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日语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junshan_yin

[本科公共课]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详细笔记+练习题+真题)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9-7-11 23:56:14 | 显示全部楼层
五、论述题
1、如何评价中国国民党在抗战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一,国民党和国民政府根据战争发展需要,建立战时体制。中国政府最高统帅部提出了“以空间换时间,积小胜为大胜”的正面战场总体战略。
第二,正面战场的国民党军队爱国将士在华北、华东战场上都表现出了空前的民族义愤和抗战热情。
第三,全面抗战初期,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的顽强抵抗,打破了日本帝国主义“三个月灭亡中国”的“速战速决”战略企图、并一定程度地消耗了日军的兵力和战争资源,以巨大的牺牲将抗日战争拉入了战略相持阶段。但由于国民党最高当局的错误指导,实行了片面抗战的路线,在战略战术上,没有采取积极防御的方针,而是进行单纯的阵地防御战,致使正面战场的战役几乎都以退却和失败而结束,在短时间内丧失了大片国土。
第四,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之后,正面战场的地位逐步下降到次要位置。在日本的政治诱降下,国民党集团内部以汪精卫为首的亲日派公开投敌。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亲英、美派集团虽然表示要抗战到底,但也表现出妥协、倒退的倾向。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国民党的内外政策发生重大转变,由抗日战争初期的积极抗战,转向消极抗战,积极反共。进入相持阶段后,虽然国民党的抗战政策有所动摇,但仍在坚持抗战。国民党的抗战损耗了日军的有生力量,不仅从中国战场上来看,起到了打击敌人的作用,而且,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角度看,也有力的牵制了日军。
第五,为了支撑中国战场的持久抗战,国民政府在坚持正面战场作战的同时,以内迁工厂为龙头,在西南、西北地区开展了战时经济和其他方面的建设。在政府主导的战时经济体制下,中国后方建设事业有较大发展。
第六,中国军队从缅甸开始的反攻,缅北战役的胜利,与盟军的对日反攻一起,构成了彻底打败日本法西斯的强大攻势。
2.为什么说中国**党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第一,中国**党实行的是全民族抗战的路线,采取的是持久战的战略方针。
第二,为了贯彻执行全面抗战路线,中国**党作出了开辟敌后战场的战略决策,并坚持在敌后广泛开展游击战。
第三,中国**党在统一战线中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反对妥协,分裂和倒退。
第四,中国**党积极建设抗日民主根据地。在抗日民主根据地实行三三制的民主政权建设,减租减息,大力发展生产,积极进行全化建设和干部教育。
第五,在大后方开展抗日民主运动和抗战文化工作,对于激发大后方人民的爱国意识,坚持国共合作团结抗战,支援抗战前线,积蓄革命力量等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第六,中国**党将马克思主义溶入中国国情,创立出的新民主主义理论从思想上武装了中国**党人,使他们极大的增强了参加和领导抗日战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自觉性。
3.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是什么?
第一,中国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做出了重大贡献。
中国人民的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是整个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重大贡献:中国抗日战争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的抗日战争挫败了日、德法西斯的全球战略。
第二,抗日战争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及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重要贡献,赢得了世界各国的尊重,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第三,抗日战争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的民主进步力量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中国**党领导的人民革命力量获得空前的发展和壮大。以中国民主同盟为代表的中间党派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近代一百多年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的全胜利,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强大的生命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极大地激发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加快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新中国奠定了重要基础,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伟大历史转折点。
材料分析题
1.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1
日本侵略者在旅顺疯狂屠杀我国同胞,死难者达一万八千余人,为掩盖罪行,日军将被害者尸体集中火化,把骨灰装进棺材里埋葬,用木牌写上“清国将士阵亡之墓”材料2
某日,中国难民5000余人,被日军集体押往南京中山码头,双手反绑,排列成行,用枪扫射后,弃尸江中,其中仅有两人逃生。
请回答:
(1)两则材料反映的是在近代史上日军制造的哪两起屠杀事件?
(1)旅顺大屠杀南京大屠杀

(2)它们分别发生在哪次战争中?
(2)甲午中日战争抗日战争

(3)读了上述材料后,你有什么想法?
(3)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曾给中国人民带来无穷的灾难,我们要勿忘国耻,奋发努力,使我们的祖国早日富强起来。

2.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7月15日,中共向国民党提交《中国**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并希望国民党方面新闻机关早日发表。郑重宣布:“(一)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本党愿为其彻底的实现而奋斗;(二)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三)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四)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并待命出动,担任抗日前线之职责。”
--《中国近代现代史资料选辑》
材料二从1937年2月至8月,国共两党先后在西安、抗州、庐山和南京四地进行了六次谈判。1937年9月22日,《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在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布。23日,蒋介石就公布《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发表谈话,承认《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是“摒弃成见,确认国家独立与民族利益之重要”;“中国民族既已致觉醒,绝对团结,自必坚守不偏不倚之国策,集中整个民族之力量,自己自助,以抵抗暴敌,挽救危亡”。谈话也承认了中国**党在全国的合法地位。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遂在抗日救亡的基础上得以实现。
--《中共党史教学资料》
材料三1937~1941年,叶剑英先后任中共中央长江局委员、南方局常委,在国民党统治区宣传我党抗日主张,广泛联络国民党上层人士,并多次参与同国民党谈判。1939年2月,叶剑英参与创办的国民党南岳游击干部训练班,任副教育长,讲授抗日游击战战略战术,宣传持久战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
--《抗日战争史》
请回答:
(1)中共是在什么背景之下提出《合作宣言》的?
(1)七七事变,日本全面侵华。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国共第二次合作形成的原因和条件。
(2)中共以民族利益为重做出重大让步,表示遵守三民主义;国共两党多次谈判磋商;八一三事变后,日本要灭亡中国;蒋介石表示以民族利益为重,抵抗暴力,承认中共合法地位。

(3)材料三说明了哪些问题?
