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日语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163|回复: 12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听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6-21 14:24: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听力 (转载)
原创作者 / 织田神秀
前言——试写一篇经历,感想,方法,推荐四位一体的小论文。
第一章——我的悲哀:“拿什么拯救你,我的听力”
    去年我写过一篇半料子(就是写了一半扔到一边没能完成的文章)就叫做《拿什么拯救你,我的听力》,主要因为当时和朋友的一次聊天,感触实在太大。班上的韩国人前年的一级以280分通过,他听力居然得到满分100!韩国人不识汉字众所周知,但是他们的听力水平也强得让人恐惧。大部分韩国留学生看书看报眉头高皱,但是用日语对话交流都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当时我正在备战一级,触动非常大。后来结果出来的时候我几乎要崩溃,要不是词汇部分取得高分拉我一把,我的一级大计就全被听力毁掉了。我的听力得分:40分。
    时至今日我仍耿耿于怀,所以今年义无反顾地再一次报考一级。通过显然没任何问题,我主要就是拿出全部力量要跟听力部分再死磕一回,不用一个90分以上把一级听力搞定,那个40分留在我心里肯定让我一辈子都不会舒服。曾经看过一篇文章,说中国人学日语汉字部分占了很大便宜,初学者短期内就能看懂很多日本文章。但是听力没有汉字,那时真正的较量。你能不能听懂日文人在说什么,能不能流利地进行对话,这就是你日语是否彪悍的明证。我绝对同意。
    在国内的日语爱好者可能花很多工夫在语法上面,因为掌握了这些,加上汉字和原本就是英语的外来语,就能很大程度上读懂日文的文章,看懂日本的网页,日语考级的时候能在语法和阅读的部分拿到高分。可是这又怎么样呢。我说几个事实让人震撼一下。国内日语本科的所谓的优秀毕业生来到日本,本来已经有过四年的学习经验,手上又握有一级这个日语权力的象征,可是过来后又怎么样呢?说的日语把日本人笑得半死,听日本老师说日语时候他们的表情就像大一新生。一个早年就获得一级高分的人写的论文被导师骂得狗血喷头。另外一个一级高分连日语说话都说不清楚,打工被店长骂了无数次。我刚来的时候就更狼狈了,但是我好歹没有日语基础。后来过了一级,又怎么样呢,日本同龄人说的日语我还是听不懂,打工的店里面被日本店长形容为“幼稚园以下”的日语水平。
    我只想问问,一级算什么?能读懂日语文章算什么?中国人看懂日语天经地义,就像韩国人精通日语语法一样无可厚非。语言作为一门工具,说到底还是要交流,不能和日本人进行对话,就永远不能算高手。同样我认识的一个朋友,在日本混了七年,连报考日语一级的念头都没有,阅读试做错误连篇,可是这种应试上的弱势已久不能掩盖他和人和日本人都能对答如流的强势,在日本人眼里这种人才是精通日语的外国人(当然,找工作的时候还是需要应试能力的)。我也做过一个试验,找出一篇千字左右的日语短文,先让日本同学帮我用日常会话的语速念出来我录音然后听,只听懂了30%左右。然后我自己读原文,居然80%的词能看懂,99%能理解。这组数据说明什么?你读得懂的日语,别人说出来你就听不懂,而你听得懂的,用文字表示出来绝对没有问题。所以,这一切都证明了,听说读写译,排在第一的永远是听的能力,听力的强者才是真正的强者。

[ 本帖最后由 tongyuqi 于 2008-6-23 12:36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6-21 14:24:5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章——我的方法:竹内周期法。

第二章——我的方法:竹内周期法。
