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日语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399|回复: 1

废遣唐使--平安后期的和风美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7-31 13:06: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遣唐使是日本社会摄取大陆先进文明的过程上,最具规模,最有计划,水准最高,影响最大的文化朝圣政策。从初唐至晚唐,横跨三个世纪,日本总共派出了十八次遣唐使(其中有少数几回因故未达成任务)。对于日本文化的更新、律令制度的整备、佛教理念的换血,都有过正面催生的作用。这之间,穿梭最频繁,交流最热络的一段时期,是八世纪的奈良时代。此后,遣唐使次数锐减,而且也进入尾声。   综观整个九世纪,也仅派出三回遣唐使,八零四年空海与最澄的出航,已是第十六次遣唐使。三十年后的第十七次遣唐使,其实是最后出使唐朝的一批船队。因为八九四年组成的第十八次遣唐使,并没有按计划启程,当时依使节菅原道真(845~903)之议中止船队发遣,所持的理由是:大唐凋敝,渡海困难。日本也就从这一年起,废掉遣唐使。   废遣唐使在日本文化史上,象征另一个新纪元的开始。也就是说,彻底唐化、虚心受洗的文明模式,训练得可以与中国取得同步之后,因唐朝国势衰退,导致撤废遣唐使事件。未几唐朝覆亡,日本与中国的外交关系和文化往来,已完全停顿。闭关自守形态下的日本,凭藉高度的模仿能力,不着痕迹地融入大和民族的风土,终于在平安时代的后三百年(十、十一、十二世纪),发展出纯日本式的所谓"和风文化"。 显然地,日本美术也逐渐远离中国文化的影响;一种投闲置散的宫廷文化,正流行于贵族豪门之间。 贵族趣味、王朝文化 平安后期的政治形态,是摄政与关白主宰的时代。平安后期政权利益的分配,藤原氏一族(注)是最大的赢家。当天皇幼冲时置"摄政";待天皇及长时又设"关白",地位凌驾律令制的行政官僚,权力超越一切,自成国政中心。藤原氏一族代代维持与皇室的姻亲关系,而享有至高无上的"摄关"实权。十一世纪的藤原道长(966~1027)与藤原赖通(990~1074)父子,一度缔造了藤原氏家族权倾一时的百年盛业。   文化史家常把平安后期称作"藤原时代",就是因为藤原氏当道所反映出来的生活文化与美感品味,已经是完全自立了的贵族感性,和风靡一世的王朝性格。更重要的是,原来浓得化不开的唐风,已显见稀薄。代之而起的,日本的"假名"文字提供"和歌"吟咏的源头;日本的纪事、传说构成的"物语文学"的活泉;日本的四季与自然,透过"大和绘"的表现,散发出淡淡抒情。此般全然不同于中土的美学情调,亦扩及日本佛教艺术的领域,使得雕刻看来静穆平实,绘画更有明丽淡雅之风。   总之,比起中国美术丰饶堂皇的伟构,王朝文化的自立是平安后期美术脱胎换骨的根本要素。到底和风与唐风的异质在哪里?一言以蔽之,优美、纤细、柔和与沉静的特征,是日本美术首度摆脱挟外来以自重的心理,落实于本地土俗人情。此后源远流长的美术史,若还能分辨出什么是"日本味",那么从这里算是一个起点。 藤原美术的硕果仅存 文化史上的藤原时代,原来是藤原氏族运用策略与天皇联姻,将女儿捧上后座,所生的儿子又是太子。百年下来之后,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或者天皇、皇太子等,尽是藤原氏一族的亲姑和外孙。藤原家族的长老,又历任"摄关",辅佐天皇,甚至控制天皇。是乃藤原贵族的专擅,权力直入宫廷;庞大的庄园私地,财势富可敌国。所以藤原贵族绽放的王朝文化,等同于平安后期的藤原美术。