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日语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45|回复: 3

[翻译问题] 急!请日语高手翻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0-31 10:39: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急!请日语高手翻译!谢谢了!日本从弥生时代出现稻作农业,出现稻作农业也是日本弥生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古代至中世,稻作农耕是日本社会生活的基础,是最基本的物质生产。在稻作农耕的影响下,日本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稻作文化。所谓稻作文化即稻作农耕社会形成的文化,是以稻作为主要生产活动的社会群体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农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包括有关水稻主体的产生、发展及稻作生产技术传播等一系列问题,而且还包括由稻作生产而形成的民族方式、宗教民俗以及稻作民族特有的文化心态。稻作文化的传播:日本的水稻耕作来自海外,现在已经成为中外学者的共识。可是在传播路线上,却存在很大的分歧。总括起来有以下三种情况:一是华北迂回传播说;二是南方迂回传播说;三是江南直接传播说。根据各种分析,大多数人可的是江南直接传播说。因为江南地区的农业,一开始就以水稻为主,横渡东海直达日本。日本民族自古就是一个单一民族,村落共同体中多数从事稻作劳动。稻作劳动是以共同体的劳动为前提的。水稻耕作一般在水田里进行,所以稻作的特点就是灌溉,没有灌溉就不可能有水田耕作。过去的水田耕作都是一些小规模的灌溉,很少直接从河里面引水灌溉。所以虽说是小规模的灌溉,但是也要进行挖渠、开通水路、引水灌田,有时还要建设水库、蓄水池等储水设施,需用不少的人力,于是人们就组成小小的合作团体,进行共同耕作。因此水田耕作要以共同作业为前提,以共同作业为基础形成了稻作共同社会。水田的规模逐渐扩大,稻作生产也进一步发展。基于协同作业的传统,建造桥梁、修筑道路也是大家齐心协力来完成。另外婚丧嫁娶之类的事情,大家也都互相帮助,有什么事情都是大家一起商量讨论来决定。这样生活在稻作社会中的日本人形成了一种紧密且又亲昵的关系。也折射出亲密合作的“和”的精神。受到农耕文化的极大影响,人们在共同的劳作中产生了强烈的集团意识,形成了集团社会结构,同时日本的稻作文化也渗透到其他领域。人与人之间不仅仅是单纯的上下级关系,还有一种亲情般的感情纽带把大家紧紧地联结在一起,那就是相互体谅、相互理解、相互关心。这种具有人情味的集团意识是日本社会得以发展的土壤。正是它,使每个人的能力在集团中得以最充分地发挥,以集团为家,对集团服从成为唯一的价值取向。日本人认为个人价值只有融于集团价值之中,才会体现出来。正是日本民族的这种团队精神融入日本社会中,创造出了日本经济发展的奇迹。稻作农业形成了稻作文化,同時对人的性格的形成也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日本的水稻种植在水田里得以进行,再加上平原极少,开发水田是一项艰难的工作。为了能更好地种植水稻,必须整平稻田,以便引水灌溉。为了能获得好的收成,要不断地灌溉、施肥、除草、杀虫等,一旦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会引起连锁反应,对其他作业造成影响,日本人为此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如果什么时候停止稻米耕作一年,稻田里就杂草丛生,土地的肥力也将全部流失。在日本的农业中,不使用牛、马等家畜,一切都得由人来干,所以日本人的勤劳的性格是在不依靠家畜的农业的日本稻作中培养起来的。如果日本人不勤劳的话,就不能维持稻作,也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日本吧。在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今天,稻作在农业劳动中已成为一项不费力的工作,但是日本人已经养成了努力劳动的好习惯。这种勤劳的习惯对其他领域有着积极的作用。例如在公司里,每个人都是非常努力工作,以不努力工作为耻,如果自己的工作做的不出色或者不能按时完成都认为是不光彩的,以勤奋工作为美德,因而产生了努力奋斗的决心,又快又好地完成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自己从内心里也感到无比的自豪,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加百倍地努力。可以说没有稻作生产,就没有日本人的勤劳。在当今日本社会中,勤奋、终身雇用、年功序列等可以说是归功于稻作文化。神道是日本自古以来就有的宗教,是日本人精神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稻作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古代日本人相信高山代写论文、河流等自然景物都有灵魂,并称之为“神”,同时,一部分英雄和统治者也被信奉为神。人们认为这些神会给人类带来幸福或者不幸,所以对神加以崇拜。而且日本自然灾害多,抗御能力差,从而形成敬畏神灵,崇尚神灵的心理。这样就产生了神道,并建造了祭祀众神的神社。奈良初期天武天皇整理、编撰了各皇室、各部落流传下来的神话。这些神话表明天皇的统治正当外,还指出稻作的重要性,因为它是人民生活的物质基础,国家的根本。水稻是天照大御神赐给的,水稻耕作是神赐予的神圣的工作,举行神道的活动与稻作紧密关联着。实际上在弥生时代开始水田耕作之前,绳文时代就已经存在崇拜自然的宗教。绳文人主要是对气候、风土等的自然信仰。神给人民带来恩惠的同时,也会给人民带来灾难。弥生人主要是稻作礼仪、祖先信仰,举行各种各样的祭祀活动。稻米自古以来就是日本重要的农作物,这些农作物以及世上存在的其他一切事物,在古时候都被认为是受神的力量支配的。直到今天还有很多以村为单位举行的祭祀活动。农民集合的神社前,来祈求五谷丰收。所以自古以来,在插秧的时候就举行祭祀活动,向神祈祷稻米丰收。到了秋天,稻子成熟时,就举行秋祭,向神表示感谢。在举行祭祀的日子里,到处张灯结彩,去神社敲击大鼓,年轻人抬着神轿在城里或者乡村转来转去。现在在农村,抬神轿的年轻人越来越少,因此周围村里的人就专门赶来参加祭祀活动。据说从绳文时代就有吃“団子”(丸子)的风俗,起初称为“粢”,即供神的年糕,把米、大豆、谷子等磨成面粉制成。春花三月供上丸子,迎接山神下山,十一月照例供上丸子送田神下山。在春天山神下山就成为田神,来护卫田野。到了秋天,农作物收割完毕,送神回到山中,田神就称为山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31 11:37:1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段要翻译成日文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31 11:41:4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长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31 11:56:28 | 显示全部楼层
短句以外的翻译  请楼主先拿出自己的译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咖啡日语

GMT+8, 2025-2-11 04:2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