    去年考一级以前,我用了半个月就把语法彻底弄透,只用了半个月。说来也是因缘不浅。我们大阪产大的这个新生专业比较破烂没什么好设备,但是有一个给留学生的服务项目就是没人发一个索尼的小录音机好让你把老师上课的话录下来然后回家反复听一边提高听力。这怎么可能录出好东西来呢,录完后听起来叽叽喳喳什么也听不清,而且老师的话多伴有专业词汇听不懂就是听不懂,所以尝试了一个礼拜我就把小录音机扔到一边。
    后来网上帮人翻译了一篇流传比较广泛的一个日本小学生写的关于靖国神社的文章。翻译完后觉得蛮有自豪感,就发音出来读着玩。然后突然很自恋地想到自己如果在电台里读给别人听多风光。于是突然很想听听自己读日语的声音,于是拿出那个小录音机开始录音。
    感谢这次因缘,我第一次感到听日语比看日语要有趣地多。从此我一发不可收拾,把一级语法教材所有的例句全部录在一盘磁带里,利用从国内带来的随身听(也是索尼的)每时每刻带在身边听,反复地听。没作任何专项训练,只是这样反复听了半个月,再一次拿到语法的教材和题目的时候,我的眼睛开始发亮。这个尝试非常简单,不妨备战一级的朋友们试试,效果保证让你惊诧。前提有两条,一是必须要自己的声音,因为自己念诵过后有印象,会让你再听的时候很容易想到什么句子什么词,还有一条就是录制完毕后在短时间内集中性地听,不断地听。至于自己发音是否标准,这跟个人的发音习惯有关,不作讨论。
    用听代替背,听的无形中就加强了记忆,这对我来说是一场学习的革命。除了语法,词汇我也是这样复习的,也是一盘磁带囊括所有自己还不熟悉的一级单词,考前反复听了十几遍。这个小录音机是我们专业事务室一个叫竹内的人递交给我的,为了纪念自己开发的学习方法我就给它命名叫“竹内周期法”。这是我最推崇的方法,具体流程可以按照以下步骤来实施:1,先把需要攻克的资料整理好,通读一遍,留下一个大概的印象。2,通读第二遍,把生词专门用一张纸写下来,查字典把发音和意思全部弄清楚。这一点很重要,为了确保后面朗读的连贯性。3,保险起见把不熟悉单词的标音标在资料上,并试着开口朗读一遍,中间读断开来的地方反复读几遍。这一遍试读的目的就是找出这些读断开来的地方,这些读断开来的地方对自己来说是最有价值的地方,因为这些地方是自己最需要加以注意的地方。4,找个安静的地方录音,尽量把语速提到自己能力范围的最快速。5,坚持录完一整盘卡带后再进行听力特训,因为特训是不间断地听,不需要倒带。尽量选择晚上上床后睡觉前1小时和早上醒来后起床前的1小时,不知道什么原因,反正这两个时间段进行听力训练效果最好。
    然后根据基础的之内周期法则,可以将这套方法延伸到更高更远的地方。法则的核心,就是首要要有完整的文字材料,声音来源,以及录制到磁带或者MP3例卖弄进行反复训练。围绕着这个核心,就可以作很多训练,比如找到文章让日本友人给于不同语速的朗读协助,一些和日本友人的谈话交流的内容的录音并在训练时可以请教,看电视的时候(留学生)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节目(我觉得一些娱乐搞笑节目最听力训练最有帮助,其间很多话都是右各种滑稽字体的字幕写出来的,可以边录音边作笔记)进行定期录音然后定期训练,下载一些日剧或者日文原声的动画片然后进行录音并训练并结合漫画原著或者中文字幕进行学习。
    说到这一套完整的循环式样的竹内周期法合动画或者日剧的结合,就还有这么一点想说的是,这里讲述的是排除别人给我提出来的将影像文件的声音提取出来制作成MP3的建议之后的解释。我本人比较懒也比较愚笨,这么高超的技术我根本不会,也没人教我,我也懒得到网上搜索这样的软件。曾经下载过一个,由于系统是日文的XP,整个应用程序都是乱码什么都看不懂。而且如果采取这种方法还得花钱买个MP3,暂时我也不需要这样的东西。其实平心而论,将动画里面的声音提取出来制作成MP3,放在身上不仅携带方便,而且音质更清晰,容量也更大,应该是更好的选择。但是我这个人就是先入为主,用录音了就把录音坚持到底。而且,我也不会使用这样的软件,来提取各种各样格式不一的影像文件里面的声音文件然后制作成MP3。而且我觉得我录音出来的效果很好不影响听力训练,至于量的问题,一盘磁带的内容足够你反复研磨三天。采取什么方式,说到底还是根据自己喜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6-21 14:25:2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章——蓦然回首:我的漫画情缘。

