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学习资料 > 日语自学考试 > 专科段
日语自学考试--------大学语文复习要点(议论文部分)
时间:2009-06-17 14:30:08  来源:咖啡日语  作者:tinhoukou

议论文部分
一、        注意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区别
《五代史伶官传序》的中心论点是“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论毅力》的中心论点是“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
《容忍与自由》的中心论点是“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
《咬文嚼字》的中心论点是“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寡人之于国也》的中心论点可概括为“阐述以民为本的王道理想”;
《秋水》的中心论点可概括为“宇宙无限,人的认识有限”;
《吃饭》的中心论点可概括为“揭示吃饭背后名实不符的社会人情世态,针砭时弊”。
二、        注意论据证明的论点
《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用“狗彘食人食”和“涂有饿莩”来说明当时社会的贫富悬殊、阶级对立;
《论毅力》中,梁启超用五种不同毅力的人的不同结果来说明只有毅力至强方能取得事业的最终成功;
《容忍与自由》中,胡适用自己的、高尔文的和陈独秀的三个实例来说明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的三个分论点等,都是用非常贴切的事实材料来证明一定道理的范例。
《五代史伶官传序》中,欧阳修引用《尚书》“满招损,谦得益”的话来揭示后唐庄宗的亡国原因;
《咬文嚼字》中,朱光潜用西方心理学中的“套板反应”和韩愈的“惟陈言之务去”来反对陈词滥调,提倡创新;举李广射虎、贾岛“推敲”论证的观点。
《容忍与自由》中,胡适引用布尔“我年纪越大,越感觉到容忍比自由还更重要”的话来展开他对容忍与自由之关系的论述,则都是借理论材料来证明论点的范例。
三、        注意论证的方法
1、归纳法
《容忍与自由》、《咬文嚼字》
2、演绎法
《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认为实行王道的基本标准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这是大前提;而梁惠王“移民”、“移粟”的小恩小惠不能“使民养生丧死无憾”,这是小前提;于是孟子就得出结论,认为梁惠王并没有真正实行王道。
《秋水》中,大前提是在无限的宇宙中人的认识十分有限,小前提是孔孟是人,所以庄子得出结论说孔孟之道也是既“少”又“轻”、十分有限的
《咬文嚼字》中,引进“套板反应”的普遍原理,就是通过演绎法来论说文章语言贵在创新的道理;
在《容忍与自由》中,提出“人类的习惯是喜同而恶异”的普遍原理,就是通过演绎法来证明“容忍的态度是最难得、最稀有的态度”;
在《五代史伶官传序》中,引用《尚书》中“满招损,谦得益”的名言,就是通过演绎法来证明后唐庄宗是因骄傲而亡国的道理;
在《我的世界观》中,引用叔本华“人虽然能够做他所想做的,但不能要他所想要”的名言,就是通过演绎法来说明对人对己都要宽容的人生道理。
3、比较法
包括类比法和对比法
对比法:
《五代史伶官传序》  盛与衰、兴与亡、得与失、成与败的强烈对比,可以说全文主要是通过对比法来阐发道理的。
《论毅力》  有毅力与无毅力两种态度、成功与失败两种结果的对比,把“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的基本观念论说得很清楚;
二是通过“志力薄弱之士”、“其次弱者”、“稍强者”、“更稍强者”与“至强之人”的五个层次的比较,以及行舟中“一日而返”、“二三日而返”、“五六日而返”与坚持到底四个层次的比较,将只有毅力至强方能取得事业最终成功的观点彰显得十分鲜明。
(记叙文:表现手法)
《种树郭橐驼传》  郭橐驼和长人者   郭橐驼和他植者
《马伶传》   第一次和第二次技艺比较
《西湖七月半》前四类人和文人雅士之间的对比
《香市》  大革命前香市的热闹与大革命失败后香市的衰落
《都江堰》 都江堰和长城的对比
(小说) 《断魂枪》沙子龙和孙老者、王三胜
《金鲤鱼的百裥裙》 孙女的天真与金鲤鱼的悲剧命运的对比
《苦恼》 人和马
类比法
《寡人之于国也》中的“五十步笑百步”之喻,用刀杀人的比喻
《论毅力》中的“行舟”、“为山”、“平地”、“掘井”之喻。《论毅力》中引用孔子“为山”、“平地”的话来证明论点,都是比喻,所以总体说来用的是类比论证方法;但由于其中又强调了“止”与“进”、败与成的对比,所以同时又包含着对比论证方法。
在《秋水》中,为了阐发宇宙无限而人的认识有限的道理,庄子连续列举了“四海之在天地”、“中国之在海内”、“人卒九州”等事物,同时又列举了“礨空之在大海”、“稊米之在大仓”、“毫末之在马体”等事物;但对论点来说,前者是事例,后者是比喻,所以前者用的是例证法,后者用的是类比法。
《吃饭》   吃饭与各种人情世态
(记叙文)
《种树郭橐驼传》 郭橐驼种树和治民的道理
《蚂蚁大战》  蚂蚁之战与人类战争相类比
4、驳论
《论毅力》  梁启超在反驳“旁观者”认为别人成功是由于“殆幸运儿”、自己失败是“蹇于遭逢”的观点时说:“所谓蹇焉、幸焉者,皆彼与我之相同,而其能征服此蹇焉,利用此幸焉与否,即彼成我败所由判也。”这是直接反驳论点。
《张中丞传后叙》  韩愈驳斥诬蔑许远变节投降的观点时,先反复申述许远不怕死、决不会投降的理由,这是直接反驳论点;接着又指出:以“城之陷,自远所分始”为论据来证明许远的投降变节是“儿童”、“小人”之见,十分荒谬,这就是通过反驳论据来扳倒论点。


