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日语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ophelia

孙悟空是个好员工(选载)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5-1-15 18:18:40 | 显示全部楼层
箴 言 十

  俗世的生活需要生命真义的指引


  《心经》的作用就在于,尽管我们无法改变高山存在的事实,但我们的确可以用另一种心态去翻越高山。

  猪八戒的高山反应

  取经团队中自从新添了一名成员,气氛立即为之一变。原来,猪八戒生性活泼,嘴巴老是闲不住,他自己也肥头大耳的一副滑稽相貌,一路上便多了许多笑话,少了许多枯燥。就这样说着笑着,大约过了一个来月,一日来到一座高山前。

  为什么刚刚走了一个来月的平稳路,就又遇到了高山呢?这是因为,每一位新员工进入团队之后,都会经历一段蜜月期,紧接着就会从心理上出现一种高山反应。在组织行为学中,这种高山反应又被称为文化休克。一般来说,新员工之所以出现高山反应,是因为下面的三点原因:

  1. 在一种陌生的团队文化中丧失了自己在母文化环境中原有社会角色,造成情绪不稳定,因而出现高山反应。

  2. 价值观的矛盾和冲突。长时期形成的母文化价值观与陌生的团队文化中的一些价值观不和谐或相抵触,造成行为上无所适从,因而出现高山反应。

  3. 在陌生的团队文化中,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的不同,使得新员工一时之间难以适应,因而出现高山反应。

  不仅仅新员工会产生高山反应,当人们进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中去工作、学习或生活时,都会体验到不同程度的高山反应。例如在跨国公司里,由于外派经理对新的工作环境出现高山反应,不得不中止国外工作任务而回国的例子不胜枚举。从这个意义上讲,西天取经的旅途中,由于环境的不断变化,每个团队成员随时都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高山反应。

  高山反应的四个阶段

  高山反应是一件值得高度重视的事。对于个人而言,高山反应意味着自己的职业生活出现危机。对于团队而言,则意味着人力资源、经济和时间上的巨大风险和损失。在通常情况下,高山反应会经历下面四个阶段:

  1. 蜜月阶段:指人们刚到一个新的环境,由于有新鲜感、兴奋感,导致情绪亢奋和高涨。人们刚刚来到一个陌生的文化环境中后,常常对所见所闻都感到新鲜,对看到的人、景色、食物一切都感到满意,处于乐观的、兴奋的“蜜月期”。

  2. 沮丧阶段:“蜜月期”过后,由于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与母文化不一样,尤其价值观的矛盾和冲突,兴奋的感觉渐渐被失望、失落、烦恼和焦虑所代替。这个阶段一般持续几个星期到数月的时间,在此期间,人们可能有以下表现:一种是敌视,敌视自己所在的公司、团队或地区,与老员工或当地人发生文化上的冲突。另一种是逃避,对自己所在的公司、团队或地区有厌烦情绪,不愿意与老员工或当地人接触。在严重的情况下,有些人会由于心理压力太大而返回自己的家乡。

  3. 恢复调整阶段: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沮丧和迷惑之后,新员工逐渐平静了下来,他在尝试着去解开一些疑团,去寻找对付新文化环境的办法。于是,他与老员工或当地人的接触多了起来,并开始建立了彼此之间的友谊。他理解到异文化中不仅有缺点,也有优点。他心理上最初的混乱、沮丧、孤独感、失落感渐渐减少,慢慢地适应了异文化的环境。

  4. 适应阶段:在这一阶段,新员工的沮丧、烦恼和焦虑消失了,基本上适应了新的文化环境,适应了团队或当地的行为习惯,能与他们和平相处。

  传授《心经》

  现在,唐僧已经意识到,必须设法去消弭高山反应给个人职业生活和团队工作带来的消极影响。他停鞭勒马,嘱咐两个徒弟说:“你们看,前面的山那样高,你们可千万小心哪!”

  猪八戒说:“这山唤做浮屠山,山中有一个乌巢禅师。他曾劝我跟他修行,我不曾去罢了。”唐僧在马上遥望,见香桧树上,果然有一只巨大的柴草窝。猪八戒指着柴草窝那边叫道:“那不是乌巢禅师吗?”唐僧纵马加鞭,直至树下。那禅师见有人前来,也离了巢穴,跳下树来。

  唐僧下了马,向禅师倒头便拜,说道:“贫僧往西天大雷音寺取经,请问禅师,这路途还有多远?”

  禅师连忙用手搀住他,回答道:“圣僧请起。你问这西天取经之路,还在远方。而且一路上虎豹出没,想要顺利到达西天大雷音寺,难着呢。”唐僧越发焦急,又问远方究竟有多远。禅师笑了笑,说:“路途虽远,终有到达之日。倒是这一路上你们会遭遇许多困难和挫折。我有《心经》一篇,如果遇到困惑,但念此经,自然不会再有什么高山反应。”唐僧便虔诚地拜伏于地,那禅师遂口诵传之。经云: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却说乌巢禅师传了经文,踏云光,要上乌巢而去,被唐僧又拉住了。为什么呢?因为《心经》一时半会儿无法领悟,唐僧心里依然惶惑不安,一定要问清去西天取经的路况。那乌巢禅师便又笑笑,念了一首预言诗,说:

  道路不难行,试听我吩咐。千山千水深,多瘴多魔处。若遇接天崖,放心休恐怖。行来摩耳岩,侧着脚踪步。仔细黑松林,妖狐多截路。精灵满国城,魔主盈山住。老虎坐琴堂,苍狼为主簿。狮象尽称王,虎豹皆作御。野猪挑担子,水怪前头遇。多年老石猴,那里怀嗔怒。你问那相识,他知西去路。

  《西游记》中的九九八十一难,基本上就是按照这首预言诗来演绎的。一时之间,唐僧还不解其意,乌巢禅师已化做一道金光而去。孙悟空却勃然大怒,举起金箍棒直捣乌巢禅师的巢穴。只见莲花生万朵,祥雾护千层,行者纵有搅海翻江力,莫想挽着乌巢一缕藤。

  孙悟空为什么生气呢?因为乌巢禅师认为,所有的困难都缘于自己的心态,所谓“心生,种种魔生;心灭,种种魔灭”即是此意。而孙悟空在性格上的缺点,就是目光短浅、缺乏耐心、霸道、不懂得与人为善,所以,这些性格上的问题也是造成路途上困难重重的一个因素。而孙悟空见乌巢禅师这样批评他,心里十分窝火。

  唐僧看见孙悟空生气的样子,奇怪地问:“悟空,这样一个菩萨,你为什么捣他的窝巢呢?”孙悟空说:“他骂了我兄弟两个。”唐僧说:“他讲的西天的路况,何尝骂你?”孙悟空说:“你哪里晓得?他说‘野猪挑担子’,是骂八戒;‘多年老石猴’是骂老孙。”猪八戒说:“师兄息怒。这禅师也晓得过去未来之事,但看他‘水怪前头遇’这句话不知验否。”

  目前他们还不知道,前头即将遇到的水怪,乃是后来成为他们这个团队中一员的沙和尚。

  《心经》的由来

  关于这篇《心经》的由来,佛教界的说法是,唐僧,也就是玄奘法师,在阅读经书时,对有些语句生疑,很想到印度取经。后来在四川成都挂单,遇到一位老和尚,身生疥癞,人不敢近,惟有年轻的玄奘法师,以一颗同情心侍奉他,为他洗脓血、涂药。不久,这老和尚的疥癞病痊愈,为感谢他调治之恩,无以为报,惟有一部经书,可以口传给他,就是这一部心经,一共260字,念了一遍。玄奘法师便记在心内,后来把它译出来。现在教界流传最广的,便是玄奘法师的译本。

  那位老和尚又是什么人呢?有人说他是观音菩萨,也有人说是鸟窠和尚。为什么叫鸟窠呢?他在树上搭个小篷,像鸟窝一样,住在树上,生活多简单!那时白居易是杭州太守(相当于现在的市长),遇到鸟窠和尚,向他请教什么是佛教?鸟窠和尚回答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白居易听了哈哈大笑,这些话三岁小孩都会说。鸟窠和尚回答:“三岁小孩虽能说,八十老翁做不到。”白居易听了之后,想想很有道理。

  后来,玄奘法师在取经途中,经过茫茫大漠,上无飞鸟,下无走兽,中间无人,惟多鬼怪。在如此危险万分的绝境中,只要玄奘法师一念《心经》,所有邪魔鬼怪立即消弭无形。依仗着《心经》的功德神力,成功到达印度取经,15年后回中土,成为国师,专心翻译佛学经典。《西游记》的故事,便由此而来。故事中向唐僧传授《心经》的这位乌巢禅师,大概就是以鸟窠和尚为原型的吧?

  有人说,5000字的《金刚经》是600卷大般若经的浓缩精华,260字的《心经》则是5000字《金刚经》的浓缩精华。所以,一部《心经》所包含的意义,非常广阔。《心经》在中国大约有18种译本,其中以玄奘法师的译本最为简洁流利清楚。至于《心经》的注疏,自古以来则有100多家,可见《心经》研究之众与传诵之盛。

  白话《心经》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译本和注疏呢?因为《心经》很难看懂,所以不断有人在尝试新的译法和注解。我们现在的问题,同样是如何看懂《心经》。最简单的做法,也像《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一样,让各位读者自己去领悟。或者,直接引用某一位高僧的注疏。但是,我发现这两种办法都不合适,因为其中的梵文和宗教术语始终是让读者费解的难题,最好的办法就是做一次完全通俗、完全白话的注疏。

  值得注意的是,佛教界流行“五不翻”,即:秘密语不翻,如大明咒“、嘛、呢、叭、咪、”;多义语不翻,如罗汉;已有的音译不翻,如波罗蜜多;汉语中找不到对应词汇的不翻;便于意会、避免误解的不翻。因此,让《心经》完全白话,不仅难度很大,而且违例;不仅吃力不讨好,而且简直是冒天下之大不韪了。

  但是,我又想,佛祖“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慈颜常笑,笑世间可笑之人”,纵然我的大胆破例有百般不是,佛祖也应念我一片赤子之心,以慈颜付诸一笑吧?因此,我就斗胆在这里为各位读者翻译白话《心经》如下: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观自在菩萨,就是观世音菩萨。般若,犹汉语所言之智慧。波罗蜜多,犹汉语所言之彼岸,这里指人生的终极目标,即人生的真理。

  五蕴,即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也就是尘世间所有物质与生命现象的总和。其中,色蕴是指通过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所认识的物质形态,包括固体、液体、气体、光与温度以及各种味道。受蕴,是指由于和外界各种物质形态的接触,所产生的种种心理感受,如苦乐酸甜等。想蕴,是指由于心理感受所产生的种种性情反应,如善恶憎爱等。行蕴,由于苦乐酸甜等种种心理感受和善恶憎爱等种种性情反应,而采取的行为方式,佛教把这些行为分为善业和恶业。识蕴,人体对物质形态、心理感受、性情反应、行为方式所产生的意念或意识的活动。因此,所谓五蕴,乃是指我们具有精神作用的身体。

  这句经文的大意是:观世音菩萨在深入思考人生的终极目标问题时,他透过纷繁的俗世生活,看清了生命的真实意义,因此超脱了一切的痛苦和厄运。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舍利,是梵语SARIRA的音译,即遗骨之意,特指那些德行高尚的人在去世后(火化)遗留于世的灵骨。这种灵骨质地坚硬,呈结晶颗粒形状,堪称神物。所以,舍利非一般凡夫俗子之遗骨,乃是有修行者生前以无量功德结晶所成。从这个意义上讲,舍利是一个人在走完他的人生旅程之后的成功象征,舍利子是对成功者的一种尊称。观世音菩萨在这里告诉未来的成功者: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俗世的生活需要生命真义的指引,生命的真义也需要通过俗世的生活去实现。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俗世的生活中有生命真义的存在,生命的真义也体现在俗世的生活中。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这个道理不仅适用于色蕴,也同样适用于受蕴、想蕴、行蕴和识蕴等尘世间所有的物质与生命现象。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

  观世音菩萨告诉未来的成功者:真正的自然法则是永恒的,既不会消亡或更新,也不会由于人的好恶而有任何改变,也不会增加和减少这些法则中某些条款。所以,生命的真义不会因为物质条件、个人感受、世间百态、我们的视野和意识等而有所不同,不会因为你是否愚昧以及是否考虑生老病死问题而有所差异,不会因为你是否正在遭遇或曾经遭遇过苦难的折磨而有所改变,也不会因为你是否聪明和拥有多少财富而产生变化。

  【以无所得故,菩提萨捶。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

  有所得者,有也;无所得者,空也。所以,自然法则是真切可信的,于是我们能够觉悟到自然法则给予众生的那种公正无私的恩情。因此,我们应该做到心无挂碍,去追随人生的真理。因为心无挂碍,我们就不会畏惧任何困难,就会远离那些乱七八糟的妄想,最终让自己超脱尘世的烦恼。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观世音菩萨举证说明:三世诸佛,就是因为坚定不移地追随了人生的真理,最终成了高尚而又正直、待人平等友好、知道自己何去何从的觉悟者。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从这些成功者的故事中,你就可以知道,人生的真理乃是能够消弭生活烦恼的大神咒,是能够破除人间愚昧的大明咒,是能够带来光明前景的无上咒,是无可替代的无等等咒—它是如此真实灵验,绝不虚无。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所以,《心经》的主题就是告诉各位:去吧!去吧!让我们一起去追求人生的真理吧!希望我们中间的每一位,都能够尽早地成就自己的一生。

  前面还有高山吗

  却说唐僧一路前行,一路念诵《心经》。老话说:“念兹在兹。”他不久便彻悟了《心经》的大义。在这风餐露宿、披星戴月的求索中,时光也在默默地流逝,又到了芳菲落尽、树高蝉鸣的夏天。

  这一天,师徒三人经过一处村落。看看太阳也快下山了,师徒三人便决定在这里投宿。唐僧下了马,拄着九环锡杖,来到一户人家门前,只见一个老者斜倚竹床之上,口里嘤嘤地念着佛经。唐僧上前施礼,说:“施主,贫僧往西天雷音寺拜佛求经,路过这里,刚好天色已晚,希望能够在您的府上借宿一夜,请您行个方便!”

  那老者一咕噜跳了起来,一边整理衣襟,一边摇头说:“借宿一夜当然没问题,只是这西天却去不得。你们哪,明天一早还是回去吧!”唐僧奇怪地问:“为什么?”老者解释说:“取经不难,难的是一路翻山越岭、道路艰险难行。从这里向西去,大约30里远近,便有一座山,叫做八百里黄风岭,山中多有妖怪。想要经过这座山,难哪!”

  原来,《心经》并不能变沟壑为坦途,并不能改变雄关漫道真如铁的事实。那么,这部被成千上万的佛教徒目为神物的《心经》究竟有何用途呢?深得《心经》要义的唐僧已经知道,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远的路,翻山越岭的秘诀在于“只须下苦功,扭出铁中血”。困难既然摆在前面,惟一的办法就是设法排除畏难情绪、进而解决困难。

  换而言之,高山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无法自制的高山反应。而《心经》的作用就在于,尽管我们无法改变高山存在的事实,但我们的确可以用另一种心态去翻越高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15 18:24:47 | 显示全部楼层
箴 言 十一

  不要让妄念困扰团队的目标


  可怜的孙悟空这才知道,打杀山中的老虎容易,打杀心中的老鼠却难;战胜客观上的困难容易,战胜主观上的妄念却难。

  半山中的一阵妖风

  现在,唐僧师徒已经进入了八百里黄风岭山区。唐僧在半山腰的悬崖边上立马站定,欣赏高山峻岭的壮丽风光。虽然还没有到达山顶,但那种“山登绝顶我为峰”的境界已然可以想见。

  忽然,一阵旋风刮来,唐僧心中的英雄豪情顿时化做了惊慌不安,望着孙悟空说:“好恶的一阵风啊!”孙悟空说:“起风是一种自然现象,你怕什么呢?”唐僧说:“此风与那天风不一样。此风浩浩荡荡、渺渺茫茫,足以让赶路的行人迷失方向、让挑柴的樵夫寸步难行哪!”孙悟空让过风头,一把抓住风尾闻了闻,有一股腥臭气,说:“没错,此风的确有些蹊跷。闻闻这风的味儿,说明附近不是猛虎就是妖怪。”

  话犹未尽,山坡下就跳出一只斑斓猛虎,吓得那唐僧一跟头从白马上滚了下来。猪八戒一见,扔下行李,掣起钉钯劈头就打。只见那只猛虎直挺挺站了起来,伸出爪子往前胸一抓,竟然把自己的一张虎皮剥了下来,全身血津津地高声叫道:“我是黄风大王麾下的先锋,在此山中巡逻,要拿几个凡夫俗子回去给大王做下酒菜。你们是哪里来的和尚?敢从此山经过,这不是送肉上砧板吗?”