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接触漫画,圣斗士和七龙珠。当时偷偷用压岁钱骂了十几本漫画,被老妈发现还被抽了一顿。这些回忆我现在能轻松地调侃,是因为这么多年来漫画都是一直陪着我过来的。到了初中看足球小将,到了高中看城市猎人,到了大学看金田一等。我对漫画的兴趣不是一朝一夕培养起来的。那是一种悠久的,深藏在内心深处的炽热的感情。
    话题回到听力上。从来没有把漫画和听力练习联系到一起。比较流行的都是看日剧学日语,曾经还听过有人说听日语歌学日语。说实话,日语歌除了能学到几个生活中不常用的单词以外,根本学不到什么真正的有用的日语。日剧是根据生活背景拍摄的,非常有现实的味道,但是果真效果就那么好么?下一章里面我会好好分析日剧学日语的弊端,总之我从来没有想过利用日剧学日语。硬盘里存储了麻辣教师,悠长假期等流行过一时的日剧,也有大逃杀咒怨等火爆过一时的日本电影。我没有好好利用。
    相反,硬盘里面存储的大量动画,我却经常拿出来看,因为很多动画都是百看不厌的。一段时间后我渐渐集中到两部上面,柯南和金田一。因为自己也是个推理迷,所以两部关于高中生侦探的动画便成为我的挚爱。其实这两部漫画在日本也是得到非常高的评价的优秀作品,只是在这里我将他们作为我的一种收藏。收藏品成为学习的杀手锏武器是一次因缘。日本漫画制作精良,价格不菲,我从来不敢染指。一次意外,我买了一本新版本的柯南,就是价格便宜也非常厚的那种。回家后阅读没有什么问题,突发奇想打开电脑把那几集调出来对照试试看。一切的故事就是这样开始的。我是这样的幸运,如果当时手上拿着的是金田一或者GTO这样动画对原著修改颇多的作品,我可能就没有什么兴趣了。偏偏第一次尝试的是柯南,动画和漫画台词99%相吻合,我就有了先入为主的概念,漫画书可以作为听力课本,而自己长期下载的动画片作为听力材料,这样练习听力不是很好么?
    我这个人特别信上帝。我生平没有做过违背人道,我为了自己的目标而不懈努力,所以我相信万能的主是不会辜负我的。我所经历的一切都是冥冥之中的天意。在陈君回国后,也就是我恢复到单身公寓生活状态后一个礼拜,我就发现了这家中古书店。日本各地都有这样的书店,回收八成新的漫画,然后以半价左右销售。在我看来这些和崭新也没什么区别。如果以原价购入成堆的柯南金田一新书的话我的经济是绝对是吃不消的。这次无意中发现中古书店,成全了我的听力全盘大计。也就是,我终于有了大量的漫画,终于使得硬盘里沉睡已久的动画开始全面启动。
    因为中古书半价不到,所以我咬了咬牙开始大量购入,没经过多少时间,就买进了四十来卷柯南,还有金田一事件簿的文库版全集。这在别人看来可能没有什么价值,但对我来说绝不仅仅是一本漫画,而是价值甚至超过原价的宝贵学习资料:要知道,我移动硬盘里面保存了相应的全部原声动画。后来随着我想把生活中其他零散的时间也用来进行听力练习这样的想法的出现,我将动画原声和竹内周期学习法结合起来。果然不错,骑单车上学的时候,坐电车去打工去面试的时候,烧饭做菜的时候,在研究室累了休息的时候,晚上睡觉前,早上醒来后,都成了我随时随地进行听力练习的战场。时间终于被有效地利用起来了。
    九月份中期发表的时候被主任责骂什么东西也没做,我也没有十分在意,因为我暑假的时间除了打工几乎全部花在看原著漫画,看动画,对照原著台词,学习生词,原声录音,反复听录音这样一个循环里面。一个循环下来,制成一盘150分钟卡带还是比较费时间的,中间一般包含了8集动画。这样的卡带我一个多月制作了14盘,全是金田一的。10月初头又制作了6盘,GTO的。其余还有几盘,录了老友记,为了应付9月末TOEIC考试临阵磨枪练习英语听力。
    我终于明白上天为什么这样安排,安排我从小学到中学到高中到大学一直这样迷恋日本的漫画。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到现在我终于明白了,这么多年培养成的对漫画的浓厚兴趣,原来是为了我用对漫画的兴趣来融合日语学习。说来说去,日本这个环境只是给了我不得不用日语交流的压力(其实自己从日本人那里学到的日语寥寥无几,你如果不主动请教,在能听懂大意的情况下他们不会轻易指摘你讲话中的语法错误,而且你也不会厚脸皮到人家说一句话你打断人家三次问单词的意思),而真正给我听力带来质的飞跃的竟然是从小学就开始陪伴我的漫画,真是最完美的巧合,最动人的喜剧。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6-21 14:25:5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章——简要分析:为什么在听力训练上动画要优于日剧。

