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日语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718|回复: 11

【原创】07年日本语一级能力测试阅读文章翻译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2-6 01:05: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   无法成立的谈话   
                                                                  
    说到人的谈话,很意外地,很多时候是无法成立的。很久之前,和母亲的谈话中我就深刻地感觉到了这一点了。
举个例子。我问母亲“最近好像胖了,怎么回事?”,而母亲回答说“去买衣服的时候,如果被人说请去尺寸大一些的店的话,就会感到很生气。”如果我说“是不是甜食吃的太多啊?”,母亲就会说“某处的店里买的大福饼(一种甜食)太难吃,根本就不是给人吃的。”
    如果继续这样下去的话,作为对话来说根本就是不能成立的。双方都仅仅是在自说自话罢了。
    我和这样的母亲经常会吵架。这种压根就不听对方的话,只是说自己想说的话的谈话如果继续进行下去的话,最后母亲肯定就会说“别再写什么小说了,干脆结婚怎么样啊”来激烈的反驳我,然后因此,两个人就吵起来了。这种吵架,当然也不能算作是对话的。这个时候,我就会觉得母亲根本就听不懂我的话而感到很生气。
    不过,也许我之所以认为和母亲的对话不能成立,是因为我认为所谓“对话”应该是“把对方说的话听到耳朵里,然后按顺序把它们都理解了”这么一回事吧。可能就是因为抱着这种想法,所以才对谈话无法按此进行而感到焦急吧。这样来说的话,现在回想起来,当时谈话中自己曾几次的说“你有没有好好的听我说的话啊!”。这也大概就等于是在说“你有没有把听到耳朵里的东西按顺序都好好理解了啊”这个自己认为“应该是这样”的事情吧。
    言辞,根据说话人的不同,火候和节奏也都是不同的。如果能把这些统一的话,即便不是按照顺序那么有条理性的对话,误会和理解错误之类的事情也都是完全可以避免了的吧。电影或者小说中的人们的交流,一般来说火候和节奏都是比较统一的。所以事情就总是能在固定的时间,固定的页数内有条理地展开,在该结束的时候结束。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如果只能用同样火候同样节奏的毫无个性的言辞来谈话的话,也许可以勉强想象为只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比较枯燥;然而如果是碰到战争之类的非典时期的话,还是这么最大限度的把人的语言个性给剥落下去,恐怕就不行了吧。
    “只有那个人才能说出的言辞,只有从那个人那里才能理解的言辞”这种东西是存在的。误解、误会,然后又再用语言去订正补充,这大概也是人类所拥有的丰富多样的特殊性的其中之一吧。这样来考虑的话,我认为不能成立的那些自己与母亲之间的谈话,如果看作是“仅存在于我和母亲之间的关系的一种表现”的话,对于这件事情也就稍微可以安心一些了吧~

                                 
                                二   环境污染净化趣话

    对我们人类来说,恶臭的气味是一种危险的信号。如果食物腐化了但却没有发出臭味,我们觉得大概没有问题就把它吃了的话,也许就会有因食物中毒而挂掉的危险。我们可以根据鼻子这个“校验工具”来判断是否有危险。
    有没有恶臭的气味,是我们人类的判断,对于其他生物来说却未必是适合的。把腐烂的东西拿到屋外的话,马上就会有一群小虫子飞着聚集过来,对于这些小虫子来说,这些腐烂的东西恐怕还是很香的呢。对于这些小虫子来说,是不好的气味还是好的气味,是好吃的食物还是不好的食物,它们作出的判断很明显的和人类是不同的。
    微生物之中,既有和人类以同样的东西作为食物的,也有以人类讨厌的东西作为食物的。是好的食物还是不好的食物,根据生物种类的不同,作出的判断也是也是不同的。虽然这应该是个常识,但是很意外的,似乎并没有广为人知。因此,才会有人产生“把恶臭的东西当作食物的微生物都是特殊的奇怪的东西”这种错误的想法。并且,也有了抱着“只是给恶臭的东西的话,微生物是不是就会变得更衰弱了啊”这种想法的人。
    东西腐化后会发出臭气,但是这里发出的恶臭,正是一些种类的微生物重要的饵食,这些微生物在这些发出恶臭的东西上生存。这些,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日常工作”,而作为担任者的微生物是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的。
    正是因为有了与物质的循环相关的多种生物的作用,人类才能维持生命。但是,日常生活中,只有很少的一些机会能认识到这一点,因此,对于自然环境有误解的人也就非常多。这也对理解各种各样的环境问题形成了一定的妨碍吧~


