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世纪日本经济的趋势
(1) 工业社会——信息经济社会
(2) “物质经济”——“知识经济”
(3) 教育投入的高增长,高成效
(4) 数字化的时代
日本九家综合大商社:三菱商社,三井物产,伊藤忠,丸红,日商岩井,兼松江商,东绵,住友商事,日绵实业
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综述
第一阶段:战后复兴时期(1945-1955年)
(1)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日本经济处于空前的混乱状态。1946年工业产值仅为1935年的1/3左右,农产品只有1937年的1/2只有。
(2)1947年,提出“重点生产”方式,将有限的资财和资金投入煤炭和钢铁生产,然后再以两个部门为杠杆推动整个工业回升。在农业方面把化肥作为超重点部门,以促进农业生产,1949年,粮食生产接近战前的最高水平。
(3)根据《波茨坦宣言》的精神,日本首先解散了军队,接着美国占领军以联合国队总司令的名义发表了“民主改革指令”,提出经济民主化,冻结和解解散财阀资产,实行土地改革解放农民等经济措施,在客观上对日本经济恢复和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如解散财阀,在一定程度上去掉了大企业中家族血缘关系为纽带来组建企业的封建残余,为企业间较为平等的竞争创造了有利条件。土地改革使日本半封建的土地制度基本瓦解,解放了农业生产力,扩大了农业市场,为日本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
(4)由于国际形势的变化,美国处于其全球战略的需要,从1948年起开始调整其远东政策,变削弱日本为扶植日本,逐步放宽了对日本的限制。1945年至1951年美国向日本提供了21亿美元的“援助”,还向日本提供煤,铁矿石,原棉等工业原料和燃料,对处于以恢复期的日本经济起了强有力的输血作用。
(5)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把日本作为军事基地和战略物资供应基地,向日本进行了巨额军事订货。1950至1953年,日本为美国提供了24亿多美元的军火,均需器材和给养。美国改变了对日政策和朝鲜战争的爆发有力的推动了日本经济恢复和发展,成了日本经济今后快速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战略转折点。
第二阶段:经济高速发展阶段
整个阶段的主要特点:以重工业和化学工业为中心,大量增加设备投资,进行固定资本更新和技术引进的革新,实现了国民经济现代化,同时发展了对外贸易的输出。经济又开始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1) 从1955年到1957年,被称为“神武景气”
(2) 从1958年下半年开始高速增场持续三年半,被称为“岩户景气”。
(3) 1960年池田内阁推出了“国民收入倍增计划”,计划10年内将实际国民收入增加一倍(结果在7年内实际国民收入便增加了一倍。)
(4) 从1962年到1964年,“奥林匹克景气”。
(5) 1965年11月到1970年7月,被称为“伊奘诺景气”。
1968年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超过了西德,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社会。
1978年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经济的高速增长也推动了对外贸易和资本输出。
第三阶段:经济低速稳定增长时期
稳定增长的原因:
(1)1973年低,由于石油危机的爆发,引发了资本主义世界战后最严重的经济危机。1976年至1979年,日本经济年平均增长率由60年代的11.1%下降为5%。
(2)采取贸易保护措施。