(3)两党有着共同的国家和民族利益,在外敌入侵之时必须合作。抗战爆发前后,国共两党多次进行谈判和亲密接触。两党均为抗战胜利做出重大贡献。国共合作是抗战胜利的重要基础,中共竭力维护合作是统一战线得以维持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全民族同心同德、浴血奋战是抗战胜利的根本原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7-11 23:56:5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七章为新中国而奋斗
一、单项选择题
1.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之间的矛盾)
2.1945年8月25日中国**党在对时局的宣言中明确提出(和平、民主、团结)的口号。
3.1946年10月10日,国共两党经过谈判,签订《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确定(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
4.1946年6月底,国民党军以进攻(中原解放区)为起点,挑起全国性的内战。
5.1947年6月底,根据中共中央的决策和部署,(刘伯承、邓小平)率领的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千里跃进大别山。
6.揭开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序幕的是(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7.解放战争时期,最早与蒋介石集团决裂的民主党派是(中国民主同盟)
8.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统治区人民民主运动高涨的根本原因是(国民党蒋介石集团的经济崩溃和政治危机)
9.对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反蒋斗争第二条战线的准确表述是(国统区的民主运动)
10.在全面内战爆发前夕,中共中央发出(《五四指示》),决定将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实行的减租减息政策改变为“耕者有其田”的政策。
11.解放战争时期制定的《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
12.解放战争期间,台湾人民反抗国民党暴政的重要活动是(二二八起义)
13.我国最早建立的少数民族自治区是(内蒙古自治区)
14.1949年蒋介石发表“求和”声明,其真实意图是(争取时间,准备卷土重来)
15.中共七届二中全会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是(党的工作重心转移问题)
16.七届二中全会召开的地点是(西柏坡)
17.1949年6月30日毛泽东发表了(《论人民民主专政》),向全中国人民阐述了中国**党在建立新中国问题上的主张。
18.人民解放战争走向胜利的历史转折点是(战略反攻)
19.率领北平国民党军队接受和平改编的国民党将领是(傅作义)
20.毛泽东提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针对的是(内战初期国民党在军事和经济方面占有明显优势)
二、多项选择题
1.抗战结束后,蒋介石愿与中国**党进行和平谈判,其目的是()
A.敷衍国内外要求和平的舆论
B.诱使中共交出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
C.为把战争责任转嫁给中共制造借口
2.通过重庆谈判和签订的“双十协定”,中共取得的成果有()
A.在全国人民面前表现了和平诚意
B.迫使国民党承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
C.团结了民主力量
3.参加1945年重庆谈判的中共代表有()
A.毛泽东
B.周恩来
.王若飞
4.1947年3月,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的解放区是()
A.山东
B.陕北
5.对1946年政协会议协议的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A.有利于实现民主政治与和平建国
B.在许多方面反映了人们的愿望
C.很快被国民政府撕毁
6.从抗战结束到新中国建立前,中国**党关于土地问题的文件有()
A.《五四指示》
B.《中国土地法大纲》
7.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法宝是()
A.统一战线
B.武装斗争
C.党的建设
8.第二条战线形成的主要原因有()
A.国民党政府的专制独裁
B.国民党政府官员的贪污腐化
C.国民党执行内战政策
D.国统区出现严重的经济危机,人民生活陷入困境
9.毛泽东提出的“两个务必”是()
A.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
B.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10.中国**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同时期提出的土地政策的共同点是()
A.体现中国**党的民主革命纲领
B.消灭封建剥削制度
C.维护农民基本利益
D.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7-11 23:57:23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简答题
1.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
第一,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各种救国斗争和方案都失败了。说明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不能完成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这一任务。
第二,南京国民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实行反共反人民政策,使中国继续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被人民所抛弃。
第三,部分中间阶层幻想使中国走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在国民党的一党专制下,也根本无法实现。
第四,中国**党坚持反帝反封建的彻底革命立场,经过三年的解放战争,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走经过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这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

2.为什么说“没有**党就没有新中国”?
第一,中国**党作为工人阶级的政党,不仅代表着中国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和全中国人民的利益。
第二,中国**党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武装起来的,他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为一切工作的指针。
第三,中国**党人在革命过程中始终英勇地站在斗争的最前线。以实际行动表明了自己是最有远见,最富于牺牲精神,最坚定,而又最能虚心体察民情并依靠群众的坚强的革命者,从而赢得了广大中国人民的衷心拥护。
第四,“没有**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是中国人民基于自己的切身体验所确认的客观真理。

四、辨析题
1、第三条道路的破产根本原因是蒋介石的专制统治造成的。
参考答案:错
第一,中国民主党派和民主人士作为中间社会势力的政治代言人,所依靠的社会基础即民族资产阶级和上层小资产阶级在经济上、政治上异常软弱,并不具备实现“第三条道路”、资产阶级建国主张的能力和勇气,这是其失败的主观原因;
第二,国共两党作为决定中国命运的两大政治力量,在围绕国家政权这个根本问题进行政治决斗的关键时刻,都不允许游离自己阵营之外的所谓“中间派”及其政治路线存在,这是其失败的根本原因;
第三,人民群众作为创造历史的动力,已将代表他们根本利益的中国**党作为主心骨,不允许在中国建立任何类型的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这就注定中间社会势力的资产阶级的建国主张失去赖以实现的群众基础,这是其失败的社会原因;
第四,解放战争作为中国历史进程的火车头,在胜利发展中越来越昭示出中国**党的理论和政策的说服力、吸引力、感召力,促使社会中间势力迅速放弃旧民主主义的立场、转向新民主主义的立场,这是第三道路失败的直接原因;
第五,美国和苏联作为国际上两大对立阵营的代表基于各自的对话战略目标,都不支持代表中间势力的民主党派和民主人士执掌中国的政柄,这是第三道路失败的外部原因。
2、解放区内的土地改革为新中国的建立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参考答案:对
第一,它使工农联盟进一步巩固,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全国的胜利奠定坚实的政治基础。土地制度改革彻底摧毁封建土地制度,使亿万农民祖祖辈辈对土地的渴望得到满足,成为解放区的主人,因而把自己的命运同中国**党的命运、同解放区人民民主政权的巩固、同解放战争的胜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第二,它使亿万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普遍高涨,使农村生产力得到极大的解放,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亿万农民获得土地后,以饱满的热情发展农业发展,使农村的经济面貌迅速改观,从而为解放战争巨大的物质消耗提供广厚的财力支持。
第三,它使亿万农民的政治觉悟和组织程度空前提高,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开通取之不尽的人力资源。根除封建土地制度是一场异常激烈的农村阶级大革命,来之不易的革命成果必须用战斗去保卫,深明此理的亿万农民在解放战争中始终以无比的热忱参军参战、支援前线,这是解放战争得以迅速走向全国胜利的重要保障。
五、论述题
1.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会议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参考答案:
1949年3月5日至13日,中国**党在河北平山县西柏坡村举行七届二中全会。会议的主要内容有:
第一,提出促进革命取得全国胜利和组织这个胜利的方针;
第二,提出全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全党必须以极大的努力学会管理和建设城市;
第三,提出新中国的经济形态将是五种经济成分共存,要保证这种新民主主义经济的社会主义方向,要使新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
第四,新中国成立后将存在两种基本矛盾,即国内的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以及中国和帝国主义的矛盾,因此,要巩固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第五,在外交上,不承认国民党时代的一切卖国条约,彻底摧毁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特权。愿按照平等原则同一切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第六,提出使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和主要途径的规定;第七,提出加强党的思想建设,保持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警惕资产阶级思想侵蚀的问题。
意义:这次会议是在全国革命即将取得胜利的前夕召开的,全会为中国**党由领导人民革命的政党向全国执政党地位的重大转变做了准备。为中共成为执政党之后,新中国的政治、经济、外交以及成为执政党的中共的自身建设指明了发展方向。阐明了中国**党人的建国主张和建国理论,为新中国的诞生奠定了理论和政策基础。因此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2.如何认识民主党派的历史作用?中国**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的格局是怎样形成的?