  猪八戒骂道:“你这个孽畜,我等不是什么凡夫俗子,而是上西天取经的使者。你赶快让开大路,别吓坏了我师父,否则小心我手中的钉钯!”那妖怪不容分说,一只虎爪向着猪八戒劈脸抓来。猪八戒将身体一闪,抡起钉钯就打。孙悟空也不甘落后,掣起金箍棒来助阵。那妖怪抵挡不住,只得落荒而逃。

  兄弟俩奋起直追,要将那妖怪赶尽杀绝。谁知那位妖怪竟将自己的虎皮盖在石头上,使了一个金蝉脱壳之计,自己却回头将坐在路旁念经的唐僧摄入了黄风洞中,准备把唐僧献给黄风大王美餐一顿。

  灵猫捕鼠

  黄风洞中的这位黄风大王,本是灵山脚下的一个黄毛貂鼠,因为偷吃了琉璃盏内的灯油,害怕佛祖怪罪,所以逃到此处,占山为王。我们已经知道,灵山就在我们心头,这只占山为王的老鼠,原来就是我们经常会有的妄念。在这里,则是指唐僧心中的妄念。

  唐僧为什么会有妄念呢?当初乌巢禅师为了帮助他们消弭高山反应,特地给唐僧传授了一篇《心经》。唐僧默默记诵在心,常念常存。谁知,不念经好像还好,一念经就觉察到妄想杂念统统都起来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这个妄想杂念并不是念经念出来的,而是你本来心里头就这么乱,一直未发现而已。现在因为想收心,才发现心中乱得厉害。对于孙悟空和猪八戒这样的员工,如果心有妄想杂念,只需要用“紧箍咒”和戒律这样的管理制度来约束他们即可。可是,对于唐僧这样的团队主管,心有妄想杂念就是一件相当麻烦的事情了。

  在佛教中有一个比喻叫“灵猫捕鼠”。把正念比做猫,把妄念比做老鼠。老鼠一露头,立即就被发现了,这就是猫的警觉性。许多佛教徒在打坐时,在内心都有过猫鼠大战的体验。但是不是每一只老鼠都怕猫呢?却也未必。

  有一个故事,说在一个普普通通的村子里,有一座普普通通的房屋,在那座房屋的破洞里,住着一只名叫阿黄的老鼠。当阿黄还是一只小老鼠时,鼠妈妈就告诉它,命中注定,鼠类终有一天会丧身于猫爪之下。

  阿黄可不甘心重复鼠类的悲惨命运。它想啊想啊,直到某一天,它想出了一个主意。这个主意非常简单,可是却相当疯狂。它决定试一试,即使丢掉性命也在所不惜。于是,阿黄鼓足全部勇气,出现在猫的面前。尽管它很害怕,害怕得要命,但它还是拼尽全力,发足狂奔,向着猫直冲过去!“吱吱—”它尖叫着,张牙舞爪。

  猫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和耳朵。这只老鼠发疯了吗?难道它不知道猫的利爪会终结老鼠的性命吗?它怎么会这样疯狂而又怪异呢?显然,这只老鼠一定发疯了,或许传染上了某种疾病!情况万分危急!惟一的方法就是逃命。于是,猫一下子蹿上主人的裤腿,钻进他的怀里,弄得主人大惊失色。

  同样的情形,日复一日,周复一周地重复着。猫被老鼠追赶得精疲力竭,终于垮掉了。从此之后,阿黄便率领鼠类在屋子里耀武扬威,横行霸道。倒是那只猫,一听见老鼠的动静就立即消失得无影无踪。

  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村子,所有的猫都深以为耻。为了重新树立这个种族的荣誉,它们聚集在一起,商量着如何把这只疯狂而又罪恶滔天的老鼠教训一顿。于是,一只接着一只,英勇的猫们前赴后继地进入了那间鼠患横行的破屋,可每一只都以可耻的失败而退缩了回来。形势看上去异常严重,直到有一天,有人忽然想起,在村子的另一头,住着一只名叫灵吉的老猫,也许它能够解决问题。

  当灵吉走进屋子时,所有的猫都有些失望,因为它们期待的救星不应该是这个样子的,它应该是一位体魄健壮、年轻潇洒、无所畏惧、无所不能的英雄。可是这位灵吉,长得那样矮小,老迈而又衰弱。它的皮毛是如此粗糙,一点光泽也没有,上面还有几块令人恶心的伤疤。它若无其事地站在那里,似乎完全没有意识到肩负的巨大责任。

  老鼠们也没有把灵吉放在眼里,它们放肆地大笑着,明目张胆地在屋子里蹿上跳下。尤其是那只名叫阿黄的老鼠,它熟练地翘起鼻子,摆动舌头,像从前一样故技重演。可是,灵吉好像对这一切视若无睹,它不慌不忙地、慢慢地向前迈动着脚步,爪子无声地踏在地板上……突然之间,所有的喧闹和笑声都停了下来,屋子里一片寂静,静得吓人。

  阿黄还在继续着它那古怪的动作,可是灵吉却在一步一步地逼近它。阿黄有些慌了,它的动作越来越夸张,越来越恐怖。可是,它的对手根本不加理睬,它的所有表演都是徒劳的。它忽然意识到情况不妙,但是已经来不及了,它发现自己已经被逼在角落里了。那只名叫灵吉的老猫是那样柔和而又不容抗拒地把它踩在脚下,有力的猫爪让它动弹不得。它浑身僵直了起来,一声不情愿的尖叫从它细细的喉咙中挤了出来……

  故事中鼠患横行的破屋,其实就是黄风大王的黄风洞。故事中的那只名叫阿黄的老鼠,其实就是唐僧面对的黄风大王。不可一世的阿黄最终没能逃脱灵吉的猫爪,不可一世的黄风大王又将遭遇怎样的命运呢?

  战胜困难容易,战胜妄念却难

  主管的妄念常常是导致团队失败的罪魁祸首。这是因为,主管的妄念会使得团队的目标变得不确定。譬如黄风大王麾下的那位虎先锋,它会剥下自己的皮,盖在石头上,让你信以为真。

  老虎是困难的一种象征,但披着虎皮的石头只是困难的一种假象。当孙悟空奋起金箍棒,一棒子打下去,不仅没有打死想像中的那只老虎,反而震得自己手疼。猪八戒也奋力筑了一钯,同样劳而无功。

  真正的老虎早已掳走了唐僧。孙悟空和猪八戒兄弟两个漫山遍野地寻找,可哪里有唐僧的影子呢?就好像我们在工作中遭遇到决策失误,回头找不到领导的影子一样。我们的领导到哪里去了呢?他被绑在黄风洞里,正在痛哭流涕呢!

  孙悟空终于找到了黄风洞,在洞外高声喝道:“妖怪!趁早儿送我师父出来,省得我掀翻了你的巢穴,踏平了你的住处!”那虎先锋手持两口赤钢刀,跳出门来,冲着孙悟空恶狠狠地叫道:“你师父是我拿了,准备拿来做顿下酒菜的。你若识时务,就赶快回去!不然,同样把你拿住,一块儿煮着吃了!”

  孙悟空闻言大怒,一口钢牙咬得脆嘣嘣地直响,恨声喝道:“你有多大手段,敢说这等大话!休走!看棒!”那虎先锋急忙持刀按住,双方厮杀成一团。不过三五回合,那虎先锋便落荒而逃,谁知慌不择路,竟一头撞上了在山凹中放马的猪八戒,被猪八戒一钯筑出九个窟窿,一命呜呼。原来,所谓困难就是这样,看似恐怖,却经不起一顿打杀。

  打杀了老虎精之后,孙悟空决定一鼓作气,索性再打杀了那个自称黄风大王的老妖怪。他便嘱咐猪八戒仍旧在山坳中放马,自己拖着那只死老虎,又来到黄风洞门口骂战。那老妖闻言,愈加烦恼,道:“这家伙也太过分了,我还不曾吃他师父,他却打杀了我的虎先锋,可恨!”出得门来,厉声高叫道:“哪个是孙悟空?”

  孙悟空踏着那只死老虎,昂首回答说:“你孙外公在此,送出我师父来。”那老妖见孙悟空身体瘦小,不由得嗤笑道:“可怜你一个小鬼,有什么本事在我的门前大呼小叫?”孙悟空举起金箍棒,也冷笑道:“你这个老儿,也忒没眼力了!你外公虽然个子小,只怕你挨不起这一棒!”

  那老妖哪容分说,捻着一柄钢叉,望着孙悟空当胸就刺。叉来棒架,棒去叉迎,在那黄风洞外,杀得好不凶狠。乒乒乓乓之间,斗了30回合,不分胜败。孙悟空急于求胜,便揪下一把毫毛,变做100多个小孙悟空,各执一根铁棒,将那老妖团团围住。老妖见了,张嘴呼出一阵狂风,将那100多个小孙悟空吹在空中,纺车儿一样乱转。孙悟空见势不妙,便急忙将身一抖,把那些毫毛收上身来,自己则举起金箍棒,奋力上前拼杀,迎面又被那老妖喷了一口黄风。孙悟空顿时觉得两只眼睛一阵刺痛,连泪水都流出来了,只好捂住双眼,败下阵来。

  可怜的孙悟空这才知道,打杀山中的老虎容易,打杀心中的老鼠却难;战胜客观上的困难容易,战胜主观上的妄念却难—更何况是他的领导唐僧的妄念!

  差点气坏了眼睛

  却说猪八戒见黄风大作,慌忙牵着马匹,守护着行李,缩在山坳之间直念菩萨保佑。忽然抬头一看,只见孙悟空捂着双眼踉踉跄跄地回来了。猪八戒起身迎上前去问道:“大师兄,你怎么了?”孙悟空说:“我被那妖怪喷了一口黄风,吹得我眼珠酸痛酸痛的,泪水止不住地流。我们得赶快找一个眼医。”

  奇怪,黄风与眼晴有什么关联呢?原来,孙悟空害的是青光眼,在中医属五风内障范畴。孙悟空是个急性子,肝胆火旺,而眼为肝之窍,被黄风大王闹得怒火愤愤,上攻于目,致使目络灼伤,脉络瘀阻,神水淤积。往白了说,黄风大王,也就是唐僧的这些个妄想杂念,不仅把整个团队闹得乱七八糟,孙悟空害的这眼病也是他给气出来的。

  猪八戒说:“大师兄,在这半山腰里,天色又晚,连个宿处也没有,到哪里去找什么眼医呢!”孙悟空说:“我们沿着大路走,先找个人家住下再说吧!”兄弟两个,一个挑着担,一个扶着马,出了山坳,上了大路。此时渐渐黄昏,只听得路南山坡下,有犬吠之声。二人停步观看,乃是一家庄院,影影绰绰地有灯光。

  兄弟两个便上前敲门投宿。庄院中一位老者将他们迎进门去,请他们用了一些茶饭。然后命下人设铺,请他们就寝。孙悟空说:“不睡还可。敢问贵地可有卖眼药的?”老者问明原由,说:“我们这附近没有卖眼药的。倒是老汉我珍藏了一副秘方,名唤‘三花九子膏’,能治一切风眼。”

  那老者便取出一个玛瑙石的小罐儿来,拔开塞口,用玉簪儿蘸出少许,给孙悟空点上,教他闭上眼睛,安心睡觉。一觉醒来便到了黎明,孙悟空抹抹脸,睁开眼,赞道:“果然好药!只需一点,就让老孙重见光明了!”瞧瞧,这“三花九子膏”可真是神效,现在上网的人多,眼睛都有点儿毛病,要是“三花九子膏”有得卖,绝对卖疯了。

  孙悟空赞完了眼药,转头左右望望,四周全是些老槐高柳,哪里有什么庄院、客房、门窗,兄弟两个却在草丛中睡了一夜。这时,猪八戒也醒了,抬头看看,奇怪地问道:“怎么一夜之间,那户庄院人家就搬走了呢?咦!我们也是睡得死!怎么他家拆房子,一点动静也没听到?”

  原来,昨夜的庄院是伽蓝菩萨设的一个局。伽蓝,是梵语僧伽蓝摩的简称,即佛教的护法,相当于寺院的土地神。因见孙悟空和猪八戒在荒郊野外落难,便设了这个局,管了他俩一顿斋饭,又医好了孙悟空的眼疾。

  《灵猫捕鼠》的翻版

  孙悟空对猪八戒说:“我既然医好了眼疾,且去打听打听,看看师父下落如何。你还是在这里一边看护马匹、行李,一边等我的消息。”将身一纵,来到黄风洞外,摇身变做一个花脚蚊子,从门缝飞了进去。飞到后园一看,师父被绑在桩子上,还活着呢。

  又嗡嗡地飞到前面,只见一个小妖精,撞上厅来向黄风老妖报告说:“大王,小的巡山,看见猪八戒坐在林里,却不见昨日那个孙悟空。”老妖说:“孙悟空不在,难道昨日被我一阵黄风吹死了?”众妖在旁七嘴八舌地说:“大王,也许孙悟空并没有死,而是搬救兵去了,那可如何是好?”老妖说:“随他搬什么救兵!除了灵吉菩萨,我谁也不怕!”

  孙悟空听得他这番言语,心中暗暗欢喜,立即飞出洞外,现出本相,来到林中与猪八戒会合,说:“这个老妖怪谁也不怕,单单怕一位灵吉菩萨,不知灵吉菩萨住在何处?”猪八戒说:“那里有一位老公公,你上前问他一声,何如?”孙悟空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果然看到一位鹤发童颜的老公公,上前叫道:“老公公,向您打听一个人,您可知道灵吉菩萨的住处?”

  老公公其实是太白金星,特地化装前来指点孙悟空的。他告诉孙悟空,灵吉菩萨住在正南方的小须弥山中,他手中有两件法宝,其中有一颗定风丹,任凭黄风如何呼啸,都能够做到镇定自若;另一件法宝叫做“飞龙杖”,正好可以捉拿黄风老怪。

  这位灵吉菩萨大约就是《灵猫捕鼠》故事中的老猫灵吉,他的“飞龙杖”大约就是老猫灵吉那只强有力的猫爪。他随着孙悟空来到黄风山,先由孙悟空挑战黄风老妖,将老妖引出洞来,他却在半空中施法,用那“飞龙杖”一把抓住老妖,迫使老妖现出了老鼠的原形。整个过程俨然就是《灵猫捕鼠》的翻版。

  孙悟空赶了上去,举起金箍棒,照准那只黄毛貂鼠就打。灵吉菩萨急忙拦住,说:“它原本就是灵山脚下的生灵,我还带它回灵山去罢。待我佛如来明正其罪,也不枉它做一场老鼠。”孙悟空便送别了菩萨,到树林中去会合了他的猪八戒兄弟,一同去黄风洞营救师父。

  而唐僧经此一劫,终于平息了心中的妄念,重新恢复了往日的宁静与安详。

  老鼠涅盘

  灵吉菩萨为什么不允许孙悟空打杀黄毛貂鼠呢?有两个理由,第一,不要急于否定那些失败的经历,从黄风老妖做老鼠的故事中也能够悟出许多人生哲理,就像在我们的职业生活中的每一次经历,无论成败,都弥足珍贵。第二,从佛教的教义上讲,老鼠也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同样需要教化。

  又有一个故事。清朝有一位静然尼姑,是杭州武林门内一座庵堂的住持。她每天早晚焚香诵经礼佛,很有修行。在顺治五年的元旦清晨,庵里正准备早课时,突然传来老鼠的吱吱叫声。静然尼姑朝梁上看说:“老鼠啊!你爬得比佛像还高,是不礼貌的,赶紧下来吧。若要听经,可以到我身边来。”那只老鼠歪着头,好像很注意听的样子,然后往下窥探了片刻就跑掉了。

  不久,尼姑们开始早课,老鼠听到木鱼声,就又跑出来。起初,它只敢伏在门边,渐渐地胆子大了起来,后来竟敢跑到静然身旁,接着又爬到供桌上,伏在佛经旁,听尼姑们诵经念佛。

  早课完毕,静然尼姑便对老鼠说:“你也知道听经念佛啊!嗯,难得你有如此善根,以后你就经常来听经修行吧!你要知道,听经修行不仅能够帮助你找到内心的幸福,而且能够让你脱离畜生的身体啊!”老鼠听了,仿佛有所领悟而惭愧的样子,低叫了数声,缓缓离去。从此,每当木鱼声响起,老鼠便跑出来听经念佛,庵里的人也都习以为常,而且很欢迎它。

  如此过了一年。有一天早课念佛完毕,老鼠突然起身向佛像顶礼三拜。大家都觉得这只老鼠不可思议,都好奇地注视着它。接着,老鼠又回头向静然尼姑顶礼一拜,便寂然不动了。静然尼姑俯身看了看,高兴地说:“阿弥陀佛,它往生了!”随即拿起引磬,招呼大众齐声念佛,送他上路。几天后,老鼠的身体坚硬如石,并且散发出一阵阵旃檀香味。老鼠听经念佛修行,也能坐化往生,真是稀有难得啊!

