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xumh0916 于 2015-8-28 07:41 编辑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五代史伶官传序》的中心论点是( B )
A.满招损,谦得益 B.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C.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D.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2.《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既肯定大学的宗旨是“研究高深学问”,又批评“求学为升官发财”的腐败风气,这种论证方法是( D )
A.演绎法 B.例证法 C.类比法 D.对比法
3.《吃饭》中,从吃饭想到结婚、想到政治,这种联想方式的基础是( C )
A.时间统一性 B.地点统一性 C.相似性 D.对比性
4.爱因斯坦在《我的世界观》中所说的“宗教感情”,指的是( A )
A.对最深奥理性和最灿烂美的执着追求 B.对占用了同胞的过多劳动而难以忍受
C.承认有一个能够赏罚一切的上帝存在 D.相信肉体死亡之后灵魂还会继续活着
5.下列《张中丞传后叙》中的典型事例,用来刻画许远形象的是( B )
A.背诵《汉书》 B.为国让贤 C.拔刀断指 D.抽矢射塔
6.被苏轼誉为“文起八代之衰”的作家是( A )
A.韩愈 B.柳宗元 C.欧阳修 D.杜甫
7.《马伶传》:“询其故,盖马伶耻出李伶下,已易衣遁矣。”这里使用的人物描写方法是( C )
A.语言描写 B.细节描写 C.行为描写 D.肖像描写
8.下列《西湖七月半》语句中使用了排比句式的是( D )
A.名娃闺秀,携及童娈,笑啼杂之,环坐露台 B.名妓闲僧,浅斟低唱,弱管轻丝,竹肉相发
C.不舟不车,不衫不帻,酒醉饭饱,呼群三五 D.人声鼓吹,如沸如撼,如魇如呓,如聋如哑
9.《秋夜》所写的形象中,象征遭受蹂躏却还抱有希望的弱者的是( B )
A.小青虫 B.小粉红花 C.蝴蝶 D.蜜蜂
10.下列文章中,主要采用今昔对比写作方法的是( B )
A.《哭小弟》 B.《香市》 C.《纪念傅雷》 D.《都江堰》
11.《都江堰》所写到的器物中,象征为民造福的是( B )
A.金杖 B.长锸 C.铁戟 D.钢锤
12.《我与地坛》中,让读者联想到“我”艰难坎坷的人生道路和自强不屈精神的景物是( D )
A.“谁也不能改变”的落日光辉 B.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
C.忧郁而镇静的苍黑古柏 D.“历尽沧桑”、“荒芜但并不衰败”的园子
l3.《诗经?秦风?蒹葭》是一首( D )
A.山水诗 B.送别诗 C.悼亡诗 D.爱情诗
14.《陌上桑》写罗敷美貌所运用的主要表现方法是( B )
A.正面刻画 B.侧面烘托 C.对比反衬 D.类比彰显
15.李白《行路难》中情感流程的特点是( C )
A.逐层递进 B.逐层减退 C.起伏跌宕 D.平缓舒展
16.《秋兴八首》(其一)中对偶极为精当工稳的两联是( B )
A.首联与颔联 B.颔联与颈联 C.颈联与尾联 D.首联与尾联
17.柳永《八声甘州》抒写的主要情感内容是( B )
A.贫困潦倒之愁 B.羁旅行役之苦 C.报国无门之悲 D.家破人亡之痛
18.李清照《声声慢》中引发词人故乡之思的景物是( B )
A.晚风 B.过雁 C.黄花 D.细雨
19.戴望舒《雨巷》的写作背景是( D )
A.五四运动高潮时 B.五四运动低潮时 C.大革命高潮时 D.大革命失败时
20.《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中,“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的象征意义是( C )
A.古老中国负重前行 B.祖祖辈辈希望失落 C.新时期中国如日东升 D.新时期青年热血沸腾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下列《香市》的语句中,运用了比喻手法的有( CE )
A.从前农村还是“桃源”的时候 B.这香市就是农村的“狂欢节” C.灿如繁星的“烛山”
D.那不是无名的“江湖班” E.屋椽子像瘦人的肋骨似的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22.下列以“居士”为别号的人物,属于唐代的有( AC )
A.青莲居士 B.六一居士 C.香山居士 D.东坡居士 E.易安居士
23.下列《长恨歌》中的诗句,属于融情入景的有( BCDE )
A.夜雨闻铃肠断声 B.耿耿星河欲曙天 C.秋雨梧桐叶落时 D.春风桃李花开日 E.迟迟钟鼓初长夜
24.《我愿是一条急流》中互相对应的比喻意象有( ABC )
