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人的统计外收入为通胀推波助澜
2008年第9期的《南风窗》刊登了旦沐金的文章,认为数量惊人的统计外收入为中国经济过热和通胀高企推波助澜。
根据经济学家王小鲁的调查,2005年统计外的居民灰色收入达到惊人的4.4万亿。一年4.4万亿,那么,多年积累下来的总量,则有足够的能力为中国经济过热和通胀高企推波助澜。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历年的统计年鉴,可得到从1978年至2006年各主要年份的人口和经济统计数据。1978-2006年,中国居民总可支配收入约为9万亿元,而全部居民消费约为69万亿。但是,居民消费加居民储蓄远远大于居民总收入,其中暗含了大量的统计外居民收入。
通过计算历年居民总消费支出、居民银行存款余额、居民在股市的总现金投资、居民购买商品房或其他现金直接投资支出等项目,可以算出在1978-2006年,中国居民的统计外收入大约接近27万亿。这部分收入有灰色收入、有私营资本投资群体中的未统计上税收入等。
这总达27万亿的统计外收入主要出路就是消费;投资房市、股市;存在银行等。无论是哪一种方式,如此巨量的资金对中国经济和通胀水平都将产生重要的影响。(BC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