  所以,老鼠虽然面目可憎,同样需要一颗善心的呵护;妄念虽然是一只老鼠,可只要你能够坚定自己的信仰和目标,你也将能够使之皈依善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15 19:29:51 | 显示全部楼层
箴 言 十二

  消极情绪是一条恐怖的流沙河


  穿越流沙河是走向成功之路的一个无法避免的过程。在艰苦的环境面前,首先必须克服消极的情绪。

  八百里流沙河

  话说唐僧师徒,过了黄风岭之后,便是一马平川。随着儿儿的马蹄声,又到了寒蝉凄切的秋天。正走着,只见前方好一片波澜壮阔的水面。唐僧在马上惊呼道:“徒弟们哪,你们看前头那水势宽阔,怎么不见船只来往呢?我们从哪里过去?”猪八戒见了也嚷嚷起来:“果然是狂澜巨浪,无舟可渡。”孙悟空跳在空中,用手搭凉篷向远方看去,也被这浩浩淼淼的水势惊呆了,叫道:“师父啊,如此水势,要想过河,真个是难哪!”师徒三个,站在岸边,忧心忡忡。

  忽然猪八戒叫道:“大师兄,快到这儿来!”原来岸边有一块石碑,走近一看,碑上刻着“流沙河”三个大字,碑背面四行小字:“八百流沙界,三千弱水深。鹅毛飘不起,芦花定底沉。”唐僧看完,惊得目瞪口呆。谁想刚刚翻过了八百里黄风岭,又遇到这八百里流沙河!

  师徒三个正看碑文,只听得那河水浪涌波翻,从中钻出一个红发蓝脸的妖怪, 恶狠狠地扑了过来。孙悟空眼疾手快,急忙保护着师父登上高岸。猪八戒掣出钉钯照着妖怪便筑,妖怪挥舞一把铁铲,一阵你来我往,双方已经乒乒乓乓地战斗了20回合,不分胜负。

  在旁边观战的孙悟空跃跃欲试了好久,终于忍不住掣出棒来,纵身跳过去,望着那妖怪的脑袋就是一下。那妖怪慌忙躲过,一个转身便钻入流沙河中。猪八戒斗得正酣,忽然不见了敌人,直气得哇哇大叫。

  这个妖怪是谁呢?兄弟两个和他们的师父都忘了,乌巢禅师在传授《心经》时,就曾经预言过“水怪前头遇”,而这个妖怪也后来成了他们这个取经团队中的一员,唐僧给他取名沙和尚。

  沙和尚的真实身份

  在唐僧西天取经的路上究竟有没有这条水面宽达800里的流沙河呢?当然没有。水面宽达800里,那就应该改名叫流沙湖或者流沙海了。不过,在古老的丝绸之路上,倒的确可以看到一片一片的瀚海流沙,只是见不到一滴水。莫非,传说中的流沙河就是一片流沙如河的沙漠?

  还有,住在流沙河里的沙和尚,身份也着实可疑。书中交代,沙和尚原本是玉皇大帝殿前的卷帘将,因为失手打碎了玉玻璃,被玉皇大帝降罪,流放到了这流沙河。

  说到门帘、窗帘,读者自然不会陌生,但在人们的印象中,这种遮遮掩掩的物件大多与女人有关。大诗人李白就曾经写过一首《怨情》诗云:“美人卷珠帘,深坐蹙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以简洁的语言,传神地刻画了闺中怨妇楚楚动人的情态。《金瓶梅》第二回“俏潘娘帘下勾情”,西门庆与潘金莲秋波传情,一道竹帘又成了精彩的道具布景。垂帘听政虽然与儿女私情不搭边,可垂帘听政的往往是皇太后,还是女人。可是,这个堂堂的玉皇大帝要一个卷帘将干什么呢?

  原来,自宋代以后,主持科举考试的考官,必须遵守帘禁制度,故而统称帘官。考试前三日,主考、房官、内提调、内监试、内收掌等官员,由小门进入贡院的至公堂,监临随即封此门,并以帘相隔。这帘成为一种界线,帘内的考官称为内帘官,帘外的考官称为外帘官。其中,内帘官负责批阅和管理试卷,外帘官负责监临、外提调、外监试、外收掌、弥封、受卷、誊卷、对读等职务工作。这种内外帘制度,是为了防止科场舞弊。沙和尚这个卷帘将,大约就是负责监临的武官。

  至于沙和尚失手打碎了的那个玉玻璃,不是现在的玻璃,而是一种白色的水晶。在中国古代的政治文化中,水晶通常象征着纯净、圣洁和高贵。沙和尚失手打碎玉玻璃,即谓沙和尚不小心犯下了有违道德法律的罪过。因此,沙和尚的原型,大约就是流放到西北沙漠的犯官吧?

  沙和尚的性情

  作为和平型性格的代表人物,沙和尚是一个相当传统的人。他和所有的和平型一样,重视法律、规则、秩序,以及做人的本分和体面。在每一个社会组织中,尽管他们通常缺乏杰出的工作表现,但他们却往往占据了许多行政管理的职位。当然,无论是做管理还是干其他的工作,他们都习惯于扮演的角色就是“稳定器”—传统和现状的维护者。他们是默默奉献的一群,他们服务于别人,却从不愿意抛头露面。他们在努力去做正确的事情,这使得他们可信、可靠。他们是这个社会稳定的基石。

  和平型的人需要有归属感,他们希望能够在一个规范化程度很高的组织中工作。他们注重稳定和安全,而且尊重权威。大约正是因为这种性格,沙和尚才会被任命为科举考试中负责帘禁制度的卷帘将。

  当然,他们也有缺点。他们通常是一群不知变通、想像力贫乏的教条主义者。他们缺乏主动性和热情,而且常常用失败主义的眼光看待问题。他们拒绝尝试那些新的、不同的或未被检验过的事物。他们往往会逃避冲突,这使得他们常常采取折中的做法。沙和尚之所以会不小心犯下了有违道德法律的罪过,大约就是因为逃避冲突而发生的,比如考试作弊,他有可能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们会把生活中的这些挫折归结为“运气”不好。

  因为“运气”不好,沙和尚被流放到了西北沙漠。生存的环境是如此艰苦,以致许多人在这里凄凉地结束了他们的一生。然而,沙和尚却表现出了和平型惊人的适应能力。

  和平型的人生态度有许多看似矛盾的地方。比如,他们性格低调,但并不像完美型那样容易绝望。他们厌恶那种不稳定和混乱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状态,可在暴风雨中他们却能够表现出令人惊叹的镇定。当活泼型在尖叫、力量型在攻击、完美型在消沉的时候,只有和平型还能冷静处事。他们通常会后退一步,静观其变,然后默默地向着一个他认为正确的方向前进。他们不会被感情冲昏头脑,对愤怒也好像无动于衷。他们做事拖沓,但在复杂的局势中却能够保持沉稳,并且富有耐心。

  八百里流沙河与和平型的沙和尚之间似乎有着某种哲学上的联系。和平型是如此消极,一座城市在他们眼里如同一片荒野,一个组织也会被他评论得如同一片沙漠。他们没有什么雄心壮志,不容易被鼓动起来,懒惰、马虎、讨厌别人指责。他们习惯于批评和嘲讽,习惯于给别人泄气。

  和平型的人仿佛个个都会龟息大法,他们的随和与耐心使得他们拥有众多朋友。可是,你同时会发现,他们会消磨你的积极性,让你也觉得,这世界如同一片沙漠。

  积极态度与消极态度

  每个人都有喜、怒、哀、乐以及情绪上的起伏变化,人们常常会因为情绪上的波动而调整自己的生活态度。但和平型似乎是例外,他们从来没有什么大喜大悲,也不容易激动,永远那么消极而又固执。和平型的人通常都不是哲学家,他们很少去思考生活的意义,他们很难理解为什么一个人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态度去改变自己的生活。

  什么是态度呢?从表面上看,态度是你表达心情的一种方式,它可以伪装。而事实上,态度是你的心灵表白。这种心灵表白受到你的感情、思想以及行为倾向的影响。当你觉得一切都顺心如意,对未来感到乐观,你就传达出一种积极的态度,人们通常也会做出友好的反应。如果你觉得一切都很糟糕,对未来感到悲观,你的态度也会很消极,事情就真的变得比你想像的还糟。所以,一般来讲,你对生活是什么态度,生活对你也是什么态度。

  你工作是否积极,生活是否幸福,完全取决于你的态度。比如:一种局面,你可以把它看做机会,也可以视为失败;一个落叶纷飞的秋天,你可以看做是美丽的,也可以视为凄凉的;我们所置身处地的这个环境,哪怕真的是一片沙漠,你也可以看做是一次令人兴奋的挑战,或者视为生命的绝境。

  是强调积极因素,还是扩散消极因素,就如同使用放大镜一样。你可以把放大镜放在好消息上,让自己感觉更好;你也可以放大坏消息,觉得自己很可怜。可生活中却有那么一些人,总是习惯于把放大镜放在坏消息上,结果生活就真的变成了令人绝望的沙漠。

  穿越人生的流沙河

  现在,摆在唐僧师徒面前的问题是,如何降伏这个后来被叫做沙和尚的妖怪。为什么要降伏这个妖怪呢?道理很简单,因为穿越流沙河是走向成功之路的一个无法避免的过程,在艰苦的环境面前,首先就必须克服消极的情绪。

  孙悟空和猪八戒与这个妖怪三次交手,三次都让他跑了。最后,他干脆把自己深藏了起来,根本不给你交手的机会。这几乎是所有和平型的性格特点,他们逃避冲突,将事情置之不理。如果你恰好有一位和平型的家人或同事,一旦你们之间发生冲突,对方通常会选择逃避或沉默,不要说吵架,连争辩的机会都不会给你。

  孙悟空只好去找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的方法很简单,派了一位木叉行者来到流沙河上空,喊一声:“悟净!悟净!取经人在此久矣,你怎么还不归顺?”妖怪便从藏身之处出来,拜见师父。他既在流沙河中,便以沙为姓,观世音菩萨给他取名悟净,这便是唐僧在孙悟空、猪悟能之后收的第三个徒弟—沙悟净。唐僧见他待人处事真像个和尚家风,故又叫他做沙和尚。

  当消极的因素被排除,事物就会转向令人乐观的另一面。于是我们就能重新获得积极的态度,于是我们就能把我们的注意力(一种魔术般的放大镜)放在某种成功的可能性上。所有的资源和力量都将支持我们去实现那种成功的可能性。我们的态度越积极,我们的决心就越大,我们所能调动的资源和力量就越多,成功的概率也会随之上升。态度决定了成功的最大概率,决定了成功的全部学问。

  木叉行者的成功之道

  木叉行者,梵语又作木底,意思是从烦恼的束缚中得以解脱。如何解脱呢?从流沙河的故事中,我们大约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在我们的追求中,出现一片流沙河似的沙漠地带,其实也是一种人生常态。不要紧张兮兮、反应过度,因为这样只会把坏消息放大。与之相反,我们应该选择积极的态度,去关注某种成功的可能性,把好消息放大,而事态也会因此变得令人乐观。

  第二,穿越困境的惟一办法就是选择积极的态度。没有人能够永远积极,因为我们总在不断地遭遇挫折,就像唐僧师徒所经历的九九八十一难那样。然而,如果我们想要成为一个真正的成功者,就必须学会从挫折中迅速恢复自己的积极态度。

  第三,永远不要忘了自己的目标和使命宣言。这样你就能形成一个自我概念:“我是干什么的”。通过这样的自我概念,你就能获得一个社会身份以及别人对你的反映评价,比如大家对你的评论、认同或支持。

  第四,建立积极的沟通模式。积极而有效的沟通能够使你化干戈为玉帛,人们不再反对你,而是对你大加赞许和提供支持,于是你就能获得尽可能多的有助于成功的资源。

  所有的方法之论都必须通过积极的态度去执行。当然,仅仅有积极态度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但积极态度能够让你轻松地看待问题,让你偏向于希望而不是绝望,偏向于创造性的兴趣而不是枯燥乏味,偏向于努力而不是得过且过,偏向于欢乐而不是悲伤。这样你就永远不会被问题打倒。

  积极态度常常使得许多复杂的局面变得简单。比如,与和平型的人沟通起来非常费劲,他们那种深藏不露的性格特点会使事态变得难以控制。然而,如果你能够清楚地表白自己的意图,他们也会立即响应。

  积极态度还能让你的知识和潜能燃烧起来,这样就能充分激发你的创造力,使你在困难面前所向披靡。甚至,好运气也会随之而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15 19:33:21 | 显示全部楼层
箴 言 十三

  妥善管理团队伙伴的思想动态


  在这个纷纷扰扰的社会中,员工们的信念常常会遭到功利主义的冲击。尤其是创业艰难时期,团队的成员会由于各种诱惑而跳槽,甚至团队也会为了一些短期的利益而改变初衷。作为一个团队的领导者,“善护念”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管理工作。

  团队成员清单

  依靠着《心经》的功德神力,唐僧师徒翻过了八百里黄风岭,又越过了八百里流沙河,并且终于组建了一支完整意义上的团队。下面是这支团队成员的清单。

  √ 完美型的唐僧:他目光远大,目标明确,有组织设计能力,注重行为规范和工作的高标准,他担任了团队的主管。如果一个团队中没有唐僧,这个所谓的团队就只是一群乌合之众,不会有什么远大的前程。

  √ 力量型的孙悟空:干劲十足,崇尚行动,解决问题不过夜,注重工作的结果,能够迅速理解和完成当前的团队任务,是团队的业务骨干。如果一个团队中没有孙悟空,我们很难想像这个团队是如何艰难进步的。如果一个团队中没有孙悟空,唐僧的远大抱负将很可能化为泡影。

  √ 活泼型的猪八戒:热情奔放、感情外露,善于活跃工作气氛,他承担了团队的公共关系工作。他帮助每一位同事,并且使工作变得有趣。如果一个团队中没有猪八戒,我们很难想像这个团队是如何枯燥乏味和令人厌倦。

  √ 和平型的沙和尚:他平和、冷静、有耐心,承担了团队的事务性工作。事实证明,他能够胜任这份工作并且持之以恒,而且能够在压力下保持冷静。别看他平时默默无闻,可每次到了最后的关头都是他来稳定局面。

  团队的任务必须由这四种不同性格的人去协作完成。这是因为,健康的组织机构需要集四种性格优势之大全,而每一种性格都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但同时也无法取代别人的长处。

  亲爱的读者,我相信你所在的团队中必然有这四种不同性格的人。你可以尝试着去辨别:谁是唐僧?谁是孙悟空?谁是猪八戒?谁是沙和尚?当然,并不是每一支团队都由唐僧来做主管。

  你是哪一种团队成员?

  这是一个有意思的问题:你是哪一种性格类型的团队成员呢?是唐僧?是孙悟空?是猪八戒?还是沙和尚?我们在第六章说过,虽然每个人都是四种性格的混合体,但其中有一种主导功能的性格基调。于是,你就会采用这种性格的思维方式和行为特点,来与人相处和共事。日久天长,这些思维方式和行为特点便成了你身上根深蒂固的习惯。

  你是无法改变你身上占主导作用的性格特点的。在许多方面你都可能会产生变化,可是占主导作用的性格特点已经成为了你的一部分,因而将终身伴随你。令人欣慰的是,性格没有好坏之分,无论你有何种类型的性格,它都适合你。

  每一种性格都有其潜在的优势和缺点,故而我们无法对四种性格类型进行比较。每一种性格类型都有杰出的成功者,你也可以这样。其中,最关键的问题是你是否充分发挥了性格中的优势。

  你与同一类性格的其他人也是不一样的,就像同一棵树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在你身上除了主导作用的性格特点,还有辅助作用的性格特点,例如:你可能是“唐僧+孙悟空”型的性格特点,而你的孪生兄弟却是“唐僧+沙和尚”型的性格特点。还有,由于各自所抱的信念不同,同一类性格的两个人也会在行为方式上出现巨大差异。

  团队的生命力

  当一支团队被组建起来之后,接着我们就要思考一个相当严肃的问题:一支团队的生命力(或者拿到市场竞争的环境中来,称之为团队的核心竞争力)的内容是什么?