记叙文部分
1、倒叙  《马伶传》、《金鲤鱼的百裥裙》《哭小弟》《纪念傅雷》
插叙   《爱尔克的灯光》
平叙    《张中丞相后传》
2、细节描写:《垓下之围》、《张中丞传后叙》、《先妣事略》、《哭小弟》、
场面描写:《垓下之围》、《马伶传》、《西湖七月半》、《香市》、《蚂蚁大战》
3、象征
《秋夜》  天空、枣树、小粉红花、小青虫
《爱尔克的灯光》  故居大门内昏暗的灯光、爱尔克的灯光、“我的心灵的灯”
《都江堰》  “金杖玉玺,铁戟钢锤”
《我与地坛》“地坛和母亲”
《蚂蚁大战》  蚂蚁大战
4、 课文的特色
《爱尔克的灯光》  叙事、抒情、议论相结合
《哭小弟》       叙事、抒情、写人相结合
《都江堰》       夹叙夹议、思辨色彩浓
《我与地坛》     叙事、写景、记人和抒情于一体
《纪念傅雷》     叙后评议
《秋夜》         写景、叙事和抒情
《前赤壁赋》      景、事、情、理交融(《我与地坛》)
《张中丞传后叙》  叙事和议论紧密结合
5、人物刻画的方法:出题角度:人物性格特征←→描写方法←→具体的句段
《冯谖客孟尝君》  行为、对话
《垓下之围》      语言、行动、心理
《张中丞传后叙》  肖像、行为、言语、细节描写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对话
《先妣事略》      细节描写
《哭小弟》        细节描写、侧面描写
《我与地坛》      行为、心理、侧面烘托
6、人物的性格特征
冯谖:     不甘屈居人下、报效知己、深谋远虑
孟尝君:   宽容大度、礼贤下士
项羽:     勇猛、爱逞匹夫之勇(专持武力经营天下)、宁死不辱、知耻重义、多情、不善用人、缺乏政治远见
许远:     宽厚谦和、为国让贤
张巡:     从容镇定、视死如归、博闻强记
南霁云:   嫉恶如仇、忠贞刚烈
《先妣事略》母亲:勤劳、简朴、待人厚道、严以教子
傅雷:     坚持真理、刚直不屈
7、详略得当的课文:《马伶传》《种树郭橐驼传》《蚂蚁大战》

更多关于自考的详细内容请进》》》》》》》》


咖啡日语 Ver.7 Created by Mashima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