                                三   现代哲学(节选)

    人们通常认为人称代名词“我”的复数形式是“我们”。很多场合这样是适用的,而且实际上人们也就是这么用的。但是,如果考虑是否在任何时候把“我们”作为“我”的复数形式都肯定适用的问题的话,恐怕回答是“也为尽然”吧。把一个也包括自己在内的复数人群做为一个整体而称为“我们”的时候,不用说,这个“我们”之中的自己和其他人之间是带有一种相互间比较亲近的关系的意味的。比如团体、学校、公司、党派、家、国等等,虽然性质和规模有不同,但能属于这样的同一个集团中的个体,应该是以在心理或者是利害上相互连结在一起为前提的。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即便从集团的外部去看的话,处于同一集团中的自己和他人之间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如果从集团的内部去考虑的话,恐怕也不能说自己和他人之间是不存在任何的对立关系的吧。一般情况下,对于自己来说,按照所属的集团关系从近到远近,规模从小到大这个方向发展,这种集团内部的自己和他人间的对立关系是不断增强的。但是,即便是规模再小的、关系再亲近的团体里,自己和他人间的对立也是不可能不存在的。岂只如此,有的时候甚至是像“越接近就越憎恶”所说的那样,有时很近的关系反而会引起相互之间激烈的憎恨来。因为这个原因,如果提出集团内部的自己和他人之间的对立的问题的话,“我们”这个词也就不能再看作是很简单的了。或者更准确的说,这个词不可能是一个那么单纯的词语。故此,对于“我”这个词来说是不存在复数的概念的,“我们”所包括的内容,往往就只是“自己和其他人”这么一个群体罢了。


                                   四   大家想听一听杂音

    我是一个很偏颇的人。拿点什么来说的话,比如说如果一旦想观看电影的话,就会连续不断的看。与其说是“观赏”,不如说只是在“看”比较恰当。如果一旦因为没有时间读书而感觉焦急了的话,就会一冲动而买很多书看。称不上是“阅读”,只能说是“浏览”。想和朋友见面的话,就会给好多人都打电话。明明没有时间去见面却还是要作约定。一旦觉得吃肉有点过多了,就连续半年都没再吃。觉得白菜好吃,那段时间就每天都吃白菜。突然想开车了,甚至在大半夜的就把车开出去跑到河口胡(富士山附近的湖)那边。觉得自己是如此的偏颇,办事情完全就没有任何分寸。觉得自己的平衡感是彻彻底底的差。
    不过,最近有一件让我比较高兴的事情。我深切的感觉到正是有了这种偏颇的性格,才有了现在的自己。确实,对于搞音乐或者写小说什么的,没有一个偏向的性格大概是继续不下去的。但是比起这个来,我其实是突然喜欢上了“不管在任何时候都无法把明明已经坏掉变成了废物的东西给扔掉”的自己了。坏掉的东西没有被扔掉而被继续放在那里了,并不是指这件事值得高兴。我是喜欢自己这种无法把东西舍弃的心境。
    我的胸膛之中的内心已经坏掉了。我怀抱着它生存着。明明是如果把它舍弃了的话负重就会减轻,却也还是一直怀揣着它。
    从今往后,也将凭着这颗坏掉了的心继续生存下去。