  有人说是产品或技术。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曾经一度领先的产品或技术总有一天会落伍。更何况,通过商业间谍的活动,这些技术是可以被窃取的。

  也有人说是人才。可是,如果你无法提供一个快乐的工作环境和较高的薪酬待遇,这些人才也是很容易流失的。

  还有人说是机制。可是,机制毕竟只是一种管理工具,如果没有团队成员的支持,再好的机制也会形同虚设。

  真正的团队生命力究竟是什么?透过众说纷纭的现象看本质,我们就能够发现,真正的团队生命力乃是团队成员的共同信念。

  善护念和善付嘱

  建立共同信念是一个相当艰巨的工作。佛学的解释,一呼一吸之间叫做一念,每个人在一分钟之内就转过了几十个念头,真可谓是“思绪纷飞”。可见,一个人要坚持自己的信念尚且不容易,更何况是一群人的信念。

  孙悟空的那位神仙师父须菩提,在《金刚经》中就这样问过如来佛祖,他说,世尊啊,那些善男善女若要追求成功的一生,应该怎样让他们恪守自己的行为规范?又该如何控制他们的妄念呢?佛祖就说了:“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佛祖的办法是六个字:“善护念”、“善付嘱”。

  所谓“善护念”,对于个人而言就是好好照应自己的心念,对于团队管理而言就是注意员工们的思想动态。在这个纷纷扰扰的社会中,员工们的信念常常会遭到功利主义的冲击。尤其是创业艰难时期,团队的成员会由于各种诱惑而跳槽,甚至团队也会为了一些短期的利益而改变初衷。作为一个团队的领导者,“善护念”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管理工作。

  要做到“善护念”非常不容易。在管理学中有一个概念,叫“人力资源成本”,可是,这个成本很不好计算,因为人有太多的不确定性。比如说,一个工作能力很差的员工,如果他心念专一,也能够创造出令人赞赏的绩效;一个工作能力很强的资深员工,如果他满脑子都是房子、票子、车子或者美女艳遇,恐怕就很难安心工作,也就谈不上什么效率。

  所以,不仅要“善护念”,还要“善付嘱”。留心注意员工的思想动态,并且用合适的方法来规劝他们,以确保大家能够沿着团队的既定路线前进。为什么人力资源管理这样重要呢?关键就是一个团队建设问题。

  菩萨们的财色游戏

  现在,唐僧师徒已经完成了他们这个团队在人员上的配置。可是,他们是不是真的跳出瀚海流沙,每个成员都能牢记团队的使命,以坚定的信念去完成西天取经的大业呢?观世音菩萨特地在前方变化了一座庄院,又与黎山老母、普贤菩萨、文殊菩萨化做四位美女,精心安排了一个财色游戏,来测试他们的意志力。

  话说唐僧师徒一路行军,一路看不尽的野草闲花。不知不觉之间,已是层林尽染,满目青山变成了枫叶的烈火,红彤彤的一派深秋景象。特别是长空中的那一行雁阵,令人生发出无限感慨。

  走着走着天色就黑下来了。只见半山腰中云雾缭绕,露出一座庄院来。唐僧说:“徒弟们哪,天色又晚了,我们就往那里借宿去吧!”便下了马,上前走去。走得近了,就可以看见一座雕梁画栋的门楼。唐僧不敢造次,叫徒弟们在门楼下歇息,只等有人出入便好借宿。

  等了好大一会儿,孙悟空性急,跳进门里探看。忽听得后门内有脚步之声,走出一位中年的美妇人来,娇声问道:“是什么人,胆敢闯进我寡妇家里来?”孙悟空慌忙赔不是,说:“我们是往西天取经的和尚,因天色已晚,特来府上借宿的。”那妇人说:“既然如此,那你们就都请进吧!”

  唐僧师徒走进了一个美人窝。不仅这中年美妇风韵袭人,在她膝下还有三个如花似玉的闺女。舍下又有田亩600余顷,山场果木300余顷,庄堡草场六七十处,牛马成群,猪羊无数。家里有吃不完的米谷,穿不完的绫罗,使不完的金银。中年美妇自言丈夫前年去世,只剩下她们孤女寡母四个,希望四位长老能够入赘。天哪,只要他们点一下头,他们就能立即拥有美女、家业、财富。这可是多少男人梦寐以求的幸福生活呀!

  唐僧的脸红了。师徒四个你推我、我推你,谁也不好答应,没想到暗地里猪八戒却动了心,他借口放马,顺着围墙转到了后门口。

  那妇人正带着三个女儿在小院中观赏菊花。猪八戒满脑子富贵情色,晕晕乎乎地就过去了,向那妇人喊娘。那妇人说:“你们那个师父呀,太较真了,在我家做女婿多好,偏要去取什么经。”猪八戒说:“他们不愿意我愿意呀!只要娘不嫌我丑,我是很愿意留下来的。”那妇人想了想,说:“我还有些犯难。把大女儿配你,恐怕二女儿怪。要把二女儿配你,恐怕三女儿怪;欲将三女儿配你,又恐怕她的两个姐姐怪。”猪八戒说:“娘啊,您就爽性把她们都给我吧,省得她们争吵。”那妇人说:“岂有此理?难道你一人就占我三个女儿不成?我有一个办法,你顶一方手帕在头上遮住脸,来撞天婚吧!教我女儿从你跟前走过,你伸开手扯着谁就把谁许配给你。”

  那厢里唐僧与孙悟空、沙和尚用了斋饭回客房安歇不提。这厢里满堂银烛辉煌,猪八戒顶着手帕痴心妄想撞天婚。这个呆子,只听得三个美人在周围来来往往,环碰撞出清脆的声响,而且还能闻到她们身上散发的馨香。可是伸手去抓,每次不是抱住柱子,就是碰了墙壁,累得气喘吁吁,实在跑不动了,一屁股坐在地上。

  那妇人说:“女婿呀,既然你抓不到人,我们就换一种办法。我这三个女儿每人织了一件珍珠簌锦汗衫儿,你穿得上哪个,我就把哪个女儿嫁给你。”猪八戒急忙说:“好!好!好!把三件衫儿都拿来给我穿上。如果都穿得,还是叫她们都嫁给我。”那妇人转进房里,取出三件衫儿来,递与猪八戒一件。那呆子拿起衫儿就穿,忽然“扑”的一声摔倒在地上,原来那件衫儿眨眼间变成了几根绳子,将猪八戒紧紧捆住了。

  再说唐僧、悟空和沙和尚一觉醒来,天已经亮了。睁开眼一看,哪里有什么富贵庄院,他们三人竟然睡在松柏林中。

  猪八戒到哪里去了呢?原来他被紧紧捆绑着吊在树上,一声声喊叫:“师父,快来救我!”大伙儿顺着声音找过去,看着他那又狼狈又滑稽的样子,着实好笑。孙悟空上前逗弄他说:“新郎官怎么不在新房中,跑到树上来打什么秋千、耍什么杂技呢?”猪八戒羞愧难当,说:“这个教训实在是太深刻了,从今后我可再也不敢胡闹,一心一意地跟着大家往西天取经。”

  先别忙着嘲笑猪八戒。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情色与财富可不就是两条绳索吗?当我们像猪八戒那样起心动念,两条绳索就会立即将我们捆绑起来。菩萨们的智慧,令人叹为观止,不仅“善护念”,而且是如此“善付嘱”,竟然采用了这样有创意的游戏来教育大家,真是太精彩了。

  唐僧呢,也从这个游戏中对“善护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今后的取经生涯中,每当徒弟们有任何动摇或工作方法欠佳,他都会立即给予指正。可惜他性格过于严肃,在“善付嘱”这一点上做得不够圆融,时常会与徒弟们发生冲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15 19:40:36 | 显示全部楼层
箴 言 十四

  建立与人为善的公共关系


  人们看待公共关系,大多喜欢使用二分法,以为利人则必损己,利己则必损人。于是,为了一己之利,便置他人利益于不顾,最后却往往落得一个损人害己、两败俱伤的下场。其实,人际之间最理想的关系,莫过于通过利人来利己。

  这是一座什么山

  唐僧师徒一路风餐露宿,走着走着,忽然又看见有一座高山挡路。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也常常用山水来比喻人生的磨难,成语“山高水远”、“山重水复”、“山穷水尽”都是说的这个意思。同样的道理,《西游记》里的每一道山水,也都是唐僧师徒面临的困难。

  但是,现在的这座山与以往的山不一样。这座山名唤万寿山。山中有一座道观,名唤五庄观。观里有一位神仙,道号镇元子。神仙与妖怪在处世风格上是有高下之分的,因此,山中景色也大不一样。唐僧说:“我们一向西来,经历过许多山水,都是那嵯峨险峻之处。而这座山却是景色幽趣,叫人看着满心欢喜。”然而,唐僧没有细想的是,山中景色虽然幽趣,可是,山毕竟是山,困难毕竟是困难。这一回,他们又将遇到怎样的麻烦呢?

  话说这一天,镇元子要到上清天上弥罗宫去听元始天尊讲经。镇元子临走时向两位看家的童子交代说:“近两天有一个朋友经过这里,你们不可怠慢了他,到果园里打两只人参果来招待他。”原来,唐僧的前生与镇元子相识,如今虽然唐僧并不记得前缘往事,镇元子却记得这个朋友。

  镇元子走后不久,唐僧师徒便到了万寿山,往五庄观来投宿。两位看家的童子,一个唤做清风,一个唤做明月,笑吟吟地迎接着他们。趁着孙悟空到山坡放马、猪八戒到厨房借灶做饭、沙和尚在门口看守行李,二位童子便到果园里打下两只人参果,端过来请唐僧享用。谁知唐僧看见人参果就好像刚出生的婴儿一样,吓得浑身发抖,哪里敢吃?使劲摇头摆手,叫他们赶快端走。

  两位童子没有办法,只好端着果盘,回到房里。由于那人参果放长了时间容易放坏,两位童子就一人一只,将两只人参果分着吃了。刚好猪八戒在隔壁的厨房听得清清楚楚,不由得垂涎三尺,恨不得立刻尝个新鲜。

  这人参果是一种什么宝贝呢?有人说是青藏高原的一种多年生匍匐草本植物的块根,藏语叫“卓老沙曾”。它富含淀粉,其成分有糖、蛋白质、脂肪、维生素,以及钙、铁、磷等无机盐,有滋补作用,味香而甜。藏族同胞将它和大米混合蒸煮,再加酥油,用来待客。说来也巧,猪也爱此美味,用嘴巴在野地里到处拱食,和《西游记》中猪八戒的馋相一模一样。

  也有人说是新疆的库尔勒香梨。这种梨香气扑鼻,梨肉细嫩香甜无渣,令人吃了还想再吃。据历史学家的考证,是汉朝张骞访问西域时,由内地带到新疆种植的。唐僧取经途中,便在库尔勒和库车一带见到过许多梨树。

  可是,这些说法都有些牵强附会。人参果的这个参,也就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的三。三人成众,因此,人参果的真正含义是一个社会学概念,而不是一种美味的水果或草本植物的块根。简洁地说,人参果象征着友谊,或者一种与人为善的公共关系。唐僧师徒眼前的这座万寿山,事实上是一个公共关系问题。

  人参果的意义

  孙悟空放马回来,就看见猪八戒在那里用手乱招。孙悟空觉得奇怪,跟着他来到厨房,听得他神神秘秘地说:“这观里有一件宝贝,唤做人参果,你可晓得?”孙悟空吃了一惊,说:“真的?我听人说过,人参果乃是草还丹,人吃了能够延年益寿。”猪八戒说:“这五庄观的园子里就有人参果。大师兄啊,你身手麻利,去偷几个来尝尝,如何?”孙悟空说:“这个容易,老孙手到拿来。”猪八戒告诉他,采摘人参果需要一种特殊的工具,叫什么金击子。

  好一个孙大圣,蹑手蹑脚地潜入仙童的房中,先取了金击子。又翻身来到后园,只见那园子中间有一棵大树,长的是枝繁叶茂。尤其是那宽大的叶儿,就跟芭蕉一样,翠生生的。几只人参果藏头露尾地闪烁其间,真像初生的婴儿一般,可爱极了。孙悟空欢喜不尽,暗自夸道:“果然是好东西呀!”倚着树,嗖的一声,就蹿上去了。

  他把金击子敲了一下,第一只人参果落了下来。孙悟空也跟着跳下来,在草丛中四下里找寻,却怎么也找不到。孙悟空感到蹊跷,把那果园的土地神唤了出来,问道:“你知不知道,我老孙是天下有名的贼头。我当年偷吃蟠桃、御酒、灵丹,从来没有人敢与我分享,怎么今日刚刚偷了一个果子,你就捞了去?”

  土地神陪着笑脸解释说:“大圣啊,您错怪了我了。您只知道人参果好吃,却不知道它是有出处的。”孙悟空问:“有什么出处?”土地神说:“这宝贝三千年一开花,三千年一结果,再过三千年才能成熟,故而稀罕难得。只是这果子与五行相畏,遇金而落,遇木而枯,遇水而化,遇火而焦,遇土而入。大圣刚才打落地上的那个果子,遇土而入了。只是这块土地有些年头了,比生铁还硬,连钢钻也钻不动。大圣若不相信,在这地上打它一棒试试看。”孙悟空举起金箍棒,一棒打去,哐啷一声,金箍棒反弹了起来,而地上却了无痕迹。“果然如此!”他吃惊地对土地神说,“看来是我错怪你了。”

  孙悟空之所以错怪土地神,其实也与他的性格有关。作为力量型的杰出代表,孙悟空的优点和他的缺点一样明显。他目光敏锐,行动果断,独立自主,意志坚强,可是在人际关系方面,他却不是一个好朋友。他喜欢控制别人,利用别人,强迫别人,或者为别人做主,却从未能够冷静地倾听别人的心声。他明白人参果是友谊的象征,可是因为他总是喜欢从功利主义的角度去理解友谊,他并不能够理解友谊的真正内涵。

  人参果之所以状若初生的婴儿,说明真正的友谊永远像孩子那样纯真。之所以遇金而落、遇木而枯、遇水而化、遇火而焦、遇土而入,说明友谊容易受到物欲的伤害,需要小心呵护。比生铁还硬、连钢钻也钻不动的那块土地,其实是比喻我们所安身立命的这个社会,竟然如此冷漠而又生硬。可恰恰是在这样的世态人情中,生长了这么一棵三千年开花、三千年结果、再过三千年才能成熟的人参果,多么稀罕哪,这不就是在感叹友谊的难能可贵吗?

  可是,功利主义的孙悟空并未珍惜人间的这份真情,也不曾考虑自己偷吃人参果的行为是否合乎道德以及主人是否责怪,真是“有果堪摘直须摘,莫待无果空摇枝”啊!他再次爬上树去,拿金击子敲了三只人参果,用衣服的前襟兜着,跳下树来,溜进厨房里去,与那猪八戒和沙和尚偷偷地分享。

  猪八戒吃人参果

  兄弟三人吃人参果,偏偏猪八戒就吃出了一段流传千古的笑话。他张开大嘴,把那人参果扔了进去,一个咕噜就囫囵吞咽下肚,忽然感觉有些异样,转过头来问孙悟空和沙和尚:“你们两个吃的什么?”沙和尚说:“跟你吃的是一样的东西,人参果呗。”猪八戒又问:“什么滋味?”孙悟空奇怪地说:“你问别人干什么?老话说得好,要想知道果子的滋味,就应该亲口尝一尝。你现在已经亲口尝了一个,怎么还不知道滋味呢?”猪八戒说:“我吃得太快,没有尝出什么味道来。大师兄啊,你好人做到底,再去弄几只来,也让我老猪细细地品味品味。”

  原来,友谊是需要用心品味的。也许只有完美型的唐僧,才真正懂得友谊的内涵。完美型的人常常感叹知音难觅,他们是那样形只影单,却总在不停地寻找理想的伙伴。他们能够深切地关心他人,愿意切实地帮助别人解决困难。可是,他们太谨慎了,就像唐僧不敢面对鲜活如孩儿的人参果一样,他们很容易错过最初和最真的赤子之心,留下“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的无限惆怅。

  至于力量型的孙悟空,虽然知道朋友可贵,却只是看重朋友的可利用价值。和平型的沙和尚呢,虽然人缘也不错,有同情心,却生来就欠缺那种对待朋友的炽热情怀。活泼型由于感情外露,喜欢与人交往(在卫生间这种场合都能和别人混熟),在四种性格类型之中,是最容易结交朋友的。然而,活泼型的人虽然朋友众多,可大多是些热闹场中的酒肉朋友。热闹过后,回头一想,除了过了一回嘴瘾,啥感觉没有,就跟猪八戒吃人参果似的。

  孙悟空就说了:“兄弟,你知足吧!人参果这个东西,不是筵席上的那些饭菜,塞进肚子管饱。一万年哪,才结得这么二三十个,你能够吃上一口,就已经是莫大的福缘啦!”他抢白了猪八戒几句,回头又偷偷地把敲打人参果的金击子放回原处,装做什么事也没发生的样子。

  可是,猪八戒却心里别扭得慌,在那里絮絮叨叨地嘟哝。没想到两位仙童回房来沏茶,听得隔壁厨房里有人在嚷嚷:“一个人参果吃得不快活,还得设法再弄一个尝尝才好。”两位仙童听着疑惑,慌忙跑进园子,站在树下数那人参果的个数。数来数去,只有22个。明月说:“果子原是30个。师父开园,分吃了两个,还有28个。刚才打下两个与唐僧吃,还有26个。如今只剩得22个,却又少了四个?”清风说:“不消讲,不消讲,一定是唐僧手下的那伙恶人偷了。”

  两位仙童来到前殿,指着唐僧,一顿“秃驴前秃驴后”地乱骂。什么贼头鼠脑啦,什么没羞没臊啦,骂得唐僧实在听不过去。唐僧说:“仙童啊,你们先莫嚷嚷,等我问几个徒弟。如果真是他们偷了,我们一定赔你。”明月冷笑说:“赔?有钱都买不到,你们拿什么赔?”唐僧说:“既然有钱也没法赔,我叫他们给你们赔个不是,如何?常言说得好,仁义值千金。只要他们真心实意地认错,你们也就消消气吧!”便走到大殿后门喊道:“徒弟们,你们都过来。”

  沙和尚正在暗自笑话猪八戒呢,吃了一颗人参果,啥也没落下,倒是落下一条歇后语:猪八戒吃人参果—不知啥滋味。忽然听得师父叫唤,吃了一惊,说:“完了,完了,肯定是两位童子发现了什么。”孙悟空说:“偷东西这事儿,没发现也就罢了。一经发现,活羞杀人哪。”猪八戒说:“那还不简单?索性不承认呗!”

