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新N2改革究竟改了哪些内容+ r6 I( J/ L4 ?9 {7 v6 t- @: `
s M9 \" [7 N' K' k R* l b. v
新考纲表明,新N2考试听力将从现在的两种题型变为五种题型,如图所示:考试时间为50分钟,总分60分,单科高于基准分才能通过。5 g+ e5 a# {4 {! F! h- \; F
# Q6 |7 _/ r. }简单说明一下:
! A4 j1 i, h; m6 b6 J- U, F# A9 n" f6 o7 n- n0 z: ~1 L
“课题理解”是在某场景下,听取解决具体课题所必须的信息,问能否选择恰当行动这样的问题。简单地说,我感觉这类题目就是传统题目中的行为选择类题目,唯一的区别就是把四个选项印了出来,相比之下要容易了许多。课题理解类题目相对来说也是内容理解类题目中较为容易的,故中间没有看选项的间隔时间。
( D! q" i6 I; T% C5 D
" u0 _9 l+ w8 Q( f( ^+ A“要点理解”是考察能否归纳文中内容要点的题目。在N2等级中,主要考察能否理解说话人的心情和事情的理由等。这部分题目,我感觉是传统题目中原因题、日期题、位置关系题的修改,题目整体思路并没有大的改变,依旧和“课题理解”类题目一样,印出4个选项,但因为内容上稍微难于“课题理解”,所以中间设置了看选项的间隔时间。) N, F' j) M# m$ O8 C$ Z1 U5 f- t( E
4 k3 u$ Z1 r1 A& b“概要理解”是在事先不提出问题的情况下,考察是否能理解整篇原文,进而判断说话人的意图和主张等。这类题目要求比较高,问题只在最后提出,考生必须要听懂大篇文章,才能回答出最后的问题,而且选项也不给印出,全部需要听懂。针对这部分内容的应试,建议可以利用传统题目中的讲话人观点意见、谈话要点类题目,去掉开头的问题文,加以训练。
4 J- c& _+ D& Q$ s/ t& V$ i8 ]0 S& }* B3 j) U' V/ d- D% v
“综合理解”是针对内容更加复杂,信息量更多的原文,理解其内容的一类问题。这类题目中有两种题型,第一种题型与概要理解类题目相似,只是在文章长度、难度上又有所加大;第二种题型一题两问,和JTEST的会话问题、说明问题类题目相近,但又将选项印出,降低了一些难度。5 _" x* X/ \( r$ t' E
" n8 c) j% o# U* ?总之,以上四类题目只是在形式上有了一些变化,从出题内容范围上讲,和传统题目没有太大改变,“课题理解” “要点理解”要比传统题目简单,“概要理解” “综合理解”要难于传统题目。
& k% n) b1 I, x6 e$ m5 f3 M8 r/ n
3 _& \# e8 P4 L“即时应答”是考察能否针对对方的提问,选择最为合适的回答。全部由录音组成。这类题目虽然不是传统考级中出现过的,但是很明显是借鉴JTEST中的“应答问题”,出题思路和要求基本一致,因此对于这一类题目的学习,可以参考JTEST中的大量资料。. t' m4 v# }- i- { V$ Z
|7 n+ ?0 ]% |( y( R二、 如何应考新N2% o) i: y3 Q( w, w) u: ~
/ P& ^$ a- O$ d$ `+ k# y, I
1、今后考试更加提高了口语化表达的要求:
% a/ @' p. S) H$ R7 q( F
8 t& e; u" J' a5 _( Q4 [& W① 口语中的变化及省略(例:「~ている」→「~てる」、「~てしまう」→「~ちゃう」などの縮約、「あまり」→「あんまり」などの音の添加). V$ y$ c D: I
② 发音及语调
; S" F4 A6 z# |0 D) z% U4 x③ 理解反复和不完整的语句% K5 e& {( D# l/ V/ ]% \
④ 理解用单个单词表达句意、以及倒置句型$ u: l8 `9 r0 A: J
⑤ 理解谈话者间省略的共有信息" D' B1 v. g6 q! a. t3 P
0 N. Z$ x& _0 g2、今后考试会提高实际应用类题目
$ I7 M5 o3 [0 X: f. F4 U2 a
I8 a/ ^ A: K) H4 s增加一些更贴近现实场景的题目,不只是接受信息,还必须判断下一步该怎么说,或怎么做。这是今后的新热点。
$ m9 A% r' s. s; P1 j$ w9 N& T. t5 I. }0 x% H& O3 s
3、学习建议
8 j; L. |3 M7 ]' w3 a: n+ C- c. s8 q# q) R4 C
① 如何对待历年真题?传统题目已经经历了24年,面对改革,练习真题有效果吗,有多大效果?综合分析改革方案后,我觉得60%的题目是在原有的题目基础上修修改改,大部分是从形式上改革,所以旧有题目不仅可以用,而且也还是学习中最为根本的。关键在于在今后的练习中,要对这些题目有所选择和变化,才能更针对今后的改革。建议今后要较为着重原因题、日期题、位置关系、讲话人观点意见、谈话要点、行为选择类题目。
) M9 c) Z$ S9 c, F
* X" h" z" I) r1 Q7 |② 除了真题,还要做什么?我认为非常有必要引入JTEST的题目练习,未来考试中“即时应答”类题目将会和现行JTEST中的“应答问题”很接近,所以有必要将这部分题目单独拿出进行针对训练。另外,“综合理解”和JTEST的会话问题、说明问题类题目很相近,不同的只是列出了选项,所以可以将这部分题目进行改造,为备战应试所用。
2 O D1 \$ M; n9 W
8 c& Z: O8 \* `) U③ 归纳总结日常会话中的常见场景:“发问表现”中多涉及此类题目,在学习中如果能多归纳总结,定然事半功倍。! \3 Z0 e( B+ J: p8 j* C
9 x/ u1 N& W& k4 C% C' N
④ 适当加强商务日语及常识:虽然未来考试模式还没有一个完整清晰的印象,但也不要过于紧张,并不是一下子加重了很多负担,对于要不要引入BJT的题目,我个人认为BJT不仅从单词上,还是要求上都太商务了,在学习中任务太重,最多可能出现1-2个商务题目,应该还属于较为常见的商务场景,所以考生不用放太多精力在BJT上,适当地了解一些常见商务口语、敬语和商务知识即可。
! v2 D7 N) c, ~8 Y6 g1 t" M" [/ |/ h. _9 S' v, X' _+ i
转自:http://zm.blog.sohu.com/148143543.htm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