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日语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069|回复: 4

关于武田信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7-18 00:53: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日本战国的历史上曾经有过这样一个人物:此人文成武德,英明睿智,据甲州险庶之地,领骠骑勇悍之师,在战国大名中很有条件统一乱世,但是没有成功,最后病死在进京途中,他就是甲斐国守护、武田大膳大夫信玄。
武田信玄何以未能制霸天下?有人说是运气不好,早年遇上了上杉谦信公,被牵制在信浓川,晚年好不容易逮着个机会却在进京途中病故,再加上教育失败,养出几个有勇无谋的儿子,无怪乎武田家灭亡。在下以为这并不是最主要的,武田家悲剧的根源在于信玄公缺少夺取天下的野心,观其一生所为,主要是扩张领国,挣一份大的家业流传后世,“野望”不足可能是武田信玄最大的悲哀。
在战国群雄里,“野望”最强的当数织田信长公,当他还是尾张国的小诸侯,根本看不出有什么可能统一天下时便提出“天下布武”,尔后为此奋斗一生:攻略美浓,改稻叶山城为“歧阜”;拥立征夷大将军,平定京畿,筑城安土......其间经历了无数风险,终于看到了统一的曙光,丰臣秀吉站在巨人的肩上得天下。反观武田信玄,他以甲斐为中心扩张领土,北取信浓、东犯上野、南吞骏河,一度兵临小田原城,直到晚年才响应将军的号召西进。他的战略是扩张领土,而非夺取天下,否则西向的目标应该比较明确,今川和织田都走了东面与武田、北条或者德川结盟,全力西进,上京都夺取中央政权的路子,武田信玄却与图霸者结盟,一再错失良机。信玄公一生有过四次机会:
第一次在斋藤义龙死后,织田信长夺取美浓前,当时斋藤家正与织田家交战,重点在南,东面防守薄弱;斋藤龙兴无能,君臣离心,正是用谋之时;武田若有意西进,应使离间、反乱之计(武田很擅长),以精锐出岩村口(日后陇川一益、织田信忠领大军经此处攻入甲斐),里应外合,袭取美浓。此时武田与上杉缠斗于川中岛,不得西顾。与天下相比,川中岛是不值得付出半生精力的。武田信玄如有大志,应主动与上杉家交好(可以让一点土地)。此时上杉谦信就任了关东管领,致力于关东攻略,应不会自树强敌;因其人品高贵,若未在战场上取胜,而接受了武田的“谦让”,便不会威胁甲信。北条氏康非弱者,两雄相争,武田则可以掉头西进了。即使议和不成,也应在东北转入战略防御,重点西移,如此便不会有惨烈的第四次川中岛合战,天下的形势也会改观吧?
永禄八年,将军足利义辉被弑,这次机会让织田信长逮住了,武田若有天下之志,可与织田联手拥立将军。只要向将军表明此意,将军自然求之不得,以将军之意与织田交涉,信长也难以拒绝;此时信长羽翼未丰,不能在东面树立强敌,权衡利弊,同意为上。武田分得拥戴之功,事后可以求取美浓、尾张之一部,加封信长于近畿,从而获得西进的据点,一旦时局再有变化,则天下都在掌中了。
武田与德川联手攻灭今川,吞并骏河。当时若有意从东海道上京,就应该委以虚蛇,诱使德川进攻骏河,危急时刻救援今川,得到西进的通道和借口。既不必负背盟之名,也不会受内乱之险,从战略上讲,哪有目标在西,主攻却是向东的道理?武田占领骏河后,乘胜攻入相模,与关东霸主北条家激战,北条的实力比之武田只是稍逊,此方战事一开,便不知何时能了,即使顺利地平灭北条,还会与上杉谦信接战,“上京都”更要成为遥远的梦想。武田信玄的这项决定,自行放弃了东面稳固的婚姻联盟,并可能将自己陷入关东战场的泥沼,以信玄之智,断不会做这等蠢事,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武田的目标是扩张领土而非夺取天下。不久形势发生变化,将军组织信长包围网,武田攻打小田原城失利,这才将目光西移,与北条重修旧好,而这是谁都没有预料的。
信长包围网是最后一次,其实这时已经算不上什么机会了。织田已经坐大,信玄的大限将近,即便灭掉织田、德川,武田也很难夺取天下。信玄公五十二岁上京都,当时能活到六十到七十岁就算是长寿,天下尚有上杉、北条、本愿寺、毛利、岛津,将军家还有号召力,光是一个上杉谦信就很难对付,信玄不可能有在有生之年平定天下的想法。今日有信长包围网,他日就不会有信玄的包围网?有织田信长的覆辙在前,他又怎么会站上那个众所矢之的位置?信玄公此生不能完成,交给胜赖就更没指望。另外还有武田信玄抱病上京都的说法,这样他西进的目的就更值得商榷。信玄公临终前留下“待机”二字,大概就是心知胜赖没有制天下的才能,以此相嘱吧!
