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好中国:她的“全面价值还远未被发掘”
德勤(Deloitte Touche Tohmatsu)亚太区管理合伙人成文诺(Manoj Singh)指出,中国作为经济大国不过才刚刚崭露头角。而且,随着中国迈入经济成熟的新阶段,推动其经济增长并不只是单纯的低工资和低成本。中国企业开始加大研发投入;中国工人的生产率正在迅速提高;中国科学家提出的专利申请也在不断增加。
成文诺在最近举办的“2008沃顿中国商业大会”(Wharton China Business Conference)上指出,“我们必须看到中国目前的发展将会持续几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目前排全球第四。20年后它将成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
强大的消费经济的崛起
未来10-20年中国最重要的发展可能就是一个强大的消费经济的崛起。他预言道,“中国将来的经济不会依赖出口。”消费者不仅会继续推动经济增长,而且他们对某些产品的需求将给进驻中国市场的外国公司带来丰厚的利润。
中国的人口是美国的四倍,目前中国仅有16%的人可以上网,而美国有71%。同样,中国的消费者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三分之一,而美国已经占到一半以上。“想想看再有10亿人买你的手机和电话会怎么样。”
“全球所有的大公司都在讨论中国市场的影响,讨论如何认识这个市场以及如何在那里攫取商机。中国对公司增加股东价值的影响会越来越大。”
这几年来,成文诺一直在上海负责德勤亚太区的业务。德勤是一家全球知名的会计和咨询公司,在中国共有8000名专业员工并且打算继续扩大规模。它和其他许多外国咨询公司、投资银行一样,认识到中国企业在成长为跨国公司的过程中蕴含的巨大商机。成文诺说,“中国政府已经宣称,到2010年将有50家国内企业跻身全球500强的行列,而这正是我们这样的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原因。”
中国的两大石油企业,中石化和中石油,已经跻身财富500强的前25名,2007年共有24家中国企业上榜。中国企业上榜的数量仅次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和日本。成文诺预测,10年后上榜的中国企业可能没有50家,但它在财富500强和其他榜单中的排名将很快会超越其他几个国家。
基础设施建设和私有化发展速度惊人
近期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可能主要是庞大的基础建设投资。中国政府正在大力建设机场、公路、铁路和电站等设施,但还是很难满足需求。“鉴于中国有13亿人口和高达8%的年平均增长率,它兴建再多的基础设施也不够。”
政府有些投资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效。北京为奥运会兴建的新机场就是个例子。这座机场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建筑,整个工程耗资38亿美元,每年可以吞吐5000多万名乘客。“在中国,即使是二级城市的基础建设,质量也好得令人难以置信。他们造的机场让我们的机场相形见绌。”与此同时,中国政府也把投资引向煤炭发电站和三峡大坝等水利发电项目。
另外,中国在对庞大的国有企业进行私有化和现代化的过程中也取得了不少进展。“1978年邓小平执政的时候,私营企业仅为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的1%,”成文诺说道,“如今这个比例已经达到了40%。”由于私营企业数量猛增,同时也因为政府似乎意图推动竞争性市场的形成,因此上述比例将会持续增大。即使国有企业继续存在,这些国有企业也将有望能在国际舞台上与其他国家的私营企业一比高下。中国最知名的企业之一宝钢是一家国有企业,但是宝钢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钢铁制造企业,其业务遍及世界各地。
严峻的经济和社会挑战
尽管中国的发展潜力不容小觑,但是中国仍面临严重的经济和社会问题的挑战,如果忽视这些问题则有可能使中国的发展速度变缓。成文诺表示,尽管中国政府采取了很多开放政策,但是它仍在许多方面保持贸易保护态度,限制外国公司进入国内市场。如果中国的领导想要这个国家充分发挥其发展潜力,他们必须将国内市场更加全面地向世界其他国家开放。
他表示,中国目前面临着“社会局势不稳定、腐败严重及能源短缺”等问题。
尽管中国经济正在蓬勃发展,但是许多中国人仍在艰难谋生,尤其是国内偏远地区的人民。他们的生活水准会受通货膨胀影响严重,今年年初,通货膨胀率达到了十年以来的最高点。基础性物品价格飞涨将可能会引发罢工、抗议乃至暴乱。
令人诧异的是,尽管中国经济每年在创造数千万的就业机会,但是引发潜在的动荡局面的另一个因素是工人失业问题。鉴于中国庞大的人口基础,“僧多粥少”的局面仍继续存在。成文诺指出,为了改善生活,农民和农村劳动力纷纷拥入城市打工,而且许多应届大学毕业生很难找到工作。
针对贪污腐败问题,非营利性研究组织“透明国际”(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将中国排在“清廉指数”的第72位。(透明国际通过调查商业人士来获知世界各地的廉政水平。丹麦在“清廉指数”中排名第1,是世界上腐败最少的国家。)
能源短缺也日渐成为阻碍中国经济发展的另一隐患。由于中国能源储备有限,因此中国要从国外进口石油和煤炭。煤炭主要用于发电,而新建电厂无法满足国内用电的需求。“石油和电力将继续成为中国的一大问题,”辛格表示,“必须对此加以重视。”
给西方企业的建议
对于那些想来中国发展事业的外国人或进驻中国市场的外国企业,成文诺提出了许多建议。他指出,首先必须了解中国政府以及他们对行业的发展目标。“中国的领导希望你来帮助建设行业的智力资本,而不是利用其低廉的成本优势。”他说道。
另外,同在任何国家内发展一样,通晓该国语言是一大竞争优势。虽然中国有许多方言,但是在开展业务时仍以普通话为主。他表示,“如果你懂普通话,那你的发展潜力一定会不可限量。”
德勤在提高其在中国的文化和语言能力方面采取了一些措施,比如从欧美国家招聘华人员工,让他们在公司驻华办事处开展2-4年的工作。“我们聘请外部人才来建立实践基础。”他说道。
成文诺预计德勤会计师事务所对合格的中国员工的需求仍将继续增长,无论是本国人还是移居国外的华人。随着中国经济步入成熟阶段,中国的企业将需要专业顾问提供更多类型的知识密集型服务。精明的外国公司对此非常清楚而且正在积极准备。
“中国不再只是单纯的低成本的国家,”他总结道,“随着世界经济的周期性发展以及中国国内薪资的增长,西方公司不会对中国视而不见。公司希望在中国开展业务,销售产品,与中国的关系将同公司其他业务部门相互作用。中国的全面价值还远远未被发掘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