参考答案:
第一,各民主党派虽然政纲不尽相同,但都主张爱国、反对卖国,主张民主、反对独裁,在抗战中,对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特别是文化侵略,多国统区抗日民主运动的发展都起了积极作用。抗战胜利后,民主党派作为“第三方面”,主要与**党一起,反对国民党的内战独裁政策,为和平民主而奔走呼号。
第二,各民主党派成立时,中国**党就与他们建立了不同程度的合作关系,并在斗争实践中逐步发展了这种合作关系。在共同繁多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斗争中,中国**党不仅鼓励、支持各民主党派的斗争,而且对他们某些不妥的意见进行批评,诚恳地帮助他们进步,这是的中共与民主党派的关系更加融洽,合作方式不断发展完善。
第三,国民党坚持一党独裁,迫害民主党派进步人士,使得民主党派人士逐步转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立场上,特别是1948年1月22日,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发表《对时局的意见》,表示愿意接受中国**党的领导,拥护建立人民民主的新中国。
第四,中国**党也邀请民主党派“积极参政,共同建设新中国”,1949年9月,各民主党派积极参加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这标志着各民主党派正式接受了中国**党领导和人民共和国,确认了社会主义的正确性。各民主党派也由在野党变成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参政党,中国**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的格局基本形成,中国**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在此基础上也基本形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7-11 23:57:53 | 显示全部楼层
六、材料题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为保全俄国水师在中国北方海岸得有足为可恃之地,大清国大皇帝允将旅顺口、大连湾暨附近水面租与俄国,……在俄国所租之地以及附近海面,所有调度水陆各军,并治理地方大权,全归俄官……
──中俄《旅大租地条约》(1898年3月)
材料2
(俄国政府)将旅顺口、大连湾并其附近领土领水之租借权内……一切权利及所让与者,转移与日本政府……
──日俄《朴茨茅斯条约》(1905年9月)
材料3
苏美英三大国领袖同意,……大连商港须国际化,苏联在该港的优越权益须予保证,苏联之租用旅顺港为海军基地须予恢复。
──苏美英《雅尔塔协定》(1945年2月)(注:1945年8月,中华民国政府与苏联政府签订协定,确认了《雅尔塔协定》有关旅顺、大连问题的内容。)
材料4
缔约国双方同意一俟……不迟于一九五二年末,苏联军队即自共同使用的旅顺口海军根据地撤退,并将该地区的设备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现时大连所有财产,凡为苏联方面临时代管或苏联方面租用者,应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接收。
──中苏《关于中国长春铁路、旅顺口及大连的协定》(1950年2月)
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
(1)结合相关历史背景,简述旅顺、大连的主权受到损害和得到恢复的基本过程。
(2)上述过程说明中国在清末、抗日战争后期和新中国成立后国际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对比材料1和材料4,说明清政府与新中国的外交政策有何根本差异。
(4)根据材料2和材料3说明各大国在中国领土主权问题上持何种态度,实际上采取了什么做法。
答案要点
第一,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旅顺、大连被沙俄租借;日俄战争后,沙俄将它在旅顺、大连的权益转让给了日本;为争取苏联对日作战,美英同意苏联在中国旅顺、大连享有特权,后国民政府予以承认;新中国成立后,中苏订立协定,中国在旅顺、大连的主权得到恢复。
第二,清末,中国国际地位低下,任人宰割;抗日战争后期,中国因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重大贡献,国际地位有所提高;新中国成立后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掌握了自己的命运。
第三,清政府对外妥协,出卖国家主权;新中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第四,无视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以武力争夺中国的领土,背着中国用中国的领土进行交易。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1945年8月20日蒋介石再次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的电报:“大战方告结束,内争不容再有……如何以建国之功收抗战之果,甚有赖于先生之惠然一行,共定大计……”
材料2
1945年10月13日蒋介石给陆军总司令何应钦密电:“抗战胜利,日寇投降……乃奸匪竟……企图破坏统一以遂其割据之阴谋,若不速予剿除,不仅八年抗战前功尽失,且必遗害无穷……此次剿共为人民幸福之所系,务本以往抗战之精神,遵照中正(注:蒋介石)所订剿共手本,督励所属,努力进剿,迅速完成任务。”
材料3
1945年11月6日蒋介石对高级将领的演讲:“回想这20年来,奸匪始终是本党惟一的敌人。”
材料4
(美国总统)杜鲁门回忆录:“事实上,蒋介石甚至连再占领华南都有极大困难……如果他不同**党人及俄国人达成协议,他就休想进入东北。由于**党人占领了铁路中间的地方,蒋介石要想占领东北和中南就不可能……假如我们让日本人立即放下他们的武器……那么整个中国就会被**党人拿过去……因此,我们使命今日本人守着他们的岗位和维护秩序,等到蒋介石的军队一到,日本军队便向他们投降……这种利用日本军队阻止**党人的办法是国防部和国务院的联合决定而经我批准的。”
请回答
(1)蒋介石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的理由是什么?国共双方经过9月-10月的谈判,有什么结果?
(2)蒋介石对中国**党的真实态度是什么?以上所引材料中有何依据?
(3)蒋介石当时为什么耍弄反革命两手?以上所引材中有何依据?
(4)对于蒋介石玩弄的反革命两手,美国政府采取什么态度?
