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神话中的女性
天照大神是伊邪那歧命和伊邪那美命所生的最小的女儿,是神代日本的太阳女神。
有一天,天照大神因为弟弟须佐之男命为非作歹,感到束手无策,遂躲进“天之岩户”的岩石缝里。顿时世界一片昏暗。困惑到极点的诸神们策划如何将天照大神引诱出岩石外。于是,他们在“天之岩户”前举行盛大宴会。当宴会达到高潮时,善舞的女神天钿女命跳起充满性感的裸体舞,男神们报以狂热的喝采,其热闹非凡无可比拟。天照大神被好奇心驱使,悄悄打开一点“岩户”窥视外面的世界。正在等待的大力士男神们趁机把岩户打开,将天照大神请出岩石外,外面的世界立即光辉灿烂。
这段神化中还有许多女神们登台,如天孙琼琼杵尊的妃子木花姬、日本武尊的妃子弟桔媛等。在神化的世界里,日本女神们的活跃程度比起以希腊神化为首的西方神化、传说中的女神们来只有胜过而无逊色。
在由日本神化时期过渡到史实的这一时期里,出现过一位杰出的女性,她的名字叫神功皇后。神功皇后是传说中的人物而非历史人物,但她所生的皇子以后成为天皇,而他在历史上却确有其人。说起来比较复杂,也许神功皇后一半是人、一半是神。
在天皇家谱中,神功皇后相当于第14代仲哀天皇的皇后。比起神化时代的女神们来她更接近于人,但她却做了很多非人力所能及的事情。当时九州有叫熊袭的土民,不服从中央集权。神功皇后随同丈夫仲哀天皇去九州讨伐熊袭。在九州,有一天,她听见了神的旨意:“西方有一宝国,天将赋予汝。”但天皇不信,也许是因受到神的惩罚,仲哀天皇猝死。神功皇后虽然当时身怀有孕,仍接受神的旨意,率大军横渡大海,攻打新罗,并取得了胜利,使新罗服从于她的麾下。她身穿铠甲亲自参加了战斗。她的存在与其说是神,不如说是女巫。但无论如何,人所莫及的事情,在她身边发生了许多。如在讨伐新罗的途中,海鱼成群簇拥着她的船只推进,其势凶猛,促使海啸吞没了新罗的土地,这也是她的军队取得胜利的原因之一。同时,在战斗中出现分娩先兆,她将石头抱在衣内,拖延临产,回到日本才生下皇子,即后来的第15代天皇应神天皇。应神天皇在历史上存在的事实已成定论。
邪马台国女王卑弥呼
中国的史书《汉书·地理志》记载:“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倭”指日本。这是日本在史书里首次出现。公元57年,倭国王派使臣向东汉光武帝朝贡,被授予金印紫绶。由此可知,公元1世纪日本和中国大陆之间已经有了外交往来。中国也派使者赴日,从此两国一直保持互相往来。
关于邪马台国女王卑弥呼的首次记载出现于《三国志》的《魏志·倭人传》中,晋人陈寿为此书作者。
据《魏志·倭人传》记载,进入2世纪,倭国内大小国纷争,形成大规模战争;内乱不息,征伐无已时;国土荒芜、百姓疲敝。男王接连更替,而无一人能够平息内乱。人们只好拥立卑弥呼登上王位。于是内乱平息,恢复了和平。据说卑弥呼登基年代为公元189年左右。根据该书描述,她是善于从事“鬼道”的,似乎具有占卜知晓神的意志的神秘能力,即属于巫女性的人物。她按照神的旨意治理国家,也就是说卑弥呼的话是神的话,卑弥呼的意志代表神的意志,无论是谁都不能反对。她在民众的信赖和支持下,征服了三十多个国家,以女王身份对其实行统治。
卑弥呼考虑国内外形势,致力于与中国的交流。她派使者携生口——奴隶10人及真丝等供品向魏王朝贡。魏王喜,授予她“亲魏倭王”的“”金印紫绶,这意味这魏王只承认卑弥呼一人是倭国国王。可见卑弥呼具有相当的外交手段。
公元240年,魏派使者到邪马台国。243年,邪马台国派8名使者访魏,如此两国之间的友好往来日益加深。
后来邪马台国与其对手——狗奴国的关系恶化。公元247年,战争再次爆发。卑弥呼派使者向魏求援,但援军未到。战争持续了数年,卑弥呼死在战争中。后来男王继位,邪马台国重新陷入内战状态。其后由卑弥呼家族的一位少女壹与继承王位,内战终于平息。据云,壹与虽然只有13岁,却已善通鬼神之道。她也向魏和后来的西晋派过使者。但266年后,邪马台国从中国的史书中突然消失。
邪马台国及其女王卑弥呼在日本的历史书中公开露面是在太平洋战争以后。战前谈论她是要触犯禁令的。因为从神州日本为万世一系的皇家统治的皇家史观看,怎么可能允许不知是哪来的女人当皇上,而且还向中国朝贡臣服呢?