  孙悟空的粗暴作风

  兄弟三个统一口径,到大殿去见师父。到了殿上,对师父说:“饭快熟了,您叫我们有什么事?”唐僧说:“我不是问饭熟了没熟。观里有什么人参果,好似孩儿一样的东西,你们中间是谁偷吃了?”猪八戒连忙声明说:“我老实,不晓得,没见过。”和平型的沙和尚,则本能地选择了沉默。清风指着孙悟空说:“笑的就是他,笑的就是他!”孙悟空做了一个鬼脸,说:“我老孙生来一张笑脸,难道你们家不见了什么果子,就不允许我笑?”

  唐僧说:“徒弟呀,你先不要发脾气。我们是出家人,不打诳语,莫吃昧心食。果然吃了他的,陪他个礼罢,何苦这般抵赖?”孙悟空见师父说得有理,就承认自己偷了三只人参果。明月说:“既然认错,就索性认到底嘛。明明偷了四个,为什么只承认偷了三个呢?”猪八戒一听,指着孙悟空就嚷嚷:“好哇,你明明偷了四个,却骗我们说只有三个,自己暗地里先得了一个的好处!”清风抓住这个话柄不放了,说:“看看吧,兄弟之间都这么分赃不均,还有什么脸面在这里装模作样?”于是,两位仙童越发骂得起劲。骂得孙悟空咬牙切齿,忍无可忍,心里怀恨说:“那童子太可恶,俺老孙索性把它打个七零八落,教大家都吃不成!”便把脑后的毫毛拔了一根,变做自己的替身,在那里忍受着仙童辱骂。他的真身却跳到园子里,挥舞金箍棒,往树上乒乒乓乓一阵乱打。人参果遇金而落,遇着金箍棒焉有不落之理?等到那些果子纷纷落下,又遇土而入,哪里还有半个?饶是如此,孙悟空仍不解恨,又使个推山移岭的神力,将那棵树也推倒,这才罢手。

  这边仙童骂了多时,也不见孙悟空还嘴。清风说:“明月,也许是我们错怪他了。待我们再去查查,省得冤枉了他。”两位仙童又来到园中,只见满园子残枝落叶,连树也倒在一边,哪里还有人参果的影子?吓得两位仙童魂飞魄散,跌坐在地上动弹不得。

  半晌,明月回过神来,说:“这伙恶人,竟然如此绝情!和他们争斗,我们两个也不是对手。不如暂且装做若无其事,找个机会把他们锁在屋子里,等师父回来处置。”便强打精神,又回到大殿。

  猪八戒正在盛饭,沙和尚正在安放桌椅。两位童子见了,连忙取了酱瓜、酱茄、糟萝卜、醋豆角、腌窝蕖、绰芥菜等七八个碟儿的小菜,满面笑意地端过来。又泡了一壶好茶,殷勤地献了上来。趁着师徒四个埋头吃饭,两位仙童蓦地把门关上,插上了一把铜锁。接着,两位童子又在房前屋后叫着嗓子骂开了。唐僧听明白了,丢下饭碗,埋怨孙悟空说:“你这泼猴,也做得太霸道了!你偷吃了人家的果子,让人家骂几句也就罢了,怎么连树也给推了呢?”

  唐僧哪里知道,霸道正是力量型性格的典型特征。尤其是在发生冲突时,他们会用一种生硬、粗暴的态度来对付面前的麻烦问题。他们崇尚暴力,死不退让,强硬而又专横。然而,令他们意想不到的是,他们的这种暴力作风常常会引起人们更强烈的反抗。就像现在的两位童子,对孙悟空简直愤恨到了极点。

  且看孙悟空如何处理公关危机

  那一把铜锁其实是唐僧师徒这支取经团队所遭遇的公关危机。和他们一样,我们的企业在经营活动中也会遭遇这样或那样的公关危机。之所以会出现公关危机,主要原因是企业惟利是图,损人利己,结果严重伤害了企业的公共关系。例如,企业由于排污、噪音、生产安全管理不善,严重损害了公众利益,就会引起附近居民的极大愤慨。又例如,企业在营销活动中,利用了顾客善良、轻信的心理特点,大做虚假广告,而顾客在受骗上当之后也会发出抗议。此外,一些误会、谣言或意外事故也可能引发公关危机。

  孙悟空使用了三种招数来处理眼前的公关危机。第一招,暗夜潜逃。到了夜晚,将金箍棒捻在手中,使一个解锁法,往门上一指,那门便豁然而开。猪八戒牵了马,沙和尚挑起行李,一行四人悄无声息地出了五庄观。

  由于害怕两位仙童突然惊醒,孙悟空又使出了第二招,瞌睡虫戏法。他吩咐同伴们先走,自己却又溜到仙童的窗外,扔了两只瞌睡虫进去。于是,在两位仙童的酣睡声中,唐僧师徒赶紧逃之夭夭。

  唐僧一夜马不停蹄,往西逃出了120里路。谁知镇元子从元始天尊那里回来了,叫醒童子,问明原由,便赶了上来,拦住了他们的去路,指着孙悟空笑道:“你这个泼猴!你打倒了我的人参果树,就这么一走了之吗?”孙悟空不容分说,举起金箍棒看准镇元子劈头就打。镇元子侧身躲过,脚踏祥光,来到空中。孙悟空跟着跳了上来,又是一阵没高没低乱打。镇元子却使出了一个“袖里乾坤”的手段,将袖口迎风一展,便把唐僧师徒连同白马全都装了进去。

  回到五庄观,镇元子把唐僧师徒一个个地从袖子里捉了出来,又一个个地绑在柱子上。“徒弟们,”镇元子吩咐道,“把我的七星鞭拿出来,痛打他们一顿,也好出气!”仙童问:“师父,先打哪个?”镇元子说:“唐僧管教无方,先打他!”唐僧既然是团队的主管,无论员工如何桀骜不驯,都要承担管理的责任。

  孙悟空叫道:“大仙,你错了。偷果子是我,吃果子是我,推倒果树也是我,怎么不先打我,反倒打他呢?”镇元子笑道:“你这泼猴,倒也有一种好汉做事好汉当的气派。这等便先打他。”仙童便抡起皮鞭,一下一下的,打了30鞭。谁知孙悟空早将两条腿变成了熟铁,30皮鞭打下来,竟将两条腿打磨得明晃晃的,哪里知道疼痒?

  镇元子又吩咐道:“接下来还是应该打这个唐僧,他不该纵放顽徒撒泼。”孙悟空又拦住话头,说:“大仙又错了。偷果子时,我师父在殿上与二位童子讲话,并不知道我做的勾当。你还打我罢。”于是,噼里啪啦地,又打了他30鞭。

  挨了一天的打,到了夜深人静时分,孙悟空却又弄起神通,先挣脱了捆绑,然后吩咐猪八戒去那山崖边拱倒四棵柳树搬了过来。他便念动咒语,使出第三招,将那四棵柳树变做师徒四人模样,在那里冒名顶替。师徒四人却趁机溜得无影无踪。

  第二天早上起来,镇元子说:“今天该打唐僧了。”仙童便抡起皮鞭,噼里啪啦地打了唐僧30鞭。打完了唐僧,依次便是猪八戒和沙和尚,最后又来打孙悟空。打来打去,唐僧师徒便现出了柳树的原形。

  镇元子冷笑道:“这个猴子果然有些本事。”又纵身跃上云头,只见唐僧师徒一路上急急忙忙,跑得正欢呢!镇元子叫道:“孙悟空,果树的事情尚未了结,你往哪里走!”孙悟空回头一看,恶从胆边生,带着两位师弟,挥舞兵器,要来结果镇元子的性命。岂知镇元子将袖口一展,又把他们连人带马全都装了进去,回到五庄观,还是把他们绑在柱子上。

  镇元子说:“孙悟空,我知道你生来是一块铁骨头,可是我必须让你明白,如果你不还我人参果树,休想离开五庄观!”

  利己损人与利人利己

  近来,关于公关危机的讨论在企业界也颇为热烈,一些学者也提供了许多危机管理的办法。在我看来,做事一如做人,与人为善才是关键。否则,无论你使用什么解锁法,或者用瞌睡虫来糊弄公众,或者用冒名顶替的方法来逃避罪责,恐怕都难以得逞。所以,正确的做法是,用一种与人为善的态度,使企业的行为与公众的期望保持一致。通过一系列对社会负责的行为来建立企业的信誉。

  人们看待公共关系,大多喜欢使用二分法,以为利人则必损己,利己则必损人。于是,为了一己之利,便置他人利益于不顾,最后却往往落得一个损人害己、两败俱伤的下场。其实,人际之间最理想的关系,莫过于通过利人来利己。

  孙悟空扑闪着一双火眼金睛。他终于明白了,为利己而损人,则终必害己。同时他也意识到,逃避解决不了问题,便试图去建立这种利人利己的新型人际关系。他笑着对镇元子说:“你放了我师父,我还你一棵活树如何?”

  镇元子满口答应。孙悟空便一个筋斗跳出了五庄观,到那天地之间去寻找活树之方。他历尽艰辛,找来找去,又找到了南海观世音菩萨跟前。观世音菩萨说:“你早该来找我。我这净瓶中的甘露水,正好可以医活那棵人参果树。”

  枯死的人参果树居然活过来了!观世音菩萨一边念动咒语,一边挥洒着蘸满甘露水的杨柳枝,人参果树又恢复了嫩绿的生机。清风、明月两位仙童高兴得心花怒放,再数数树上的人参果,居然有23个。孙悟空这才承认,当初的确打落了四个人参果,只是其中一个遇土而入,并没有吃到嘴。

  为什么观世音菩萨能够医活人参果树呢?因为观世音菩萨是大慈大悲的象征。所谓慈悲心,就是我们常说的一颗与人为善的心。更准确地说,就是爱心与同情心。观世音菩萨以慈悲济世为己任,自然知道善心与善报之间的哲学关系。这真是:利己损人,世上多少争斗;利人利己,人间无限芳春。

  人参果树既已复活,说明真情又回到了人间。镇元大仙也欣然与孙悟空冰释前嫌,两人结为兄弟,真可谓是“不打不相识”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15 19:53:40 | 显示全部楼层
箴 言 十五

  冷静处理团队伙伴之间的冲突


  唐僧之错,其实不在于受到迷惑,也不在于是非不分,而是在于没有能够在团队的管理实务上建立一个有效沟通的平台。

  看清白骨精的真面目

  话说孙悟空请来观世音菩萨,医活了人参果树。镇元子满心欢喜,又吩咐徒弟们打下10只人参果,用来招待客人。唐僧也捧着一只人参果,细细地品味了一回。味道究竟如何,就只有吃人参果的人自己知道了。从此之后,他便更加珍惜人间真情之难得,也益发坚定了自己与人为善的公关理念。

  善念乃是福苗,所以有许多善恶报应的故事在到处流传。然而,我们同样也会注意到另一种现象,善心未必一定能够得到善报。人参果好吃,白骨精却难缠,因此,人间关系又岂是一个善字可以了得?

  所谓白骨精,就是那种包藏祸心、用色相迷惑男人的女子。观世音菩萨就曾经化身为市肆中美貌的女子,当被搞得神魂颠倒的男子向她求欢时,看到的却只是一具骷髅。菩萨的用意,是在警醒世人,不要为色相所迷惑。透过色相,你就会看到一种可怕的真相。

  白骨精可不是观世音菩萨,她用色相迷惑你,就像在《西游记》中迷惑唐僧一样。白骨精要吃唐僧的肉,同样的道理,当一个男人被女色弄得神魂颠倒时,没有不掉肉的。

  比之唐僧时代,我们现在遭遇白骨精的可能性更多。有种解释是,白骨精者,白领、骨干、精英也。可事实上,所有白骨精都非常在乎自己迷惑男人的能力。有些女生,从找工作开始,就开始着意把自己打扮成白骨精的模样。等到上了班,为了在办公室政治中争取有利形势,或者在营销活动中赢得胜利,她们恨不得将白骨精的魔力放大一万倍。

  因此,在《西游记》中,孙悟空要三打白骨精。而在我们现实的工商社会中,也得首先从头脑中清除白骨精的干扰。白骨精要吃的是肉,而你将要丢掉的,恐怕就不仅仅是一块肉了。

  白骨精趁虚而入

  白骨精来得也巧,刚好唐僧师徒在行军中断了干粮。

  唐僧说:“悟空啊,我肚子饿了,你能不能到哪里去化一碗斋饭来吃?”孙悟空纵身跳上云端,四下观望,告诉师父说:“这一片荒山野岭,附近荒无人烟,哪有地方化斋呢?倒是那南山之中,有一片熟透了的山桃,我去摘几只来给你充饥吧?”唐僧听说有桃子充饥,连忙催促他快去。孙悟空就取了钵盂,一个筋斗去了南山。

  谁知孙悟空前脚刚走,白骨精后脚就来了。她远远地看见唐僧坐在地上,猪八戒和沙和尚守护在旁边,便动了一些心思,摇身变做一个月貌花容的俊俏女子,左手提着一个青砂罐,右手提着一个绿瓷瓶,婀婀娜娜地向着唐僧走来。唐僧老远就看见了,叫道:“八戒,你看那边是不是走来了一个人?”猪八戒说:“师父,让我去看看。”他迎上前去,原来是一位美女,柳眉伴着笑意飞,杏眼随着风情动,肤色如雪,酥胸半露,说不尽的妩媚迷人。

  猪八戒被她迷得有些语无伦次了,叫道:“女菩萨,往哪里去呀?”白骨精说:“我呀,就是特意给你们送斋饭来的。”猪八戒回头欢天喜地地向唐僧报告说,来了一个赞助斋饭的美眉。唐僧问起美眉的来历,美眉自称是山西面的庄户人家,丈夫在山北坳里锄田,这青砂罐里是香米饭,绿瓷瓶中是炒面筋,是送给丈夫吃的午饭。现在既然有缘遇到几位长老,情愿献上这些食物,敬请师父笑纳。唐僧听得有些不安,猪八戒却急不可待了,一头把那罐子拱倒,张嘴就要吃。

  说时迟,那时快,孙悟空一个筋斗又从南山回来了。他捧着满满一钵盂山桃,从天而降,落在唐僧面前。美眉吓了一跳,孙悟空却认出她是妖精。唐僧慌忙扯住孙悟空说:“不要吓着了这位女菩萨。”孙悟空说:“师父,你面前这个女子,其实是个妖精,要来骗你哩。”

  唐僧说:“你这猴头,瞎说什么!这女菩萨一片善心,要供斋饭给我们,你怎么说他是个妖精?”孙悟空冷笑道:“老孙当年在水帘洞里做妖魔时,也曾玩过这种骗人的把戏。我若来迟,你必定中了她的圈套!”唐僧哪里肯信,只说她是个好人。孙悟空说:“师父,这种事儿我有经验,想必你是被她的风骚给迷住了,动了凡心。你若有心与她缠绵,我来给你搭个窝棚,让你与她圆房成事,我们也用不着去取什么经,就此散伙,如何?”唐僧被他说中了隐情,顿时羞得耳根通红。

  孙悟空却趁机举起金箍棒,照准妖精劈头就是一棒。唐僧想要阻拦,已经来不及了。铁棒之下,伏尸一具。唐僧吓得战战兢兢的,责怪孙悟空说:“你怎么可以无故伤人性命呢?”孙悟空说:“师父莫怪,你来看看这罐子里是什么东西?”唐僧近前看时,哪里有什么香米饭和炒面筋?青砂罐里是一罐子拖尾巴的长蛆,绿瓷瓶中蹦出几只青蛙、癞蛤蟆,满地乱跳。唐僧有些半信半疑,猪八戒却愤愤地说:“师父,这女子乃是个送饭下田的农妇,怎么无缘无故地变成了妖怪呢?想必是大师兄怕你念“紧箍咒”,使的一个障眼法,故意把那些斋饭变做这样恶心的脏东西吧?”

  唐僧被他这么一唆嘴,果然念起咒来。孙悟空头痛欲裂,不住地哀告。唐僧于心不忍,便警告说:“姑且饶你这一次。若是再犯,我就把这“紧箍咒”念上20遍,非痛死你不可!”