答案要点
第一,表面上说为了避免内战,共商大计。10月10日签订了《会谈纪要》。
第二,蒋介石对中国**党极端仇视,力图消灭。材料2是当时蒋介石发的剿共密令;材料3表明蒋的一贯立场就是把中国**党视为“惟一的敌人”。
第三,当时国民党军队大多还在西南,无法控制全国,所以蒋介石要争取时间,企图一手利用谈判来束缚中国**党,另一手加紧调兵抢占地盘削弱中国**党。材料4中,杜鲁门指出当时蒋介石无法控制东北和中南地区,如果日军放下武器,“整个中国就会被**党人拿过去”。
蒋介石的“两手”是在美国的全力支持和密切配合下进行的。材料4中,杜鲁门表明了美国的态度,甚至决定了“利用日本军队阻止**党人的办法”。事实上,美国侵占了上海、秦皇岛等大中城市,替国民党抢占战略要地和运送军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7-11 23:58:2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八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一、单项选择题
1、毛泽东首次使用“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科学概念是在(《新民主主义论》)
2、毛泽东指出,新民主主义国家内部的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3、新民主主义经济中有决定意义的因素是(国营经济)
4、新中国建立初期,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主要来源是(没收的官僚资本)
5、中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优越的政治条件是(中国**党的领导和人民民主专政国家制度的建立)
6、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主体是(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7、新中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是指(1953-1957)
8、从1953年开始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中心环节是(优先发展重工业)
9、毛泽东提出的关于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方针是(积极领导,稳步发展)
10、毛泽东提出的关于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则是(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国家帮助)
11、毛泽东提出的关于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方针是(积极领导,稳步前进)
12、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中的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是(公私全营)
二、多项选择题
1、中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条件主要包括()
A、中国**党的领导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的建立
B、新民主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和国民经济的恢复
C、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
2、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形态包括()
A、社会主义经济
B、合作社经济
C、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D、个体经济
E、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3、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三种主要经济成分是()
A、社会主义经济
B、个体经济
C、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4、新民主主义的三种基本阶级力量是()
A、工人阶级
B、资产阶级
C、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
5、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和平改造的主要依据有()
A、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存在着两面性
B、中国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长期保持着统一战线的关系
C、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和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D、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逐步实施了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
6、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对资产阶级的“和平赎买”政策主要包括()
A、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的加工费和货价
B、“四马分肥”中的资方红利
C、公私全营后资本家拿取的定息
D、给资本家以必要的工作安排和恰当的政治安排
7、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中采取的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有()
A、计划订货
B、统购包销
C、委托加工
8、我国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基本原则和方针包括()
A、先合作化,后机械化的道路B、积极发展、稳步前进、逐步过渡的方针
C、坚持自愿和互利的原则
D、始终把是否增产作为衡量合作社是否办好的标准
E、社会改造同技术改造相结合
9、我国在对个体进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A、要求过急
B、工作过粗
C、改变过快
D、形式过于简单划一
10、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经验有()
A、采取和平的方式
B、由低级到高级逐步过渡的形式
C、对所有制和改造和对人的改造相结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7-11 23:58:53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简答题
1、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有哪些主要经验?
中国在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创造性地提出了许多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方针政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造道路。这些经验主要是:
第一,改造的和平(自愿)的方式。不仅对个体农业和个体手工业是以和平的方式完成改造的,对私营资本主义工商业也成功实现了列宁曾经设想过但未能在苏联得到实现的“和平赎买”的政策。
第二,采取了逐步(稳妥)过渡的形式。三大改造均采取了循序渐进,逐步过渡的形式。如对个体农业的改造遵循了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经历了由互助组到初级社到高级社的逐步过渡,对私营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经历了由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到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的逐步过渡。从而,保证了改造和和平平稳进行。
第三,把对所有制的改造和对人的改造结合起来同时进行。把个体农业和个体手工业改造成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同时,把农民和小手工业者改造成为社会主义的集体劳动生产者,在把私人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同时,把资本家由剥削者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第四,所有制的改造和发展生产力同时并举,发生的目的是发展生产力。
2、为什么说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历史发展的必然?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基本内容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现实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我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反映了历史发展的必然:第一,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当然要求和必要条件。第二,改造个体农民和手工业者的经济,是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实现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发展农业生产,使全体农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第三,改造私人资本主义经济,是实现国家工业化,解决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矛盾的必然要求。
3、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工业化与所有制改造的关系?
过渡时期总路线构想出了一条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发展社会主义的新思路,这就是建设与改造并举、发展与变革同行,把国家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紧密结合起来,在变革生产关系中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新思路。体现了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其中,社会主义工业化是主体,是目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两翼,是不可或缺的条件和手段。社会主义工业化是中国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物质基础。由于我国原有的工业基础十分薄弱,迅速发展社会主义工业,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仍然是党和国家的迫切任务。因此,在考虑中国社会如何发展的时候,毛泽东的首要着眼点就是实现社会主义的工业化,然后才考虑到与之相适应的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而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就是要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变革生产关系,在中国全面确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本经济制度。
4、简述我国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内外条件
从1953年开始,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引下,中国**党领导人民开始进行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有系统的社会主义改造。当时中国之所以要着力进行和可能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因为:
第一,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力量相对来说比较强大,它是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主要基础。
第二,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弱小,发展困难,不可能成为中国工业起飞的基础。而且,它对国家和国营经济有很大的依赖性,不可避免地要向国家资本主义的方向发展。
第三,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保证工业发展、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一个必要条件。
第四,当时的国际环境也促使中国选择社会主义。新中国成立以后,长期受到美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上、外交上和军事上的严密封锁和遏制。当时只有社会主义国家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独立而斗争的国家同情中国。只有苏联能够援助中国。这种国际环境,也是中国选择社会主义的基本因素之一。
四、辨析题
1、国家资本主义就是实现和平赎买政策的适当的经济形式
参考答案:对。
和平赎买是国家对私人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政策,而国家资本主义就是实现和平赎买政策的适当的经济形式,国家资本主义在实质上就是通过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和平赎买的经济政策,把资本主义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国家资本主义是形式,和平赎买政策是内容。两者是一致的,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2、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提出的主要任务是解决所有制问题
参考答案:错误。
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现实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过渡时期总路线构想出了一条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发展社会主义的新思路,这就是建设与改造并举、发展与变革同行,把国家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紧密结合起来,在变革生产关系中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新思路。其中,社会主义工业化是目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不可或缺的条件和手段。
3、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在社会主义革命阶段仍然具有两面性
参考答案:对。
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不仅在民主革命阶段具有两面性,曾经是中国**党的同盟者。在社会主义革命阶段仍然具有两面性,“它有剥削工人阶级取得利润的一面,又有拥护宪法、愿意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一面。”中国**党正是根据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这一基本特点,制定了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用和平赎买的方式完成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4、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就是指的对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改造
参考答案:错误。
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把对所有制的改造和对人的改造结合起来进行的,在把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同时,把资本家由剥削者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和平改造在内容上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企业的、制度的改造,包括企业所有制和企业管理制度等,最终把资本主义私营工商企业改造为由工人当家作主,实行社会主义企业管理的全民所有制企业;另一方面是对人即对资本家的改造。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如何在改造过程中,实施团结教育的功能,化解他们的消极甚至抵抗的情绪,使他们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这同样十分重要。