想象中,繁荣绚烂的藤原美术应该满坑满谷,但事实却不然,能够代表藤原美术集大成的唯一建筑物,只有一座平等院凤凰堂。其余与宫廷生活或宗教有关的文物,幸运存留下来的真是少之又少。 日本人打市内电话使用的十元硬币,其中一面所铸的图案,就是京都宇治的"平等院凤凰堂"。凤凰堂由于造型像一只展翅的飞鸟,江户时代以后就一直俗称"凤凰堂";其实它初创的原名,叫做"阿弥陀堂"。   十一世纪流行起来的阿弥陀建筑,源起口念阿弥陀佛,必得极乐往生的净土教运动,迅速蔓延至贵族社会。又藤原贵族们对现世冷暖的虚幻,和担心荣华消逝的心理,多少应验了佛教所言的末法思想。根据佛经之说,一零五二年恰巧届临末法之年,悲叹身不逢辰的王公贵族,相偕皈依净土信仰,以祈求来世永恒的幸福。   这一年,藤原贵族全盛期的主角藤原赖通,继承他丰功伟业的父亲藤原道长所遗留的别墅宇治殿,改充为寺院,一零五三年阿弥陀堂竣工落成,此即今日所称的凤凰堂。建筑本身的优美变化,雄大安定的构成,以及开放式的庭圆造景,不仅是日本建筑史上人工与自然取得调和的早期实例,也是藤原贵族繁荣一世,硕果仅存的美术集萃。因为凤凰堂里里外外的大手笔,为藤原美术创出了净土世界里最豪华的空间。 凤凰堂本尊"阿弥陀如来坐像",也是净土教成立阿弥陀堂所必须供奉的佛像。难能可贵的,凤凰堂本尊是平安后期公认为最出色雕刻家的定朝(?~1057)之唯一作品。据史料所载,定朝造立的佛像为数颇多,但存世的却仅有一件,就是凤凰堂的"阿弥陀如来坐像"(高284厘米,木造)。   跨入十世纪以后的佛像雕刻,已经越过密教像神秘森严的表情,重拾奈良时代稳定优雅的像貌。同时打破"一木雕"所限制的形体伸展,采用二根以上木材组合的"寄木法"。如此一来,大量生产易于分工,职业雕师有了组织。定朝就在这种雕刻界蓬勃活动的气流中,促进典型划一,并领导样式达一世纪以上。   称藤原雕刻的典型也好,或谓定朝雕刻的样式也罢,平安后期雕刻之特征--佛陀端坐而不凝重,颜貌庄严肃穆中带柔;整然轻盈的造型,利落圆熟的刀法。此不仅吻合贵族欣求净土的心境,也反映了传统华化雕刻的质变,并为"和风雕刻"立下千秋风范。   此外,凤凰堂内部的漆饰工艺及门板扉画、墙面壁画,虽然斑驳得厉害,仍是少数代表藤原美术的稀世珍品之一。绘画主题取自净土教经典,创作背景出现日本的山水,一零五三年同时落成供养的凤凰堂扉画,确实预告了"和风绘画"已经来临 佛画的黄金时代 日本的佛教美术没有像敦煌一样的石窟壁画,因之佛教绘画的锋头,一向不及雕刻来得锐利。有之则密教盛行的平安前期(九世纪),当作行法道具的曼荼罗和密宗尊像,开启日本佛画独树一帜的风采,并在十世纪以后的平安时代后半,产量激增,几占此时期佛画作品的大半。 平安后期密教依然盛行,净土教美术继之时兴,以及显教画作精品的杰出,拱成日本佛画的黄金时代。佛教绘画的日本化,也充满了甘美、柔和的情趣性与装饰性。宗教感情的生活化和宫廷趣味的理想化,合奏了三首如梦似幻的佛画组曲,此即史称的平安时代三大佛画。   现藏高野山金刚峰寺的"佛涅磐图"(266.2×210.9厘米,绢本彩色),付记得年款为一零六八,乃平安后期最可靠,最重要的一件标准作品。涅磐图是描绘释迦入灭,诸菩萨与众弟子随侍悲泣的场面。全画以释迦安详的卧姿为重心,澄明色彩的格调、群像个性的处理相当突出,因之被誉为日本佛画的最高峰。以涅磐为主题的绘画,在日本也没有比它更古的了。 与"佛涅磐图"合称佛画双璧的是"释迦金棺出现图"(160.3×229.4厘米,绢本着色,文化厅保管)。叙述已入涅磐的释迦,因佛母摩耶夫人哀伤过度,于是释迦自金棺出现,为母说偈的戏剧性一幕。这幅画也是众人围绕佛陀,构成同心圆的浩大场面,抑扬有劲的线条,表现惊异感的效果,与同时代一般绘画的稳定细线,算是接近宋画的运笔了,所以创作年代应在十二世纪以后。   绘画的阿弥陀来迎图,与建筑的阿弥陀堂和雕刻的阿弥陀佛,同是净土教美术的三大主题。