                                 五   宪法教室

    国家如何能称之为一个国家,说起来的话,传统角度来看领土、国民、统治权被看作是国家的三要素。即是说,一个固定的土地加上住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以及支配着这片土地和人们的统治权力,这三点都具备了的话,就开始可以成为一个国家了。确实,这其中的任何一个要素如果欠缺了的话,国家就不能成立,从这个角度拉看的话,把这三点当作是国家的三要素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是,一片土地和住在那里的人们,即便是没有国家这些也都是存在的。可以说这些都是在国家之前就存在的东西。在有了一片土地和在那里生活的人之后,能让其作为一个国家而成立的就是支配这片土地和人们的统治权的出现。也就是说,在国家的三要素当中,统治权正是国家之所以能成为国家的最本质的原因。


                                六   集中力

    “怎样才能让下将棋的水平变强呢?”这种问题,是我最常听到的。
    实际上,在这个问题里,隐藏着一个重要的潜台词。那就是“不通过努力”。即是说是想问“怎么样才能不通过努力就能让下将棋的水平变强呢”这样一个问题。如果小孩子将棋玩得不错的话,大人就会产生“想要立刻就让这个孩子的才能发展出来”的想法。但是,所谓才能,是指在先达到了一定的程度之后,只要再继续努力,就可以继续向上进步的意思。对于小孩子来说,首先应该把培养一种能够让自己做到继续努力的集中力作为重要的事情。
    幼儿园小朋友或者小学生阶段的小孩子,好奇心非常旺盛,不管是什么东西,一旦喜欢上了就会沉醉于其中。但是,喜新厌旧的倾向也是存在的。一旦感到够了的话,不管父母再怎么热心地挥大旗、敲大鼓,孩子也还是把兴趣转向他处了。在欠缺集中力的状态下,即便勉强的去强求,松弛的大脑里也是没办法装进去什么东西的吧。


                                七   生活相关法律咨询 避免签约失败的知识和问答

    契约自由的原则在近代资本主义蓬勃发展的时期是非常合时宜的。而它所起到的作用和带来的成果也是非常巨大的。但是,19世纪末期,随着资本主义的高度成熟,在不同的情况下,继续维持的契约自由原则也开始造成一些对人的不公平。当大资本将市场独占化的趋势出现的时候,这个不公平的局面就变得更加的明显了。这个时候,契约自由这个原则也就不可避免的改变了初始的意义了。


                                八   日本经济新闻06年7月3日朝刊节选

    我们已经知道,在非洲的撒哈拉沙漠中生活的一种蚂蚁,在外出寻找食物之后归巢的时候,除了太阳光之外,很可能还能计量出步数来。德国乌尔姆大学等研究组在7月2日于美国的“科学”杂志上发表了这一研究结果。但是这种蚂蚁体内的“步数计”具体是怎么一个结构体系目前还不得而知。
    学名叫做“カタグリフィス-フォルティス”(不知道谁这么缺德给起的这烂名)的这种蚂蚁,归巢的时候不是沿着曲曲折折的路线回去的,而是直线返回巢穴的。
    周围没有任何标志的沙漠中,即便可以靠太阳光来判断出方向,这种蚂蚁是如何测量出距离的仍然是个未解之谜。