很多事实绝对不能公开也不能承认。当然学者们早已清楚这些史实,但公开谈论却被禁止。卑弥呼在1700年漫长岁月中,从日本历史上被抹掉了。
当然也有卑弥呼在历史舞台上出现的时间不算太长的缘故。关于邪马台国及卑弥呼留有很多未解之谜。首先是邪马台国究竟位于日本何方。有的认为在大和地方,有的认为在九州,各有不同说法,尚无定论。
卑弥呼本身尚有许多不明之处,年龄,容貌,家族等一概不清。有一件比较清楚的是,她有一个弟弟,辅佐她的统治。她登基后深居宏大的宫殿里,从不在人们面前亮相。虽有一千多名女奴在宫殿里侍奉,但能够接近卑弥呼的只有她的弟弟一人。从转达命令,传递报告和情报,到搬运食物、料理日常起居,全由她弟弟来承担。
卑弥呼去世时有一百余名女奴殉葬,据云:为此而修建了巨大的坟墓,但其地址尚不明。既然邪马台国在什么地方尚未弄清楚,墓址不明也是理所当然的。
[next]
女皇篇
推古女皇 日本历史上的第一个女皇,第33代天皇
推古女皇(554?-628年),是第29代钦明天皇的女儿,也是第30代敏达天皇的皇后。第31代用明天皇是她的哥哥,第32代崇峻天皇是她的异母弟。可见她在天皇家族中的地位是很高的。尽管当时皇位继承的候选人不止她一人,还有其他男性皇位继承候选人,但最终还是她继承了皇位。这当然还受非她不可的形势所迫。
当时,豪门苏我马子倚仗他的势力凌驾于朝廷之上。第32代崇峻天皇是苏我一族的傀儡,由苏我马子推举即位。但后来与苏我马子的关系恶化。即位仅5年时间,苏我马子就暗杀了不服从他旨意的天皇。当时政界混乱,大家都惧怕苏我氏的权势,无人敢继承皇位。
在大和朝廷时代,如果一时男性天皇就位困难,可临时由皇后执政。根据这一传统,大臣就推举敏达天皇的皇后即位。她即位的另一个理由是,她的母亲是苏我马子的同父异母妹,这样,她融天皇家族和苏我家族的血统于一身,为了维持双方势力的平衡,他们认为她是天皇最合适的人选。她于592年登基,时年38岁,其丈夫敏达天皇已过世。即位次年,她立了哥哥用明天皇的儿子,厩户皇子为皇太子,即后来的圣德太子,令他执政,自己幕后听政。
但是推古女皇不能被视为傀儡或机器人。圣德太子在女皇的威望和保护下,陆续实现了讨伐新罗、制定“十二阶冠位”,发布《十七条宪法》,与中国(隋)建立外交关系等。同时对德太子重视佛教,为普及和振兴佛教。在全国建造很多寺庙并进行佛经的研究和编写等,文化史上的推古时期开创了新的纪元。这一时期又叫做飞鸟时期,产生了许多优秀的佛教艺术。
在把佛教当做国政之本的背景中,既有圣德太子的高尚品德和预见性,也不能忽视推古女皇的因素,即孕育生命的母爱式的良心在起作用这一事实。
推古时期是日本历史上从苏我氏为首的原始氏族社会脱胎出来,过度到以天皇为中心的律令制国家的大变革时期。这一历史性的大变革不是靠武力,而是以和平方式解决的。其成功的原因,并不全在圣德太子一人的善政。推古女皇的女性温柔和母性的胸怀,以及对方方面面的周密关照,维持了各派政治势力的平衡,是政局稳定,保持和平的主要原因。
根据《日本书纪》所记载,推古女皇姿容端丽,举止端庄大方,是一位优雅聪慧的女性。她于628年去世,享年70多岁。她的陵墓在大阪府南河内郡太子町,叫做矶长山田陵。
皇极、齐明女皇 “大化革新”风暴中的第35、37代天皇
推古女皇死后,根据她的遗言,敏达天皇的孙子田村皇子继承皇位,即第34代舒明天皇。舒明天皇有一弟弟叫茅淳王,茅淳王的独生女叫做天丰财重日足姬。舒明天皇娶他弟弟的女儿天丰财重日足姬为皇后。在那个时代里为了保持血统纯正,异母所生的兄弟姐妹间、叔侄之间的近亲结婚是理所当然的。舒明天皇在位13年,于642年48岁时去世。当时的大臣苏我虾夷提出由皇后继位,这就是第35代皇极女皇。当时并不是没有合适的男性皇位继承者,为什么立女皇,是有其原因的。其中之一是苏我虾夷有企图在朝廷维持自己势力的野心。如果谁要阻碍他的野心,他就不择手段地消灭他们。有皇位继随权的男子们战战兢兢,或装疯卖傻,或出家遁出家保全性命,无人敢继承皇位。
人们对苏我氏的反感情绪也日益高涨,反苏我氏的势力在朝廷内外悄然形成,等待时机打倒苏我氏。此时又出现了男子无法维持统治的局面,女皇上台成为必然。
舒明天皇和皇极女皇育有两男一女。他们是葛城皇子、间人皇女和大海人皇子。葛城皇子又名中大兄皇子,因为他上面还有异母兄古人兄皇子,所以他的名前冠以“中”字的称呼。就是这位中大兄皇子成为“大化革新”的中心人物,即后来的第38代天智天皇。其弟弟大海人皇子在“壬申之乱”之后称为第40代天武天皇。