尤以净土教绘画平明稳雅的风格,最能传出和风绘画的端倪。高野山灵宝馆的"阿弥陀圣众来迎图"(全图210×422.3厘米,绢本彩色),是其中最负盛名的三幅连作巨构。阿弥陀坐像画在中央,流动的涡卷形云彩载着三十一尊菩萨,各以不同姿态;或合掌、或奏乐,构图雄大绚丽,场面平和轻松,是所有来迎艺术中的至高杰作。 大和绘诞生 "大和绘"本来叫做"倭画"(两词日语发音相同),名称起于平安时代中期,当初可能只是为了与唐风的山水人物有所区别,渐渐地,时序推移,风采日明,才变成样式化的有形概念。一般来说,以明艳的色彩、装饰性的感觉表现日本情调美意识之"大和绘",可以说是近代日本画的传统底流。那么早期的大和绘与唐化风格又有什么不同呢?其实不过是主题迥异,差别就在"唐绘"仍不脱中国式的布景,而大和绘仅取材日本风物,描写日本人情,因此大和绘的内容与和歌的流行,关系至为密切。根据文献资料,凡吟咏名胜、月令和四季之和歌有关的屏风画、幛子画(纸门画)等,记载得相当丰富,由于这些作品兼有建筑物隔间和装潢的功能,如果建筑本体一旦毁灭,此等绘画也就消失无形。直到今天,我们知道大和绘诞生与和风文化的发达有其共同的历史背景,但是真正的大和绘遗例,却一件也没有出土过。   日本的自然、日本的季节是和歌的素材,和歌的风物诗情又是大和绘的内容,大和绘的文学化、本土化再促进"物语绘卷"的盛行。平安时代一种相当于早期小说题材的说故事文学--"物语",已普遍在贵族之间传阅着。到了平安末期的十二世纪,以"物语"为题材所展开的长卷图画--"绘物卷",更广受上流社会的欢迎。"源氏物语绘卷"就是在王朝文化与和风美术联手出击下,所祭出的最后一张王牌。   "源氏物语绘卷"的知名度,一来是它的原作《源氏物语》驰名海内外,文学评价甚高;二来是"源事物语绘卷"总集"大和绘"的特征于一身,树立了日本古典绘画的不动地位。《源氏物语》原著五十四帖,但仅留存十九幅画面和相当等量的词画,分别藏于德川美术馆与五岛美术馆。目前状况是图与文分割,独立装框,以利保存。 就画论画,"源氏物语绘卷"的画风与技法,有其一贯的表现方式。"吹拔屋台"的构图法,通常是画面由右上往左下倾斜,并去掉屋顶,直接透视屋内人物的动态。"引目钩鼻"的颜部处理,鼻子用"く"字形钩出,细笔一线的眼睛,目上匀出墨眉,鼻下点出朱唇。所有表情不分男女老少,都是同样的描法,没有个性,看不出美丑。   就物语文学传达的气氛而言,"源氏物语绘卷"画出平安贵族人生无常,道尽情欲世界的离合哀欢。艳丽的浓彩,静止的画面,更增小说理念的悲剧效果,强调没落贵族绚烂已去的伤感。   是的,藤原贵族荣华富贵的时代已过。十二世纪前半有两位天皇为了摆脱藤原贵族包揽摄关政治的大权,索性及早退位,自任为上皇,然后另立院厅、控制实权,历史上称之为"院政期"(1086~1156)。结果不免父子对立,分别动用武士团,剑拔弩张,最后演成保元之乱(1156),三年后(1159)两派武士再起战端,称平治之乱。十二世纪后半,胜利者平氏趁机扩张武人势力,操纵朝廷政局。王朝艺术从此崩溃,绘卷风格也产生微妙的变化。奈良朝护孙子寺所藏的"信贵山缘起绘卷"就是与"源氏物语绘卷"恰成对比的好例子。   "信贵山缘起绘卷"一反"源氏物语绘卷"的静态描写。充分夸张气势的跃动,并把舞台由宫廷搬到乡野,让大量民众登场现形。舍浓墨、就线条,摒弃梦幻、重视现实,此不正是武家文化移至的先声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7 13:00:53 | 显示全部楼层
日本学习的能力确实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咖啡日语

GMT+8, 2024-5-8 12:1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