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日本旅游 > 历史文化
日本人餐桌上的入席礼仪
时间:2009-06-24 15:32:32  来源:  作者:

Q:我来日本六年了,多少了解了一些日本的习惯和规矩。有时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就问朋友,总想尽快弄明白。不过有的不太好问,心里很别扭。最近,为了谈生意和处长一起去一家料亭(高级日式餐厅)。去之前处长来电话说让我先去。我走进餐厅里的单间一看,里面已经摆好了五个座位。我不知道应该坐在哪里。正在我犹豫的时候,对方已经走进了房间。虽然是我方做东,但是当时我并没有什么「主导权」,结果还是对方(日本人)告诉我应该坐在哪里,这个问题总算解决了。我不太懂日本的入席规矩,还有,各种小事总是问别人,我自己也觉得很难开口。在印度,也有上下席之分,也有入席的规矩,我不知道是不是和日本的规矩一样。听说日本规定很多。能不能告诉我有关各种场合的入席规矩?

(印度·公司职员)



  A:我本人并非礼仪专家,有些不大清楚的事,也得广泛查询。此外,一些旧习惯是否可以断言为「传统文化」或「日本的习俗」,还很难说。但是,一些旧习惯作为「应当了解的常识」,可以被列入日本的礼仪当中,不少「手册」和「礼仪大全」之类的书都对此加以说明。关于这次的提问,我想为大家介绍一些「知道了会更方便的知识」,请大家参考。

  首先,如果是有挂字画或摆装饰品的「壁龛(床间tokonoma)」的日式房间,那么壁龛前面的席位就是主宾席。被称为「上座(kamiza)」,离上座最远的位置被称为「下座(ximoza)」。下座一般最靠近门口。如果是和式房间,里面有长方形的「座桌(zataku)」,假如是六人出席的场合,如图1所示:K是主宾的位置,然后是LMNOP的顺序。如果座桌的位置如图2所示,那么最靠近壁龛的位置是上座,然后依次排开。如果屋里没有壁龛,那么离门口最远的位置是上座。

  至于像提问者所说的那样,两组人面对面地各坐一边的场合,如图3所示:面向壁龛或是进房门以后,右侧为客座,左侧为东道主的座位。两侧的正中间K的位置是上座。然后依次而坐,靠近门口M的位置,对双方来说都是下座。

  在招待客人时,为了不使客人感到拘束和尴尬,主人要先让客人入座,献上茶点,表现出积极主动的态度。客人按主人的指示照办就行了。万一客人先进入了房间,等待主人的到来,如果是和式房间,不必站着等,可以坐下来。一般每个位置上都摆有座垫,在主人请大家入座之前,不要坐在座垫上,当主人说「请坐」时才能入座,这是常识。

   如果是西式房间,由于没有壁龛,离门口最远、最靠里面的位置是上座,然后如图1~图3所示,依次坐下。如果座位是沙发的话,如图4所示:客人坐在长沙发上,主人坐在单人沙发上。也许这并非源于日本的习惯,但是作为一种礼仪记住它,是有益无害的。不管是坐沙发还是坐椅子,都要等主人让你入座时才能坐下,在此那之前要站着等待。

  日本出版的「礼仪大全」之类的书籍,介绍像中餐馆那样的圆桌座位顺序时,一般都是如图5所示,K为上座,然后依左、右顺序排下去。不知道中国的正式排法是不是如此。日本的规矩是,下座正好是与主宾正对面的位置。中国式的宴席却按着日本式规矩排座位的顺序,似乎有点怪怪的。

  日本出版的有关礼仪的书籍,不仅介绍了房间的座位顺序,有的甚至介绍了车中的位置,或是乘电梯时的主、客之间的礼仪等。说到此是不是有过于繁琐之虞呢?不过作为待客常识,说不定什么时候会派上用场的。下面用图6说明一下汽车的座位顺序,供参考。如果是有司机的汽车,那么司机后面的座位是上座,司机旁边的座位是下座。客人坐上座,自己坐下座。如果是自己开车的话,那么客人可坐在自己的旁边,那是上座,然后依图7所示,排列顺序。坐汽车规矩这么大,似乎有点太过份了。总之,大致注意一下就可以了。

  还有一点希望大家了解的就是,日本在这方面相当重视形式,这是个特点。刚才我也提到了,如果在这方面太讲究了反而会造成令人拘束、苦于应付的气氛。如果能自然地坐在合适的位置,对方会觉得你很「懂事」,留下良好印象。我想记住这些规矩早晚会派上用场的。

  最后对「床间」做一些说明。「床」的含意具有现代汉语的「稍高的睡觉用具」的意思。日本从八世纪起开始使用这个字。从室町时代(一三三六~一五七三年)起,是指主人会见家臣时所坐的较高的位置。后来又指主人所坐之处后面挂字画等装饰品的空间。离「床间」最近的位置被定为上座是基于室町时代以后让最受尊敬的人坐在「床间」之前的风俗。据说这种为装饰品设定的空间与室町时代房间流行的样式--「书院造(shoin-zukuri)」和当时兴起的茶道的茶室设计有密切关系。

  以上介绍了有关席位顺序的参考知识。重要的是客人要按着主人的指示去做;主人要设法使客人不感到拘束,尽快地请客人入座。这是一种主、客相互合作的关系。在某些场合,也许有必要随机应变,不应受这些规矩的约束。  


咖啡日语 Ver.7 Created by Mashimaro