以中大兄皇子为中心,中臣镰足、苏我石川麻吕第人策划政变,遂于645年6月12日发动了政变,在皇宫宏大的太极殿,皇极女皇面前杀了苏我入鹿,并进一频袭击苏我氏住宅,逼迫苏我虾夷自杀身亡。就这样,苏我家族灭亡了。皇极女皇亲眼目睹了血淋淋的历史瞬间。
苏我氏本是女皇的推荐人,也是其政治下、经济上的保护人,而灭了对女皇有恩德的苏我氏的却是她自己的儿子。无论从政治上,还是从私人感情人,女皇所承受的冲击之大是可想而知的。
女皇在政变后让位给弟弟轻皇子。这就是第36代孝德天皇。孝德天皇改年号为大化,迁都于难波长柄丰石奇(左石右奇)宫,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革新政府。日本从此有了年号。在此之前日本没有年号,以天皇即位开始纪年,如推古一年、推古二年……推古十年等。
中大兄皇子当上了皇太子,成为掌握革新政府政治的中心人物。孝德天皇即位后,娶皇极女皇的女儿、中大兄皇子的妹妹间人皇女为皇后。
“大化革新”和其后的政治革新的动力来自于由中国回国的留学生。他们带回来唐朝中央集权制国家的情况,按照唐朝的政治制度,坚决实行新政。但由于革新政府的阻力强大,政局一直不稳定,相继发生了中大兄皇子的异母兄古人兄皇子的谋反和政变的中心人物之一苏我石川麻吕的叛乱,以及为讨伐虾夷,向北部地区大规模出兵和为救援百济而出兵等事件。
653年,朝廷由难波长柄丰石奇(左石右奇)宫迁都至飞鸟。此次迁都决定了原皇极女皇的命运。这次迁都的主要原因是中大兄皇子和孝德天皇的矛盾,中大兄皇子把孝德天皇留在难波,自己带领皇祖母、皇后等家族成员及公卿、文武百官司等几乎朝廷所有人迁都至飞鸟。不及孝德天皇在悲愤和孤寂中死去。在这种异常情况下,皇极女皇再次登基。朝廷中的实权人物中大兄皇子在这期间并未能即位,这也许是考虑到男子对于政局稳定不利的缘故。
皇极女皇重机关报即位后改名为齐明,成为日历第37代天皇,时年61岁。再度即位后内外形势动荡,难题堆积。658年,中大兄皇子以谋反嫌疑罪处死了德才兼备、容姿英俊而闻名于世的孝德天皇的儿子有间皇子。这是他为了巩固自己权力而设的计策。有间皇子相当于齐明女皇的外甥。
660年,唐和新罗联合起来攻打百济,朝廷为了救援百济,决定派军队到百济。661年,齐明女皇不顾身为女人和68岁高龄,亲自挂帅率军赴北九州。在北九州,军中发生瘟疫,女皇周围的人相继死去。齐明女皇最终于染病身亡。
在她当政的第35代皇极女皇时期,正值“大化革新”这一大变革。重机关报即位成为第37代齐明女皇的7年间又是动荡的年代,虽然有中大兄皇子的扶持,但作为女性,以最高统治者身份,在日本历史的大变革时期,竟然两次登上天皇的宝座,可以持得上是一位具有相当强的活动能力和和生命力的杰出政治家。
据《日本书纪》记载,她性格刚强、独来独往,办事讲排场讲阔气、铺张浪费,热衷于建造,尤其到飞鸟后,陆续修建了豪华宫殿、庭园。为了水上游乐,修筑运河,尽情享受奢华生活。还有人认为,在北九州,宫内瘟疫流行使她染疾身亡的原因,因她为了修筑自己的住所,不顾禁令,砍伐了神社院内的树木,触怒了神,受到神的惩罚而死的。
齐明女皇死后,中大兄皇子并没有即位,也没有别人即位。中大兄皇子采取叫做“称制”的太子执政形式,致力于收拾百济灭亡后的残局,实施安抚豪族不满情绪的和睦政策,进行政治革新等。667年,他从飞鸟迁都于近江大津宫。次年,(668年)中大兄皇太子正式即位,成为第38代天智天皇。同年,编写并公布日本最初的法典《近江令》,迈出了律令国家的第一步。
天智天皇在位仅仅4年,于671年12月以46岁的年华结束了他的雄大华丽而波澜壮阔的生涯。
天智天皇死后,大友皇太子和天智天皇的弟弟大海人皇子围绕皇位继承问题形成对立,欣起了不仅在朝廷,而且席卷全国的两派斗争。这就是日本古代史上的最大内战“壬申之乱”。结果是大海人皇子获胜,于672年在飞鸟净御原宫即位,成为第40代天武天皇。由此,近江王朝灭亡,确立了天武天皇的绝对权威。
在天皇世袭图中出现的第39代弘文天皇,实际是对壬申之乱”中失败的大友皇子的追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