                               九   日本人国民性调查-统计数据

    一个研究所以二十岁以上的日本男女为对象,从1973年开始,定期的进行对日本现状进行评价的问卷调查。右图中分别对“艺术”、“经济力”、“生活水平”、“心理丰富度”、“科技水平”这五个项目所获得的“非常好”或者“一般”的评价的变化率进行了表示。
    根据图来看,从1973年开始调查的时候起,“科技水平”的评价在徐徐上升之后突然下降,而最近又开始看到一点回升的迹象。“艺术”一项大概是保持在10%左右的幅度不断上下波动,2003年的评价是上升的,但是之后是继续上升还是下降就不得而知了。另一方面,“经济力”在1988年评价达到了最高,但是只后评价就开始下降,直到2003年的调查也没有看到回复的迹象。接着,“生活水平”在调查开始后每次评价都有上升,但是1993年开始下降,之后也一直是下降的趋势。“心理丰富度”每次都获得了比较低的评价,而自1993年以来和“生活水平”一样评价变得更低了,之后也一直是一个很低的水准。对日本现状的评价,虽然从1998年以来某些项目上看到了一点上升的倾向,但是根据调查结果,可以清楚地看到总体趋势是在下降的。
   


鉴于本人实力有限,文章翻译难免有误之处。欢迎批评指正,望不吝赐教。

[ 本帖最后由 马羽幸村 于 2007-12-6 15:03 编辑 ]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6 08:01:31 | 显示全部楼层
嘩,厲害,希望我也可像樓主一樣,能譯得這么好!
Thanks so muc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6 09:41:3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的好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6 12:40:18 | 显示全部楼层
しかし、日常生活においてはその一部しか認識する機会がないために、自然環境について誤解している人が多いようである。

我一直把这句话理解成“因为只有认识到这个的机会,所以,对自然界有很多误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6 13:17:25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意楼上的。
我觉得楼主这篇还有其他错误,比如微生物只是被给予,微生物是弱小的东西这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6 14:39:5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yamatoma 于 2007-12-6 13:17 发表
同意楼上的。
我觉得楼主这篇还有其他错误,比如微生物只是被给予,微生物是弱小的东西这句。

嗯,仔细看了下那句,确实有问题,翻译的时候没注意,把“恶臭物”看作“微生物”了,导致理解有偏差。已经改过来了。
因为时间比较急,也没怎么检查。如果还有什么比较明显的错误请继续指正。
多谢!

[ 本帖最后由 马羽幸村 于 2007-12-6 14:44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6 14:46:48 | 显示全部楼层
哇全翻译了啊 真素幸苦楼大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6 14:59:0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qing1985qing 于 2007-12-6 12:40 发表
しかし、日常生活においてはその一部しか認識する機会がないために、自然環境について誤解している人が多いようである。

我一直把这句话理解成“因为只有认识到这个的机会,所以,对自然界有很多误解”

这句呢,字面上逐字翻译,大概是“因为日常生活中只有认识到它的一部分的机会,所以,对自然界存在误解的人是很多的”。日语里通过上下的文脉关系,这么写是可以看懂的;但换作中文的话这样写出来肯定是不够清楚的,句子也有些罗唆,需要转译润色。
“その”指代的是前面一句的内容(物質の循環にかかわる多くの生物の作用があって始めて、人間は生命を維持することができること),而“その一部”则是指其中很小的一部分,比如文中提到的以腐物为食的微生物,也就是说日常生活中往往只能看到一小部分的现象而已,而难有机会真正看到物质循环的全貌,所以很多人们对自然界存在着误解。所以我把它翻译作“只有很少的机会能认识到这一点”(因为大多情况下只能看到一小部分现象),这个是在个人对原文的理解的基础上转译的结果,和原文的叙述是不能逐字对上的,但如果我的理解没有错误的话,翻译过来的表达应该还是准确的。
当然,如果有更好的翻译方法,望不吝赐教~~

[ 本帖最后由 马羽幸村 于 2007-12-6 15:07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6 15:12:3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厉害
要是考试的时候我可以翻译这么好就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7 00:53:25 | 显示全部楼层

!!

"只有很少的机会能认识到这一点" ,这样才符合语序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7 11:25:0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这个水平随便考一级都没问题啦,要是在考试时能翻译得这么好的话就过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7 11:42:02 | 显示全部楼层
翻译的一般,主要问题体现在中文组织上。

翻译好之后能润一润句就更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咖啡日语

GMT+8, 2025-1-27 06:4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