当然,我也做过把日剧当主导教材并用竹内周期法进行过尝试,开始训练一段时间后我放弃了。说白了当然是效果不好,再后来用同样方法尝试了动画片后,就更觉得用日剧训练听力的不合理了。一句话当然不好概括,而且我想很多朋友还是非常喜欢看日剧并用日剧学日语的,在这里我只能说我是动漫学日语的坚决拥护者而已,我在宣传的是我亲自尝试过并看到了实际效果(刚结束的就职活动总共参加面试10次,获得3个内定,所有的提问我只有一句话里面一个单词没听懂,我将这笔功劳全记在动漫的账上了),并为这种效果感慨良深彩会突发灵感写了这篇万把字的文章。坚决拥护日剧并瞧不起动画的朋友当然可以现在就离开。下面我就用自己的经验来分析比较动画的优势在哪里。
    日剧里面的词汇量不如动画。这一点几乎不用我来证明了。日剧里面几乎是贴近日程生活用语的最低量来进行台词汇编。这是我看过不少日剧和动画病进行分析后得到的结论。倒不是说日剧词汇量少,而是动画里面的词汇量多,因为很多句子放到日剧里面也就是用真人的嘴里说出来会显得不伦不类,但是动画就很好地掩盖了这一点,很多精彩绝伦的句子之可能在动画里面看到,这一点毫无疑问。
    日剧的节奏远远不如动画。我用了远远两字,是因为这一点体现地比较彻底。日剧节奏实在太混乱了,这是因为我们再看日剧的时候心理状态也是混乱的。比如不如一个情节,需要好几分钟的慢条斯理来抒发感情,这段时间也是留给观众为感动进行消化的,也就是说日剧是迎合观众心理状态的。而动画不是,我深入研究的金田一也好,GTO也好,节奏都是很快的,因为中间不需要动辄留出空隙让人消化,前一句跟着后一句,紧凑的节奏自然是非常适合听力的训练的。等到水平到了一定阶段,你会觉得日剧对白慢的让你抓狂。
    日剧里面的对话不是很清楚,至少没有动画清楚。动画的语言是混音上去的,相当清晰,但是日剧的语言大多数都是现场录下来的,很多都听不清楚。我提倡的方法是录音后反复听,但是事实证明日剧录音后不是很清楚,至少效果上远不如音质清晰的动画。当然,制成MP3后可能没有这个问题,但是我不用MP3的,所以不予讨论。
    日剧里面的对话语速很快,这一点反而成了累赘。语速快和前面说的节奏慢并不矛盾,节奏是符合剧情何观众心理需要,而语速是演员自身的特征甚至可以说是普遍说话比较快的日本人的真实写照。确实,日剧是最贴近日常生活的这不假,但是一点请弄清楚,日剧是日本的导演拍给日本人看的,不是专门给你用来做听力训练的。演员的语速要是慢下来日本观众就会倒胃口视听率就会下降导演就会跳楼或者剖腹。这一点,速度也不慢但是保证你能听清楚每一个单词的动画当然优势被体现出来。
    还有一点,也是最致命的:日剧没有成形的剧本用来参考。日本网络上也根本无法下载到日剧的脚本(当然,漫画也是下载不到的,至少免费下载是没有的是妄想的是违法的是要赔巨款的)不管语言怎么简单,没有剧本进行辅助训练心里面肯定都是发慌的。比如一小段对白,动画的场合听10遍听不懂搜索原版漫画便可知道内容,听第11遍就成了最有价值的学习。但是日剧没有剧本,你听20遍,不懂还是不懂,旁边没有日本人或者日语高手的话你就要郁闷了。
    说到剧本,另外补充一小点。我下载了魔女的条件的原声日剧,里面的字幕是全日文的,这也是目前为止我发现的唯一的全日文字幕日剧。这样的日剧下载边听边观赏字幕,对听力是比较有效果的,但是还是像我上面说的,看字幕看着看着就腻了,因为都是太简单的话,让人觉得没什么学习价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6-21 14:27:4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章——选择听力教材标准:八大要素。

接下来就用我这几个月深入研究并不断进行听力训练的样本,青山刚昌老师的杰作名侦探柯南,佐藤文也老师的力作金田一少年事件簿,还有藤泽亨老师的名作GTO,这三部让人魂牵梦萦的作品味例,来具体分析选择听力为样本的时候,究竟要考虑哪些方面的要素,并如何适当作出综合评价。评分满分10分,要素排名不分先后。