五、论述题
1、试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历史必然性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把中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推进到了新民主主义社会,随着新民主主义政治、经济制度的建议,使得中国社会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成为历史的必然。
第一,,中国**党的领导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的建立,为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奠定了所必需的优越的政治条件。也保证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发展前途必然是社会主义。
第二,,新民主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领导地位的确立保证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发展前途必然是社会主义。
第三,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为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革命提供了充分的思想文化条件。
总之,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虽然在客观上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障碍,同时,它也为社会主义的发展开辟了更为广阔的道路。随着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制度的建立和国民经济的恢复,社会主义的因素在整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占着越来越大的比重,很快就超过资本主义因素。这就使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后结果,既可以避免资本主义的前途,又不会长时期地留在新民主主义时期而会较快地向社会主义转变。新民主主义过程中社会主义经济条件、政治条件与思想文化条件的积累和增长,是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内在驱动力,它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历史必须性。
2、试述对资产阶级实行“和平赎买”政策的可能性
无产阶级掌握政权以后,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私人资本主义经济,这是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曾经提出但未能实现的设想。在中国社会主义改造中,对资产阶级实行“和平赎买”政策的可能性主要在于:
第一,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是一个具有两面性的阶级,它不仅在民主革命阶段具有两面性,曾经是中国**党的同盟者。在社会主义革命阶段仍然具有两面性,“它有剥削工人阶级取得利润的一面,又有拥护宪法、愿意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一面。”毛泽东正是根据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这一基本特点,制定了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实施和平赎买,把马克思、列宁的设想变成了现实。
第二,中国工人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长期保持着统一战线的关系。在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党就将民族资产阶级作为革命团结的对象和统一战线的重要力量。新中国成立后,党仍然同民族资产阶级保持着统一战线关系。在新民主主义国家里,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属于人民内部矛盾,这就为和平改造提供了有利条件。
第三,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和社会主义国营经济。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我国已建立了强大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有了巩固的工农联盟,国家对主要农产品实行统购统销政策,割断了资本主义经济同集体经济的主要联系,使其逐步丧失了独立经营的地位。同时,强大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已经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这就使民族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都陷于孤立地位,不得不接受社会主义改造。
因此,在中国社会主义改造中,对资产阶级实行“和平赎买”的政策具有了现实的可能性。
六、材料分析题
材料1:
“这个中国革命的第一阶段(其中又分为许多小阶段),其社会性质是新式的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革命,还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这个革命的第一步、第一阶段,决不是也不能建立中国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的社会,而是要建立以中国无产阶级为首领的中国各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社会,以完结其第一阶段。然后,再使之发展到第二阶段,以建立中国社会主义的社会。”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材料2:
“‘确立新民主主义社会秩序’。这种提法是有害的。过渡时期每天都在变动,每天都在发生社会主义因素。所谓‘新民主主义社会秩序’,怎样‘确立’?要‘确立’是很难的哩!……我们现在的革命斗争,甚至比过去的武装革命斗争还要深刻。这是要指导资本主义制度和一切剥削制度彻底埋葬的一场革命。‘确立新民主主义社会秩序’的想法,是不符合实际斗争情况的,是妨碍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的。”
毛泽东在1953年6月15日中央政治局会议上的讲话
分析:
1、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种怎样的社会?其与社会主义社会是一种怎样的关系?
2、毛泽东为什么认为“确立新民主主义社会秩序”这种提法是有害的、是妨碍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的?
答案要点: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种过渡性的社会形态,它是中国社会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阶段。它既不同于一般的资本主义制度也不同于社会主义制度。在政治上它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而不是单一的无产阶级专政。在经济制度上它是社会主义国营经济领导下多种经济成份并存,而不是单一的公有制经济。新民主主义社会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社会是新民主主义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因为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种过渡性的社会形态,它的政治经济、形态都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始终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状态中,其社会主义的成份在不断增长,而民主主义的成份则在不断的减少,最终将完全过渡到社会主义。因此,毛泽东认为“确立新民主主义社会秩序”这种提法是有害的、是妨碍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7-11 23:59:2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九章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一、单项选择
1、1956年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全面确立,标志着(中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阶段)
2、1956年4月召开的中央书记处会议上,毛泽东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的任务。
3、1956年毛泽东作的《论十大关系》的报告,是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要理论成果。《论十大关系》围绕的基本方针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4、1956年9月党的八大提出的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5.中共八大提出的我国经济建设方针是(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6、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7、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途径是(依靠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自我调整和自我完善)
8、正式宣布在不太长的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的会议是(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9、1958年9月,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人民公社化运动,人民公社的基本特点是(一大二公)
10、毛泽东第一次系统阐述社会主义社会矛盾问题的著作是(《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11、苏联开始暴露他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是在(苏共20大)
12、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是(是非对抗性的)
13、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的会议是(八届九中全会)
14、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的导火线是(《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
15、作为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的是(思想政治工作)
16、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党人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标志是(《论十大关系》的发表)
17、由毛泽东主持起草,确定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贯彻按老分配原则,废除供给制,停办公共食堂的文件是(《农村人民公社条例(草案)》)
18、1975年邓小平推动对党和国家各项工作进行全面整顿,其中,经济工作的整顿首先是从(交通运输)展开的。
19、在1956年1月召开的知识分子问题会议上,周恩来对知识分子阶级属性的表述是(知识分子的绝大部分已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20、毛泽东最早改变八大决议中关于国内主要矛盾变化的正确分析,认为“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社会主义道路与资本主义道路是主要矛盾”的会议是(1957年召开的八届三中全会)
二、多项选择
1、中共八大陈云提出了“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即()
A.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是主体,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为补充
B.计划生产是主体,一定范围的自由生产为补充
C.国家市场是主体,一定范围内的自由市场为补充
2、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认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是()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B.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3、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认为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是()
A.敌我矛盾
B.人民内部矛盾
4、1957年4月,中共中央下发《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指出要在全党范围内开展一场反对()的运动
A.官僚主义
B.宗派主义
C.主观主义
5、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通过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表述是()
A.鼓足干劲
B.力争上游
C.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6、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努力遏制和纠正“左”倾误的会议有()
A.第一次郑州会议
B.八届六中全会
C.第二次郑州会议
D.1958年11月在武昌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
7、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国家经济发展上提出的思想有()
A.划分中央和地方的管理职权,使企业享有适当的自主权
B.“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
C.消灭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
D.要实行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方针,正确处理重工业、轻工业、农业的关系
8、毛泽东提出的两个“务必”的思想是指()
A.务必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
B.务必继续地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作风
9、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党人在创建新中国和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形成的建设社会主义的若干原则包括()
A.社会主义可以分为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和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两个阶段
B.提出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
C.正确处理重工业、轻工业、农业的关系
D.与各民主党派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10、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并提出了分两步走的发展战略,这两步走是指()
A.第一步,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B.第二步,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7-11 23:59:53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简答题
1、简述毛泽东提出的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的思想