  人际冲突中的伙伴关系

  这是自孙悟空打杀六贼以来,师徒之间发生的第一次明显的冲突。唐僧是一种典型的完美型性格,在一般冲突面前,总是力图避免出现人际关系紧张的状况。完美型本来就寡言少语,感情很少外露,在精神紧张的时候他们会变得更加内敛,尽量回避与人接触,尽量避免暴露自己的情绪。从前在观音院、在黄风岭、在流沙河、在五庄观,尽管唐僧对孙悟空多有不满,却始终采取了克制的态度。因此,当唐僧忽然变得如此强硬专横,几乎让所有的人都大吃一惊。

  从正常行为转为冲突性行为,并不是一个人有意识的选择,而是一种本能的防范性反应。由于这种防范性反应,当事人在行为上变得十分僵硬,不再像以前那样,会根据人际关系的需要做出适当的调整,此时恰恰相反,通常是不顾别人的愿望和感受,只图自己情绪的宣泄和一时痛快,办事容易走极端,说话也不顾后果,惟我独尊,不肯退让。

  从白骨精事件中,我们发现猪八戒与孙悟空之间也产生了冲突。在正常情况下,活泼型性格的人总是喜欢营造一种轻松幽默的人际氛围。当冲突发生之后,这种以人为中心的社会取向也使得他们会冲着对手漫骂、嘲笑,以发泄怒气,肆无忌惮地发动人身攻击。如果他们无法冲着对手发火,他们就会另外寻找一个发火的对象。让人奇怪的是,活泼型的人在大发雷霆之后,会立即感到一切如常,好像从来没有发生什么事情一样。

  力量型的孙悟空意志坚强,即使在精神压力很重的情况下也能很好地控制自己。力量型的人似乎永远是那么百折不挠,自信不疑,以致在冲突面前会表现出专横的特点。在平时和发生一般冲突的情况,孙悟空喜欢指手画脚和专横的性格特征是相当鲜明的,唐僧的克制态度也给了他许多表现的空间(虽然也常常让他感到失望)。当冲突进一步加剧时,完美型的人会一反常态,变得强硬专横起来,而力量型却会令人意外地退让。因为他们以为自己离开之后,事态将会失去控制,而所有的团队伙伴都会为此付出代价。他们以退为进,用以证明自己的能力是多么不可或缺。

  至于和平型的沙和尚,他是那样平静友好,尽力避免与任何人发生龃龉。在精神压力面前,有些人会表达愤怒,有些人会变得粗暴,但和平型总是力图息事宁人和避免正面的冲突,以致显得有些口是心非。他从心底未必同意你的观点,但他会因为避免冲突而表示顺从。他好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和往常一样满面笑容,可是仔细观察,你会发现他的动作变得机械了、笑容变得做作了。除非你把他逼急了,否则他是不会发火的。有一句俗语:“兔子逼急了才会咬人。”说的就是这种人。

  白骨精事件发生之后,师徒四人之间的冲突可谓是前所未有的激烈。为了一个女人,不仅猪八戒肆意辱骂他的大师兄,唐僧也是一反常态,大念“紧箍咒”。我们无法知道沙和尚深藏不露的心理动态,究竟是支持师父,还是同情大师兄。但依着孙悟空的性子,若不是头上箍着一道金箍儿,早已不顾一切,一走了之。

  冲突还在升级

  谁知白骨精并没有死,她只不过留下了一具假尸首,真身却早已逃到了云端。她暗恨孙悟空,不肯善罢甘休,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便按落阴云,在那前山坡下摇身变做一个老妇人,手拄着一根弯头竹杖,一步一声地哭着走来。

  猪八戒见了,吃惊地叫道:“师父,不好了!这个满头白发的老妈妈肯定是来找女儿的!大师兄刚才打杀的,肯定是她女儿!可怜哪!可怜哪!”力量型的孙悟空却没有被老妈妈可怜的假象迷住眼睛,他说:“兄弟莫要胡说!那女子18岁,这老妇却有80岁,难道她60多岁还会生孩子吗?有些古怪,让我老孙去看看。”他认得那是妖精,不容分说,举棒照头便打。那妖精看见铁棒挥来,又故技重演,把一具假尸首扔在山路上,真身却一阵风逃了。

  唐僧眼见孙悟空又来行凶杀人,又是吃惊又是愤恨,便坐在路旁,把那“紧箍咒”足足念了20遍,可怜的孙悟空,脑袋被勒得像个凹腰葫芦,十分疼痛难忍,不住地翻滚哀嚎。唐僧说:“我适才还嘱咐过你,不得行凶作恶。似你这样胆大妄为,我留你何用?”孙悟空说:“师父既然要赶我走,就请您把我头上的金箍儿松下来吧!想俺老孙500年前,在花果山水帘洞称王称霸的时候,头戴的是紫金冠,身穿的是赭黄袍,腰系的是蓝田带,足踏的是步云履,手执的是如意金箍棒,是多么英雄!如今跟你做了一回徒弟,您总不能让我戴着这个金箍儿回去见故乡人吧?”唐僧为难地说:“当时菩萨只是传授了我“紧箍咒”,没有什么松箍咒。你且起来,我再饶你这一次,下次不可再犯凶恶了。”

  谁知白骨精挨了孙悟空第二棍,并不善罢甘休,又摇身变成一个老公公,手拄龙头拐杖,颤颤巍巍地从那山坡下走来。猪八戒说:“师父,祸事来了!大师兄打杀了他的女儿,又打杀了他的老婆子,如今他来找人,我们如何交代呀?”孙悟空叫道:“呆子,不要瞎说。先弄清情况,再做议论也不迟。”他一双火眼金睛紧盯着那妖精,心里头恨得咬牙切齿,忽然掣出金箍棒,不顾一切地冲了上去,手起棒落,终于将那妖精着着实实地打死在山道中。

  唐僧再一次被吓得掉下马来,又坐在路旁的石头上,要念“紧箍咒”。孙悟空慌忙拦住说:“师父莫念!您且先看看这妖精的本相!”原来,那老公公被一棒毙命之后,早已化做一堆骷髅。唐僧因为孙悟空屡次违背他的教导,以为孙悟空还在故弄玄虚,所以不肯相信,说道:“有心向善之人,如春园之草,虽不见其长,却日有所增;惯于行恶之辈,如磨刀之石,虽不见其损,却日有所亏。你如今一连打死三人,足见本性凶恶,你回去罢!”

  孙悟空说:“师父错怪了我了。这厮分明是个妖精,有心害你。我如今替你除了害,你为什么就不相信我呢?”无论他如何辩解,唐僧只是不听。孙悟空只好叹道:“罢,罢,罢,您屡次三番要赶走我,我若不走,倒显得赖皮了!”便拜别了师父,无限悲愤地踏上了回头路。

  唐僧与孙悟空之间的对错

  人们喜爱《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却未必喜爱生活中的孙悟空。因为力量型的性格,实在是因为太过霸道而不招人喜欢。但是,力量型是如此意志坚强,以至于能够在反对中成长。无论有多大的阻挠,他也是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所以,只要妖精未被打死,孙悟空与唐僧之间的冲突就很难避免。

  有人说,唐僧一心向善,却不能明辨是非,显得迂腐了。也有人辩护说,唐僧未必真的错了,因为消灭敌人有两种办法,一种是以暴制暴,像孙悟空那样,一棒子将敌人打得粉身碎骨;另一种办法则是通过感化的力量,将敌人变成朋友。然而,单从故事的情节来看,唐僧错在不能明辨是非,自然无从感化那个白骨精。孙悟空则错在不该以暴制暴,他是那样神通广大,完全可以尝试金箍棒之外别的办法。

  还有,力量型的孙悟空速度确实太快了,完美型的唐僧喜欢慢条斯理,很难跟得上来。而且,孙悟空的态度也总是那么强硬,很容易引起别人的反感。如果他能够慢一些,能够注重与伙伴们沟通,将会有助于赢得大家对他的理解。明明是一心除害,反而被师父和师弟们误会,多么不值呀!

  至于唐僧,也确实是太慢了呀,而且老是喜欢务虚。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每一次唐僧都会来一通善恶哲学,却从未能够心平气和地与孙悟空交换一次彼此的想法,反而愤怒得屡次三番地要赶走孙悟空,使得团队的力量大为削弱。

  公共关系的确不是一个善字可以了得的。与人为善固然不错,但你能确保每次都对吗?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身为一个团队的管理者或成员,有时候难免会遭遇白骨精的魔法,而不能明辨是非。唐僧之错,其实不在于受到迷惑,也不在于是非不分,而是在于没有能够在团队的管理实务上建立一个有效沟通的平台。

  让我们对孙悟空们说,白骨精并不可怕,没有必要那样紧张。也让我们告诉唐僧们,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方法也许不合适,但以后可以改。然而,如果他们不能学会彼此理解,如果他们不注意团队伙伴之间的沟通,他们就会因为矛盾重重而闹得四分五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15 19:58:09 | 显示全部楼层
后 记:假如孙悟空是团队的主管

  西天取经的故事圆满结束了,有关故事里面的是是非非却永远众说纷纭。尽管我在本书中对西天取经进行了全过程的解读和评说,但我相信,许多读者还是有许多不以为然的地方。其中争议最大的仍然是:为什么一定要唐僧做主管?除了完美型的唐僧,可不可以让力量型的孙悟空、活泼型的猪八戒、和平型的沙和尚也做一回主管?

  必须承认,在现实的工作环境中,由于各种各样的因缘,的确有不同性格的人在从事管理工作。但我们应该正视的问题是,主管的性格对于组织文化的影响非常大。如果不是唐僧来做取经团队的主管,《西游记》就必然是另一种故事情节,而这支团队能否坚持到最后,恐怕也得打上几个大大的问号。

  不同性格的主管,在管理风格上的差异也非常大。其中,活泼型与和平型习惯于以人为中心,完美型和力量型则通常会以工作绩效为中心。所谓以人为中心,是指一个组织重视个人的尊严,关心员工的情感和福利。所谓以工作绩效为中心,则是指组织希望员工竭尽全力,重视工作任务,并表现出一种胜任工作的能力。因此,在那些高绩效的企业组织中,通常都有一位完美型或力量型的主管。

  如果我们把对工作绩效的关心和对人的关心作为评价组织文化的两条标准,我们就能够描述出四种不同的组织文化类型,如下图所示:

  沙漠型的组织文化:这种组织既不关心员工,也不关心他们的工作。整个组织就像一盘散沙似的,你会感到一种可怕的冷漠和分裂。一般不会施行绩效评估制度或绩效管理,即使确实施行了这些制度,也不会真正关心员工和他们的工作绩效。管理者也许会在表面上装出非常关心员工的样子,但那多半是为了取悦于某种公共关系。

  组织文化之所以形同沙漠,当然与主管有很大的关系。完美型由于优柔寡断、力量型由于人缘不佳、活泼型由于心不在焉,都有可能导致局面四分五裂。但是,在所有的性格类型中,有话不说、蔫有主意的和平型主管最有可能造成组织文化的沙漠化,因为他的懦弱无能,或者因为他的漠不关心,或者因为他的散漫和得过且过。

  俱乐部型的组织文化:活泼型的主管因为感情色彩丰富,通常喜欢营造一种俱乐部型的组织文化。这种组织文化会让每一个置身其中的人感觉到一种俱乐部型的人间温情。他们会通过大量的宣传和明确的制度,高度体现出对员工的关怀。从表面上看,他们似乎也会对工作绩效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而事实上,他们真正感兴趣的乃是对绩效的评估,因为他们喜欢用这种“评估”的方式,来做一些事业发展方面的设想和探讨。他们相当看重工作中的人情成分,不会让员工超负荷工作,也不会对员工提出过高的绩效标准(如果员工自己愿意,那又另当别论)。

  活泼型主管那种喜欢不停地冒泡泡的性格特点,会给所有的组织成员带来欢乐。但是,由于过分关注员工的情感和福利,会无谓地消耗掉许多可贵的资源。这种忽略工作绩效的文化取向,使得组织无法持续地进步。

  独裁型的组织文化:完美型的主管习惯于自作聪明,力量型的主管习惯于自以为是,都有可能因为强调个人决策,从而形成一种独裁型的组织文化。这种组织文化与俱乐部型的组织文化刚好相反,强硬而又不近人情,它会无视员工个人或家庭的状况,向员工提出过高的绩效要求,在目标管理的基础上实施强硬的绩效管理和评估制度。常常不顾目标越来越难以实现的现状,进一步强调那些不太切乎实际的工作目标,使得人们,尤其是承担工作任务的员工对目标的制定和修改感到紧张和担忧,很容易导致员工用某种激烈的形式表示反抗。

  由于力量型人士的霸道和不屈不挠的性格特点,这种性格类型的主管成为独裁者的可能性更大。

  平衡型的组织文化:现代经理人所鼓吹的团队文化,其实是一种平衡型的组织文化。在这种组织中,员工们会把个人的发展与组织的进步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从而表现出强烈的团队意识和成员意识。

  平衡型的组织文化对员工和他们各自的工作绩效会同时给予关注,他们在意工作能力与工作任务之间的匹配,尽管在工作任务的分配上常常会有意设计一些适度的挑战。由于对绩效目标的重视,平衡型的组织文化会注意培养一种积极和乐观的工作态度。由于对人的关注,他们也强调目标和工作要求的合理性,并且在意彼此之间的鼓励和帮助。在这种个人与组织命运息息相关的团队中,员工们往往是风险共担,利益共享,而且对竞争的认识非常清晰。

  但是,作为团队的主管,要掌握个人与组织之间的这种平衡发展的关系,不仅需要有全面的视野,也需要积极而又冷静的心态;不仅要深切地关心每一位团队成员,而且要帮助他们制定行之有效的行动计划—这刚好就是完美型的性格优势,也只有完美型,才会为这种理想状态的组织结构的日臻完美而苦心经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15 20:02:08 | 显示全部楼层
[glow=255,red,2]相关评论[/glow]  
 
  个人与团队的关系问题,是现今铺天盖地的财经书的老生常谈。而如果说名著《西游记》也来凑这份热闹,并据称是“世界上第一部描写组织行为和性格类型的文学作品”,你是否感觉疑惑不解呢?然而成君忆(《水煮三国》的作者)的最新力作《孙悟空是个好员工》,在解答疑惑的同时,为我们奉上一份“山阴道上,目不暇接”的惊喜!


你了解你的团队吗

  作者:祝维娜

  当今世界是个团队合作的社会,工作团队已成为世界标杆企业在组织设计上的主流趋势。且莫说在经济发达的美国、日本和西欧国家,工作团队已成为企业提高竞争力的利器,即便是在国内和一些经济不十分发达的地区,团队合作也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在许多招聘广告上,“有团队精神”更成了必要条件。

  近年来,各种团队培训理论和培训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国人在放眼世界,学习国外先进经验的同时,开始眼睛向内,寻找更符合国情,更贴近国人思考方式的理论与案例经典。于是少了生搬硬套,多了文化底蕴,像《孙悟空是个好员工》这样的作品便应运而生。

  说到组织和领导一个团队,着实是一门艺术,而大凡伟大的艺术,必有其悠久的历史,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现在就有这样一个成功的工作团队,经历了千年的时光,他们的成功事迹仍然为人们津津乐道,那就是《西游记》中的取经团队。

  为了完成西天取经任务,由唐玄奘、孙悟空、猪悟能、沙悟净组成的四人团队成立了。其中唐僧是团队领导、孙悟空是技术核心、猪八戒和沙和尚是骨干成员。另外还有白龙马、六丁六甲、五方揭谛、四值功曹、一十八位护教伽蓝,大抵上相当于辅助人员或者是协作部门的同事,这里暂且不提。这个团队的高层领导是观音。上级的上级是诸天神乃至如来佛祖。不消说,这是一个基层的、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团队了。然而,即便是这样一个小小的团队,在合作的过程中有那么多的故事,经历了那么多苦难,分分合合,不时又有一些小磨擦,甚至一度濒临分崩离析,可见,管理好一个团队是多么的不易。

  这里要讲的不是《西游记》中取经人的故事,这里要讲的如何了解你的团队,融入团队,发挥每个团队成员的优点,克服不足,最终实现共同的目标,达到共同成功的道理。

  回到《西游记》的故事中来。这个团队的组成很有意思。

  唐玄奘是这个小小团队的领导,类似于今天的项目经理,非常有原则性、坚韧得甚至有些固执,是个不达目的不罢休的人,具有完美型性格特征。

  孙悟空是这个取经团队里主力,相当于技术核心,或者是公关人物,无论什么样的困难,全然不放在眼里,遇到问题,也是干脆利落,三下五除二,一通大棒,问题多数便迎刃而解。但是他放荡成性,侍才自傲,不愿接受管理。是个典型的力量型性格的人。