追究武田信玄错失的根源,可以认为他“野望”不足。以信玄公之能,不会发现不了机会,至于去不去抓则是另一回事。从扩张领国的角度出发,“信浓、上野、骏河近,而美浓远,且山路难行,若非夺取天下,拿来亦无大用,京畿与甲斐何干?”信玄公或许是这样想。晚年参加信长包围网也是形势使然,“织田之心路人皆知,两家虽有婚约,然终不可靠。信玄死后,织田一定会对武田家下手吧!”如此便可以理解当年武田信玄抱病上京都的心情,也可以解释为何信玄亡故后武田军即刻退回甲斐。三方原合战后,武田家的前途一片光明,这是普遍的看法。然而织田信长一代枭雄,潜力不容忽视。有信玄在,武田尚有六、七分胜算,信玄死后,胜赖岂是他的对手?“此役信长会胜,西进不过是送死罢了。回甲斐,待机,只有这样才能保全武田家......”事实正如他所料,此后信长迅速平定京畿,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不久,毛利、上杉相继加入信长包围网,上杉谦信的瘁死再一次挽救了织田家(人算不如天算);再到后来本能寺事变,毛利、上杉都得以保全(倘若信长不死......),唯有武田胜赖输光了血本,等不到那一天,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织田信长生性暴虐,即便制霸天下也得不到人心;此人喜欢投入全部力量不留后手,容易为人所乘(天正五年,松永久秀反乱,只因羽柴秀吉意外地从北越前线返回长滨......;天正六年,荒木村重反乱),信长身边始终隐藏着这种危机,而本人却不自觉,本能寺事变既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毛利家的安国寺惠琼便有过预言。在后世看来,信玄公的“待机”两字确是传神,象这样一个足智多谋的人,没有理由看不清形势,若想制霸天下,当不至于终身困于甲信、上州、骏河一带,青壮不谋霸业,临终才上京都吧?
武田信玄天纵英才,有并吞天下之资,无扫荡六合之志,惜哉!
所谓“野望”,是人所产生的,摄取高层权力的欲望。野望其实很多人都有,有的大,有的小,有的强,有的弱,有的人一开始就野心勃勃,有的人本来没有野心,在坐上了某个位子或者具备了某种条件之后,野心就开始滋长。以丰臣秀吉为例,秀吉的野心很大,也很强,统一日本后还想侵占朝鲜、中国,但他的野心也不是天生的。此人出身贫苦,早年寄人篱下,朝不保夕,怕不会有天下之志?只是随着地位的提高,时局的变化,野心才渐渐地滋长,本能寺事变给了他机会。在下看来,丰臣太阁是属于“治世之良臣,乱世之奸雄”一类,机会来了,绝不会手软,若是得不到机会,也能够平稳地度过。而织田信长不同,信长是一早就胸怀大志,扬言要“天下布武”的人。为了实现梦想,他目不转睛地寻找机会,投入毕生的精力和全部的力量孜孜以求,甚至忘了保护自己,从这一点讲,信长的“野望”比秀吉的“野望”来得强烈。武田信玄则是属于那种有条件、有机会却没有抓住的人。他的“野望”以“让武田家成为战国最强大的大名”的成分居多,较少有“平定乱世,建立武田家天下”的想法,他的战略目标和行事作风都趋于谨慎,稳扎稳打,这是他错失良机的根源。
野心带给人内在的驱动,使人进行各种冒险。有大的野心就要进行大的冒险,要夺取全国最高的权力,不能不冒很大的风险。武田信玄不是一个能冒大险的人,以上所列举的,纵然没有十分的把握,但至少是有一个机会,他没有用心去尝试。如果是信长,即使希望渺茫也会放手一搏;倘若是秀吉,只要有五成胜算就不容错过,在某种意义上,野心的大小强弱与愿意为野心付出的代价、承担的风险成正比。象武田信玄这样,只是站在一旁下注几个小角子的,不可能成为大赢家。
武田信玄的野望不“足”,所以他得不到天下。
后记:本文曾经发表在战国论坛上,引起很多争议。比较强力的反对者有立花清司殿、北条官兵卫政宗殿、Linz殿等等。大家各说各的道理,最后也没有争出什么结论。各位看后有什么意见请继续探讨。
关于信玄的遗言,现在有不同的说法。有一种说法:信玄的遗命是上京都,我认为疑点很多,因为历史上武田军出人意料地退回甲斐,这种“记载”与史实发生了冲突,并且找不到合理的解释。当时武田的形势一片大好,虽然我认为武田胜赖不是织田信长的对手,但是他本人一定不这么想,他会违背信玄公的“遗命”自己溜回甲斐?此人勇猛有余,智谋不足,且刚愎自用,即使有清醒的谋臣也劝他不住,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信玄临终前下令撤军,他不得不从。武田信玄死后秘不发丧,家中保守秘密达三年之久,这等严谨不似胜赖所为,也绝不是他所愿意。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信玄对胜赖的评价。战国中多有年少英明的君主,武田信玄本人就是其中的一位,这说明胜赖并不是他认为可以光大武田家的人,“上京都”一说与史实的冲突真是太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22 13:13:01 | 显示全部楼层
顶顶!!看来楼主是对历史很感兴趣的人了,我也喜欢日本历史可惜修炼不足,与楼主差的远了,有机会 一定要向楼主好好学习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8-1 03:15:40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哈
哪里哪里

纵观BBS
对此感兴趣的恐怕只有你我这样的泛泛之辈了=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6 14:32:1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只对德川家康感兴趣!目前正在攻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8-8-6 16:12:5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咖啡日语

GMT+8, 2025-7-18 17:0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