要素之一:剧情的趣味性。
    柯南:6  金田一:8  GTO:9
    这是在没有动画图像的情况下最大范围激发听者倾听欲望的魅力。只有浓厚的剧情魅力才能让人百听不厌,否则一遍后就乏味至极,何谈训练听力?这一点上,金田一的剧情相当不错,因为全是长篇案件,一个案件要分成4集甚至5集来表达,而且案件复杂,悬念重生。但是GTO在剧情魅力上更胜一筹,贴近校园以及青春的话题让人乍听边来了很浓的兴趣,况且GTO有专门的业者负责剧情设计,幽默和严肃犬牙交错,可以说绝对是百听不厌。柯南剧情简单,悬念一般,在趣味性上稍显逊色,也难怪,商业气味太浓。
要素之二:声优的发音清晰度。
    柯南:9  金田一:10  GTO:7
    这是用动漫原声训练听力的一个重要因素。日常对话和听力考试的时候当然是整体上取大意,七成听懂便足可。但是听力的训练则要求集中所有注意力(用班上一个曾经在CLUB打过工的朋友的话来说,感觉到把全身所有的力量都提升到脑袋上然后挤压到耳朵边,我私下认为这是个很贴切的比喻),争取做到每一个假名都清楚识别,这就是训练的目标。这一点上,需要动漫原声的清晰度。柯南不错,吐字标准清晰,慢条斯理,只是小五郎的配音有些地道化的变音现象,听多了也就习惯了,服部的关西方言可以乍一听有些愣(当然,生活在大阪的我是非常喜欢这个人物的说话方式),习惯了也就好了。这其中,金田一的发音最为标准,几个主角包括金田一,美雪还有明智的配音相当完美,每个案件登场的不同人物大多没有方言,吐字标准。GTO在这方面有一定难度,因为有很多卷舌之类的“流氓用语”在里面,而且变音现象非常多,初学者根本就不知道说些什么。不过这里的生活用语味道已经很浓了,相当地道了。
要素之三:平均语速。
    柯南:5  金田一:9  GTO:9
    语速是训练听力的一个决定性因素,日语因为其简单的发音构造导致发声简单,所以日本人普遍说话非常,不对,是相当快。要想适应日常对话,一定要接受略高于日常对话平均语速的听力训练才行。不知道该怎么评价柯南的语速,或许只能说它适合初学者或者初听力特训者,因为节奏太慢,发音速度也很慢,整个剧情也就跟着慢。不知道这是不是商业运作之一,为了尽可能增加每一集长度。金田一在这方面好多了,平均语速相当快,但是由于发音相当标准所以不影响理解。其中剑持大叔的语速算是最快的。金田一每次在揭发凶手前那几分钟的最终推理,结构严密发音清晰并且语速很快,值得反复推敲。GTO因为接近生活用语,声优们都很随意,发音相当快而且并不是十分的标准发音,所以有很大的难度,可以说能95%适应GTO动漫的语速,那也就能80%适应日本日常生活用语。
要素之四:配乐影响。
    柯南:8  金田一:8  GTO:5
    这个因素并没有那么决定性,只是在录音后试听的时候听某些关键词会受到背景音乐影响从而导致整体训练效果受损害。剧情到关键部分,GTO都会放一些激昂的音乐,加上配音本身就非常快,所以不容易听清楚在说什么。这是剧情需要,无可厚非,只能说在排除欣赏功能将其作为听力训练工具的时候有些美中不足。但是录音后作为听力教材,这些“多余”的音乐的弊端就完全体现出来了。金田一的大部分句子都在在作分析,大部分都是在无背景音乐下的对话,依靠生动的剧情吸引观众,所以不会有什么激昂的音乐,偶尔有的是舒缓低沉或者婉转悠扬的音乐,不影响训练效果。柯南也是一样,特别是柯南每次在分析的时候转声成为新一的声音的时候,一般都会听得非常清楚。
要素之五:生活用语贴近度。
    柯南:7  金田一:8  GTO:9
    作为推理动漫,柯南和金田一在语言日常生活化这一点上难免要逊色一些,因为很多逻辑性很强的推理句子在里面,不能说和生活用语非常贴近。但是从句型和语法上来分析,很多句型也还是生活中常用句型,也很少出现一级那些纯书面语法,换言之这些话在日常生活中被你说出来别人也不会觉得奇怪,因为还算比较常用。这里要说的是句子是死的,句型是活的,不同的讲话目的配上不同的单词,这就成为你自己的句子了。再者,这些案件本身也就是发生在生活中的,特别是柯南,案件几乎都是发生在身边(所以说现实性太低),很多表述的句子都是生活语。只是美中不足的是,少年侦探团频频出现,这帮小鬼的话除了一些单词外实在没有什么听说训练的价值(但篇幅偏偏就还不少)。金田一里面主要是阿一和美雪小俩口调侃的话,那就是纯生活用语,比较幽默,也比较有训练价值,但是等到案件发生后就偏离生活用语一点了。GTO是绝对的OK,绝对没有问题,每一集都在表述日常生活,非常具有参考价值。在这里没能得满分是因为太多“流氓用语”对听力训练来说实在没有价值,但是没办法,剧情需要嘛。