1956年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全面确立,标志着中国进入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阶段。中国已经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但又是一个经济文化落后、人口众多、幅员辽阔、发展极不平衡的国家。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怎样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并没有现成的道路可循,必须在实践中进行艰苦的探索。
1956年4月初,在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上,毛泽东提出:我认为最重要的教训是独立自主,调查研究,摸清本国国情,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制定我们的路线、方针、政策。现在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要进行第二次结合,找出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正确道路。毛泽东提出的关于实行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的任务,为探索适合我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提供了基本的指导原则。
2、简述《论十大关系》
从1956年初开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党人,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艰苦的探索,并取得了积极的成果。为准备召开中国**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毛泽东、刘少奇等领导人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查研究工作。在听取汇报的基础上,毛泽东逐渐形成《论十大关系》的基本思路,并先后在4月5日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5月2日最高国务会议上作《论十大关系》的报告。这十大关系,围绕一个基本方针,即:“一定要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的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成为9月召开的中共八大的指导思想。
《论十大关系》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党人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标志。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从经济方面和政治方面提出了新的指导方针,为中共八大的召开作了理论准备。
3、简述1957年整风运动
1957年4月27日,中共中央下发《关于整风运动得指示》,指出:由于党在全国范围内处于执政地位,有必要在全党进行一次但对官僚主义、宗派主义和主观主义的整风运动
采取整风运动的办法来全面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是中国**党的一个创造。在执政的条件下,党容易产生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等错误倾向,更需要采取整风的办法来加以解决,根据中共中央的设想,这次整风应当是一次即严肃认真有和风细雨的思想教育运动,是一次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自我教育运动,通过发动群众向党员和党的各级组织提意见,帮助党来纠正官僚主义等问题。
这场运动采取开门整风的形式。各级党组织纷纷召开座谈会和小组会,听取党内外群众的意见,迅速在全社会形成一个“鸣放”的高潮。毛泽东和中共中央真诚的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加强党外人士对**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批评、监督,进一步密切党同群众的关系。进行整风是中共八大路线的继续和发展,使党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新成果。
4、简述“七千人大会”
1962年1、2月间召开的扩大的中共中央工作会议,即“七千人大会”。在三年调整时期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当时,调整初见成效,但困难依然很大,党内的高级干部对形势和问题的看法还很不一致。为了统一思想,会议采取充分发扬党内民主的做法。来自中央、大区、省市自治区、地区、县五级的党政军领导干部七千余人,围绕讨论和修改刘少奇1月27日向大会提交的书面报告,畅所欲言,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毛泽东在讲话中着重阐述了民主集中制的极端重要性,并带头做了自我批评。这次会议恢复和发扬了党内的民主精神和自我批评精神,统一了全党的认识,对全面贯彻国民经济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起了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
5、简述邓小平1975年的全面整顿
1975年四届人大之后,邓小平在毛泽东的支持下,全面主持党中央和国务院
的日常工作。邓小平以巨大的革命魄力和卓越的领导才干,开始了对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全面整顿。整顿首先是从军队开始的。而经济领域的工作首先是从整顿交通运输入手,随后深入到整个工业领域。在此期间,农业、科技、文化、教育等方面也大力进行了整顿。而各项整顿的核心是党的整顿,重点是整顿各级领导班子。党组织的整顿,表明整顿工作的深化。邓小平主持的全面整顿扭转了“批林批孔”运动造成的国民经济停滞和社会动荡局面,使国民经济工作趋于正常,工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形势开始有了明显好转。这次整顿实际上是后来拨乱反正的预演。
6、简述中共八大的主要历史功绩
1956年9月15日至27日,中国**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指出: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建立起来;我们还必须为解放台湾、为彻底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最后消灭剥削制度和继续肃清反革命残余势力而斗争,但是国内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虽然还有阶级斗争,还要加强人民民主专政,但其根本任务已经是在新的生产关系下面保护和发展生产力。
在经济建设上,大会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在政治建设上,提出要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使党和政府的活动做到“有法可依”和“有法必依”。在执政党建设上,强调要提高全党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水平,健全党内民主集中制,坚持集体领导制度,反对个人崇拜,发展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加强党和群众的联系。在大会发言中,陈云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中共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它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四、辨析题
1、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矛盾是人民内部矛盾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但还存在着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敌我之间的矛盾是对抗性的,必须用专政的办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是非对抗性的,只能用民主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解决。必须区分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2、1957年的反右派斗争是正确的和必要的
在1957年开展的整风运动中,人们提出的各种意见的大多数是诚恳地。但也确有极少数资产阶级右派分子乘机向党和新生的社会主义制度发起进攻。6月8日,中共中央发出组织力量反击右派分子进攻的党内指示,《人民日报》同日发表题为《这是为什么?》的社论。全国规模的群众性反右运动全面展开。对极少数右派分子的进攻实行坚决反击,是完全正确的和必要的。在涉及重大政治原则的大是大非问题上如果不能旗帜鲜明,就会造成思想上和政治上的混乱。这方面党取得经验,是宝贵的,有长远意义的。但是反右派斗争被严重的扩大化了。到1958年夏季运动结束时,全国划定的右派分子达55万人,其中决大多数属于错划。许多党的干部和有才华的知识分子由此受到长期压抑和打击,这不仅是他们个人的损失,更是党和国家整个事业的严重损失。在运动中采取的大鸣、大放、大辩论、大字报的错误斗争方式,也时反右派斗争严重扩大化的一个重要因素。
反右倾斗争严重扩大化的一个重要影响,是1957年10月至11月召开的中共八届三中全会开始改变党的八大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正确判断,认为当前国内的主要矛盾仍然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后来召开的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正式确认了这个判断。这一理论上和指导思想上的失误造成了长时期的严重后果。
3、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是符合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的总路线。
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这条总路线及其基本点,正确的一面,是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国家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普遍愿望;其缺点是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总路线提出的“多快好省”四个字,本来是相互制约的,但在宣传中和实际工作中片面地突出了“快”字,提出“速度是总路线的灵魂”,
4、社会主义社会建成后,社会基本矛盾就消失了。
矛盾时普遍存在的,在社会主义社会同样充满着矛盾,正是这些矛盾推动着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但是这些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自我调整和自我完善不断得到解决。
5、人民公社的基本特点是“政社合一”。
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的体制,其基本特点被概括为“一大二公”。所谓“大”,就是规模大,原来一二百户规模的农业生产合作社被合并成拥有四五千户甚至一两万户的人民公社;所谓“公”,就是公有化程度高,原来经济条件下各不相同的农业生产合作社被合并后,主要财产归人民公社所有,收入在全社范围内统一核算和分配。它严重地脱离了农村的生产力水平,致使“一平二调”之风泛滥,损害了广大的社员和小集体的利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7-12 00:00:2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章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一、单项选择
1、1978年粉碎“四人帮”后,党和国家的工作出现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的根本原因是(当时主持中央工作的主要领导人坚持“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
2、决定恢复邓小平在1976年被撤销的一切职务的会议是(中共十届三中全会)
3、宣告“文化大革命”结束、但仍然肯定“文化大革命”错误理论与实践的会议是(中共十一大)
4、1978年开始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强调的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5、实际上成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是(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作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
6、实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伟大转折的会议是(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
7、邓小平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在(中共十二大上)
8、首次突破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观点,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文献是(1984年《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9、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的主要内容是(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0、把邓小平理论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道确立为中国**党指导思想并写入《中国**党章程》是在(中共十五大)
11、1997年中共十五大提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理念是(依法治国)
12、香港、澳门的回归,使“一国两制”(从科学构想变成现实)
13、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4、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15、2005年起,确定用一年左右的时间开展了一场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16、新世纪新阶段党的建设的主线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
17、到2006年,我国的经济总量已经居世界第四位,进出口贸易总额跃居第三位,外汇储备(第一位)
18、2005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高票通过的法律是(《反分裂国家法》)
二、多项选择
1、1978年开始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意义,在于它()
A是继延安整风之后又一场马克思主义思想解放运动
B成为拨乱反正的思想先导
C成为改革开放的思想先导
D为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现历史性的转折做了思想理论准备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改革开放的起步主要表现在()
A.拨乱反正的推进
B.国民经济的调整
C.农场改革的突破性进展
D.对外政策的调整
3、1978年后我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形式是()
A.包产到户
B.包干到户
4、为吸引和利用外资,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中央于1980年5月决定设立经济特区,它们是()
A.深圳
B.珠海
C.汕头
D.厦门
5、1979年3月,邓小平在理论务虚会上提出了我国实现现代化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它们是()
A.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B.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C.坚持**党的领导
D.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6、1987年中共十三大()
A.比较系统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B.完整地概括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C.制定了下一步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任务和奋斗目标
7、中国**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是()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坚持改革开放
8、1996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强调()