  猪悟能看起来好吃懒做,又贪财又好色,似乎只是个笑料,但他承担了团队减压器的功能,或者说发挥的是润滑油的作用。他性格开朗,能够接受任何批评,甚至能容忍小小的委屈。试想,在一个团队中如果没有猪悟能这样的人物,该是多么的沉闷。而且,猪悟能也并非一点本领也没有,在应对挑战中,猪悟能常常是悟空的得力帮手,虽然有时有畏难情绪,但在面对困难时仍然能挺身而上,甚至是悟空不愿意做的脏活累活。是个典型的活泼人。

  沙悟净少言寡语却心中有数,工作中任劳任怨,从不挑肥拣瘦,承担了挑担子这种劳苦而无聊的工作,从个人能力上讲,除了当领导的唐玄奘以外,沙悟净也是战斗力最弱,变化最少的一位。 但沙悟净的优点是任劳任怨,承担了没人愿意承担的工作,使悟空能腾出手脚,专心除魔,而且,在关键时刻,沙悟净是整个团队的稳定器,在唐玄奘受难,悟空被逐,猪悟能嚷嚷散伙的时候,是沙悟净的平和的心态,理智的劝解,使团队不至于一哄而散。最终化解了危机。这是和平型的人宝贵的品质。

  有人这样评价《西游记》,说它是比荣格早400年的性格类型分析,何以这样说呢?且看师徒四人,不正是代表了四种性格类型吗?完美型的唐玄奘,力量型的孙悟空,活泼型的猪悟能,和平型的沙悟净。四个人,四种鲜明的性格。在一个团队中,有时会只有其中一种性格的人,有时会有两种或三种,而四种鲜明的性格组成一个团队时,性格间的冲突就非常明显了。而团队成员性格的多样化,一方面增大的管理难度,另一方面也大大提高了成功的可能性。因为任何一种性格特征,都有其不可替代的优点,也有其不足之处,不同性格的人在一起工作时,可能会因为处事方法的不同而引发冲突,但如果各方能彼此了解、互利互助、取长补短、协同作战,这样的团队便将是一个无坚不摧的团队。

  在你的团队中,你充当的是什么样的角色,你是什么样的性格,了解这些,对于你在团队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至关重要。在你的团队中,你的合作伙伴都是什么样的性格,充当什么样的角色,了解这些,对于减少磨擦,提高团队效率至关重要。

  如果你是完美型的人,恭喜你,你很适合担任领导一职,然而,你是否看到了你的缺点,做事优柔寡断、待人唯唯诺诺、苛刻而缺乏效率。你想要的东西很美好,你却发现以你的能力做不到。你总是能看到别人的不足,却忘记颂扬们的优点。所以,如果你是完美型的人,别忘了学会赞美别人。如果你是个力量型的人,你将无愧于干将的称号。而且,团队要想成功实在缺不了你这个人,不过小心了,如果你不懂得遵守纪律,你会被弄得很惨(压在五指山下500年,喝铜汁吃铁丸,头戴紧箍)。如果你是活泼型的人,你可能会成为团队中的外交家,但是也可能是拖后腿的人,甚至成为别人的笑料。如果你是和平型的人,没人会怀疑你认真的工作态度,但别人会觉得你不思进取。

  知道了你是什么样的人,你的同伴是什么样的人,就能组建一个好团队了吗?还不能。因为你必须知道如何同你的不同性格的团队伙伴和平相处。至于具体怎样做,成君忆的《孙悟空是个好员工》里,说得非常清楚。这里简要列举于下:

  完美VS力量

  力量型的人讲究办事效率,通常节奏都很快。完美型只有加快工作的节奏,才能更好地支持力量型伙伴的工作,并最终形成配合上默契。反之,对于力量型而言,除非情势紧急,请放慢节奏。

  力量型的人似乎总是那样精力充沛,而完美型看上去精力就不那么旺盛。所以,完美型的人应该尝试着加快走路、说话、行动的速度,在举手投足、音容笑貌中显示出生机与活力。反之,力量型的人要注意说话的态度,不要在完美型的人面前显出过于强硬的样子。

  完美型的人爱思考,通常会比其他人更有兴趣了解许多详细具体的情况。可是,力量型对问题的理论因素和历史因素并没有很多兴趣。当与力量型的伙伴相处时,完美型应该集中精力讲最重要的事,直截了当地指出问题之所在,说明如何取得理想的结果,并围绕如何解决问题的方法论展开探讨,不要沉湎于细节或理论。反之,力量型有必要让自己学会倾听,学会用商量的口吻说话。

  完美型的人喜欢把自己的想法捂在心里,说话时往往采用试探的口气和迂回的方法。力量型则喜欢直来直去,因而会对完美型转弯抹角的表达方式感到困惑。因此,完美型应该培养自己有话直说的勇气,并且学会用务实的态度讲话。

  力量型的人喜欢为自己确立努力的方向,同时希望按自己的方式办事,对于束缚他们手脚的条条框框会感到很恼火。所以,完美型通常只需要把握宏观的问题,至于如何完成具体的工作任务,应该尽量让力量型的伙伴自己去自由发挥。

  很多时候,完美型会回避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和矛盾,而力量型却很可能把这种回避当成一种被迫认同。所以,完美型应该明确表明自己的主张。反之,力量型切切不可把完美型的回避当做他对你的被迫认同。一旦等到完美型发作,后悔都有些来不及了。解救之道就是,注意与完美型的主动沟通。

  完美VS活泼

  对于活泼型而言,人与人之间的友好和相互了解是相当重要的。活泼型的人喜欢营造一种浓浓的人情味,喜欢与同事建立起私人之间的联系。完美型的人最好能够用一种自由而又随便的态度增加与他们之间的私人交往。反之,活泼型的人要控制热情,放慢节奏。完美型的人希望活泼型的人能够更加深思熟虑一些。

  活泼型常常会突如其来地异想天开,所以完美型的人有必要对他们的想法做出敏捷的反应,以适应他们的节奏。而活泼型的人有必要让自己学会倾听,学会用商量的口吻说话,同时尽可能地多给完美型的对方一些思考的时间。

  由于活泼型很难对一件事长时间地保持耐心,所以难免会出现先急后拖的现象。对此,完美型的人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并采取积极妥当的应对措施。反之,活泼型的人需要学习如何对承诺负责。

  活泼型的人似乎总是那样精力充沛,所以完美型的人应该在举手投足、音容笑貌中显示出充沛的精力。反之,活泼型的人要注意说话的态度,不要在完美型的人面前显出过于强硬的样子。

  活泼型说话爽直,干脆利落。在受到表扬时,心里是非常高兴的,尤其是在公开场合受到表扬。完美型的人也应该有话直说,而且一定要把握重点。完美型的人最好用幽默的方式满足他们所喜欢的荣誉,只要不是太过火。反之,活泼型的人应该坚持工作的高标准,做到工作有计划,严格执行和不断改进工作的程序,这样,活泼型的人就会发现完美型是一个相当不错的工作伙伴。

  力量VS活泼

  力量型的人,最好能够用一种自由而又随便的态度,开始或增加与活泼型的人之间的私人交往。反之,为了能够更好地与力量型的伙伴共事,活泼型的人需要把注意力向工作任务这个方面转移,包括:守时、讲究礼仪、不说废话、以及能够吃苦耐劳等。同时还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感,不要让自己的情绪对工作环境造成负面的影响。

  力量型的人应该学会介绍自己,因为活泼型的人希望能够更加了解对方。活泼型的人有必要养成一种办事有计划、以及按照计划办事的习惯。要说到做到,用事情的结果向力量型的伙伴说话。

  活泼型重视情感,并且善于表达情感。力量型的人情感不是那么外露,因此,适当地关注活泼型的情感,就成了力量型有效地与活泼型共事的一个关键。

  活泼型在人群中是最风趣、也是最爱开玩笑的,因此,力量型的人应该该设法让谈话气氛更加愉快起来,在和活泼型的同事之间营造一种美好的友谊。活泼型的人在与力量型的人谈话时,不要不切实际,想入非非,活泼型能否准备充分,并且使用一种务实的态度和严密的思维来讨论工作,也是与力量型有效地共事的关键。

  力量VS和平

  如果力量型的人想赢得和平型的人的友谊,就应该用一种平等、随和、适度热情的方式,与他们真诚相处。多关注他们人性的一面。力量型是以工作为中心来考虑问题的,因此,为了能够更好地与力量型的伙伴共事,和平型的人需要把注意力向工作任务这个方面转移。

  尽管和平型的人没有特别高超的技艺,但他们还是很在乎别人对自己的态度。虽然他们也会顺从力量型那种颐指气使的工作作风,但心里却不服气。一旦力量型的人真的得罪了他们,想要挽救就很困难了。力量型的人通常情绪比较稳定,但同时他们也不喜欢眼泪,缺乏同情心。因此,和平型的人一定要知道如何克制自己的情感,同时又不能显示出冷漠或超然。

  和平型的人通常都是慢性子,力量型的快节奏会让他们感到非常窘迫,甚至会打乱他们的工作程序。如果时间不紧张的话,力量型的人最好不要催促他们。要学会放慢工作和说话的步伐,以便能够与他们协调起来。反之,和平型的人应该尝试着加快走路、说话、行动的速度,提高声音的力度,保持神采奕奕的站姿,应该在举手投足、音容笑貌中显示出充沛的精力。

  力量型通常都喜欢说话,却不善于倾听。在力量型滔滔不绝而又不容辩驳的谈话方式面前,和平型就会变得更加缄默。因此,力量型的人有必要让自己学会倾听,学会用商量的口吻说话。 反之。和平型的人说话时往往采用试探的口气和迂回的方法,力量型则喜欢直来直去,因而会对和平型吞吞吐吐的表达方式感到窝火。因此,和平型应该培养自己有话直说的勇气。

  力量型的人应该给和平型尽可能地减少一些不确定性,能够帮助和平型明确自己承担的角色、努力的方向和工作的程序。和平型有必要学会如何设立工作目标,所设立的目标既要远大,又要切实可行。

  和平型之所以能够成为整个团队组织的稳定器,是由于他们的忠实。他们忠实于纪律,忠实于伙伴,忠实于团队,也希望你能够表现出同样的忠诚。如果他们听到对同事或团队组织进行无端的攻击,就可能非常反感。如果力量型的人真的有牢骚,就不如直接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改进意见。

  由于力量型天生的意志力,他们喜欢争强好胜,并且能够在反对声中成长。和平型如果与之意见相左,很可能会因为害怕发生摩擦而放任不管。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一方面避免与力量型的伙伴发生权力上的争斗,另一方面积极采用巧妙的方法来说服他。

  活泼VS和平

  在所有的性格类型中,和平型可能是典型的慢性子。活泼型那种风风火火的快节奏会让他们感到非常窘迫,甚至会打乱他们的工作程序。说话的时候,请慢一些,以便他们能够跟得上来。他们做决定和行动的过程都习惯于慢条斯理,任何催促都会让他们感到紧张。为了友好相处,你要学会放慢说话和工作的步伐,以便能够与他们协调起来。反之,和平型的人有必要加快工作的速度,以适应活泼型人的节奏。

  活泼型通常都喜欢说话,却不善于倾听。在活泼型绘神绘色而又云山雾罩的谈话方式面前,和平型就会变得更加缄默,甚至于一言不发了。为了建立有效的沟通,活泼型的人有必要让自己学会倾听,并且培养对方参与谈话的积极性。反之,和平型的人有必要培养自己积极参与谈话的兴趣。要有话直说,不要吞吞吐吐的,不要过多地采用试探的口气和迂回的方法。活泼型喜欢从宏观的角度看待事物的发展,所以和平型的人应该集中注意力谈论最重要的事,不要在一些细枝末节的琐碎小事上纠缠。

  由于性格的差异,和平型很可能会误认为活泼型的人是专横的人。所以,活泼型的人要注意态度不要太强硬,尽可能地使用谦让的做法,通过商量和双赢的合作方式,共同找到有关问题的解决办法。

  活泼型喜欢为自己确立努力的方向,喜欢按自己的方式办事,可做起事来却总是虎头蛇尾或粗枝大叶。和平型的人应该让他放开手脚去做,甚至可能会因此而触犯或修改一些有关的规定。另一方面,也要在关键的时候提醒活泼型的人对一些重要的问题负责。

  和平VS完美

  和平型对待每个人都是小心翼翼的态度,惟恐惹起任何冲突和不愉快。但如果完美型的人想赢得他们的友谊,就应该用一种平等、随和、适度热情的方式,与他们真诚相处,千万要避免有姿态清高的嫌疑。反之,和平型在一些原则性的重要问题面前应该变得认真起来,包括:守时、注意小节、把握重点以及有话直说等。

  和平型看重人的情感,所以不希望别人仅仅只是利用他们的某种功能或作用。完美型的人应该多关心他们的感情,也注意表达自己的感情。在谈话时,要注视对方,琢磨对方一颦一笑和语言的含义。反之,在完美型的人面前,特别是讨论正式的事情时,和平型应该让自己变得严肃起来。坚持工作的高标准,做到工作有计划,认真走好每一步,同时注意严格照章办事,那么,便会赢得完美型的嘉许。

  和平型的人虽然少有热情,却很乐于助人。同时,他们也希望能够得到别人的关心和帮助。真心实意地听他们说话,就是一种表示关心的方式。此外,完美型的人应该多多肯定他们所做出的贡献,尽管他们都比较内向,但他们是很喜欢别人表扬他们的。同时他们也会非常感激别人给予的帮助 。

  和平型喜欢在稳定有序的环境中工作,因此,完美型的人应该给和平型尽可能地减少一些不确定性。反之,在向完美型的人陈述意见或提出意见时,和平型的人讲话要严密、具体,要以事实为依据。在谈话之前先做好充分的准备,最好提供书面的证据,同时注意集中精力谈正题。

  和平型比较关心组织生活中人的作用,而完美型则倾向于以工作任务为中心。因此,完美型的人应该把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以及新的方针、程序和方法等,与人的因素结合起来思考,以便对和平型的团队伙伴做出积极的影响。

  完美型的人在谈话时,往往会提供大量的信息。和平型的人可能对其中的许多细枝末节不感兴趣或不以为然,可是一定要耐心地倾听,并且积极地参与进去。如果只是装做很感兴趣的样子,对方迟早会发觉的。

  知道了你是什么样的人,知道了你的同伴是什么样的人,现在,你还知道了如何同你的不同性格的团队伙伴友好相处。你的团队,一定会是一个成功的团队。怎么?还没有成功?那就再从头看一遍《孙悟空是个好员工》吧,要么是你的分析还没有到位,要么是时机还没有成熟,你要有点儿耐心。因为,成功也需要个过程。只要目标明确,方法正确,也许,成功就在不远的前方等着你和你的伙伴们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15 20:03:34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与团队”的经典诠释

  作者:乐云

  个人与团队的关系问题,是现今铺天盖地的财经书的老生常谈。而如果说名著《西游记》也来凑这份热闹,并据称是“世界上第一部描写组织行为和性格类型的文学作品”,你是否感觉疑惑不解呢?然而成君忆(《水煮三国》的作者)的最新力作《孙悟空是个好员工》,在解答疑惑的同时,为我们奉上一份“山阴道上,目不暇接”的惊喜!

  时下,借助中国古典名著来诠释经管理论,已成为当下“原创”经管读物一道靓丽的风景,备受读者与文化界的关注。自然,采取某种读者喜闻乐见的方式来解读经济管理学,不失为普及经济学知识的一种有效手段。不过,这种“嫁接”也存在误入歧途的风险,如果操作失控,一味“大话”与“戏说”,便会陷入“驴头不对马嘴”的尴尬境地。

  笔者以为,文学名著与经管著作的成功“联姻”,须遵循三条基本原则:一,对文学名著基本精神的贯守;二,大致符合人物形象的个性特征;三,妙语如珠而又发人深省的语言。具体而言,对文学名著基本精神的贯守强调展示名著深邃的精神底蕴及自身魅力,避免牵强附会。如《三国演义》展示的是人生智慧及商战经验,《西游记》则揭橥了坚守信念的重要意义与人际交往的重要法则。而要求大致符合人物形象的个性特征,便是避免犯“关公”的脸镶嵌在“张飞”头上的通病,混淆人物形象自身的性格特征。至于说到语言上的妙语如珠与发人深省,则是针对作者的要求,他不仅要具备丰富的经济管理学知识及人生体验,还需要有较强的文学功力和演绎故事的能力。由此看来,此类书也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尝试的。

  令人欣喜的是,《孙悟空是个好员工》的作者深谙此道。此前,他的《水煮三国》便很好地将三国故事里的尔虞我诈移植到现代商战中来,既生动贴切又喻意深远。而在《孙悟空是个好员工》中,作者很好地把握住《西游记》故事的精神内涵与情节主线,将唐僧师徒比喻为一个团结合作的经营团队,朝着西天取经这个宏伟而艰难的人生目标不断前进。自然,《西游记》的主题至今众说纷纭,但都离不开道德的自我完善与个人成长经历这条主线,作者敏锐地把握住了职业经理人的成长经历与《西游记》中孙悟空的成长经历极其相似的特点,将二者巧妙地“嫁接”起来,从而产生1加1大于2的阅读效果。

  而作者对唐僧师徒这个团队的类型划分则更显匠心机杼。作者认为,《西游记》刻画了四种不同的性格特征,取经团队中的唐僧师徒,分别象征着完美型、力量型、活泼型、和平型四种性格特征。这种划分不是漫无边际的“大话”与“戏说”,而是建立在对人物形象深入了解与缜密分析的基础之上,与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相吻合,因而较之一般的“大话”式作品更令人信服。而作者对个人与团队的关系及个人在团队中如何建立互相帮衬的人际关系,从而弥补自身能力缺陷的阐述,则无疑是对现代经营管理理念中“个人与团队”的经典诠释,对“当代职业人提升自我管理能力和团队建设能力”,具有“现实和深刻的指导意义”。

  作者成君忆是一位从业十余年的企业管理顾问,拥有丰富的经营管理知识与人生体验,而其名牌大学中文系毕业的学历背景,更为其打下了较强的文学基础。正是这种特殊的人生经历,使得整部作品能做到缘情析理,不落俗套,笔走游龙,议论生风,充满了人生的机敏睿智与浓郁的人性关怀。这部作品的出现,对于身处市场激烈竞争漩涡的读者尤其是职业经理人来说,不啻于为他们吹来一袭舒缓压力的凉爽之风,而且对他们未来的人生谋略与职业规划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作者:乐云, 文学博士,武汉大学文学院 ,43007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15 20:09:47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游记》是心灵之作?

