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中国社会一样,在日本名牌大学中就学的女学生越来越多。据不完全统计,东京大学中女生比例为18%,庆应大学为32%,早稻田大学为34%。同样,与中国社会一样,日本的高学历女子也面临一个“结婚难”的问题。中日两国社会中存在这种共性的问题,究竟有没有解决途径? 日本早稻田大学的“恋爱学教授”森川友义认为可以解决,他的理由是这样的:“恋爱”是以自己的恋爱价值和商品价值为基础的物物交易。一般而言,只有价值相同的男女才能成为恋人或夫妻。森川友义举例说,在日本著名大学毕业的女生,尤其是像东京大学这样国立大学毕业生,很以为自己是高人一等,而不愿意与私立大学毕业的男生相处,这就是所谓的学历相同,价值观不同,导致大量高学历“剩女”的诞生。他强调名牌大学的女生都会犯一个错误,以为自己学历越高,魅力也就越大,孰不知,女性的魅力并不仅仅来自于高学历。这种把“恋爱”与商品社会的“物物交换”直接等同起来的观点,初听起来让人感到是一种“倒退”,更为许多“清高”的高学历女子至少是在表面上所不屑,但细品起来,却有“实话实说”的味道,恋爱——总有一个从空中落地的过程,区别在于“软着陆”还是“硬着陆”的过程。结果也会因此不同。笔者以为,“物物交换”理论不无道理,尤其在中国,追求物质,讲究出身,门当户对越来越为多数剩女接受,优质剩女们普遍认同并接受着物物交换原则,这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日本早稻田大学教授森川友义的“剩女论”,虽然说的是日本的问题,但对中国剩女同样有用,中国的“剩女”社会现象有学者认为是社会“婚姻挤压”的结果,是男女比例不平衡造成的;有的学者认为这是传统婚姻观念影响的结果,就是男子只能“下娶”而不愿意“平娶”或者“高娶”;有的学者认为这是当前中国社会结构变化的结果,特别是户籍制度变化带来的结果。却不知,导致剩女这一现象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找对“物物交换”的对象。 一个社会现象的出现,往往是一个社会“病症”的反应。如何望闻问切,如何开方下药,希望广大剩女们来看看日本教授的“方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