产业发展向节约能源,节约资源和劳动力的部门发展,企业由劳动,资本密集型向技术知识密集型转化,并大力发展新兴工业部门,如机器人,电子通讯,生物工程等。
1982年以后,日本进入稳定发展阶段,但在相对低速发展的阶段,日本经济增长率仍大大高于欧美各国,保持了“世界低速中的高速”,结果,在世界GNP总额中日本的比重,从1970年7%左右,经过1973年的9%,一直在缓慢增长,到1979年已达10.1%,从而进一步加强了其“经济大国的”分量。
1985年至1986年左右,日本出现了日元的急剧升值,出口行业受到沉重的打击。竞争力较强的大企业则加大了对外资本输出,不断地把工厂转移到美国和东南业地区,增加海外生产来逃避日元升值的打击。
日本大力开拓国内市场,同时积极采取降低成本等一系列措施来保持能够抵销日元升值压力的强大的国际竞争力,以汽车,半导体,电机,电子等高技术为先导,再次冲击世界市场,从而迎来了从1986年11月到1991年2月持续51个月的被称为“平成景气“的经济空前大繁荣,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美国,西德,法国的升至世界第三名(第一位:瑞士,第二位”卢森堡)
第四阶段:泡沫经济形成和破灭使日本经济由盛转衰时期(1990年至今)
1989年12月29日,东京证交所的平均股价暴涨到38915日元,正当人们叫嚷着要突破4万日元大关的时候,1990年1月股票却突然开始暴跌,与最高点相比,下降了63%。
日本经济存在的问题:
(1) 银行大量的坏账。
(2) 财政赤字。
(3) 经济体制的落后。
(4) 单纯依赖出口。
日本企业管理“三大法宝”
(1) 终生雇佣制
(2) 年功序列工资制
(3) 日式工会组织,协调劳资关系
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内部因素
(1) 自民党长期一党执政,政策有连续性,政府重点发展经济并积极干预经济,通过制定各项政策进行宏观调控,实行减免税,增加财政支出和补贴,低利贷款,促进企业投资。
(2) 走高积累高投资发展道路,加速原始积累,更新扩大设备。
(3) 大力引进国外先进科技,使出口竞争力增强促进外贸迅速发展
(4) 推行严格的科学管理制度,发挥日式企业“三大法宝”的功能,树立“命运共同体”的概念,提高企业效率。
(5) 重视振兴人才开发投资,强调“教育先行”,提高整个国民素质,为经济建设培养各种高水准人才。
战后日本创造经济奇迹的国际背景
(1) 得到美国多方的扶植和援助
(2) 朝鲜战争的特需
(3) 采取“吸收性战略”,为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缩短了时间,又节约了资金。
(4) 进口亚非拉廉价原料,加工后再高价出口,对“以进养出”的日本十分有利。
[next]
十一讲 日本人的一天和一年
1.四月
(1)入学式(人生的里程碑)
(2)入社式(人生的重要转折)
(3)樱花
上野公园,东京千乌渊,茨城县的福川
奈良的吉野山,
3月15日至4月15日作为樱花节。
(4)绿色节(4月29日)
亲和大自然,感恩大自然从而丰富人类心灵的国定节日,也是已故昭和天皇的生日。
2.五月
4月29日—5月5日 黄金周
5月1日 劳动节
5月3日 宪法纪念日
5月4日 国民休日
5月5日 儿童节
端午节
黑色的真鲤鱼旗代表父亲,红色的绯鲤鱼旗代表母亲较小的蓝色鲤鱼旗代表孩子们,五彩缤纷的鲤鱼旗是和睦,幸福家庭的象征。人们悬挂鲤鱼旗是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和未来的腾达祈愿。
3.六月
6月1日 衣服换季(换穿夏季衣服)
中旬至下旬 梅雨
第三个周日 父亲节
4.七月
7月7日 七夕鹊桥相会,小暑
7月15日 中元
道教在这一天要祭祀土地神。与佛教的盂兰盆节一起,成为一年一度的节日。
7月20日(40天)暑假
5.八月
8月6日 广岛原子弹轰炸纪念日(14万人丧生)
8月8日前后 甲子园全国高中棒球冠军大赛
8月9日 长崎原子弹轰炸纪念日(74000人死亡)
8月12至15日 德岛市阿波舞
8月15日前后数日 盂兰盆会 停战纪念日
6.九月
立春2月4日后的210天,1923年9月1日,广岛大地震)