A.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
B.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C.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
D.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9、2000年江泽民提出的“三个代表”是中国**党要始终做到()
A.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B.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C.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0、***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提出了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指导方针,即()
A.自主创新
B.重点跨越
C.支撑发展
D.引领未来
11、中共十六大以来,党中央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其中包括()
A.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B.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C.大力建设创新国家
D.社会主义荣辱观
1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除了生产发展,还有()
A.生活宽裕
B.乡风文明
C.村容整洁
D.管理民主
13、我国外交工作的基本部署是()
A.大国是关键
B.周边是首要
C.发展中国家是基础
14、为保持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繁荣和稳定,中央政府严格执行的方针是()
A.“一国两制”
B.“港人治港”
C.“澳人治澳”
D.高度自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7-12 00:01: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简答题
1、简述1978年开始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意义
参考答案:
1978年开始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场讨论,是继延安整风之后又一场马克思主义思想解放运动,成为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思想先导,为中国**党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纠正长期以来的“左”倾错误,实现历史性的转折,做了思想理论准备。
2、简述毛泽东的历史地位
参考答案:
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他虽然在“文化大革命”中犯了严重错误,但是就他的一生来看,他对中国革命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他为中国**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立和发展,为中国各族人民解放事业的顺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和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建立了永远不可磨灭的功勋。
3、简述中共十三大阐述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基本路线
参考答案:
中共十三大指出,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论断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4、简述邓小平提出的“三步走”战略”
参考答案:
邓小平提出的“三步走”战略是: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这个任务已经基本完成;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使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5、简述中共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参考答案:
2002年11月召开的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指出:21世纪头20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阶段。经过这个阶段的建设,再继续奋斗几十年,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6、简述科学发展观的地位和作用
参考答案:
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7、简述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的主要内容
参考答案:
2003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和任务。《决定》提出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健全国家宏观调控,完善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
8、简述中国**党提出的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基本内容
参考答案:
2005年11月,***在英国伦敦金融城发表演讲,系统阐述了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基本内容。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就是在国际通过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通过自己的发展来促进世界和平,永远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坚定力量;主要依靠自己力量和改革创新来实现发展,同时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开展合作交流,努力实现互利共赢。
9、简述中共十七大关于党的建设的部署
参考答案:
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必须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贯彻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加强思想建设,以造就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为重点加强组织建设,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重点加强作风建设,以健全民主集中制为重点加强制度建设,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10、简述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前的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
参考答案: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
11、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主要内容。
参考答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12、简述中国**党成立以来所做的三件大事及其影响。
参考答案:
中国**党成立80多年以来,紧紧依靠和紧密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做了三件大事:第一件大事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第二件大事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使古老的中国以崭新的姿态屹立在世界的东方。第三件大事是,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幅度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辟了广阔的前景。这三件大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决定了中国历史的发展方向,在世界上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7-12 00:02:12 | 显示全部楼层
四、辨析题
1、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是一场马克思主义思想解放运动。
参考答案:
这个论断是正确的。在粉碎“四人帮”以后,广大干部和群众强烈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方针和政策,彻底扭转十年内乱造成的严重局势。但当时主持中央工作的华国锋坚持“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使彻底纠正“文化大革命”错误的要求和愿望遇到严重阻碍,党和国家的工作出现了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1978年5月《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引起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支持和领导了这个讨论,强调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和根本点,批评“两个凡是”在对待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上的错误,旗帜鲜明地提出“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号召打破精神枷锁,使思想来个大解放。这场讨论,是继延安整风之后又一场思想解放运动,成为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思想先导,为党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纠正长期以来的“左”倾错误,实现历史性的转折做了思想理论准备。
2、毛泽东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
参考答案:
这个论断是正确的。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他虽然在“文化大革命”中犯了严重错误,但是就他的一生来看,他对中国革命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他为中国**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立和发展,为中国各族人民解放事业的顺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和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建立了永远不可磨灭的功勋。
3、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
参考答案:
这个论断是正确的。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就难以实现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要通过发展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又要通过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
4、改革开放是中国**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
参考答案:
这个论断是正确的。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新时期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新时期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五、论述题
1、试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参考答案: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国**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讨论了关系党和国家命运的各项重大问题,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这次全会冲破长期“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实现了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决策,实现了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取得了组织路线拨乱反正的最重要成果;恢复党的民主集中制的优良传统,提出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的重要任务;审查和解决历史上遗留的一批重大问题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开始了系统清理重大历史是非的拨乱反正。会议还提出要正确对待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为纠正毛泽东晚年的错误、同时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指明了方向。
这次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开始了中国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到全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转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全会结束了粉碎“四人帮”后两年我国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开始了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的拨乱反正,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揭开了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以这次全会为起点,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2、试述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参考答案:
主要内容:决议科学评价了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指出: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他虽然在“文化大革命”中犯了严重错误,但是就他的一生来看,他对中国革命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他为中国**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立和发展,为中国各族人民解放事业的顺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和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建立了永远不可磨灭的功勋。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决议对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活的灵魂作了概括,强调毛泽东思想是我们党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它将长期指导我们的行动。《决议》从根本上否定了“文化大革命”的理论和实践,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作出了基本结论。决议还肯定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逐步确立的适合我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道路,进一步指明了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和党的工作继续前进的方向。