A.急流与小鱼 B.荒林与小鸟 C.废墟与常青藤 D.小草棚与炉火 E.云朵与破碎的大旗
25.《哦,香雪》以“哦,香雪!香雪!”的反复呼告收结,所表现的复杂情感有( ABCD )
A.对贫穷落后的怜悯 B.对现代文明的召唤 C.对质朴心灵的赞叹
D.对这质朴美可能被现代文明吞没的担忧 E.对现代文明改变质朴美的企盼
三、词语解释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1分,共8分)
26.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罪岁:归罪于年成不好
27.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逸豫:逍遥游乐,不能居安思危
28.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
过:拜访
29.所击者服,未尝败北
败北:战败,败走
30.引商刻羽,抗坠疾徐
抗坠疾徐:声音高低快慢
31.生闻之,不觉解颐
解颐:开怀欢笑
32.汉皇重色思倾国
倾国:绝色女子
33.这一声名狼藉的念头也多少改变了一点形象
声名狼藉:名声极坏
四、简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34.阅读《论毅力》开头一段文字:
天下古今成败之林,若是其莽然不一途也。要其何以成,何以败?曰: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
请回答:A.从这个开头看,《论毅力》的总论点是什么?是:事业成败的关键在于有没有毅力,即“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
B.这个开头有什么特点?是:纵横捭阖、大开大合的特点。
C.这个开头体现出《论毅力》怎样的论证方法?
这个开头开门见山地提出了有毅力与没有毅力两种态度和成与败两种结果,全文正是围绕着正反两种态度和结果展开的,从而形成了统贯全文的正反对比论证方法。
35.阅读《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中一段文字:
王自往请之,曰:“吾国东有齐、中山,北有燕、东胡,西有楼烦、秦、韩之边。今无骑射之备,则何以守之哉?先时中山负齐之强兵,侵暴吾地,系累吾民,引水围鄗;微社稷之神灵,则鄗几于不守也,先君丑之。故寡人变服骑射,欲以备四境之难,报中山之怨。而叔顺中国之俗,恶变服之名,以忘鄗事之丑,非寡人之所望也。”公子成听命,乃赐胡服,明日服而朝。于是始出胡服令,而招骑射焉。
请回答:A.这里记叙了赵武灵王坚持推行胡服骑射的哪一个举措?亲自登门做说服工作,以国家利益为重的举措。
B.这里塑造人物形象采用了何种描写手法?语言描写的方法来刻画人物形象。
C.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胡服”不同于中原地区的长袍大褂、宽领肥腰的汉族服装,比较轻便利索,适宜于骑马作战;“骑射”也不同于兵车布阵,驰骋沙场,灵活机动,利于克敌制胜。因此,赵武灵王为了国家的强盛,坚持“胡服骑射”的改革。
36.阅读下面一段文字:
很早以来,她就在想这样一条裙子,像家中一切喜庆日子时,老奶奶,少奶奶,姑奶奶们所穿的一样。她要把金鲤鱼和大红百裥裙,有一天连在一起——就是在她亲生儿子振丰取亲的那天。谁说她不能穿?这是民国了,她知道民国的意义是什么——“我也能穿大红百裥裙”,这就是民国。
请回答:A.金鲤鱼为什么想穿百裥裙?因为百裥裙是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金鲤鱼一直想争这个名分。
B.这段文字反映了金鲤鱼怎样的思想观念?金鲤鱼有梦想和反抗,想取得平等的地位,但她这种思想和行为同样是以封建等级制度为出发点的,这跟压迫她的人们的思想意识是相同的,因而悲剧色彩十分浓厚。
C.举例说明这段文字所运用的人物描写方法。这一段主要采取心理描写的方法来刻画人物形象的。
37.阅读辛弃疾《摸鱼儿》的下片: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请回答:A.谁用“千金”买了“相如赋”?“佳期又误”的寓意是什么?汉武帝时陈皇后因失宠用千金请司马相如作赋。“又误佳期”的寓意是忠良之士被重用的机会又失去了。
B.“闲愁最苦”的情感内涵是什么?“闲愁最苦”指被闲置,报国无门的悲愤。
C.“斜阳”、“烟柳”的象征意义是什么?“斜阳”指夕阳西下,“烟柳”指暮春景象,两者的象征意义都是指国势衰危。
五、作文题(30分)
38.请以《水的联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其他文体不限。
真人游戏|足球篮球|时时y彩| 六合投y注| 网络赚钱:顶级信用y提现百分百即时到账SO.CC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