晚年十分孤独,通常艺术家都将被指定为国宝级人物当作终身的目标,可是鲁山人拒绝了它。但是他的作品散发着明亮的光芒,他的生活方式不容许自己对世俗有丝毫的妥协。
  
   鲁山人身为艺术家,为人的强烈个性也充满了魅力。通过自学开拓了自己的人生之道。一个不论书法绘画陶艺,都追求美的顶点的男人,一个无穷地探究美食的男人,一个看似漫不经心,说做就做的男人。
















英译:
Victorious Blu-ray cannot sit back in DVD war
02/20/2008
Plain tableware makes food look good. By not asserting itself and remaining in the background, a plain dish helps the color of foods stand out. A white dish becomes alive when it has food on it. But an empty one looks sa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shes and food is like that between media and information. Since the old days, people have been using paper to write on. White sheets of paper with black writing on them turn into newspapers and books.
The same thing can be said of relationships between CDs and music, and DVDs and movies. Media and machines used to communicate information are nothing without "contents."
It looks like the Blu-ray technology advocated by Sony Corp.,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and other companies has emerged as the apparent victor of the so-called next-generation DVD format war that has been going on for about six years. Toshiba Corp., which led the rival HD-DVD camp, is to announce its withdrawal.
In the battle to provide a global standard "dish," companies that won the support of Hollywood, which cooks the "food" to put on it, and the largest U.S. retailer, which sells it, became predominant.
Even machines that makers poured a huge amount of money and technology to develop have no choice but to stay in warehouses when information providers cut off supply and are left with no retail outlets.
As calligrapher and epicurean Rosanjin Kitaoji (1883-1959) put it, "One who wants to make beautiful dishes must strive to be a gourmet."
The "VHS-versus-Beta-format wars" of home videos took 13 years to settle in the 1980s. During that time, countless consumers were made to suffer.
Having learned the lesson that people who buy "the loser's dish" will end up with little food, buyers were more cautious this time. The sooner Toshiba withdraws, the lesser the confusion.
But even "the winner's dish" cannot sit back and be content with its victory. If technology to directly import images into personal computers via the Internet spreads, the value of the dish will decline.
Eating directly from a pot is called bad manners in terms of etiquette, but in the world of video and motion picture business, it is called evolution.
--The Asahi Shimbun, Feb. 19(IHT/Asahi: February 20,200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咖啡日语

GMT+8, 2025-8-24 04:4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