  作者:祝维娜

  成君忆眼中的西游记,不再是一部神话,而是一篇心灵之作。

  从《孙悟空是个好员工》一书中,你就可以读到大量对心理和性格的剖析,随着阅读的深入,你可以感觉得到,作者正一步步引导你,走向内心世界的深处,探索你从未触及过的一些东西。

  成君忆对西游记的解读,与荣格不谋而合。荣格认为,花果山象征着人的身体,仙石象征着人的脑袋,瀑布飞泉象征着意识流,瀑布飞泉中的水帘洞象征意识源头。成君忆也有相同的看法,于是他说:“原来,孕育齐天大圣孙悟空的那块‘仙石’,竟然是我们脖子上这颗脑袋。”并进一步阐述到“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西游记》讲述的是一个人如何通过控制自己的意念,去寻找人生的真理,造就功德圆满的职业生涯。”

  以《西游记》中各种形象对应现实生活中各种情感的内容在《孙悟空是个好员工》中俯拾皆是。下面就让我们一同来看一看成君忆是怎么说的。

  高山对应的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困难,高山各有不同,我们要面对的困难也多种多样。但是没有不可战胜的困难,更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困难是可以克服的,就如同高山,虽然看似高中可攀,但只要敢于面对困难,脚踏实地地一步步走过去,什么样的高山都能越过。猛虎代表了那些看似恐怖的困难,而老鼠对应的是领导心中的妄念,对待山中的猛虎,只要有勇力,是可以打杀的,而心中的妄念则不同,不但不易打杀,甚至可以迷住人的眼睛。孙悟空便被变成黄风怪的老鼠精迷过眼,最终不得不求助灵吉菩萨。正应了外部的困难容易战胜,心中的妄念难以克服。难怪成君忆发出感叹:战胜困难容易,战胜妄念却难。

  有时候各种负面情绪是纠缠在一起的。比如熊罴精就和苍狼花蛇是朋友。熊罴精对应的是嫉妒,苍狼象征着残忍,花蛇象征着诽谤。西游记中,苍狼和花蛇都被孙悟空一棒打死,而熊罴精则被观音收为守山大神,所以,成君忆说,人世间可以消灭怨谤,可以消灭残忍,却不能消灭嫉妒。另一组有趣的组合就是牛魔王一家。红孩儿象征的是愤怒,铁扇公主象征的是情绪,牛魔王象征的的是狂野不羁的心,孙悟空借芭蕉扇时的向得而复失,失而复得,就象情绪的变化,捉摸不定,而最终是降服了牛魔王,才拿到了芭蕉扇。所以说降服了心魔,情绪也就稳定了。

  《西游记》中不只是妖,有时人也是一种象征。女儿国的国王与蝎子精,便成了女性的双重人格的象征,一个是至美至柔的女儿国国王,一个是毒敌山琵琶洞的蝎子精,看起来一点儿也扯不上关系,可是经成君忆一番剖析,原来蝎子精是女儿国国王由爱生恨,在内心里产生的妖魔。仔细一想,俗语中不是也有把蝎子尾、黄蜂针、妇人心相提并论的说法嘛。

  说到女人,值得一提的是七只蜘蛛。成君忆认为,所谓盘丝洞其实象征着家庭,七个蜘蛛精则象征着七个女人,并且正好暗合三妻四妾之数。对于中国古代的男人而言,三妻四妾似乎是一种理想的家庭生活方式,一方面可以滥情,另一方面也可以引以为时尚,以至于金庸竟然也给韦小宝找了七个老婆。现代社会虽然不允许三妻四妾,但一个老婆也可能是一只蜘蛛精。这些女人把家里当做了她们各自的盘丝洞,用心良苦地织造了一张密不透风的大网,让她们的丈夫陷入其中。七只蜘蛛的七个干儿子,竟然也暗合柴、米、油、盐、酱、醋、茶这开门七件事,只说是巧合,看来是无论如何也说不过去的。

  还有一些抽象的东西也可以找到对应之处。紧箍咒是约束人的纪律,人参果代表的是友谊,葫芦是自我中心的意识,就连强盗也不再是普通的拦路抢劫的强盗,而是你心中的六贼,你的各种感官。

  读过《孙悟空是个好员工》,再仔细读《西游记》原著,其实类似的比喻在西游记里还很多,比如狮子就出现在第八十九、九十两回中,第九十回连章名也是“师狮授受同归一”,狮子就是老师,给予就是接受,初看有些难懂,甚至觉得牵强,但是按成君忆的解读方法去读,便不再难懂了。

  当你换一个角度读《西游记》,从内心的成长和成熟来感悟《西游记》,你就会体会到,西行的历程不再是走过一条世间的路,而是成长的心路历程。每个人都在成长的过程中找寻真正的自我。所以,成君忆说,我们正在取经的路上。每个人都在取经的路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15 20:13:05 | 显示全部楼层
《孙悟空是个好员工》:现代盘丝洞

北京娱乐信报

  推荐理由:《水煮三国》作者成君忆再次创造性解读《西游记》,他结合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和心理分析,随西游故事一路演义,把西天取经的师徒化身为了在社会中生活工作的种种凡夫俗子。

  推荐指数:☆☆☆☆

  女人把家当作盘丝洞

  唐僧捧着钵盂,从石桥上过了小河,来到那户庄院门前,看见七个秀丽的女人在窗子里刺凤描鸾做针线活儿。看着女人们翠袖飘扬、缃裙摇曳的美态,唐僧觉得进也为难,退也不是。终于他硬着头皮上前一边施礼一边说:“吵扰几位女菩萨了,贫僧是来化斋的。”

  那些女子听见,欢欢喜喜地迎了上来,笑吟吟地说:“长老光临敝庄,也给敝庄带来了许多福善。”唐僧被女子簇拥着进了堂屋。女子们说:“远来的和尚好念经。长老正好一边为我们念念经文,一边等候斋饭。”唐僧坐在那里,一会儿有些兴奋,一会儿有些迟疑,情绪恍惚不定。忽然间,他发现屋里的桌椅,都变成了石桌、石凳,那些女子的温柔中也隐约透出股阴森森的冷气……

  读者可能看明白了,唐僧陷入了盘丝洞,那七个女人就是七只会吐丝的蜘蛛精。现代社会一个老婆也可能是一只蜘蛛精。这种女人把家里当做了各自的盘丝洞,用心良苦地织造了一张密不透风的大网,让她们的丈夫陷入其中,不能自拔。

  仙女为何变成蜘蛛精

  回头再说在大路旁等候师父的兄弟仨。猪八戒在草坡上放马,沙和尚看护着行李,只有孙悟空看见庄院那边闪闪烁烁地一片光亮。他三步两步越过小河,看见一张金丝银线织成的大网将庄院遮盖得严严实实。他叫来土地神,得知此地叫做盘丝岭,盘踞着七个妖女。山岭中有一座温泉,原是天上七仙女的浴池,也被妖女们占为己有。看看天光,也到了妖女们沐浴的时间了。

  七个妖女就是七个蜘蛛精,这个可以理解。可是,她们怎么又跟七仙女扯上了呢?大约是说女人在结婚前,仿佛天上的仙女,等到结婚之后就变成蜘蛛精了。温泉中的仙女,也就变成了妖女。

  唐僧易被家庭捆手脚

  说到性格与家庭生活,完美型、和平型这两种性格的家庭观念都很重,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在乎感情和责任。唐僧被妖女们捆绑,其实就是说完美型很容易被家庭琐事捆住手脚。与他们不一样,力量型就不会这么婆婆妈妈。譬如孙悟空,看着七个活色生香的女人在那里沐浴、喧闹,居然像冷血动物一样镇静。

  孙悟空想:“好男不与女斗。”于是变做老鹰,把衣裳尽数叼走。猪八戒却笑道:“你是好男不跟女斗,可她们是妖精呐!等她们穿了旧衣服,必定赶上来寻仇。不如我们现在就斩草除根。”孙悟空说:“就交给你去完成吧!”

  “好啊!”猪八戒满口答应,兴冲冲地跑了过去,叫道:“也让我老猪来洗洗,何如?”不容分说,丢了钉耙,脱了衣裳,扑通跳下水来,摇身变做一条鲇鱼,在女人们的身体上蹭来蹭去。女人们七手八脚地,怎么也抓他不住。浴池里水花四溅,加上女人们的尖叫,一时间好不热闹。原来,活泼型与力量型又有所不同,喜欢的就是游戏。

  孙悟空是力量型男友

  却说妖女用树叶遮着身体回到庄院,翻箱倒箧地找出旧衣穿了,然后把孩儿们都叫来,聚集在堂屋里,商量如何报仇雪恨。

  这群妖女有七个干儿子,分别是蜜蜂、马蜂、蜂、斑蝥、牛虻、抹蜡和蜻蜓。在家庭生活中的这七种虫类其实就是柴、米、油、盐、酱、醋、茶七种家务事。为什么要把家务事比做虫类呢?大约是说,家务事如果做得好,就能营造出一种甜蜜;可如果你对家务事感到烦心,它们就会整天嗡嗡嗡地吵闹你。

  七个干儿子现了本相,飞在空中,一个变十个,十个变百个,百个变千个,劈头盖脸地冲上来冲他们叮咬。猪八戒和沙和尚来不及扑打,被咬得浑身肿痛。只有孙悟空眼疾手快,拔了一把毫毛一口喷了出去,变做雕、鹞子之类的猛禽将虫子啄了个精光。力量型就是这样能干,一会儿就把家务事消灭得干干净净。所以,如果女孩子找了力量型的男朋友,以后不要用家务事来吓唬他。(李瑛/整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15 20:21:02 | 显示全部楼层
《孙悟空是个好员工》《水煮三国》成了畅销书

解放日报

  借名著诠释经管理念

  当有人告诉你,会“七十二变”、能腾云驾雾的孙悟空是个好员工,你会点头认可此观点精辟,还是掩嘴而笑说这不过是闹剧?不管怎么说,这本《孙悟空是个好员工》已经出版了。借助中国四大古典名著来诠释经管理论,已成为当下“原创”经管读物的一道风景而受到文化界的关注。

  借助中国四大古典名著来诠释经管理论,已成为当下“原创”经管读物的一道风景而受到文化界的关注。

  比较成功的例子当属由成君忆撰写的《水煮三国》,这本书不仅开创了借古典名著之壳阐述管理内容的经管书写作先河,还成为2003-2004年最畅销的本土财经书,频频出现在全国各大书店的畅销排行榜上,与各引进版经管“洋”书一决高下。在最新出版的《孙悟空是个好员工》中,成君忆又从全新角度解读《西游记》,通过对师徒四人四种性格特征的刻画,阐述了团队中四种性格特征的人如何建立互相帮助的人际关系,来弥补自身的不足。此外,《麻辣水浒》把108位好汉变成了企业发展和职场博弈的特定人群,有不同时期的CEO晁盖、宋江,有身为智囊的吴用、公孙胜,有职业经理人林冲、武松、鲁智深……作者把当代职场事件放进水泊梁山的历史环境中,演绎出现代版的水浒故事。而《诸葛亮日记》把诸葛亮作为“中国第一职业经理人”,通过第一人称叙述诸葛亮的各项决策谋略,为谋求成功的当代人指点迷津。

  一直从事管理咨询工作的成君忆在说起《水煮三国》的写作动机时说,萌发写这本书的念头,主要还是以前看管理学书籍时感到太生硬和枯燥,因而就催生了一个想法:能不能用一种读者喜闻乐见的方式来解读经济管理学。

  这一尝试自然引来不同的看法和议论。在此之前,这些“嫁接”的经管书已在文化、教育界引发了一场关于如此解构名著是否会影响读者对名著的阅读的争论。抛开这场争论不说,仅就这种经管书本身来说,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某高校的一位学者认为,能够从管理学视角对经典名著进行解读,这本身就是水平。写这类书不仅需要有足够的管理学方面的知识,还需要有一定的文学功力和演绎故事的能力。正在读MBA的沈先生认为,对这样的尝试要从两方面看,一方面,它把枯燥的经管原理融合在生动的故事和家喻户晓的人物身上,读起来确实比一般的经管书生动有趣;而另一方面,这类书的理论性也受到故事情境的制约,对于真正需要了解经管理论的读者来说又显肤浅,缺乏可借鉴性。

  而一些普通读者在接受采访时对这种写作的尝试表示认可。他们认为,这些“变种”的经管书让普通读者对高深的经管理论不再敬畏。当然,不同的理解会对名著和人物作出不同的解读,比如,你可以用大量的事例说明孙悟空不是个好员工。但不管怎么说,这是“中国制造”的经管书,它比引进版的同类读物更贴近实际。(记者 姜小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15 20:22:11 | 显示全部楼层
孙悟空是个好员工

  透过古色古香的时空,成君忆先生让我们看到了《西游记》神秘和伟大的价值。尤其令人惊叹的是,这部老百姓耳熟能详的古典名著对于当代职业人提升自我管理能力和团队建设能力而言,竟然具有如此现实和深刻的指导意义。——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副秘书长王璞

  从猢狲到斗战胜佛,孙悟空的故事,可以说是—个由个人奋斗失败后转向团队成功,最终实现个人价值的经典案例。

  孙悟空成长的故事,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当我们学会了做人后,自然就会懂得如何与人为善,懂得如何建立一种互相帮助的人际关系。所谓“心生则种种魔生,心灭则种种魔灭”,反观诸己,所有的困难都源于我们的性格和观念。战胜困难的过程,就是战胜自我的过程,就是融入团队的过程,也就是生命成长的过程。

  团队的成长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因为组成团队的每一分子都是人,而做人似乎从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人们之所以喜欢看《西游记》,多半是因为里面有一个神通广大的孙悟空。在 21世纪的今天重读这部文学名著,你会发现孙悟空身上闪烁着的那种历久弥新的个性和魅力。在花果山占山为王的孙悟空精力充沛,意志坚决,行动果敢,酷好变化,干劲十足,愈挫愈勇,俨然是一个天生的创业者。而在去西天取经的路上,他也表现出了一个团队成员的优秀特质,目标明确,行动迅速,无惧困难,总是能够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法。

  “如果我是孙悟空,那该有多好牎”也许每个人心中都曾经这样幻想过。一双火眼金睛,可以识破每一张面具下包藏的祸心。七十二般变化,可以让自己随心所欲地去寻找解决各种困难的有效办法。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行动迅速,统御全局。一条如意金箍棒,无敌力量,无人能挡。

  然而,人们在为孙悟空欢呼雀跃的同时,又不得不思考另一个方面的问题:孙悟空为什么跳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为什么要让他去保护那个弱不禁风的唐僧?为什么要让他承受“紧箍咒”的折磨牽许多人认为,命运对孙悟空太不公平了。

  《孙悟空是个好员工》试图使用一种新的解读方式,来研究《西游记》这部历久弥新的文学名著。你会发现,同样是一个孙悟空,从前大闹天宫,那么强烈地试图改变这个世界,其结果却是惨遭失败,被压在五行山下不能翻身———经过一段漫长的取经之路,他不得不屈服于“紧箍咒”的魔力,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了自己,结果却赢得了个人与团队的共同成功。《西游记》所讲述的,其实就是孙悟空从“改变世界”到“改变自我”的一段成长历程。文/林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20 12:31:1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第一次来书香阁呢
不太爱看书 只喜欢买书
以后要多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5 13:15:34 | 显示全部楼层
听说过这本书 还没看过呢
感觉意义满深刻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咖啡日语

GMT+8, 2024-5-8 09: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