要素之六: 常用词汇量。
    柯南:6  金田一:7  GTO:10
    在这里要极力赞扬GTO这部经典之作。刚开始翻看的时候觉得这部漫画简直像涂鸦,画风挺不上路子的,我现在却渐渐明白为什么97年这部作品在发表初期便得到沸腾般的赞誉。仔细翻看每一页,都能感觉到藤泽亨先生作画时候倾注的心血。闲话少说,这里只谈听力。说到听力,就不能不说词汇量,不是又偏又专的,而是日常会话里的常用词汇量。翻开GTO日文原版漫画便有一种密密麻麻的感觉,因为画多,字更多。这里提到原版,是因为我不知道国语版里如何删剪翻译内容,因为原版里面同一个话框里面往往加很多小字在里面,就是那种不说也行说出来让人捧腹大笑的句子,这就大大充实了GTO会话内容。动画源于漫画原作,所以GTO的动画版也有很大的词汇量,所以说听惯了GTO的原声的人一定是听力很强而且词汇量也很强的人。相比而言,感觉金田一里面的词汇量也有,但并没有那么多,柯南就更少了,大部分句子都是很简单的。当然,这是我针对自己的情况作的评价,高手可能不以为意,因为根据个人不同情况,词汇量的定义不同,生词的概念是很模糊的。
要素之七:节奏和效率。
    柯南:7  金田一:10  GTO:7
    整个剧情的节奏决定了听力的平均效率。金田一在这方面堪称完美。320多页的塔罗山庄杀人事件却只有三集动画,可见金田一对剧情的压缩有多么厉害(这一点在后期制作得到改善,可能考虑到利益问题了)。如此大规模压缩,导致每个人物说话都非常快,每句话之间几乎没有什么间隔,所以利用金田一动画原声进行听力特训的时候,就感觉到人物一直不停地在说话,这样连续听一个小时,听到的量可想而知。这一点上金田一动画是我极力推荐的听力教材。所谓效率就是单位时间内听到的有价值的内容。柯南打从头开始就追求时间长度,后来得到好评商业味道变浓,对话内容当然更加慢得可以,听半天也没能听多少内容,加上对话非常简单,没有什么难度,所以适合初学者。GTO里面参杂不均,有的时候对话很快媲美金田一,有的时候一段音乐出来没什么讲话,人物的对白也很简单,只好在录音的时候把这些多余的部分删除掉。
要素之八: 原著忠实度。
    柯南:10  金田一:7  GTO:5
    这一因素到了听力训练后期实际上已经不复存在,因为熟练后根本已经不需要原著来进行参考。但是对于刚步入正式听力训练的人来说,显然不可能保证每个词都能听懂,当然需要原著来进行参照和学习。看过柯南原著并和动画进行比较过的朋友肯定已经笑了,因为柯南动画对原著的忠实度达到了让人惊异的程度。就拿小时候看的圣斗士来说,动画版把原著改得不成样子,还增加了北欧篇等。同样,这里作为典型的金田一和GTO的动画对原著的改动也是不小的,主要体现在大幅度缩减,一些少儿不宜的内容当然在动画里面被删除地干干净净,一些被东映认为无关大局的情节和废话也被删除掉,这主观上使得动画紧凑好看,但客观上提高了听者听动画对照原著剧本时的搜索难度,因为一句话讲完很可能下一句话就跳到几十页后面。金田一以案件为主当然不会修改剧情,主要是压缩得相当厉害,但是90%以上的句子还是能在原著里面找到的。GTO虽然配音很原汁原味让人陶醉,但是对原著的改动是相当大的,而且不但有大幅度压缩还有大幅度增添,这就让人在初听的时候很伤脑筋。所以GTO原著量不少,做出来的动画才40来集(很少!至少应该100集以上!织田很生气!后果很严重!)。这一点上,柯南的原著修改力度之微让人惊异,一百句话里面可能只有一句话稍微改动过,其他的99%全都是原版漫画里按照对白顺序白纸黑字的句子,一句不多一句不少规规矩矩明明白白。我想这可能和柯南的无成人内容以及强烈的商业炒作有关。要知道原著每一句话都制作出来的话动画的长度会剧增,柯南制作组可能就是打的这个算盘。主观上说此举让柯南的动画显得冗长,但是客观上可以和原著一一对应进行学习真的方便了初学者,让柯南成为初学者的听力黄金教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6-21 14:28:1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六章——总结