台风(伊势湾台风,台风银座)
日本的西部和南部常遭台风袭击,尤其是南九州,南四国等地。
9月9日 重阳节 月日都为9表示吉利
9月第三个周一 敬老节
9月23日(20-26日) 彼岸(春分和秋分前后的7天时间)
举行佛教超度仪式以及上坟扫墓祭奠。
7.十月
10月10日 体育节
纪年1964年第十八届奥运会在东京开幕。
10月中旬 京都市时代祭
8.十一月
11月3日 文化节
旧称“明治节”,至1945年止为明治天皇的生日纪念日,后又作为1946年11月3日日本宪法公布纪念日。现作为对文化事业有卓越贡献的人进行表彰,授予“文化勋章”的日子。也成为“菊花节”。
11月15日 “七三五”节
男孩5岁,女孩3岁和7岁时,双亲带着穿这漂亮衣服的孩子们去神社朝拜,“千岁饴糖”和“七三节”是吉祥食物。饴糖有韧性,可以拉长,有延年益寿的吉祥含义。
第二个周日 岚山红叶节(京都市——东福寺)
11月23日 勤劳感谢节 (表达对辛勤劳动的尊重和对五谷丰收的喜悦)
9.十二月
整个12月 忘年会 第九交响曲音乐会
12月23日 天皇生日
12月25日 圣诞节
12月31日 除夕(撞钟108下,去除108种烦恼,全家一起吃过年面,听除夕钟声,观看红白歌会。
善始善终,年终总结忘却一年,从头开始赠“岁末礼”
10.年末
大扫除,捣年糕,准备新年食品
寄贺年卡,观看红白歌会
吃荞麦面,听除夕钟声
11.一月
1月1日 元旦 吃过年菜肴,喝屠苏酒1-3日初旨
1月2日 新年一般朝贺,国民进入皇居,向天皇一家百年
第二个周一 成人节(有选举权,允许饮酒和抽烟)
12.二月
2月3日 节分(撒豆)每户人家在屋里屋外边撒豆子边大声喊“鬼出去,福进来”大的寺庙还举行盛大的“撒豆”仪式。
2月6日-13日 札幌冰雪节,150多座雪雕造型各异,千姿百态。
2月11日 建国纪念日 (日本神话传造,第一代神武天皇登基)。
2月14日 情人节(爱子日,女性向男性赠送巧克力的日子)
1月中旬-3月上旬 试季考试,2月份考试高峰
13.三月
3月3日 偶人节(女孩节,桃花节) 在家中摆饰上古装偶人,为女孩健康和幸福祈愿/ 3月18日-24日前后 春季彼岸
3月21日前后 春分(赞美自然,爱怜生物)
3月1日-25日左右 毕业典礼(学校生活结束,从此走向社会,穿戴日盛装出席毕业典礼。)
“中元”送礼或暑期问候信
七月上旬到十五日“御中元”
七月十六到立秋“暑中御見舞”
立秋以后“残暑御見舞”
日本新增三个节日
4月29日——昭和の日
5月4日——緑の日
7月20日——海の日
[next]
第十二讲 战后日本女性社会地位的变化
1.“三从”——指幼从父兄,出嫁从夫,夫死从子
“四德”——(1)妇德:妇女的品德
(2)妇言:妇女的辞令,对上,对夫,对下各有一套,应该与不该讲的“规范语言”。
(3)妇容:妇女应为丈夫而美容,所谓“人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4)妇功:应会一套妇女应该会作的工作活计,如烹饪,缝纫,服侍男人,抚养孩子,过年过节各种杂活。
“七出”——即妻子如果出现了下列任何一种情况:无子,淫荡,不事姑舅,口舌,盗窃,恶疾,就要被休妻。
2. 战后,日本妇女从“男尊女卑”,“贤妻良母”,“女人守家,男人工作”到“男女平等”,“男女同权”“女人也能工作,男人也应管家”
3. 女性无意结婚的倾向在增加:1972年13%,1984年25%
4. 战后,日本妇女走向社会,主要原因是:
(1) 妇女受到良好教育和专业训练,加强了在社会中的竞争实力。
(2) 家用电器普及,生育减少,家庭小型化,家务劳动减轻,有时间和精力去工作。
(3) 高速增长长期劳动力严重不足,为妇女提供广泛就业机会。
5. 女性与教育
战后,男女接受教育权利平等,机会均等,在校女生升学比例不断提高
男子 女子
高中升学率 1950年 48% 36.7%
1989年 79.2% 79.5%
1994年 94.6% 96.8%
接受高等教育 1955年 15% 5%
1965—1975年40% 30%
1994年 40.9% 45.8%
进入大学本科 1985年 38.6% 13.7%
1994年 36.9%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