意义:《决议》的通过,标志着党和国家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任务的胜利完成,它推进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伟大历史转折,对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试述邓小平南方谈话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参考答案:
主要内容:(一)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二)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化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式。右可以葬送社会主义,“左”也可以葬送社会主义。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三)发展才是硬道理。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要力争经济发展隔几年上一个台阶。要讲效益、讲质量、搞外向型经济。经济发展得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四)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出在**党内部。对这个问题要清醒,要注意培养人,要按照干部“四化”的标准,选拔德才兼备的人才进班子。要坚持两手抓,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各种犯罪活动。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都要反腐败。(五)我们搞社会主义才几十年,还处在初级阶段。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决不能掉以轻心。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最终会多起来,社会主义经过某些挫折将会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我们要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继续前进。
意义:邓小平南方谈话,是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进到新阶段的又一个解放思想的宣言书。它在国际国内政治风波严峻考验的重大历史关头,科学总结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基本实践和经验,明确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极大地鼓舞了全党和全国人民,对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4、试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思想的提出及其意义。
参考答案:
2002年11月中共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其中包括“社会更加和谐”。2004年9月中共十四届六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2005年2月***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作了全面论述,深刻充满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特征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2006年10月,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要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不断促进社会和谐。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党领导全国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决定》首次将“和谐”列入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决定》提出了到2010年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思想的提出,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反映出中国**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的理解和把握更加全面、深刻、协调、均衡,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理论。
5、试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
参考答案:
(一)历史进程
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开创的。面对十年“文化大革命”造成的危难局面,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彻底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理论和实践,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吹响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号角,创立邓小平理论,指引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上阔步前进。
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承、发展并成功推向二十一世纪的。从十三届四中全会到十六大,受命于重大历史关头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改革开放、与时俱进,在国内外政治风波、经济风险等严峻考验面前,依靠党和人民,捍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开创全面开放新局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创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续引领改革开放的航船沿着正确方向破浪前进。
十六大以来,我们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顺应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发扬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精神,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着力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中坚定不移地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7-12 00:02:32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基本经验
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把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结合起来,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把推动经济基础变革同推动上层建筑改革结合起来,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结合起来,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把促进改革发展同保持社会稳定结合起来,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结合起来,取得了我们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摆脱贫困、加快实现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宝贵经验。
6、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哪些主要成就?取得这些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主要成就:国民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现代化建设事业稳步推进,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并不断完善,各项改革事业取得重大进展;全方位对外开放取得新突破,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得到全面贯彻;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祖国统一大业取得重大进展;积极开展全方位外交;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二)根本原因: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六、材料题
第1题
材料1:
……社会主义对于我们来说,有许多地方还是未被认识的必然王国。我们要完成这个伟大的任务,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需要我们去认识,去研究,躺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现成条文上,甚至拿现成的公式去限制、宰割、裁剪无限丰富的飞速发展的革命实践,这种态度是错误的。我们要有**党人的责任心和胆略,勇于研究生动的实际生活,研究现实的确切事实,研究新的实践中提出的新问题。只有这样,才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才能够逐步地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前进,顺利地进行新的伟大的长征。
--摘自《光明日报》1978年5月11日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材料2:
一九七八年开的是十一届三中全会,过几天我们要开十二届三中全会,这将是一次很有特色的全会。前一次三中全会重点在农村改革这一次三中全会则要转到城市改革,包括工业、商业和其他行业的改革,可以说是全面的改革。无论是农村改革还是城市改革,其基本内容和基本经验都是开放,对内把经济搞活,对外更加开放。虽然城市改革比农村复杂,但是有了农村改革的成功经验,我们对城市改革很有信心。农村改革三年见效,城市改革时间要长一些,三年五载也会见效。十二届三中全会的决议公布后,人们就会看到我们全面改革的雄心壮志。我们把改革当作一种革命,当然不是“文化大革命”那样的革命。
--摘自邓小平1984年10月10日会见联邦德国总理科尔时的谈话,《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81-82页。
材料3:
当谈到办经济特区的问题时,小平同志说,对办特区,从一开始就有不同意见,担心是不是搞资本主义。深圳的建设成就,明确回答了那些有这样那样担心的人。特区姓“社”不姓“资”。从深圳的情况看,公有制是主体,外商投资只占1/4,就是外资部分,我们还可以从税收、劳务等方面得到益处嘛!多搞点“三资”企业,不要怕。只要我们头脑清醒,就不怕。我们有优势,有国营大中型企业,有乡镇企业,更重要的是政权在我们手里。有的人认为,多一分外资,就多一分资本主义,“三资”企业多了,就是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就是发展了资本主义。这些人连基本常识都没有。
--摘自《深圳特区报》1992年3月26日《东方风来满眼春--邓小平同志在深圳纪实》
请根据以上材料思考以下问题:
1、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是什么?
2、为什么说改革是一场革命?
3、判断改革得失成败的标准是什么?
参考答案
1、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是实事求是。
2、改革是解放生产力,是一场新的革命。它不是原有经济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它的实质和目标,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同时相应地改革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以实现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无论从解放生产力、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这个意义上来说,还是从政策的重新选择、体制的重新构建这个转变的深刻性和广泛性,以及由此引起的社会生活和人们观念变化的深刻性和广泛性来说,改革都是一场新的革命,是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必由之路,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改革是一场革命,但它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意义上的革命,不是也不允许否定和抛弃我们已经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它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3、判断改革得失成败的标准是“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即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判断改革得失成败的标准。



第2题、
材料1:
我们的政治路线,是把四个现代化建设作为重点,坚持发展生产力,始终扭住这个根本环节不放松,除非打起世界战争。即使打世界战争,打完了还搞建设。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64页。
材料2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必须把改革开放同四项基本原则统一起来。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所以具有蓬勃的生命力,就在于它是实行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我们的改革开放所以能够健康发展,就在于它是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都是为了更好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江泽民:《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1992年10月12日)。
材料3:
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全面改革的进程势不可当地展开了;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对外开放的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了。这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改革大开放,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今天,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
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2007年10月15日)。
请根据以上材料思考以下问题:
1、中国**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为什么能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3、怎样才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参考答案:
1、中国**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2、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
3、要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和不断发展中国**党历经艰辛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7-12 00:04:17 | 显示全部楼层
***部分为共,产,党。
贴上去后就变成星号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7-12 00:05:06 | 显示全部楼层
**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7-12 00:06:27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可试试共,产,党三个字,输入后变成如上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咖啡日语

GMT+8, 2024-5-11 00:0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