综上所述,对于日语初学者练习听力,柯南的动画是最最黄金的选择。原版漫画里面的汉字都标有假名,柯南人物的发音又普遍速度慢且标准,听力的训练效果一定让人惊喜,把耳朵练熟的努力也一定会事半功倍,而且也能学到很多日语教科书里看不到的单词。柯南的训练可以坚持较长时间,每天都听,听三个月左右就可以转移到金田一上面来了。这时候有些挑战,因为拿着原著也往往找不到句子在哪里,但是只要能保证剧情都能听懂个大概就不错了。坚持两个月后,步入GTO,终极的挑战,这是具有相当难度的听力训练,要长期坚持,40来集保证每集听50遍以上,并一直坚持下去,直到你觉得你的听力已经让你感到骄傲的时候。对于留学生来说,这个时候应该步入的下一个阶段的挑战就是看电视的娱乐节目了,但是国内的日语学习者没有这个条件。
    如果我这个时候说一句“需要以上原版漫画的人请联系织田神秀电话号码XXX邮箱XXX”的话,那我辛辛苦苦写了老半天的文字就全部成了广告的牺牲品。所以我不提供买卖,只能希望所有的朋友自己找到路子获得原版漫画。中国网友超强的资源共享意识使得我们很轻松就能下载获得柯南400多集,金田一100多集,还有GTO40多集原声动画,这是非常非常幸运的事情。所以,这种机会一定要好好利用,不能辜负上天赐给我们的华丽资源。现在说实话我花在漫画上的钱加起来已经差不多快5万日元了,已经可以买一个比较高档的数码相机了,加点钱可以买个不错的DV了。但是说心里话我一点也不觉得心疼。我买漫画都是有目的性地购入,为的都是向提高自己的听力,并在每一本漫画里面至少学到百来个常用单词。漫画主要都集中在柯南(TV版和剧场版的几乎买全了),金田一(文库全集)和GTO(跟着讲谈社目前最新版本半月一本的进度)上面,圣斗士也集齐了,因为手边有从国内带来的动画光盘,但是这部经典里面的语言脱离日常生活比较厉害,所以结合我的观察,以上介绍的三部是我认为最适合进行听力训练的样本。况且听力训练上动画优于日剧的理由上面也分析过了,八大要素也确实是选择听力教材的主要依据。其他的一些可以参考的比较流行的动画比如犬夜叉拉,钢之炼金术师拉,海贼王拉等等,可能效果会更好,只是我对那些漫画的收集不感兴趣,觉得脱离日常生活太远。大家可以作不同的尝试,发现最适合自己的教材。希望以上的全部文字可以给大家带去有价值的参考,让我们一起努力。请永远记住,听力才是最能体现你学一种语言是否彪悍的明证。织田神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21 14:32:44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贴的时候楼主最好注明。这么有侵略性的文章,你不说一声就贴过来了,你不怕大家拍你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23 00:15:34 | 显示全部楼层
写得很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31 17:00:55 | 显示全部楼层
Very good!很有启发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31 20:32:26 | 显示全部楼层

hen hao

哼哼哦啊好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1 08:52:08 | 显示全部楼层
bu cuo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1 10:08:53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同意LZ得说法....口语和听力才是王道!
自己的听力也不够.所以每天必听NHK!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咖啡日语

GMT+8, 2025-8-15 21:1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